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权力的游戏】盘点200位华语电影出品人

发布时间:2024-12-15 08:54

“其实你不明白当导演也很苦命啊,拍电影跟生孩子一样,最重要是守住自己的底线,要不然生出来变生化人了。”

电影《桃姐》中,饰演监制的刘德华跟徐克、洪金宝联手上演了一场哄骗出品人于冬追加投资的戏份,“夹带私货”呼应现实行业生态,颇有一番趣味。

出品人,作为电影项目的最大推动者,在很多人的一贯认知里,可能就是单纯“出钱”的存在。但一个好的出品人除了要有丰富的资源人脉,更要有精准的市场观察力,以及对内容的把控能力,保证项目稳定甚至超额回收。毕竟,电影在作为作品之余,亦是一项市场投资。

继华语电影200位制片人盘点,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再将视角对准出品人,参照国产电影票房榜单,整理出高票房电影背后的200位出品人,跟大家一起了解那些推动中国电影市场不断扩张,推动一部部爆款电影问世的幕后大BOSS们。

备注:

1.榜单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2.入选影人需至少拥有两部代表作品;

3.以电影片头/片尾总出品人、出品人署名为准,联合出品人不在统计之列,如有错误,还请指正。

公司老板和资本大佬共存,

行业各环节入局出品端

实际上,出品人一职算是“中国制造”,因为国外并没有类似的标签,只有出品公司。但国内出品人一般也是跟出品公司绑定在一起,由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者是老板担任。

较为出名的像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喇培康,博纳影业集团创始人及董事长于冬,华谊兄弟传媒创始人及董事长王中军,北京文化董事长宋歌等等。

此外,表格中也不乏“壳王”陈国强(锦兴集团主席)、“红筹之父”梁伯韬(投资银行家)、李云卿(吉翔股份董事长)、郑强辉(虎门黄河集团的董事长)、韦杰(金诚集团创始人)等混迹金融、投资等资本市场的人物存在。

简单来说,出品人其实就是为电影创作提供资金支持的人。除了专业的出品公司,资本雄厚的非电影公司也能在这里找到机会。这也是前几年煤老板在行业小有热度的原因。

当下一些知名的电影公司,早期实则也是通过投资出品成功跨界到电影行业,比如以钟表零售生意起头的英皇,还有从旅游起家的北京文化。现如今,他们都已经在这里站稳脚跟,成为业界翘楚。

另外,像联瑞、聚合影联等发行起家的公司,麦特、卓然、无限自在等营销起家的公司,金逸、大地等院线起家公司,还有猫眼为代表的互联网基因的公司,这些最初仅服务于电影产业一个环节的公司亦开始往出品端行走,扩展公司业务,开发多种项目形式。

从个人角度来看,导演王晶、吴京、周星驰、李少红,演员陈红、张国立、刘德华、黄百鸣,经纪人杜华、石昀、曾嘉、胡亦晴、常继红,制片人陈祉希等等亦是当下头部出品人队伍里的特殊身影。相比正在努力跻身出品行业的新人,在行业前沿打拼深耕多年的他们无疑拥有着更为丰富的资源人脉和对内容的把控管理,从而更具“出品”优势。

从制片、发行、营销、院线,到导演、演员、经纪人,产业链各环节的涌入,对电影创作本身,以及整个出品端都会有更加专业和全面的保障。毕竟都是自家项目,自然要使出十二分的力气来运作。

在中国,做一个出品人到底有多难?

用几千万撬动上亿票房,电影投资看似利润丰厚,其中艰辛却很少有人知晓。复盘电影产业链各环节,出品人可谓是最难的。

首先,钱最早掏,收钱却是最晚的。现如今,一部院线电影的制作成本都在千万以上,再加上后期宣发等费用,总投资起码在五千万左右。当然这还是一般体量的作品,如果是大制作,投资成本无疑会更高,动辄上亿都不稀奇。这期间,如果遇到预算超支等问题,协商不成,出品人也只能增加投资。

坊间传闻吴京在拍《战狼2》时为筹措资金甚至不惜卖掉自己的房子。这种对电影创作的坚持和热爱自然值得赞颂,但孤注一掷的勇气背后亦暗含着极大的投资风险。

而且,电影的投资周期往往都很长。一部院线电影从筹备到上映起码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有的甚至要好几年。《流浪地球》便花了整个团队四年的时间打磨。

资金到位后,整个创作过程还蕴含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一步出错,可能就是使整个项目陷入停滞状态,难以跟观众见面,面临投资失败局面。

比如演员突发负面新闻。此时不管是更换演员重新拍摄,还是剪掉敏感镜头,亦或是暂避风头等待合适时机再次上映,都会增加一定投资风险。此外,预算超支、内容审查不过关,以及当下正在发生的肺炎疫情对今年电影项目造成的拍摄不便、档期变更拉长回收周期等问题,都影响着一个项目的最终投资回报。可以说,任何环节出事,最后都是出品人来“背锅”。

另外,逐渐普遍的电影溢价也会加大投资风险。现在不少好项目都会有溢价操作。一些中小公司为了得到参与大项目的机会,用高价从主控方手里购得份额。对主控方来说,这样可以提前回笼资金,降低投资风险。但这份风险并不是凭空消失,而是转嫁到跟投方手里,溢价越高,风险就越大。现在市场上存在的不少几十亿大项目,看起来票房成绩喜人,但只有主控方可以盈利,溢价进来的跟投方则鲜少可以吃到红利:

另外,目前有一定影响力和成熟作品的主创也会要求拥有出品份额,真的别具卖相的项目,想分一杯羹的人会非常非常多。

其实,出品人大可不必总盯着拥有顶级配置的大项目,很多小项目同样可以为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丰厚利润,用小成本撬动高票房的案例在当下电影市场并不罕见。这也对出品人的个人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除了有钱,精准的内容挖掘亦是不可或缺的一份能力。

电影出品已是专业玩家的江湖,

普通大众别异想天开了

会有人说:只要有钱,我也能做电影出品人!

不好意思,还真是。但,可能你只能连做烂片的出品人的机会也没有,最多做炮灰片的出品人,或者根本上不了院线的电影的出品人。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张,高票房电影不断涌现。这也为诸多影视投资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如今,有关众筹、融资、出让投资份额、电影版票等影视诈骗信息几乎遍布全网,用几千、几万块钱就能撬动几十万利润的超额投资的确诱人,但却根本不现实。且不论其中的投资合理性,世界上又怎么可能会有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总结来看,虽然形式多样,但诈骗团队都是利用大家对行业的“信息不对称”,借行业头部项目吸引大家目光,以电影之名行传销之路,骗取钱财。声势浩大甚至还引来了诸多“正宫”纷纷出来辟谣,告诫观众警惕投资骗局。从法律意义上来看,这样的投资骗局已经构成了刑事犯罪。

实际上,电影行业一直以来就是头部玩家的江湖。即使有些项目不尽如人意,但在头部资源的加持下依然会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那些贸然闯入,没有行业资深人士站台背书的作品,便很难有市场空间,影院匆匆一日游就过去了。出品端更是如此,外行人很难拥有真正的入局机会,即使是现在已经成功跨界到行业的人,同样是在其它行业混到头部地位的大人物。

影视投资诈骗的泛滥,其实也体现着当下电影行业和市场有待规范、完善的事实。而影视投资市场从前几年的红火热潮到现在的艰难前行,降温背后亦需要更多懂市场、懂内容的投资者出现。

手握千万上亿资金,协调调动各方资源,看起来最“大牌”的出品人,同样也是最苦涩的一群人。有人倾尽全力血本无归,也有人孤注一掷拔得头筹,电影行业很多辛酸在这里发生,所有的辉煌亦从这里开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址:中国电影【权力的游戏】盘点200位华语电影出品人 http://c.mxgxt.com/news/view/191767

相关内容

200位华语电影制片人:2000亿+票房都由他们操盘
200位华语电影编剧:几乎所有过亿电影都出自他们之手
大叔和萝莉的电影推荐 盘点电影中的老少配
华语三大电影奖项盘点,谁才是电影界常青树
中国十大最美电影女明星 高颜值电影女星盘点 电影脸美女明星
北电出明星,中戏出演员?数据分析中国三大电影院校真正实力
北电出明星,中戏出演员? 数据分析中国三大电影院校真正实力
华语电影五大奖
国际影坛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华人明星盘点 这个榜单你认可吗?
中国第一个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