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打造“网红记者”?|芒种观点

发布时间:2024-12-12 07:14

近年来,各大主流媒体为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纷纷运用新媒体技术推出多样的新闻报道,涌现出一批勇于开拓的“网红记者”。这些记者往往朝气蓬勃,具有较高的“颜值”、过硬的媒介素养和专业素质。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下,他们从“幕后”走到“台前”,代入“朋友”关系,刺激受众参与,与受众共享情绪与情感体验。

本文分析了主流媒体“网红记者”能迅速成名的原因,指出了“网红记者”需要应对的挑战,以及如何从“网红记者”向“名记者”奋进的路径,希望给大家带来启发。

本文已获授权,转自青年记者,作者何思瑶 孟群

图片

01主流媒体“网红记者”的创新

(一)报道形式上打造独特风格,拥抱年轻群体

新媒体时代,运用互联网技术报道新闻的媒体记者很多,而因“网”而“红”的新闻记者往往具有较高的表现力、吸引力和辨识度,从这个角度来看,主流媒体“网红记者”的报道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个性化。无论是中国日报可爱的彭译萱、央视亲和的王冰冰,还是干练的新华社记者张扬,她们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个性化。

以新华社记者张扬为例,她因拍摄2020年两会Vlog迅速走红,成为新华社闪亮的“网红招牌”。张扬不仅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还有着伶俐的口齿,干练的表达极具感染力,Vlog具有浓重的个人风格,有助于让受众产生“在场效应”。

2021年,《我是新华社记者张扬~我来B站啦!》在B站收获了314.1万次播放,张扬成为“网红记者”中名副其实的“顶流”之一。

图片

2.年轻化。央视记者王冰冰在吉林珲春夜市直播活动中,使用“C位”“杠把子”“嗨起来”“舞蹈魔性”等网络用语,生动地介绍了当地充满烟火气息的氛围和最受欢迎的小吃。

直播中还积极与观众互动“大家有什么想吃的”“可以在下方留言”“我替你尝一尝”等,互动感强,具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综艺色彩,成功地拉近了与年轻受众群体的距离,释放出主流媒体的传播活力。

图片

3.“系列化”。拍起Vlog的康辉、成为段子手的朱广权,再加上机智幽默的撒贝宁组成了深受受众喜爱的“央视boys”,成为央视极具特色的门面担当。

《主播说联播》的主播们更是诙谐幽默接地气,吸引了大量粉丝,成为央视新颖的系列产品。

主流媒体积极实践并创新探索,其“网红记者”的打造适应受众需求变化,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色。

图片

(二)报道内容上注重内容为本,引导正向舆论

主流媒体“网红记者”本质是记者,要谨记主流媒体记者的职责和担当。无论是在传统媒体平台,还是微博、B站等网络平台,主流媒体的“网红记者”都应以内容为本,关注价值引领。

王冰冰在视频《你可能对人民法院一无所知》中,通过展示她作为法治观察员在法院的一天,详细向大家介绍了立案大厅窗口的作用、诉讼风险评估告知机的使用方法等。

视频中,她积极引导:“如果遇到了违法犯罪,记得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法外虽有情,法律面前绝不容情”“一起为法治打call”等等,弹幕纷纷出现“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该视频在B站收获了770.8万的播放量,全站排行榜最高第2名,起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和舆论引导效果。

(三)报道方式上采用多屏共振,打造自身品牌

媒介融合进一步深化,受众需求不断变化,主流媒体开始发力,在电视、手机、网站等多平台勇于开拓,积极尝试建立多元的新媒体传播和互动渠道,通过直播、短视频、Vlog等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2020年9月22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央视大型直播节目《直播黄河第五站——走进内蒙古》。

同日,央视新闻官方账号在B站发布了《总台记者王冰冰:“快乐小草”,再也不用担心会“秃”了》的视频,视频中拥有“国民初恋脸”的央视记者王冰冰因此爆红。

同月,王冰冰成为《青年大学习》的领学人之一,12月,王冰冰开设B站个人账号,发布了一条个人Vlog,获得2273.6万播放量,全站排行榜最高第1名,之后她还参与直播带货活动,并且通过微博与粉丝积极互动。网友们对其以往的新闻报道进行二次剪辑创作,获得了更广泛的传播效果。

图片

此外,中国日报新媒体记者彭译萱在2019年的“两会Vlog”中走红后,建立了自己的专属栏目——“小彭Vlog”,截至2021年11月,微博话题#小彭Vlog#阅读量5874.3万。

《主播说联播》及其主播们凭借微博、微信、快手、抖音和B站等诸多平台,也实现了多屏互动与传播。截至2021年11月,微博话题#主播说联播#阅读量突破99.5亿。

多屏共振使得“网红记者”不仅打造了自身独一无二的品牌,同时借助“网红记者”的影响力也重塑了新型主流媒体形象,增强了主流媒体引导力。

02主流媒体“网红记者”的挑战

(一)“美貌”成为走红因素,谨防审美标准固化

高颜值的记者可以让受众有一个较为愉悦的观看体验,易产生积极的互动与参与情绪。当下的网络环境,拥有美貌可以吸引大量受众,成为走红的重要因素之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作为主流媒体,“网红记者”的打造需要谨防过于追求精致的面庞和妆效,谨防“三观跟着五官跑”的审美裹挟,谨防美貌特质成为主流媒体选拔记者人才的绝对标准。

(二)受众的需求变化快,难以掌握稀缺价值法则

当下,人们对媒体记者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美貌”,其人格魅力、业务能力、专业背景等都成为支撑“网红记者”的稀缺价值。

当下各媒体纷纷打造“网红记者”,如何把握和构建稀缺价值,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人的喜爱与认同,需要“网红记者”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分析、认真思考。

(三)受众对“主流网红”容错率低,小心“塔西佗陷阱”

主流媒体“网红记者”走红后,将会面对社会大众更多的注意与监督,带着主流媒体公信力光环的“主流网红”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便有可能出现个人行为影响媒体公信力的现象。

主流媒体“网红记者”作为主流媒体的门面担当,更应该明确自己的使命、职责与担当,注意自身言谈举止,跨越“塔西佗陷阱”,以免损害主流媒体公信力。

03主流媒体“网红记者”如何成为“名记者”

泛网红化时代,“网红记者”如何“长红”,从而成长为新媒体语境下的“名记者”?

(一)要勇于开拓,增强创新意识

新媒体语境下,新媒介传播形式虽然对内容有较高的包容度,但盲目跟随潮流容易丧失自身特色。新闻报道要想实现良好的互动,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得到受众的认可,需要从策划、拍摄、剪辑、后期等各个环节积极探索,从报道形式、报道内容、报道方式、报道语态上勇于变革,让形式真正为内容服务,增强可读性,打造全新的、具有特色的新闻报道。

(二)在求新求变的同时,要有作为媒体人的坚守

同质化、标签化等问题的出现应该引起媒体记者的警觉,关注受众但不能过分迎合受众,媒体记者需要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进一步思考如何做好优质新闻报道。

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媒体记者要坚守职业道德,坚持新闻报道原则,在新闻报道中展现自身专业性和严谨性,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维护新闻报道的权威。

(三)深耕主业、积极转型,提高专业能力和责任担当意识

“网红记者”吸引的是与其价值观相近的一部分受众群体,想要得到广泛认可,“网红记者”就不能为红而秀,而要深耕主业、开拓创新,持续生产创作出新颖优质的内容,成长为新媒体语境下的“名记者”,这样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否则终会昙花一现。此外,对于主流媒体来说,充分利用“名记者”,有利于增强其平台的传播力,巩固主流舆论传播阵地,提升媒体平台的影响力,从而在融媒体改革浪潮中找到新的突破点。

总之,新媒体时代,媒体记者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网红记者”作为媒体记者的本质属性和职责使命无论何时都不应该发生改变,既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媒体语境的变化,树立互联网思维,敢于变革勇于创新;也要有职业操守,明确角色定位,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争做有责任有担当有影响力的新媒体时代“名记者”,为我国传媒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杨雅,喻国明.试论技术现象学视域下媒介技术的“在场效应”[J].当代传播,2018(01):54-59+74.

[2]石玉婷,黄鸣刚.浅析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网红记者”的打造——以《央视新闻》记者王冰冰为例[J].传媒评论,2021(05):39-41.

[3]王康.多屏互动:媒介融合趋势下电视的应对之道[J].青年记者,2018(25):55-57.

[4]丁建庭.打造“主流网红”,唱响“南方声音”——以“南方名记·丁建庭工作室”为例[J].青年记者,2017(10):17-19.

[5]李帅,范以锦.打造主流网红,强化新型媒体平台影响力[J].新闻战线,2017(05):34-36.

(何思瑶: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硕士研究生;孟群: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END

网址: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打造“网红记者”?|芒种观点 http://c.mxgxt.com/news/view/172379

相关内容

新媒体时代的“网红”学者们
新媒体时代,传媒盈利模式的变与不变
“网红”出身明星被酸“出身低” 恶补如何面对媒体
什么是新媒体舆情监测?新媒体网络舆情如何监测?
媒体记者如何专访明星艺人
在自媒体时代的影响下,网红营销改变了消费者的以往习惯
新媒体时代下的舆情管理
融媒时代“主流网红”现象研究
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舆情管理
媒体时代的中国面容 明星脸、大众脸、网红脸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