社交媒体图片会“杀死”文学吗?

发布时间:2024-12-11 20:03

[摘要]文字就真的这样被影像干掉了吗?恐怕也未必。正如前面所说,人们对背影的画面有感,其中还是附着了或隐或显的关于背影的文字。

社交媒体图片会“杀死”文学吗?

爸爸全身湿透“为儿撑伞”感动网友

前些天,有一幅照片在网上疯传:一位父亲为孩子打着伞,自己的后背却被雨水淋透了。这一幕被网友拍到,经由推特和Facebook等社交媒体迅速扩散。

从画面看,这张照片显然是用手机或廉价数码相机拍摄,色彩平淡,景深太大,具有一种平面感,构图也相当呆板,充满了业余气息。但这种业余气息,恰恰是网络间病毒式流传的巨大推力,因为它更赋予整个事件一种偶然抓拍的“现场性”,并且可以让人绕过一切艺术的障碍,直奔直击人心的亲情主题,用今天的流行语来表述,就是“毫无PS痕迹”。假设是同款的一张光影斑驳的艺术照,观赏者沉浸观赏,欢喜赞叹之余,只怕都会忘了转发。

当然,其中最抓人眼球的,大概就是居于画面中心父亲宽厚而又湿漉漉的后背,呈现出引人遐想的纹理与质感。这要感谢科技带来的影像还原技术的翻天覆地的进步,即使是几百元的手机,也能拥有千万以上的像素,轻而易举地捕捉到某个平面上令人惊叹的丰富细节。在这个时代,你口袋里的那个廉价玩意足以让你成为某个传世画面的记录者,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与运气。

对于中国的观看者来说,这张照片大概还有一些额外的附加意义。没错,这简直就是人人耳熟能详的那篇《背影》的今日影像版。在《照片的讯息》一文中,罗兰·巴特认为整个社会传统与意识形态都在为照片提供意蕴,图像与文字相互渗透、映照、阐释、放大。在国内的一些评论中,网友们直接提到了《背影》,正是这种图像与文字的互文性最为直接的证据。

巴特举出了6种让照片产生意蕴的技巧,比如说姿势。显然,这位父亲为子撑伞的姿势,是支撑这幅照片伦理道德意蕴的核心。我们再仔细看看朱自清先生的《父亲》,其实全篇最打动人的片断,也正是一种照片式的姿势:“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那么问题来了:假如朱先生在那个父子依依送别的经典文学场景中,带了一个手机,拍下了父亲那蹒跚而努力的背影,当场发到朋友圈,引来无数点赞好评,甚至被传到微博、人人网、推特、Facebook,如今日这张照片般传遍全球,那朱先生回到家里,忙于回复评论之余,还会静下心来写他的《背影》吗?

同样,设想朱先生今天晚上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家边荷塘,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看到月光淡淡的,忍不住拿出锤子/粗粮/华强北手机,咔嚓一下发到朋友圈/微博:写了句“今天的荷塘很美”然后就没有了。文字没有了,《荷塘月色》没有了,散文没有了。技术就是这样把文学干掉的。

上面这一小段文字其实是我曾经发过的一条微博。这条微博迄今有238.5万次阅读,2197个转发,330条评论,320个点赞。转发与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认同,作为一个长期的文学爱好者,我对此心情十分复杂。更可怕的是许多网友借此对《荷塘月色》和《背影》本身都提出了各种批评和质疑,认为它们文字累赘,暮气过重,想象力不够鲜活。对于那些我们从前铭记于心的美文,有人用网络的方式断喝一声:说人话!

巴特说,在摄影的时代,文字沦为照片的补充,一种寄生虫一样的存在。桑塔格说,照片可以提供证据,它们乃是与另一现实进行联系或对之要求的信物。我们可以理解这种文化重心的转移,想想看,当一个年轻人去搀扶跌倒的老人时,一张高分辨率的照片,要胜过成千上万的“证词”多少倍!

那么文字就真的这样被影像干掉了吗?恐怕也未必。正如前面所说,人们对背影的画面有感,其中还是附着了或隐或显的关于背影的文字。人们被荷塘月色打动,可能正是因为之前有形形色色的《荷塘月色》,哪怕你今天已经不耐烦细看。更重要的,在今天一幅幅引入注目的网络图像旁边,不是有无穷无尽、远超以往任何时代数量的各种点评和互动文字吗?

文字不死,只是转型。(文/严锋)

网址:社交媒体图片会“杀死”文学吗? http://c.mxgxt.com/news/view/161151

相关内容

三浦春马自杀,社交媒体扮演着何种角色?
学会正确运用社交媒体
三浦春马自杀背后:名人自杀事件中,社交媒体扮演着何种角色?
社交媒体凝聚社会共识
韩国社交软件有哪些?韩国常用社交媒体软件
2024年全年社交媒体自媒体运营
体育明星互动型图片社交软件
社交媒体运营方式(成功运作社交媒体的六个策略)
推广学校官微成作业?高校差一份社交媒体使用指南
海外社交媒体营销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