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记梳理」名人传记梳理图

发布时间:2024-12-12 11:01

今天给各位分享名人传记梳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名人传记梳理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人物传记怎么写? 2、《名人传》中的三位名人的人生经历,经历了哪些苦难,取得哪些成就? 3、如何阅读名人传记? 4、书单丨5位伟大的传记作家,5部帮我们理解人生的经典传记 5、名人传米开朗基罗主要内容(名人传米开朗基罗经历) 6、《名人传》中,按时间顺序梳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的经历

人物传记怎么写?

人物传记的写法:

1、人物传记,必须有丰富的材料作依据。

2、充分反映主人公的曲折人生,是人物传记曾给读者印象至深的内容。

3、写好一个人物传记,除了写他的形,还应写出他的神。传神。人物传记的真实性是人物传记的生命。“志属信史”,志传和史传一样,必须真实可靠,符合历史事实。对人物的记述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是一,二是二,功是功,过是过,不虚构渲染,不隐恶扬善,不拔高溢美,不贬责降低,据事“直书”,做到人真、事真、言真、情真、形象真,以真取信,以真感人。只有做到“情真而不诡”,“事信而不诞”,才能有益于人,传之久远。要保证人物传记的真实性,就要:广集资料,反复考证。要使传记真实可信,首先必须全面搜集、占有丰富翔实的资料,使传记所反映的人物生平事迹准确无误,完整无缺。

这些资料一般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1)人物的姓名、性别、籍贯、民族。

(2)人物的生卒年月。

(3)人物的学历、简历、党派、职务。

(4)人物的贡献功绩、科技成果、著作。

(5)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典型事件。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人物传记是人物或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著名的人物传记有:司马迁的《史记》、马克思的《贝尔蒂埃》、《贝尔纳多特》、《布律恩》、《布里昂》等等。

《名人传》中的三位名人的人生经历,经历了哪些苦难,取得哪些成就?

贝多芬传

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1792年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他受到了世人瞩目,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1827年,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米开朗基罗传

1475年,米开朗基罗出生于卡森蒂诺地方的卡普雷赛。13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1505年,米开朗基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征召去替他造陵墓。1527年米开朗基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他刚到罗马,又被他的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基罗创作《哀悼基督》。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终于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托尔斯泰传

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1852年,他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如何阅读名人传记?

阅读名人传记,可以了解名人的成长经历,汲取名人的人生智慧,指导我们自己的人生。

但是,如何从动辄两三百页甚至更厚的书籍中,提取其中的精髓呢?

有书少年总编辑周璐在《我用阅读教育孩子》一书中,曾提出阅读名人传记的3个工具。其实这3个工具不光适用于孩子,也适用于成人。

读工具书要带着问题去读,这个好理解。比如说字典,除钱钟书这类读字典都得兴趣盎然的人以外,大部分人使用字典,都是因为遇到了生字。我们读工具书,也是因为遇到了问题,要去书中找答案。

读名人传记,也可以采用这个思路。阅读前,先列出几个问题。

比如,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读之前可以先列几个问题:

01 苏东坡是什么时代的人?有什么成就?

02 苏东坡一生起起伏伏,有哪些重要的转折点?

03 苏东坡身上,最值得人佩服的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就像带着提示在迷宫里寻宝,目的性更强,也更加有趣。回答出了这几个问题。这本书的精髓也就差不多了。

名人的一生,会有很多重要的时间节点。比如,生卒年月、写出重要作品的时间、出现人生重大转折的时间等等。

阅读时,为了保证阅读的流畅感,可以一口气读完,只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处划线或折页。等读完后,再进行整理。

以时间顺序,将人物大事记整理出来,人物的一生就会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要写文章也好,讲出来也罢,都有个依据。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名人的一生更是跌宕起伏。

人生曲线图,就是要归纳总结出名人一生中的若干个人生高峰,以及人生低谷。更重要的是,找出他在这些时刻,是如何应对的。

比如,苏东坡曾在《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一生多次遭贬,却并未消沉,反而能迅速调整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在黄州,他自号东坡,农事之余,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篇。在惠州,他戏谑般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儋州,他写信给弟弟说,我在这里发现了生蚝,快来吃。

看,即便是被贬到当时的国境之外,苏东坡也能如此泰然处之。

反观我们大多数人,即便有再大的挫折,也不会比苏东坡更惨。他的旷达、乐观,让我们有了更大的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当然,这个人生曲线图可以用图画的形式表示,也可以用文字表述,关键是找到那几个重点。

带着问题去阅读,阅读就有了明确的目的。

梳理总结名人大事记,名人的生平就会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绘制人生曲线图,则了解了名人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

由此,我们便可掌握一本名人传记的精髓。

书单丨5位伟大的传记作家,5部帮我们理解人生的经典传记

向高人请教:如何才能快速积累人生经验,洞悉人性的奥秘。 这是个很有代表性的、功利十足的问题,总有人奢望用廉价而快捷的方法获得人生的智慧,我也不例外。高人竟然愿意回答: 读书,确切地说,就是读传记 。

查理·芒格 就是读传记的高手,甚至可以说是个读传记狂人。据说,查理·芒格热衷于搜罗各类传记作品,一年要读上百本。我猜想,他的人生智慧,应该有很多都是从传记中获得的。 查理·芒格是大名鼎鼎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二当家,巴菲特最重要的合伙人 ,大富大贵,却始终温和、低调。追求财富的路上,难免有眼红耳热的时候,传记中不断闪现的别人的人生波折,或许可以平复自己内心的波澜。

有好的传记可读,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而好的传记大抵要有两方面的成就 ,一是对传主精彩人生的梳理,找出他人生的脉络,并尽可能完整、精彩地还原他的人生;一是合理的想象,传记中一定需要有合理的想象,或者称之为“历史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接近传主本身,体会人物染了尘埃的幽微心思。

好的传记作家,身兼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两个身份 , 好的传记,会比小说更好看,也一定比小说更难写。 每一本经典的传记,都值得我们珍惜,并反复阅读。

今天,我们为大家推荐5位可以用伟大形容的传记作家,还有他们伟大的传记作品。

作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传记作家,茨威格的每本传记都是值得一读的,这本《三大师传》当然不例外。 如果你已经被《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深深折服,那么,在这本书里,请继续享受这种快乐。

这部传记有三位传主,分别是 巴尔扎克 、 狄更斯 和 陀思妥耶夫斯基 。 同样一本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理由,我是冲着陀思妥耶夫斯基才读这本书的,虽然我也热爱巴尔扎克和狄更斯。

读过老陀的小说,只有四个字能形容内心感受——难以自拔。 他的伟大,不可以讨论,但缺憾的是,很多人在评价老陀时,总是说不到点子上。 这时候,就能体现茨威格的伟大了。 他拥有一位传记大师最珍贵的品质,借助文字,他能直接进入传主的内心,感受老陀的苦涩和绝望,然后把他感受到的都告诉我们。 毕竟,茨威格也是一个因为理念世界破碎而心怀绝望的人。

有人评价,世界上所有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论加起来,也不如茨威格在这本书中的短短百页。 这种话,听起来残酷,但真相就是如此,艺术领域是出产天才的,这种天赋横亘在所有人的头顶,让人绝望,无法比附。这种天赋,表现在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无与伦比的描述和分析中,也一样表现在他对狄更斯和巴尔扎克的把握里。

三位大师的传,茨威格写了三年。 他花去的时间,是用来接近三位大师级作家的。在这本书里,你会发现,茨威格的时间没有白费,他没有常规地描述三位作家的身世,而是一手牵着每个人不同的时代,一手揪住三位大师内心世界的门把手,从他们的作品中寻找作家命运的必然性。

茨威格的笔经常是锋利的,他剖开巴尔扎克的激昂、狄更斯的人情冷暖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内心矛盾,用传记探索这些大作家人性最深处的幽微渺远,带读者体会他们的人生,这是真正的传记大师需要做的。 茨威格一一做到,让读者感到幸福,让模仿者彻底绝望。

拿破仑代表了欧洲的一个时代 ,或者说,所有研究欧洲历史的人,在描述这个时代的时候,都不得不用这个矮个子的名字来命名这个时代。 这个人站在这里,历史没法绕着走。

越是这样的人物,他的传记越难以把握。 资料纷繁自不必说,传记作者如何在精神上接近传主时,能够与他平视,尤其艰难。 好在有路德维希。

路德维希是德国最好的传记作家之一。他最初的职业是记者, 这个职业是对一个写作者最好的训练。 记者出身的作家,驾驭文字和材料的能力都高于纯粹的文学作者。记者们的日常工作更关心故事中的人,以及故事的逻辑线索,这两条,对一个作家来说是最重要的。

凭借自己所受的这些训练,路德维希创作《歌德传》,并一举成名,就此开创了传纪文学的新流派。他还为俾斯麦、林肯、兴登堡、罗斯福等很多名人作传,但他最好的作品还是《拿破仑传》。

与茨威格有相近之处,路德维希也擅长从传主的内心入手,揣摩他的精神世界,分析的性格,以及这样的性格对他人生经历的影响。有了好的文字本领和这样的分析手段,为拿破仑这样的伟人写传记就不会太局促,剩下的事情就是找到拿破仑伟大的逻辑,并为我们展现出来。

拿破仑的一生,充满传奇,本身就是一部小说,路德维希需要做的就是如实、准确、精要地描述出来,然后,把自己对拿破仑的敬仰和他擅长的分析运用到极处, 为我们呈现的就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这本《拿破仑传》。

《名人传》是罗曼·罗兰为 贝多芬 、 米开朗琪罗 和 托尔斯泰 三位伟大艺术家写的传记。 有两点保证了这本书的品质,一是罗曼·罗兰,二是它的中译本译者傅雷先生。

罗曼·罗兰的作品中,始终存在着“英雄主义”的气息。 有人评价,罗曼·罗兰的作品中“伟大的心”和“真诚的艺术”贯穿其间,变成了他创作的基本原则。 他写小说,对人物内心情感挖掘的兴趣多于对故事本身的经营,罗曼·罗兰自己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二十个不同的自己,他相信一个人内心存在着多重的自我,既可以伟大,也可以卑微,但即使一个人再卑微,也会有伟大的因素,问题在于,该如何激发它。

《名人传》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本用来激发人们的“英雄传”。 罗曼·罗兰想做的,就是用英雄的意志给人们一个对照和一种冲击。 他在《贝多芬传》中写道:“伟大的心灵宛如高山风暴冲击它们,乌云缠绕它们,可是在那儿,呼吸却比别处更加强有力。空气在那儿有一种纯净,能让心灵去掉污迹。” 在罗曼·罗兰眼中,他所处的时代,“在精明的、待价而沽的自私自利中衰弱下去了。世界简直透不过气来让打开窗户吧!把自由的空气放进来吧。让呼吸英雄们的心灵吧”。

罗曼·罗兰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持强烈批判的态度,他认为人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精神生活却相对贫乏的时代,人们有意识地躲避崇高,自甘平庸,怀揣这卑微享受物质世界的美好。 但他所期望的,是有更多的人能乐于去过一种精神倾向崇高的生活,《名人传》就是为他实现他的这种想法而写的。

罗曼·罗兰希望普通的人们,愿意到高峰去感受生命本身的力量, 他在《托尔斯泰传》中写道:“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

这本《名人传》展现的不是伟人的伟大,而是伟人们如何经历磨难而变得坚韧而崇高。 作者所有的意愿,都是想让像我们这样普通的人,读过这本书之后,能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渺小,鼓起一点点追求尊严的勇气。

《雪莱传》是法国伟大的传记作家莫洛亚的第一部传记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

与茨威格一样,莫洛亚首先是个小说家,也擅长写传记,但他的传记作品,成就远高于小说。 小说家写传记,容易在传记中加入更多的想象和自己的理解,这部《雪莱传》正是如此。 如果说,好的传记是小说和历史的角力,保持平衡或者向历史那边略偏向一些会更好,那么, 这部《雪莱传》显然是向小说一遍偏向了一点儿,更像一部传记小说。

英国诗人雪莱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他在中学时就被称为“疯子”,还有人认为他患有精神病。这些描述,放在今天可能不会让人们太敏感, 我们似乎已经接受了一个事实,诗人就是疯狂的、敏感的,何况像雪莱这样被称为“诗人中的诗人”的人。

雪莱一生有两次婚姻,并有过好几次婚外感情。 因为这些原因,他在英国遭受很多攻击,很多人认为他是不道德的。但这不妨碍他的诗像夜莺的歌声一样美好,也不妨碍他的朋友,比如拜伦,认为他其实是一个道德纯净的人。想要了解诗人的精神世界,本来就是一件难度系数颇高的事情。

描写诗人,很容易把他们放在空中楼阁里,在分析他们伟大诗作的同时,把诗人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诗神。 他们作为人的一面很容易被忽略。莫洛亚所做的,是尽量把诗人的作品放在诗人的生活中,不断搜集雪莱的日常生活素材,把他们还原成一个活着的人。莫洛亚与拜伦持相同的观点,倾向于认为雪莱是个有道德感的人, 他对雪莱充满了同情,并在传记中时时为雪莱辩驳、解释,以至于我们看到的这本传记,更像是一本为雪莱辩驳的“雪莱情史”。

相比于前几本传记,《雪莱传》可能会显得小众一些,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在传记艺术上的影响力。 曹聚仁写《鲁迅评传》的时候,就表达过对莫洛亚《雪莱传》的敬意,希望自己的这本传记,有可能会达到《雪莱传》的水准。

这是高阳最好的作品,名为传记,其实是历史小说。中国历史小说至此而登巅峰,后人难再超越。20世纪80年代,金庸的武侠小说正红的时候,坊间传“ 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地有高阳 ”,高阳就这样红了几十年后,还有人感慨,“中国大陆十几亿人,再也出不来一个高阳”。

全书十册,虽然用小说手法写成,当作传记来读毫无违和感。整本书都在围绕“ 东方的维多利亚女王 ”——慈禧太后铺陈,写尽了慈禧太后一生的荣宠,也写透了晚晴中国激变的四十多年的历史。

高阳博闻强识,熟知清代历史掌故,还写过像《清朝的皇帝》这样的历史专著,各类史料烂熟于心,写起文章来,信手拈来,左右逢源,端端得一手好中文, 能给后辈当语文教科书 。

给这部书分类,其实很难。在历史和小说之间,它是一个奇怪的存在,它的写法是小说式的,但阅读效果离历史更近,名字却是传记。传统的历史小说或者传记小说,讲究“三分假,七分真”,这里的三分假,其实就是作者的合理想象,以及为了故事更好读做的艺术处理,但它描述历史变迁,刻画人物内心变化这部分内容,其实比严谨的传记作品不遑多让,甚至挖掘得更细致。

面对长久以来背在慈禧身上的锅,高阳并没有直接给出结论。他凭借自己深厚的清史功底,细心刻画出整个晚晴社会的图景,把历史人物完整地放回历史环境中。读这部书,能产生强烈的 历史代入感 ,读者会感觉自己就躲在历史事件的屏风后面,等到你看足、听清了才会恍然,原来历史中并没有彻底的坏人,有的是历史细节中每个人不得已的反复权衡。

书中的主线是慈禧逐渐掌控整个帝国,她个人的人生际遇全部融入历史事件之中。书中的精彩之处,除了在庞大的历史背景下能刻画清楚慈禧的面孔,更好看的地方在于高阳在描述人物的日常生活时,展现出的古代典雅生活的方方面面,人际关系、办事理念、语言机锋、生活情态,无一不照顾周详。

一本号称历史小说的作品,能让读者在故事中渐次靠近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还顺带手了解了古代政治、生活的历史原貌,虽然它严格说不能算一部传记,但我还是把它当作一部伟大的传记作品来阅读和推荐,也因为中国有这样伟大的作品,我们突然有了说话的底气。

END

名人传米开朗基罗主要内容(名人传米开朗基罗经历)

1、名人传中的米开朗基罗。

2、名人传米开朗基罗主要内容。

3、米开朗基罗名人传人物生平。

4、名人传米开朗基罗经历梳理表。

1.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

2.他于1475年3月6日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父亲是当地的一名法官,脾气爆烈,母亲在他6岁时去世。

3.他和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又译“米开朗基罗”、“米高安哲罗”。

4.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

5.1564年,他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6.小行星3001以他的名字命名来表达后人对他的尊敬。

《名人传》中,按时间顺序梳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的经历

性格:坚强、自信

姓名:米开朗基罗

生日:1475年3月6日

性格:骄傲、老年时猜疑

姓名:托尔斯泰

生日:书上没写

性格:有着不可战胜的意志、有爱心、待人真诚、心地善良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生于德国波恩市,祖籍佛兰德

贝多芬生平介绍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位,也不要忘记真理。" —— 贝多芬(1792年手记)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 “乐圣”。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出身于夫拉芒家族,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祖父叫鲁特维克,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他的母亲是一个女佣,一个厨子的女儿。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像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十二岁,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讯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鄣幕.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被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贝多芬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他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象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四十部左右的交响曲了。

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从1796年26岁时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晚年失聪,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贝多芬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贝多芬的作品有“月光曲”、“第九交响曲”、“第一交响曲”、“奏鸣曲”、“命运交响曲”、“庄严弥撒曲”等等,这些都是摆脱古典主义、展现自由、热情奔放的美丽乐章。

关于贝多芬的课文:《月光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 语文 第8组 第26课。课文大意:讲的是贝多芬到莱茵河边上的小镇时的一天夜晚,贝多芬在路上散步时候听到一所茅屋有琴声传来,贝多芬进去后看见一位皮鞋匠在做鞋子,窗前的一位盲姑娘在钢琴前,在他们的谈话中贝多芬听出盲姑娘想听他弹琴,而没钱去音乐厅听,贝多芬听到这里,就上前弹奏了那首盲姑娘刚刚弹的曲子,一曲弹完,盲姑娘赞叹着,当盲姑娘问他是不是贝多芬,贝多芬并没回答,说想再弹一首,贝多芬即兴创作,弹出了一首《月光曲》,当皮鞋匠和盲姑娘听得入神后醒来,贝多芬早就回了客店,他花了一夜功夫,谱写了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这是一篇多美的课文,特别是描写月光曲的那段,把月光照在水面上........真是幽雅美丽!

米开朗基罗

1475年3月6日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卡波热斯),父亲是当地的一名法官,脾气爆烈,但是惧怕上帝。母亲在米开朗基罗六岁的时候就死了。他13 岁进入佛罗伦萨画家基尔兰达约(Ghirlandaio)的工作室,后转入圣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学院作学徒,在那儿他接触到了古风艺术的经典作品和一大批哲人学者,并产生了崇古思想。时兴的新帕拉图主义和受到火刑惩处的多明我会教士萨伏那洛拉给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影响。米开朗基罗最初本无意做一位画家,他的志向是成为一位雕刻家,并且只在意"雕"而不在意"塑":像人们挣脱自己的肉体束缚一样,获得存在的形式。这正是新柏拉图主义的教条。

1496年,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创作了第一批代表作哀悼基督《酒神巴库斯》和《哀悼基督》等。1501年,他回到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卫》。大卫1505年在罗马,他奉教皇尤里乌斯二世之命负责建造教皇的陵墓,1506年停工后回到佛罗伦萨。

1508年,他又奉命回到罗马,用了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1513年,教皇陵墓恢复施工,米开朗基罗创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1519-1534年,他在佛罗伦萨创作了他生平最伟大的作品——圣洛伦佐教堂里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1536年,米开朗基罗回到罗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时间创作了伟大的教堂壁画《最后的审判》。之后他一直生活在罗马,从事雕刻、建筑和少量的绘画工作,直到1564年2月18日逝世于自己的工作室中。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 最给力.

关于名人传记梳理和名人传记梳理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网址:「名人传记梳理」名人传记梳理图 http://c.mxgxt.com/news/view/175461

相关内容

「名人传记情节」名人传记情节梳理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名人传》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
案件梳理人物关系图怎么做?
是艺术家的传记,也是艺术的传记 ——瓦萨里的《意大利艺苑名人传》
十本必读的名人传记
「当代娱乐圈名人传记」名人传记作家
遮天三部曲人物关系梳理
「名人传记可以是明星吗」名人传里面的
「娱乐圈名人传记故事集」小说名人传记
《贝多芬传》罗曼.罗兰著|伟大音乐家|世界名人传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