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综艺编剧:一个综艺人设的诞生
原创 GuDuo骨朵编辑部 骨朵网络影视
文|11
谁说人设“黑”不好啊?这人设太棒了!
最近的综艺很是热闹,《花儿与少年第六季》和《再见爱人第四季》即将收尾,却仍然时时登上微博热搜。周雨彤的都市精致女形象一落千丈,反而被贴上“心机”“绿茶”标签;一起熏鸡事件,直接掀起全网对麦琳的口诛笔伐。嘉宾是惨了,可节目爆了。
观众惊叹于节目组打造人设的能力,芒果TV也随之成为了观众口中的大赢家。
回顾系列综艺的前几季,相比于平淡日常,“黑”人设才是节目最大的爆点。那么综艺是否真的有剧本来塑造“黑”人设?创作者又如何看待“剧本论”和“人设论”呢?骨朵对话从业经验10年的综艺编导阿绘,聊了聊综艺人设二三事。
“人设”误差
综艺是否有剧本,一直是个争议不下的话题。
如今的观众越来越聪明,面对综艺中的争议事件和众说纷纭的热搜话题,一句“假的,都是剧本,认真你就输了”足以表达他们的态度。
但认真来讲,“剧本论”终究是一个伪命题,综艺创作并不是0帧起手。编导阿绘表示,从内容驱动的角度看,创作团队对综艺剧情走向和人物设定“不会预知,但会预谋”。制作方确实会选择流量导向、话题度导向的呈现方式,也就是观众所说的“恶剪”,但在实际呈现后,节目打算塑造的艺人形象往往和观众视角有很大偏差。
就拿《花少6》中的夜谈名场面来说,在艺人看来可以通过这一part塑造温柔随和的知心大姐姐形象,在节目组看来是一次暖心的破冰会话。但精通“花学”的观众则将其理解为费尽心机的“陈好批判大会”,艺人周雨彤也凭借“典型NPD人格”火速出圈。
同样希望在夜谈中破冰的侯明昊主打一个“团魂”,在后续旅行过程中不断强化着自己的导游和团长身份。网友却不买账,认为侯明昊是自己想坐滑翔伞,只是借由破冰谈心打幌子。
在更早的《花少2》中,节目也试图呈现杨洋的精致落难男孩形象,用伦敦迷路记来塑造花少团团员从陌生到熟悉的故事。但在眼光毒辣的观众看来,如此内容不过是强化了杨洋自恋巨婴的印象。更别提近期《再见爱人第四季》观众的主要观察对象已经由杨子转变为麦琳,观众眼中的嘉宾和嘉宾眼中的自己总是相去甚远,于节目走向和艺人口碑都是弊大于利的。
“花学”爱好者阿饭察觉到了这种误差,她认为节目组对嘉宾人设定然存在预设,“不然节目都快结束了,节目组为什么还在坚持给陈好配压迫感BGM,周雨彤的一点高光恨不得拿显微镜放大。”但她也表示,“想做和做到是两回事,所以前面两期周都没什么争议,到盐湖被大家发现‘媚男’之后才偷偷藏不住了,越扒越有。”
这些观众心中的“黑”人设有节目组刻意而为的成分在,但更多的是制作者与观看者之间的认知误差。
“像周雨彤、杨子这些热搜话题对他们的生活肯定有很大影响,艺人团队并不希望得到一个流量高其实口碑很差的效果。从制作者的角度,‘黑’的情况节目组也会尽量避免。之前恋综项目中的一位明星嘉宾非常不配合工作,我们在剪辑的时候也尽量不呈现她的负面形象,除非是网友非常聪明。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嘉宾在这种曝光下一定会受到很多伤害。”
圈内人与圈外人角度不同,“黑”人设误差在所难免。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节目组做到尽量正向表达的情况下,观众的理解是自由心证,但也并非空穴来风。
双向奔赴
误差也好,真实也罢。逐利时代,流量才是王道,在这一点上平台、赞助商和艺人的立场如出一辙。
“早期我们做内容,都希望做的是好内容,也就是内容向善。”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阿绘认为做一个能够让观众共鸣的内容,会比流量和话题度更符合自己的初心。
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很多制作团队发现其实平台需要的是数据和反馈。而由数据反推,向善向好的内容无法激发观众的关注度,反而是短视频大量传播的负面情绪更容易激发探讨。“引发人负面情绪的东西其实也是一种流量,而正向的流量反而不如负向的流量。”
《花儿与少年》就可以说是用公众情绪做营销的典型,几乎每一季都会有负面流量导向的内容。
第一季中华晨宇在节目中的设定就是拒不配合的废柴团员,导演李超曾在采访中表示,节目中华晨宇的“吃货”“天然呆”等属性都是剪辑后的放大。但不得不承认这样做话题度确实很高,当时讨论华晨宇旅行不作为的网友比比皆是。
说出“因为上一季的人都正常”的许晴在前两季中则是贯穿了“作精”人设,娇气、爱撒娇、真性情,也引发了网友激烈的讨论。直至现在,网友考古《花少2》时也总会再度发起一波批判。
总体来看,无论平台、赞助商品牌还是艺人,与所谓的“黑”人设都是双向奔赴的。“黑”若能带来红利,自然来者不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口碑,但有着绝对的曝光度。
当然,这种“黑”人设也有失灵的时候。《花少5》明显期望将王安宇初做导游时的不熟练作为旅行团的矛盾点,用剪辑放大每个姐姐的表情来塑造紧张氛围。奈何不买账的观众却看到了姐姐们对王安宇的坦诚与体谅,“恶剪”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以及这季《花少6》,本打算在第一次全员会议时拿陈好对导游一问三不知状态的质问做文章,不断用BGM和团员表情的搭配强化“陈好压迫感”。却没想到被观众一眼看穿剪辑手法,不仅还原了会议时间线,还夸赞陈好会抓重点、雷厉风行。
阿绘表示,在做内容时或是做“人设”时,编剧和编导们往往没有话语权。制作团队会希望节目内容是有社会意义的选题,但是品牌方和平台方要的是纯粹的曝光度。“在整个流程中赞助商和平台的话语权更大,会影响制作团队对于内容的选择。权重高的人做出选择后,编剧团队再在有限的范围内做内容。”
观众眼中的“资本”——品牌赞助商,更看重曝光,节目邀请的艺人人气如何、流量如何都是考量的标准,后期宣发也是重要的一环。平台作为内容制作方也是流量驱动,节目品质是要保的、客户是要留存住的、口碑是要维持的,话题度也是要够热的。但事实上这几方面很难同时达到平台的期望标准。
“26盒盒饭”事件与周雨彤的道歉就是很典型的例子,相比于网友猜测的洗白,阿绘更倾向于它是一次紧急公关事件。
对编剧来说,明星的成长路径差异很小,所以在挖掘内容时会更难。制作团队首先会从众多艺人中去筛选目标人选,最终会选择流量导向、话题度导向的艺人。但在和嘉宾进行前期沟通时,节目组往往会打好预防针。
“黑”人设本质上是节目与艺人的互相利用,正如金牌经纪人杨天真所说,真人秀虽有高曝光,但如果艺人自身有缺点,曝光越高问题会被放大得越大。嘉宾希望通过节目来满足自己的曝光需求,因此会默认一些负面舆论的可能性,风险很大,但说到底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一场彻头彻尾的二创
人设是存在的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决策人并不唯一。
“我觉得整个综艺节目所有的参与人员都是在做一次二创,从开始的策划到编剧、导演,甚至摄像、剪辑都在创作。”
阿绘表示,人设的塑造其实已经在综艺创作的第三、第四步。综艺的诞生首先会有一个值得讨论的抓手,《花儿与少年》展现的是几个陌生人前往异国他乡旅行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再见爱人》用公众人物的婚姻生活满足观众的窥私欲,同时以社会议题触动公众情绪;《心动的信号》则是通过对少男少女的恋爱观察做偶像剧代餐。有了合适的话题,才会开始策划、招商、联系平台,平台再寻找制作团队、宣发等等。
将话题作为骨骼,再由制作环节中的各方“填肉”,才是一部完整的综艺作品。
编剧或导演无法完全操控综艺的走向,“跟拍要跟全天,并不能肯定什么时候需要指导摄像,因此每一个参与的人都在做二创。剪辑更是二创,因为剪辑拿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素材,再从中捋一个主线出来。”编剧只是基于艺人的信息提供了一个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是真人秀的自由发挥空间。《再见爱人》中郭柯宇老公的蹦极环节就是编剧基于嘉宾内心恐惧打造的强相关环节,尽量让嘉宾做有料的reaction,才得以表现戏剧冲突。
所谓“人设”也是节目组观察到嘉宾特质后的特意夸大,选秀节目资深观众momo深谙此道:“人在面对镜头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点表演型人格,后期剪辑剪的都是有爆点的地方,就导致某一方面会过度放大,放生活里可能不是事,但镜头抓住某一点放出来就很极端。”
当然,“人设”的形成更离不开观众。“花学”“杨学”和“麦学”讨论度如此之高,离不开观众又爱又恨、欲罢不能的围观。从平台到导演编剧再到观众,每个人都是人设play的一环。
回归到真人秀综艺的本质,阿绘认为最适合上综艺的艺人其实是真实的人,艺人之所以能成为艺人,在于能够在风口浪尖直面自己的弱点。“像麦琳这样偏素人的嘉宾,在现场可能有200双眼睛盯着她,根本表现不出最真实的样子。”
但真人秀的魅力也在于此,通过旅行或是亲密关系呈现立体的人,展现人性本来的面貌,就是节目最大的看点。正如阿绘所说,“艺人能够在镜头面前百分百放下自我,去享受节目组让他体验的东西之时,才是真人秀真正开始的时候。”
原标题:《对话综艺编剧:一个综艺人设的诞生》
阅读原文
网址:对话综艺编剧:一个综艺人设的诞生 http://c.mxgxt.com/news/view/180353
相关内容
豆瓣2021年度综艺榜:何炅、黄磊、李诞、张艺兴各有两个综艺上榜虐明星虐制片虐导演!韩国综艺编剧这样玩
选对综艺,对流量艺人意味着什么?
综艺通行硬规则,造星=造人设
微综艺大变
明星“收紧”,“素人”走出综艺新路
2024年十大最火日本综艺 日本最新综艺排行 2024热播日本综艺
新京报Q4综艺榜:《花少5》青出于蓝,新综艺探索新路径
大话综艺
综艺小品剧新公式:音乐+喜剧=央视综艺《预备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