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教授舒大刚谈《本草纲目》:为什么李时珍会选择四川作为成书地之一?|寻路本草

发布时间:2024-07-04 23:11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兼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舒大刚

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 刘彦君 伍勇 肖洋

“炎皇览众草,异种多西州。”宋末元初之际,文天祥挥毫写下《赠蜀医钟正甫》,字里行间,思绪跨越时空。“西川”,正是古韵缭绕、历史悠久的四川。

四川,自古便享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巴蜀璀璨文化与独特自然气候相辅相成,共同孕育了众多中医大家,培育了丰富多样的川产药材,更积淀了深厚而浓郁的中医药文化底蕴。

川派中医药,如同一条历经千百年洗礼的河流,愈发显得博大精深。更有传说言及李时珍在编纂《本草纲目》这部医药巨著时,其初稿诞生于四川蓬溪之地。

这一传说,不禁为四川的中医药文化平添几分神秘,引人遐想:为何这位伟大的医药学家会选择四川作为他完善巨著的灵感源泉?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兼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舒大刚提出了这一令人深思的问题。

“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

探讨《本草纲目》的璀璨光芒时,舒大刚教授独辟蹊径,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论其精髓,更需追溯李时珍缘何踏足巴蜀。”在他看来,这一抉择背后,实则交织着多重深刻动因。

巴蜀之地,以东经103°子午线为界,东西景致迥异。东部盆地温婉,丘陵山壑交织相映成细腻画卷;西部高原巍峨,雪山皑皑,冰川闪烁,峡谷深邃,草原无垠,展现大自然无尽壮阔雄浑。

正是这样多样化的地形地貌与复杂多变的环境气候,孕育了巴蜀地区独一无二的生物多样性,构筑了全国罕见的自然生态系统垂直带谱,使之成为中国中药品种的宝库,植被类型之丰富,堪称全国之冠。

四川石斛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的数据,更为这一论断提供了有力支撑:四川境内,植物、菌类、藻类中药材种类多达7290种,常用中药材重点品种占据全国85%的份额,大宗中药材产量更是稳居全国三分之一,实为名副其实的中药材重要基地。其药材之历史悠久、品种之独特、质量之优良,皆为世人所称道。

舒大刚追溯历史长河,巴蜀不仅是珍贵中草药的摇篮,更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神农尝百草的古老传说,便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而《神农本草经》的形成与保存,亦与巴蜀紧密相连,这份渊源,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自神农氏始,巴蜀便以其在草药资源上的卓越贡献,成为后世医者不断挖掘的宝藏。从本草学的视角审视,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无疑为巴蜀之地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本草学发展的起点与摇篮。

“因此,李时珍选择巴蜀作为深入研究的舞台,绝非偶然。”舒大刚说,而是基于其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以及作为本草学发源地的不可替代性。这一选择,不仅是对自然恩赐的珍视,更是对中医药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蓬溪李时珍纪念馆

“传世医书可为创作蓝本”

岁月悠悠,《神农本草经》之光辉虽渐趋隐晦,其精髓却幸得蜀中才俊唐慎微以《证类本草》之鸿篇巨制,得以完整记录,传承不绝。

舒大刚娓娓道来,书中将中药分类为天药、地药、人药,皆蕴含君臣佐使之配伍哲理。此中深意,恰恰正好受蜀地天皇、地皇、人皇哲学思想的深远影响。

四川盐边桑葚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明代药圣李时珍在编纂《本草纲目》这一医药学巨著时,其灵感与根基,皆深深扎根于蜀土。唐慎微之《证类本草》,作为李时珍修订工作之基石,不仅收罗药物、医方之广泛全面,且配以精绘插图与详尽性味解析,堪称北宋时期本草学之巅峰之作。李时珍于《本草纲目》序言中对其推崇备至,直言不讳其创作之灵感源泉。

而另一位蜀中才子杨慎,虽遭贬谪云南,历经坎坷,却以不屈之志,寄情山水,笔耕不辍。他不仅为白族修史,更编著《滇南本草》,详述云南热带地区之本草风貌,其学术贡献跨越地域,影响深远。“据传,杨慎之《滇南本草》初稿,亦曾赠予李时珍。”舒大刚说,这为《本草纲目》之编纂再添一抹蜀地风情。

舒大刚强调,对于《本草纲目》之研究,不应仅停留于书卷本身,而应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物产资源及气候条件,尤其是巴蜀地区在中医本草领域对李时珍之深远影响。李时珍此行目的明确,旨在探寻本草之根,追溯中医之源,以此推广本草研究,并向历代本草先贤致以崇高敬意。

“整个巴蜀在本草学上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舒大刚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蜀地深深的自豪与热爱。他深知,唯有深入挖掘与传承,方能不负先辈之遗志,让中医本草之智慧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寻路本草更要寻路巴蜀文化”

“寻路时珍非核心之所在,实则是一种象征性的启迪,意在唤起对中医药文化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在舒大刚看来,历史文化如中药引子,流淌于文化长河,不直接疗疾,却引领文化疗效展现,深邃广博,缓缓浸润人心。

他言辞间透露出的,是对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深切期许,以及对中药资源开发的热切展望。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谈及巴蜀之地,尤其是遂宁蓬溪,舒大刚强调,应聚焦于展示其独特的中医药文化魅力,让这片土地上的瑰宝得以熠熠生辉。他提到,打造本草文化品牌的关键,在于实现中医药文化的本土化表达,深入挖掘并广泛传播那些尚未被充分认识的本土资源。

这些资源,如同被时光尘封的珍珠,一旦得到精心打磨与展示,定能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绽放异彩。

巴蜀大地,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这些药材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药性独特,功用广泛。更令人称道的是,巴蜀地区还保留着悠久的食疗本草文化,将中医药的智慧融入日常饮食之中,实现了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双重目的。

四川蓬溪种植的佛手

舒大刚认为,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是对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理念的生动诠释,也与当前医疗卫生事业“预防为主”的导向高度契合。

“我们应在巴蜀大地深入挖掘并突出展示其在中医药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开创性贡献。”舒大刚直言,早在《山海经》中,便载有川东巫医并行,彭祖养生术源远流长。

而成都天回老官山西汉墓出土医简《天回医简》,虽字数少于马王堆医书,但理论系统,医学门类广,学术成熟,临床价值高。此发现为四川首次,也是我国医学简牍考古的重大突破,数量最多、内容最全。

经研究者论证,基本可以论定医简中反复提及的“敝昔”便是传说中的“神医”扁鹊,而天回医简极有可能是失传两千多年的扁鹊医书。

从神农本草的保存地到首部食疗本草的编纂,从海药本草的先河开创到妇产科专著的诞生,乃至种牛痘的最早记录……这些辉煌成就不仅是巴蜀人民的骄傲与荣耀,更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我们有责任也有使命去传承和发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中医药的智慧之光照亮更多人的生命之路。”

责任编辑:

网址:川大教授舒大刚谈《本草纲目》:为什么李时珍会选择四川作为成书地之一?|寻路本草 http://c.mxgxt.com/news/view/16215

相关内容

书单|角川书店之选,2024五本最强彻夜本!
首次全方位再现新老成昆铁路建设史,《大成昆》入选“中国好书”推荐书目
海南大学教授海滨:推荐一本有戏、有法、有知的好书|世界读书日
当代大学生与马识途隔空“精神对话” 川大出版社策划文集《问途》
书荐丨《八十本书环游地球》:哈佛大学教授的80堂文学课,不可错过的各大洲经典之作
四川卫视《腹有诗书》创意呈现中华文明当代意蕴
将人类学、社会学融入文学书写 鲁奖作家刘大先推出长篇纪实文学《去北川》
四川大学教授项楚数十年钻研校勘考据——在古典文献中潜心求索(讲述·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用一草一竹、一针一线传承匠心独运
北大教授建议年轻人别躺平继续“卷” 建议教授别建议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