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特医食品安全性可及性

发布时间:2024-12-12 08:44

与普通食品相比,特医食品研发难、质量要求高、销路窄,需要加强政策扶持,激发相关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如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受到越来越多关注。蛋白过敏的婴幼儿、有肠胃功能问题的成年人、处于手术恢复期的患者等,都需要它。

特医食品是为了满足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而配制的食品,对疾病治疗、康复、机体功能维持等有重要作用。在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32种罕见病需要患者使用特医食品,18个病种需要及时、终生、足量使用特医食品。

特医食品不是药品,却是临床营养治疗的关键;不仅是一些特殊人群的“饭”,更是一些罕见病患者的“救命药”。在我国,新生儿出生都要采集足跟血,筛查的疾病之一是苯丙酮尿症。面对这种罕见病,倘若不进行及时治疗,会出现智力发育落后、小头畸形、癫痫等症状。如今通过早期筛查,加上终身饮食治疗,患者可以拥有正常的智力、健康和寿命。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起步较晚,批准注册的产品安全可靠,但品种相对有限。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加快注册审批速度,推动特医食品实现全品类覆盖。不久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文件,细化特医食品注册优先审评审批的具体流程和要求,助力产品注册上市进一步提速。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共有208款特医食品获批注册。其中,2023年以来批准注册特医食品的数量超过之前6年注册数量的总和。

尽管特医食品供给不断增加,市场规模有所扩大,但仍面临价格高、销售渠道少等难题,目前还不能满足临床多样化需要,许多患者还要通过代购、海淘等方式购买。进一步提升可及性,是行业发展所需,也是群众所盼。

与普通食品相比,特医食品研发难、质量要求高、销路窄,需要加强政策扶持,激发相关经营主体的积极性。笔者走访江苏一家特医食品生产厂时发现,生产肠内营养制剂的药品生产线紧张繁忙,而生产有同样功能特医食品的生产线却开工不足。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反过来影响了企业生产研发特医食品。打破这种局面,要从注册、研发、临床试验、生产、检验等产品全链条入手,梳理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针对性帮助和支持。

提升特医食品可及性,一个有效方式是将其纳入诊疗体系。目前,已有一些省份将苯丙酮尿症特医食品纳入省内医保范围。这一有益尝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负担。此外,特医食品是需要实施严格监督管理的特殊产品,纳入医保范围也有利于做好产品追溯和质量监管,提升其社会知晓度。在优化监管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加大宣传与科普力度,才能让特医食品走出量少、价高、难买的境地,实现更大的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推进全民健康,不仅要稳步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也要让罕见病患者、慢特病患者等特殊群体就医用药更有保障,感受到更多温暖。期待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打好政策、市场组合拳,激发企业生产研发积极性,提高特医食品安全性、可及性,让有需要的人买得到、买得起、买得放心,更好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12日 05 版)

(责编:邢郑、吴昊)

作者:林丽鹂

本文分享自人民网科普频道,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网址:提高特医食品安全性可及性 http://c.mxgxt.com/news/view/173352

相关内容

湿热天气下,饮食安全牢记五要五不要
汪小菲无视前任风波影响,发布照片证明麻六记食品的安全性…
极端天气高发,如何确保粮食安全?
暑期高温高湿,饮食不宜贪凉
这19种食物照着吃,降低慢性病风险
频上热搜的“食人菌”何以“食”人?
骨折可以“静悄悄”?警惕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从乳房看女人性格与命运 盘点乳房7大特征
这种食品添加剂可能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病风险
名人明星代言医疗产品广告走向“穷途末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