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刘德华长盛不衰的背后:努力勤奋铸就神话

发布时间:2024-12-13 15:32
剖析刘德华长盛不衰的背后:努力勤奋铸就神话

在演唱会新闻发布会上,刘德华做出了一贯的大哥模样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为庆祝进入演艺圈20年,刘德华《你是我的骄傲》演唱会火爆现场

  早在8月10日,行色匆匆的刘德华飞抵上海参加他2004中国巡回演唱会的新闻发布会。天王出场时,黑衣,黑裤,白鞋,那张长着鹰钩鼻、新添了不少鱼尾纹的脸一如从前地职业化地笑着。天王很“听话”地配合着摄影师们,在“长枪短炮”前展示着各种姿势。我不是华仔的Fans,但看着这个9月27日就要度过43岁生日的“老男人”,还是免不了心疼:“廉颇老矣”。在自传《我是这样长大的》第三章里,他就说“我真的倦透了!”

  然而在新人辈出、“各领风骚三五月”的华语娱乐圈,“老男人”刘德华创造了一个奇迹,出道20余年的他仍然被Fans们当作“东方汤姆-克鲁斯”、“忧郁王子劳伦斯-奥立佛”来追捧。刘德华,像一杯陈酒一样吸引着我们去细细品味,品味他长盛不衰的奥秘、臻入化境的生存智慧。

  “他很香港”

  《音像世界》副总编吴晓颖和《上海一周》记者盛艳虹都认为刘德华“很香港”,“他不是世家子弟,草根阶层出来靠自己奋斗成功了。普通香港人不觉得自己聪明,觉得家底不厚,对他有亲切感,他就像我们邻居家的孩子。”

  1980年代初,刘德华加入香港无线艺员训练班,是“无线五虎将”之一,后来拒绝与无线续签还被雪藏。成龙邀他拍嘉禾公司的《夏日清福》,才帮他渡过了当时的难关。从1981年的电影处女作《投奔怒海》到最新的《十面埋伏》,刘德华20余年拍了120部电影。在1985年的《鹿鼎记》中,脸蛋胖胖的刘德华还是跑龙套的。2000年,刘德华才凭《暗战》获得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影帝,这被一些影迷看作是华仔第一次得到与演技有关的一个奖项。梁朝伟因《无间道》获得香港金像奖及台湾金马奖影帝后,与之多次失之交臂的刘德华2004年才以《大只佬》问鼎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

  比起天生就是演员的周润发、梁朝伟们,忙时一年出4张唱片、拍5部电影的刘德华给人一种“劳模”的感觉,你无法不尊敬这位天分不高但刻苦勤奋孜孜以求的“老男人”。当然,有时你会为“老男人”刘德华感到淡淡的悲哀。

  演而优则唱的刘德华的歌唱之路也是洒满汗水。早在拍摄许鞍华的《投奔怒海》时,剧组一起唱卡拉OK时,林子祥发现了华仔的演唱潜力所以建议他进军歌坛。在实力派歌星张学友凭《SMILE》脱颖而出、星耀歌坛后,1984年开始拿起麦克风的刘德华推出首张专辑《只知道此刻爱你》反应平平。随后推出《情感的禁区》、《回到你身边》等不错的专辑,得到的公众认可依然很小。一直到张国荣淡出后的1990年,《可不可以》和《再会了》两张专辑才使刘德华真正奠定在歌坛的地位。

  昨天还是一贫如洗,今天已然辉煌腾达(当然华仔投资不顺),铺垫这种人生飞跃的主要是勤奋和用功。当Fans们仰望着星光大道上的华仔时,当Fans们津津乐道着华仔的成功之路时,内心里其实不自觉地憧憬着华仔为我们这些普通人提供的无限可能性: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勤奋,总是可以做出一番成就来,哪怕你出身再平凡。

  热心的华仔迷在网上整理出了“华仔语录”,那些催人奋进的话语温暖着每一个不甘平庸的灵魂:“成功不是必然的,但努力是必需的!”“我或许达不到自己所定的那个要求,但那个要求一定要存在,哪怕我一辈子也做不到。”“自强不息,自力更生,不要以为世界上会有奇迹出现,奇迹只有是自己努力创造出来的。”

  在“华语流行乐传媒大奖”常任评委王磊眼里,“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陈(百强)”和许冠杰、罗文是早期香港演艺界的标志性人物。比起这6位通过传统方式奋斗出来的前辈,“刘德华比他们晚一点,没那个时代的烙印,是通过香港正式的造星术造出来的,是娱乐工业造星的产物,是后期香港娱乐业进入规范化的产物。”

  健康的艺人形象

  Fans们对明星的关注有着复杂的心态,除了把明星当作寄寓事业理想的对象,还情不自禁地在明星们身上寄托高标准的道德理想。这在明星们曝出私生活丑闻时Fans们的惊愕和失望中体现得再明显不过。热情似火的关注达到极限时就是对适量绯闻的期待(而这正是娱乐公司和媒体在造星上的“合谋”),因为明星们单纯的工作新闻听多了或多或少显得乏味。

  成龙这样的大哥级人物很细心,但还是露出“金屋藏娇”的马脚。刘德华的绯闻实在是少之又少,稍稍能够作为谈资的仅有早年台湾女星喻可欣、来自马来西亚的朱丽倩和关之琳、梅艳芳。相反,刘德华与阿伦(谭咏麟)、阿Lam(林子祥)、李克勤和阿梅(梅艳芳)的深厚友情倒是Fans们津津乐道的。

  所有这些成全了刘德华的良好形象,1999年荣获“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他,又在今年7月1日回归日获得了香港政府颁发的荣誉勋章。

  在暧昧中“与时俱进”

  哲学大师罗兰-巴特上世纪中叶为“银幕女神”嘉宝写过《嘉宝的脸蛋》,认为嘉宝的面孔已经上升为一种理念,成为大众文化所制造的现代神话之一。

  网友莫幼军对“刘德华的脸”做过精彩论述:华仔的气质定位,应该说相当“中庸”,也相当讨巧,既不是瘦弱的文人型,又不是孔武的肌肉型,既不天真又不沧桑,酷中带着点纯朴,帅中带着点羞涩,这就能最广泛地取悦各个受众群体,具有了极大的普世性。

  对流行文化有一定研究的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也认为刘德华保持了暧昧性,集偶像派与实力派于一身,是偶像与实力两边通吃。善变的刘德华对市场有高度的敏锐,一直准确把握受众的趣味变化,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变化速度合拍,与市场走向契合。

  1980年代的香港,克服了当时世界经济的整体衰退带来的不景气,香港电影随着香港经济的繁荣而繁荣。刘德华在这个演艺高峰期尝试了新浪潮电影、黑道英雄片、警匪动作片、文艺片、另类题材及港产娱乐片和拟好莱坞大片等各种类型。

  《家在香港》(1983年)中爱上“姐姐”的那位弟弟的可爱,《停不了的爱》(1984年)中医生的清秀,《法外情》(1985年)中律师的帅气,《江湖情》(1986年)中小弟的单纯忠心,都传达着当时港人在经济景气时期的明朗心情。

  《飙城》(1988年)中无根者的逃遁,《旺角卡门》(1988年)中责任者的牺牲,《天若有情》(1990年)中恋爱者的放纵,《天与地》(1994年)中执法者的坚定,演绎着那一代年轻人的叛逆和闯荡精神。《旺角卡门》中,“大哥”刘德华虽然不像周润发诠释的经典大哥那样穿着风衣、叼着牙签,但别有另外一种味道。

  1997年“回归”的临近,曾导致了一些港人某种程度的虚无和错乱,对前途的重重疑虑引发了一种“大限”意识。《龙在江湖》(1998年)中的华仔一改蛊惑仔当年的年少气盛,变得胆小怕事、逃避消沉。《赌侠1999》(1998年)中赌侠历经沧桑,迥异于9年前《赌神》(1989年)中刀仔的耍小聪明、贪财好色。《无间道》在淡淡的宿命感中散发着缕缕生机。

  刘德华在其第100部电影《阿虎》(2000年)中,以牛仔装、休闲鞋、吸烟、泡妞、打假的固有形象示人的热血青年刘德华成了执着的父亲。

  演黑帮老大比周润发有差距的刘德华,在21世纪开端时在喜剧领域上也有开拓,虽然他和周星驰还是有差距。2000年,刘德华主演的《孤男寡女》引发了香港电影爱情轻喜剧热,2001年《瘦身男女》中男女主角的胖胖装让人忍俊不禁。

  一个公允的评价是,刘德华的演技不是最好的,但他是最用功的,他的戏路之广香港影坛无人能及,他连接了即将结束的周润发时代和即将到来的周星驰时代。而且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好演员刘德华1991年自组天幕公司,对陈果执导的小众电影《香港制造》、《去年烟花特别多》等进行了大力扶持,为香港电影的多元生态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爱人民就有人民币”

  “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一曲《中国人》自1997年推出后红遍大江南北,身着长衫的刘德华也总是让我们把他和“爱国”联系起来。

  《上海一周》记者盛艳虹感触颇深的是,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十面埋伏》的主创人员中只有刘德华一个人自始至终穿着中式长衫。今年4月二度荣膺影帝后接受美国《时代》周刊和美联社联访时,刘德华明言“我一直在拒绝好莱坞”,“你认为他们好莱坞 真正懂得和尊重中国电影吗?”“我认为我们现在拍摄的电影不比美国的差。”

  在吴宇森、周润发、李连杰、成龙等顶级香港本土人才纷纷流向好莱坞和韩国电影崛起的背景下,刘德华的留守让本来就有着敏感的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感到欣慰。

  艺人的爱国当然有由衷的爱国情做基础,但不自觉中他们的生存智慧也透露着精明的政治头脑和商业头脑。前不久的演艺风波中张惠妹小心翼翼的辩解,和她对大陆市场的重视不无关系。“抗议歌手”罗大佑此前在个唱上剪掉美国护照在内地媒体上也成为美谈。刘德华早年的获奖清单中,我们看到台湾是发展的一个重点:1989年获台湾表演艺术金龙奖最佳演员奖,1990年获台湾金曲龙虎榜,1992年获台湾年度十大偶像第一名。

  1984年到1988年,刘德华的专辑《只知道此刻爱你》、《感情的禁区》、《回到身边》,都还是粤语版。但从1989年的《爱的连线》开始,他的专辑大都有了国语版。就是谭咏麟、张国荣、张学友、梅艳芳这样重量级的歌手,也不得不承认刘德华是香港歌手成功打入国语歌市场的第一人。早在1993年1月,刘德华就开始代言雅马哈摩托专门投放在中国大陆的广告。2000年,《人民日报》社评选“海外百位杰出华人”,刘德华榜上有名。9月初一个关于华仔的最新消息是,“刘德华为奥运献礼,邀请50位健儿免费观看演唱会”。刘德华在大陆国语歌市场的成功也激励着后来的新人。

  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笑言“爱人民就有人民币,爱这个国家就有人民币”。他认为现在大陆市场是华语电影和音乐的绝对中心,香港艺人是看准了这个大势的,他们当年多往台湾发展但现在纷纷转向大陆。张教授对“香港精神”做了一番“形而下”解读,“香港精神就是生存精神,看势,你强就往你这边靠,这是人性最基本的表露。艺人好像在香港大多倾向大陆,那往往因为大陆市场对他们有好处,他们从这赚到真金白银。”

  云集了大陆和香港六大影帝梁朝伟、黄秋生、陈道明、曾志伟、黎明和刘德华的《无间道Ⅲ终极无间》,被张颐武教授称为一个明确的隐喻:大陆因素在香港不可忽视,刘德华代表了香港人向大陆向国家靠拢的倾向。撰稿/燕 舞

网址:剖析刘德华长盛不衰的背后:努力勤奋铸就神话 http://c.mxgxt.com/news/view/180880

相关内容

刘德华出道40年,直播间谈“自律”的话,通俗易懂,发人深省
刘德华:魅力光环下的反思——一场娱乐圈偶像崇拜的深度剖析
浴血奋战铸就难得的和平盛宴!
娱乐圈艺人们是怎样评价刘德华的。
王源的成长:辛酸背后的努力
公益好人刘德华
公益人物:刘德华
追星背后的爱与奋斗:刘耀文现象深度解析
体育明星成名背后的因素与社会影响深度剖析
《声生不息家年华》震撼开播,一夕间铸就六个传奇舞台,陈楚生再创神话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