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戈

发布时间:2024-12-14 20:46

参演电影

隐形侠 [3]2022-8-3

饰演-导演胡戈主演-

恶搞作品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血战到底》

《鞋袭-总统的反击》

《宅居动物》

《七喜广告—“七件最爽的事”》

《七喜广告—“情侣”》

《七喜广告—“圣诞节许愿”》

《七喜广告—“最绝的蝴蝶效应”》

《家安空调消毒剂广告——咆哮私奔谍战剧》

《绿舌头广告—舔出来的快感》

《家安空调消毒剂广告——我是来洗空调的》

《七喜广告—“白雪公主”》

《威猛先生洁厕炮广告——2016炮有传奇》

《雷的嘎嘎地——天语手机淘宝网》

《哥就想上个吊——QQ手机管家》

《史上最伟大的爱情故事》

《欧阳锋1秒变雷锋》

《黑帮老大大战刑警队长》

胡戈

《步步惊奇》

《雷锋2012》

《易迅广告——情人在囧途》

《易迅广告——职场白富美误入囧途》

《易迅广告——都是IPAD惹的祸,小萝丽误入囧途》

《彩虹热线教室篇》

《彩虹热线寝室篇》

《1号店广告-水管工系列》

《隐形侠大战外星人》

胡戈

父母都是军人/文艺工作者。小时候居住在江西省九江市。小学上了一半之后就搬家到了武汉,此后一直在武汉,直到工作之后,一个人搬到北京短暂待了半年,然后到上海。 [2]

从小喜欢音乐、歌舞、美术、影视,并且一直保持这些兴趣至今。小学时学习过钢琴、中国画,中学时学习过架子鼓、霹雳舞,大学时学习了电吉他、电贝司、现代舞等,工作后学习作曲、音乐制作等,都是业余性质,水平不高,杂而不精。

与多数人不同的是,这些兴趣爱好,主导了其生活和工作。通过努力,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着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广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第二份工作是音乐制作、音频处理。第三份工作是作曲、编曲。后来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兴趣爱好,辞去了工作成为自由人,此后做的事情很杂,搞过音乐制作,做过录音师,做过动画片音效,另外还通过销售音乐制作器材来糊口。

最新的兴趣爱好是影视。其实这并不算是“新”的兴趣爱好,因为从小就有这方面的兴趣,只是一直没有条件付诸于行动,仅仅是在读书时编排过一两个小品在学校里演出,另外还上过一个月的表演课(业余性质)现在喜欢玩DV和视频制作。

另外这两年还喜欢上了速度轮滑这项运动。

兴趣爱好很多很杂,虽然水平不高,但是不会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它们就是生命的全部(至少也占到了80%)。

我在1993年进入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自动控制系仪表及检测技术专业学习,第二年加入校乐队(“官方”的),时而打鼓,时而弹键盘,后来开始自学弹电吉他(我没有学过声学的吉他),电贝司,同时得到了其他队员的指点。大三时开始当队长,主要为乐队配器,打鼓,有时也混混电吉他。大学毕业后到湖北交通音乐台(调频107.8MHz)工作,担任节目主持人。(在这之前我还先后在武汉文艺广播电台和湖北文艺广播电台做过客座主持。)先后主持过“国际流行频道”,“胡椒爆生姜”等节目。1998年2月,在我妈和我弟弟的出资下(我是我家最穷的一个),我家添置了一台电脑。弟弟主要用它来打游戏,我自然是用来圆我的创作梦。在我的倾力投入下,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我终于基本掌握了一手用鼠标和软波表作曲的绝活(由于我的经济状况只能维持生活的最低需要,因此无力购买相应的硬件设备)。再后来又玩上了一堆多轨音频软件,这使我的音乐制作更加地全面。后来,我加入了“数字音乐实验室”。1999年5月,我来到北京赛百威信息有限公司工作,同时用电脑继续圆我的音乐梦。

我的音乐没什么好谈的,听听就知道。现在我也就是做自己想做的音乐而已,我的音乐全部是手工作坊形式做成。到目前(1999年6月)为止,我一共完成了14首音乐作品,还有若干首作品有待完成。

我妈妈(赐予我大量的音乐细胞,教我弹钢琴);黄卫刚,潘昆,我的大学乐队所有同志(伙同这些人我干了一番大“事业”);王巍,楚小帅,Jayvin,张戈,白勺,以及所有的muslab .com成员和站友(今日的同伙,很多都是“虚拟”的);电脑和一大堆软件(这也是同伙);某些前辈,如京剧《智取威虎山》作曲者,Yngwei Malmsteen,贝多芬(我认他们,他们不认我)

恶搞新闻联播

沉寂已久的著名恶搞视频制作人、“馒头血案”的制造者胡戈近日忽然再度出山,又干起了老本行———恶搞。不过,这次胡戈恶搞的对象不是电影大片,在他新推出的7分多钟的视频短片中,胡戈本人亲自出镜当起了“新闻主播”。在这个名为“XX小区XX号群租房整点新闻”的视频中,胡戈系着领带播报“新闻”,他一本正经的样子与诙谐幽默的“新闻”内容一对比,“笑果”更加明显。

近日,胡戈的新作《XX小区XX号群租房整点新闻》在网上一经发布,便受到网友热烈追捧,大赞其“太有才了”。穿着非常不整齐的西装,脖子上随便系着一条领带的胡戈一本正经地出现在镜头前,跟大家问好:“观众朋友晚上好,这里是XX小区XX号群租房,欢迎收看本群租房的精彩节目。”

胡戈

在这个7分多钟的视频里,胡戈以非常草根和搞笑的口吻讲述了发生在群租房里面的搞笑新闻,关注了当前的经济形势、环境保护、青少年网络成瘾、大学生就业形势等当下热点问题。大学生毕业后工作不好找怎么办,胡戈给大家指了一条“明”路:“大学生毕业之后将直接保送成为研究生进行深造,两年之后成为硕士,然后继续直接保送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毕业后将直接保送壮士,再经过四年的学习,将直接攻读勇士,假如勇士读完之后,就业形式仍然不好将直接保送升入圣斗士……”整个视频制作得非常“精彩生动”,不仅有胡戈的播报,还有现场采访的情况,更有人扮作记者在一旁记录。

与以往的形式完全不一样,这次胡戈的《整点新闻》完全是原创作品,模仿了央视《新闻联播》的形式,视频一开始便出现了一个旋转的地球仪,更配上了观众非常熟悉的《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镜头拉近,记者发现,其实是一个人在转动地球仪,还配上了一圈闪耀的蓝色光芒,相当“山寨”。之前,胡戈的大作《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曾经惹怒陈凯歌导演,陈凯歌还扬言要告胡戈。这次又拿央视开涮,胡戈难道不担心得罪央视?胡戈坦言灵感确实来自《新闻联播》,不过他相信央视不会那么小气:“虽然没有跟央视沟通过,不过我和一些央视的记者是很好的朋友,他们都很大度,相信央视不会那么小气去计较这些。” [1]

找我拍戏

胡戈告诉记者,制作这个视频纯属“闲得无聊”,“稿子是我写的,写了三天,拍摄只用了一天,就在朋友家拍的,制作用了两天。”胡戈表示,《整点新闻》可能会做成一个系列,“表现我们青年人的生活情况和一些社会热点。”在这个视频中,除了“新闻”本身的内容非常搞笑之外,另一个亮点就是胡戈本人的播报了,他一直保持着严肃正经的表情。不仅有网友大赞他的普通话标准,更有网友建议帅气的胡戈就此进入演艺圈发展。当记者问他要是有人找他拍戏会不会同意时,胡戈立刻表示:“那可以啊,欢迎啊!其实我从小就喜欢表演,现在年纪大了已经进不了演艺圈了,但是玩玩还是可以的。”

2008 年底,一部接一部的大片不断上映,网友都很期待胡戈再一次恶搞大片。不过胡戈告诉记者,最近几部片子他都没有看过:“《梅兰芳》和《非诚勿扰》我都没有看,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可能会去看《叶问》。”对于会不会再拿大片开涮,胡戈表示“看机会”。

“馒头”是对权威的嘲讽 (陈晓明,著名文学评论家,教授)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代表了“系列文化”的产生。特别是网民,不再需要一本正经的东西,只需要乐一乐,闹一闹,这些作品表达了平民的态度,构成了对权威的嘲讽。“系列文化”现在正在蔓延,在审美疲劳的时代,它重新触动了人们的神经。

这是一个文化平民化的时代,任何公众都有权对文化产品做出自己的评价,权威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这个时代,精英文化和平民文化都有了快速的发展,平民对待问题不再盲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看法,精英文化想超过平民文化越来越困难。精英文化做的不是打击平民文化,而是提高自己。

对这个官司事件,我觉得陈凯歌有点小题大做。作为一名著名导演,应当有容纳批评的胸怀。而且,陈凯歌应当明白的是,他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根基就在于大众的爱戴,更应该接受大众的种种意见甚至不满。

陈胡之间存在“代沟” (张颐武,著名文学评论家,教授)

我认为,陈凯歌和胡戈之间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冲突,因为这两个人有不同的背景,造成了两人之间实际存在的代沟和裂痕。

先说代沟,这是时间纬度上的。陈凯歌受传统文化影响比较深,而胡戈则思维活跃开放。所以陈凯歌一听到有人贬低他,就怒发冲冠,非常难以接受。比如有年轻人称赞一位教练,称他是“骨灰级教练”,这位教练以为说自己短寿,就非常生气。这就是两代人之间的区别。

再说裂痕。在空间上,陈凯歌代表网络下的人,胡戈则代表着网络一族,处于不同的空间。当胡戈在陈凯歌不熟悉的空间做了恶搞作品,网络族一笑了之,但陈凯歌却怒不可遏。也就是说,本来陈胡两人是平行线,现在突然相交了,就会出现麻烦。

这本来是个饭桌上的话题,但现在通过起诉事件,它进入了公共领域。我关注这起事件的结果。

胡戈和《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代表了解构文化的一个发展。在西方,这种解构艺术早就存在了,比如好莱坞的《侏罗纪公园》,曾经被恶搞成《侏罗鸡公园》,但原来的制片方并没有什么反应。这只是后现代文化的一种幽默,陈凯歌太严肃了,态度也有些过激。

■采访手记谁说陈凯歌没有娱乐精神?

这几天,每天给胡戈打电话已经成了我的一个习惯。这种打电话的频率,也许分居两地的恋人都难以企及。

电话那边胡戈的声音,永远的低沉冷静。只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胡戈对问题的回答越来越简单,反应速度越来越慢。有时候,记者需要重复一下所问的问题,胡戈才能给出简明的回答。怎么回事?胡戈在博客中写的一篇文章名字也许能够解释——“累”。

这位“馒头教主”正在承受以前不曾有的生活。从他吃早点开始,五六台摄像机就对他的生活开始拍摄,让他“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当然,他没有去钻地洞,也没有选择逃避或者沉默。他每天依然接受十几家媒体的采访,用平静而倔强的声音表示“我没侵权”。没有人知道,在平静生活突然变得天翻地覆之后,这位年轻人内心承受着多大的心理压力。

而在另一边柏林,那位著名导演还在红地毯上为自己的《无极》作秀。这形成一种明显的不对称。除了最初的“激动”和“怒斥”,娱记们极少能从这位著名导演那里得到相关信息,所有的事件进程只能从平民胡戈那里获知。但反过来,掌控官司事件进程的,却又是那位轻易不以平常面目示人的著名导演。

北大教授陈晓明表示,他期待着“馒头”事件的和解,希望陈凯歌能“一笑了之”。“胡戈即使有意见,也是针对电影作品,而不是对陈凯歌个人。一个世界级导演,面对别人对自己作品的评论,为什么就不能有雅量呢?”但随后,陈教授又加了一句:“如果陈凯歌真的是想炒作,那又另当别论。”

名家视点

曾志伟:在网上改编电影,很过瘾,很好玩,很有娱乐性。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批年轻人,创作更多的好作品出来。《无间道》和《江湖》当年在香港就十分火爆,它们也出现了许多搞笑版本。陈大导演怎么会用这件小事炒作呢?

张艺谋:我不介意,我会与民同乐。(当有记者向老谋子问道“ 如果你的电影被人在网上恶搞,会有什么反应?”,张艺谋如是回答。)

导演陈国军:影视事业就是年轻人的事业,应该支持。陈凯歌不能接受批评,不能对新人宽容,甚至小题大作,用小事儿恶意炒作,表现出不准许别人说他不好的“霸气”。中国电影事业的混乱现状,就是因为张艺谋,陈凯歌这样的导演只想赚钱炒做,结果把中国电影行业带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陆川:如今中国电影界的文艺批评现状本来就不健全,电影过度宣传已经越来越常见,在利益的驱动下,民众反应与电影评论越来越脱节。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去起诉一个弱势民众,不太合适。不管陈导演的动机如何,都是一种不聪明的做法。这都是什么时代了,死了疯了才会压制别人的评论。

王小峰(著名乐评人):从普通百姓来看,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权利,任何人都没权利剥夺。你陈凯歌告了胡戈的话,你能把所有骂《无极》的人都告了吗?陈凯歌思维落伍了。

顾晓鸣(复旦大学教授):现在毋庸置疑已经是网络时代了。在这个“网话文”时代--作者死了,读者活了。我觉得大导演陈凯歌应该先学会敬畏观众。

关雅荻(著名网络写手):《无极》影片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感觉的确普遍比较糟糕,这个跟它国内1.8亿的票房都一样是事实,不用争辩。但随后一个名叫《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网络短片,将众人对《无极》的不满引到了另一个方向,已经偏离了对影片的批评、对导演的批评。

张晓舟(南都专栏作家):《无极》上映之前,陈凯歌上电视,被女主持人问及“假如电影没有你预想的成功”时竟龙颜不悦指责对方“你这个问题很不友好!”《无极》上映后上海某报登了大幅文章批评,《无极》剧方竟然致电要求该报道歉。已经不能用大师来形容陈凯歌了,他现在堪称中国电影的皇帝——当然,他的老同学张先生也在抢那个皇位——二位阿皇拍来拍去骨子里其实都是宫廷戏,都是玉帝天仙英雄的命,需要我等凡人扭着脖子仰视。那电影相当崇高,相当美丽,相当启迪,就是没有人味,不说人话。事实上,《无极》才是没谱的搞笑片,而《馒头》、《春运帝国》反而是真实的。胡戈之恶搞,无非是“把被颠倒的世界重新颠倒过来”,是“无权者的权力”,胡戈是否侵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如此压抑的文化霸权面前,大家是该释放一点自由的笑声了。

华西都市报:其实胡戈炮制的《馒头血案》本身没有恶意,又没用于商业用途,纯属为了博网友一笑而已,凯歌大人经历过大风大浪,至于为了一篇所谓的“多媒体影评”而如此勃然大怒吗?孰料,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们的设想,站在弱势方的胡戈空前地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陈凯歌反而背上诸多骂名,因为他们忽视了,人总是要同情弱者的。而这次胡戈主动走出来向凯歌道歉,为了凯歌大人息怒,为了凯歌大人不追究他这个小网民的责任,为了不让自己赔上所有家当,为了大家不再为他担惊受怕,他宁愿承认自己的错误。小伙子,好样的!

网友评论

胡戈

QQ网友:在我看来,这好象是有侵权的嫌疑,但是,我觉的这很正常,作为一部电影它同时也是一个产品,人们可以去利用它,让它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欢乐。如果这样陈导就要告他的话,那么我反问一句“陈导!有没有人告你呀??我就不信你所拍摄的电影中的所有情节都是你自己创作的吗?是,有人写的剧本。但内容有没有抄袭古今的名著?……”后面的就不说了,你电影中的有一些情节也有和国外电影很相似的情节。别以为我们不是搞电影的不知道。现在的电影抄袭现象很严重,但我们作为影迷是支持的,因为在过年的时候某电视台放过中国电影百年的节目,其中就说过香港电影的发展与这种行为有很大的关系。我觉得曾志伟老师对此事的看法很好,这样对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是很有利的。我觉的陈导有炒作的嫌疑,所谓的“借题发挥”也不过如此吧,以此来让人们关注他的电影。

QQ网友:自从看过《霸王别姬》之后,一直对陈凯歌导演很尊敬。但这次他要告胡戈的事情,真让人失望。他怎么到了拿自己的个人名气来抄作影片的地步?太不珍惜自己和尊重广大观众了!本来如果他能对这件事一笑至之,那么就会让人觉得他只是拍了部烂片而已,还是一位大导演;但现在到了这个年纪和有了现在的地位,怎么还沉不下来、还那么浮!

QQ网友:刚刚看过胡戈的改编版,第一印象搞笑;看后回想觉得真的很天才,其剪辑水平和配音制作功力从业余水平来讲堪称棒棒!是不是违反了什么著作权暂且不讲,“陈大导演”怒不可遏的反应着实又给这部短篇加了个貂尾。其实大可不必动无名之火,以您与胡戈悬殊之别,完全可以选择另外更好、且受众人推崇的方式处理。真要告?诚如此,不管官司孰胜孰败,徒增笑耳。作品比不过同学“老张”,不要再输了气度哦!支持胡戈。

QQ网友:声援胡戈。回头再看看《馒头》,大家都知道这是些影视剪辑发烧友的游戏作品。譬如前几年东方时空栏目组全体同事根据影片《列宁在十月》恶搞出来的《分家在十月》,就极尽了那批自诩为央视流氓的讽刺搞笑之能事,时间、白岩松、崔永元等人倾力参与,在网络上很是大火了一把。《馒头》也不例外,利用了《无极》的皮,却重新赋予了《无极》的魂。应该说胡戈同志还是颇有些才气的。他利用了《无极》的素材,借助法制在线的形式,把《无极》中种种支离破碎的环节重新组合了一下,按照自己的理解给予了全面的解释。《馒头》不象《分家在十月》,对原影片的故事情节颠覆性地进行了篡改,而是对故事的内容进行了重新阐述。其叙事结构更加合理、推理环节更加紧凑,也更容易抓住观众的心,让大家更容易看懂。从这一点上,凯歌应该感谢胡戈。很多网友都反映,自己是先看了《馒头》引起了好奇心之后,才会想起去看《无极》的。

QQ网友:我当时看了介绍就知道这片子跟当年的英雄差不多,所以我是不会2次上当的,等到网上传上来以后我在网上看的,看后我为我当时的明智之举赞叹不已,幸好没去上当,而看完馒头之后,我感觉这就是无极的精华,多经典啊.我身边的朋友没有看过无极的都是因我的推荐馒头去看的无极,现在的知名人都是怎么了,就不懂的与民同乐吗?

QQ网友:谁都没有权利拿别人的劳动成果开玩笑,如果把《开天辟地》、《开国大典》恶搞一下,有人能接受吗?

QQ网友:说实话,若凯歌就这么点心胸那就太悲哀了。影迷们在观《无极》前曾经历多少媒体不负责任的推介、吹捧……看完影片后才恍然,原来他们是想捞取影迷口袋里的东西。我用去钱财,就当看一遍“真实的谎言”。

QQ网友:陈凯歌导演也太没肚量了,《哈里波特》《泰坦尼克》也都被网友改过,大家看了一笑了之。他也没犯法啊,真是神经过敏!

网址:胡戈 http://c.mxgxt.com/news/view/188799

相关内容

胡夏《傻瓜探戈》庆功会 索尼高层送豪礼
黄戈个展“低欲望绘画”在广州尚榕美术馆开幕
百年前泰戈尔在北京
南·戈尔丁
梅塔·戈丁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泰戈尔到访法源寺100周年 专访泰戈尔家族后裔
“同频才能共振,同频的人像是礼物” 队长,戈戈劳斯别担心…
亨利·戈尔丁
威廉·戈尔丁简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