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张艺谋——语不惊人死不休
人物专访-张艺谋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CCTV《东方时空》11月30日播出节目《张艺谋——语不惊人死不休》,以下为节目内容。
前不久,张艺谋的第三部商业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小范围的放映结束后,博得了评论界的很多好评,这和他前两部商业片《英雄》、《十面埋伏》问世后的反映有很大的区别。
张羽:我不知道就您自己感觉,就是比前两部《英雄》和《十面埋伏》,有什么突破和不同吗?
张艺谋:这次我尽量在技巧方面选择一种简洁型的,并且我尽量不让自己过于地炫技,不让自己过于地迷恋某种表现手法,我尽量让自己集中人物集中故事,跟演员进行反复地讨论,所以这次我觉得可能比较好的,就是故事和人物相对比较完整
张羽:像这种改变和追求,是不是前两部听到了一些争论,就是刻意加强的呢?
张艺谋:有这个原因。尤其像《英雄》,我觉得,我说它是一个个性化的作品,是一个导演风格的作品,它不是以讲故事为主要目的的。但是大家不听嘛,对吧 ? 大家不听嘛。大家说起来还是故事人物、人物故事。那我就会注意到,噢 , 原来是大家只是要满足这一方面。那我好,那我这一次我就选一个这样的名著,然后我再加强这一方面,让大家这一方面得到满足。得到满足之后,我仍旧在这当中,去追求我的自己的个性、追求自己的表达也未尝不可。所以我觉得,电影导演的这个职业决定了你其实不必太固执。
张羽:你认为你不是一个固执的人?
张艺谋:我不固执。我坚持我要坚持的东西。但是我会做修正。
在农村插过队,当过工人的张艺谋,1978年进入电影学院学习摄影,毕业后,先后在电影《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多部探索影片中担任摄影,他用独特的电影语言演绎了中国传统文化,令中国观众耳目一新。
1987年,张艺谋出人意料的转型做导演,他拍摄的电影《红高粱》让中国电影第一次拿到了一个真正的世界级大奖-----柏林电影节金熊奖。随后,张艺谋创作了《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这几部片子频频获得国际上的大奖,张艺谋因此也被称为“获奖专业户”。
继《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后,张艺谋一直在寻求变化。1992年的《秋菊打官司》张艺谋采用了一种近似于记录片隐藏拍摄的电影表现手法。这种手法也被用在了在以后的《有话好好说》《一个不能少》中。多年来,因为张艺谋在艺术上的造诣和成就,他被人们称为中国艺术电影的大师。
2002年,张艺谋执导了中国本土电影第一个商业大片《英雄》,这一举动再一次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由拍摄文艺片到转型做商业片,有人认为这是张艺谋多年电影生涯中的最大转变,那么,他为什么会做了这样的决定呢?
张艺谋:很多很多情况都是即兴的,但是也没办法解释。外界都会认为是严格的计划和步骤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拍《英雄》的时候,当时只是圆我自己的一个梦,我一直喜欢武侠片。它是一步一步给做大的。其实当时拍《英雄》的时候,我在准备剧本的时候,《卧虎藏龙》已经快拍完了。那后来《卧虎藏龙》出来了,我就想放弃了,因为我觉得人家《卧虎藏龙》那么火的,李安那么火的,我再拍就跟风了,我就怕人说。但是我准备了三四年的剧本,我说那就拍吧。但是也得力于《卧虎藏龙》当时开拓了这个市场。我要拍的时候,突然这个市场就非常好,然后老板就跟我说,那我们可以增加点投资找李连杰,李连杰就同意了,李连杰同意说这个投资还可以再大一点。然后找梁朝伟 。 梁朝伟 、 张曼玉也都同意了。然后说海外市场很看好,于是我就一步一步就(做大了)。
《英雄》这部投资2。4亿元的商业大片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创造了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超2亿元的票房的奇迹。但同时,也引来了一些非议,有人说张艺谋在艺术上堕落了,有人说他变成了商业投机份子。
张羽:其实应该严格意义上讲,张艺谋很有名,但是真正走进电影院去看你电影是从《英雄》以后,这是观众最多的时候 。
张艺谋:对,没错,我也注意到了。我们的制片人就跟我说,说你看拍一部《英雄》是你过去十部电影的总和。我觉得有可能。
记者:但是我估计批评的人也是过去十部电影的总和。
张艺谋:对对,超过超过。超过了超过 。可能是五十倍 ,五十倍。我自己还是平常心。我非常清楚这个电影的规律、它的市场的情况。我不是专家,但是我很清楚它的大局,它的方向。我觉得这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自己的创作跟着这个时代,做这样那样的尝试非常正常。我最重要的、我清醒的是,我不想把我作为一个旗手,我不把我自己作为一个旗手看。
记者:那可能很多人都觉得你自己这么看。
张艺谋:我自己这么看我就不会拍这些电影,我告诉你,我当年我就连《英雄》都不会拍。我要自己看,我就永远是铆准了拍得奖的电影,保持一个所谓的高品位的大师,有神秘性并且坚持精神境界,不向任何事情妥协,我打扮这样一个形象往下走就完了嘛,很容易呀!你看我打扮过没有?我从来没打扮过,我觉得那样太累了,我做领袖那我不是那块料,我只是一个普通导演。
继《英雄》之后,2004年,张艺谋又推出投资高达2。5亿元的商业大片《十面埋伏》,尽管张艺谋力图在这部电影的艺术表达上能够有所突破,但却引起了更大的争议。
张艺谋:我就自己觉得,拍这个商业大片,我自己还有快感,我自己还有兴奋的东西,因为我觉得挑战性很大,挑战性很大。就是说,你要面对那么多挑剔的眼光,那好,我就想办法还要拍好,这是我的个性。我不怕你挑剔,我想办法拍好,让你少骂一点,我也不指望你夸。但是呢,大家这么反感,我要再试一下,较这个劲。这是我的个性,陕西人的个性,这一根筋在这儿。
尽管《英雄》以及《十面埋伏》倍受非议,但2006年张艺谋又推出了第三部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
张艺谋:其实主要还是总结经验吧,顺乎市场的需求吧,我觉得这点是很重要的。就是你拍这种大片,这是为市场拍的。
张羽:张导其实你说这句话让我挺吃惊的。拍过两部商业大片的时候,那时候就是有一些争论,或者说有一些诟病,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声音,就是说你放弃了原来自己的艺术原则在靠市场,以至最后缺少人文内涵。那我想您在修整的时候应该可能更重于艺术性,但是你在讲到这部片的时候,你说还要更靠近市场,这就是你的总结吗 ?
张艺谋:因为你刚才那个说法其实就是市场说法就是市场说法。市场是一个立体的,我们不能把市场简单地等同于庸俗。我所说的市场就是这样一个全方位的一个感觉。就是说让看完电影之后的观众们有一个全方位的一个满足感。不仅仅是视觉上,不仅仅是动作上,不仅仅是故事上,不仅仅是人物上,也包括思想内涵上,也包括它给你的启迪上,也包括情感的满足上,应该是靠拢全方位的满足的,七情六欲都能有所感触的,我觉得那个才是真正的市场作品。
张羽:就是在拍过这三部大片之后,你一直也是在总结,在听取意见 , 在改变。但是我发现有一个没变,就是模式没变,就是古装加武打。为什么中国的商业大片只有这样一种模式?
张艺谋:问题其实回答非常简单,就是海外市场。因为今天的中国商业大片光靠国内市场断然是要赔钱的,而且赔死你。因为海外这些市场、这些片商他只认这个类型,其它他不认 。他不敢买,或者他不敢高价买。你就是全是华人明星,我就跟你说,都加上,成龙 、 李连杰 、周润发 、巩俐、章子怡都加上 , 你没有动作,他们演一台文戏,你试试去。他马上,他比如说一百万美金买,他一看这个,对不起我二十万美金买吧,他就这样。海外市场就这么残酷,就这么不讲理,就这么让你愤怒。
张羽:那要改变这种模式要具有什么样的条件?或者说有没有想过去改变 ?
张艺谋:我觉得是这样子,个人能力非常有限,十个张艺谋 、 一百个张艺谋能力都很有限。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是国家强大。我一点不带说的,我真是体会到这一点。国家强大,中国的文化强大到了一个强势文化,在全世界都是这样的强势,那你放心,你的一举一动人家都要。
张羽:那这样会不会不再去拍那种艺术性质很强的、有个人追求、特色很明显的片子?
张艺谋:那不会,那还是会拍,因为是不同的类型,大小结合。所以我就很希望我未来我自己是两条腿,我是两条腿。就是一方面我能拍商业大片,有这样的尝试,有这样的空间,一方面还是坚持自己的那种小制作的个性电影。一样,我觉得两条腿走路应该比原来一条腿更好一点。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张艺谋始终在不断的挑战自己,他在电影艺术上不断求变求新的同时,还把触角伸向了更多的艺术门类,比如担任歌剧《图兰朵》、实景歌舞《印象刘三姐》等多部作品的总导演等等。而对于张艺谋来说,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总导演无疑是他面临的最大挑战。
张羽:那你能告诉我真心话,像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这是你追求的吗?
张艺谋:对 , 这是我希望的。所以我参加竞标,要不否则我不会参加竞标。其实一开始奥运会找我,奥组委找我只是拍一个申奥片。申奥片是五年以前六年以前,我到今天我都分文未取,但是是我愿意的。因为我觉得首先我们从国家角度来说,那是百年不遇,我们为国尽力,这是义不容辞。但还有一个,从艺术和创作的角度来说,没有比这一个更大的一个舞台了吧 。
张羽:雅典奥运会的八分钟是您执导的,你自己满意吗?
张艺谋:我自己当然不满意,它是不可能让你满意的。因为限制太多,我们的空间就是七乘七的一个像大桌子一样,就那么一点时间,各方面限制很大。
张羽:那我们2008年奥运会应该说开幕式调动全国之力,现在有这么多
张艺谋:这个当然要达标,这个要达标。
张羽:靠什么达标?你的杀手锏是什么?有一个大概的想法吗?
张艺谋:我怎么能跟你说?我就说我的杀手锏是什么,我觉得是依靠集体的力量,我觉得这不是一个个人的创作,不是张艺谋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不是张艺谋的个性,是集体的智慧。我只是一个小指挥官而已,所以它一定能成功的。
张羽:张导太狡猾了。张导你这么狡猾,我要让你听一个刺耳的声音,反正你刺耳的声音也没少听。
张艺谋:没问题, 太没问题了。
记者:这也是一个娱乐圈里的人说的话,说张艺谋必定又会随便盗取一些自己也不求甚解的中国元素,什么大红灯笼、京剧脸谱之类,然后配上他最擅长的花花绿绿的色彩。除了这三板斧,张艺谋还会什么?听过吧?
张艺谋:对,哎呀这个类似的太多了,网上也流传很多。我不做解释这个东西,因为不去面对这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天天在耳朵边。那我只是说一句话,小看我了,这是一。第二个,就算你小看我,我想那么做都做不到,都通不过。如果你小看我,我也就那么傻,也不会通过,所以它一定是一个国家、是一个集体的一个最后智慧的结晶。
张羽:我们来看您的这个从业历程:从最开始做摄影出名,然后从《红高粱》开始,应该说是创造了一个中国文艺电影在国外获奖的模式。那后来又到《英雄》这样的片子,又创造了一个中国商业大片的模式,同时也有这样的实景剧,导《图兰朵》,涉猎非常广。好像每一步你都走在同类艺术家的前面,或者说有的时候还走在市场的前头,凭什么?
张艺谋:这还真不知道,也有一些人问我这样的问题,我都不是,就是第一不是设计的。当然有很多客观元素,首先是大时代,接着是开放的氛围,接着是中国地位的提升,这个都不说了,大的方面都不说。归结到个人上来说,我觉着我自己认为我够勤奋。无论做任何事情,我都是全力以赴,我都是呕心沥血,而且我尽量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一直是这样,可能我自己总结,如果说我有这点成功被大家认可的话,跟这种性格分不开。
网址:人物访谈:张艺谋——语不惊人死不休 http://c.mxgxt.com/news/view/177294
相关内容
“语不惊人死不休”—娱乐圈中那些奇葩的明星言论娱乐圈人物访谈稿件
许戈辉对话阿忆访谈实录:《名人面对面》与人物访谈
自动化专业职业人物访谈
张智霖英语贺国庆 笑死我了, 英语采访都不忘cue老婆
难得有水准的娱乐人物访谈
我院实践教学课邀台湾艺人张希爱作模拟访谈
易悦人物访谈
中国十大最好看的语言访谈类节目 访谈节目有哪些 语言访谈节目排行榜
李静:做访谈会上瘾,以后要做老年版《超级访问》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