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报道,孙俪接演《安家》,片酬已经降为30万元/集。她在拍《那年花开月正圆》时,她的片酬达到80万元/集。
广电总局出台“限薪令”之后,有的顶级流量明星现在已经从过去一部戏1.5亿片酬,降到5000万以下。
明星收入高是符合经济学原理,是一种商业行为。由于人们对明星表演的需求增加,明星效益就不能以单纯的劳动市场的工资收入作为衡量标准。明星工资率应是他们所创造的收视率或票房收入来决定的。明星的片酬飙升是基于明星们供给的有效性劳动与观众对明星的追捧的产物。因此演员的薪酬价值理应由市场决定。
孙俪,中国一线顶级演员
网上那些“戏子误国”、“演员凭什么比钟南山挣得多?”的论断,并没有太大意义。
从整个行业分析,影视圈恐怕也真没科研圈挣得多。
01科研圈收入有保障,影视圈收入无下限
这里指的科研人员,指的是科研院所、高校、大型央企内部研发机构、民办非盈利科研机构中的科研人员,入职的门槛高,一般至少是硕士以上学历。哪怕是在科研团队里打酱油的,一年保底收入也是高于当地公务员,而且各种社会保障齐全。那些所谓“农民草根发明家”,申请很多专利,不算在科研圈的范围内。
影视圈也是指参演各类影视作品的演员,不包括那些直播卖货的网红、微商。影视圈中两极分化极其严重呢。最底层的群演,拿一天100块钱的工资,都吃不饱饭。就连一些你看着眼熟的十八线小演员,也是上一部戏挣几万块钱,接下来大半年都没有收入进账。
从这个角度来讲,影视圈平均收入水平可能真没有科研圈高。关键是影视圈收入的方差特别大,即分布比较分散,样本个体与平均值之间偏离特别大;科研圈收入的方差比影视圈要小,个体收入数据相对集中,与平均值得偏离更小。
在影视圈马太效应更明显,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财富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呈现幂律分布;科研圈的人总体层次比较高,大多数科研人员手中都手一定财富,呈现正态分布。
幂律分布和正态分布图
因此,年轻的孩子们一定要相信,让你们好好学习是有道理的。你只要进了科研圈,完全碾压一片小演员。
那么,影视圈收入的最高点是不是一定高于科研圈的最高点?我接着带你分析。
02. 顶级影视圈和科研圈收入上限PK,关键在于商业化程度。
国家体制保障了科研人员的下限,那么科研圈的院士们当真PK不过当红明星吗?
除了我们都知道的袁隆平院士持股“隆平高科”,还有A股“第一院士股”:吴以岭院士直接和间接持股“以岭药业”54.4%,以岭药业市值近207亿,吴院士身价妥妥超过百亿呀!
目前,中科院相关上市公司26家,中科院概念股也被称之为“牛股集中营”。前一阶段科创板大涨,带动主板科技股跟涨。虽然没有具体数据披露,究竟有多少院士持股上市公司,但以院士为首中国顶级科研人员,应该有很多人参股各类科技型公司。科研圈尤其是应用科学的科研人员,即使不参股科技型公司,也是这些科技型公司的研发团队、顾问团队。
当然,有的人会说,基础科学的科研人员没有那么高的科技转化率,没有从企业取得那么多收入。这确实是事实,但是相比较而言,研究基础科学的科研团队,拿到的国家科技基金和补贴补助也比较多。
目前,中国两院院士有1600多人,一般人大众认为的顶级明星恐怕也不到1000人吧。从商业价值看,这些院士不可能都达到吴以岭院士的身价,不能完全跟顶级明星匹敌。但是院士都是享受副部级的待遇,在住房、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享受的待遇又是超过明星的。
成为顶级流量明星真的不比成为一名院士的难度要小。简单说,假如你是现在只是一名科研所的数学研究员,如果能证明出来“费马大定理”,就够你将来就可能成为院士了。当然,科研人员想要研究出来成果,都是夜以继日的付出,“5+2,白+黑”泡在实验室里,很多博士没毕业就秃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研人员是越老越吃香,职业之路长青。明星正好相反,“花无百日红”。就连姚晨这种一线女明星,居然也在星空卫视上呼吁多给中年女演员一些机会,可见明星到了老年,哪怕成为老戏骨,收入会下滑的厉害,会更有危机感。
科研行业和影视行业年龄与年平均收入趋势图
03. 税收调节下,明星比科学家挣钱更难
一般网上明星的片酬报价都是税前的,但是实际上真正签约的时候,可能存在要求制作方“包税”,明星拿到的是税后收入。
从避税的角度,明星成立公司、工作室,要求片酬付自己的公司,就是经营收入。公司运营需要有经纪人、化妆师、司机等很多成本支出,纳税就是按公司利润核算出来的,税率税负会低。
同样,科研人员也可以自己成立公司,将科研成果进行商业化运作,自负盈亏,参与市场的搏杀,赚税后利润。
例如,为了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可以全额退还增值税;投资初创科技型企业可按投资额的70%抵扣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可见对科技型企业的扶持,一直在国家扩张型财政政策的体系内。
中国顶级明星也不是遍地都是,也不是谁想开公司就开的,而且国家对影视产业扶持政策比较少。
2019年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税率表
为了便于计算,都不考虑他们的其他收入,没有其他扣除。孙俪1500万片酬属于劳务收入,劳务报酬减按8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全年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1500*0.8*45%-18.192=521.8万元,应纳个人所得税521.8万元,税后收入978.2万元。
根据现行税法,500万省级以上科研奖励享受免税,1000万职务科研成果转化现金收入,属于工资薪金,减按50%计入应所得额,也同样适用最高税率,500*50%*45%-18.192=94.3万,税收收入1405.7万元。
这么看来,同样1500万收入,演得最好的演员要用500多万缴税,科研能力最强的科学家只用不到100万在缴税。top明星和科学家,谁挣得多一目了然。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认为明星的商业价值越高,片酬越高,他为国家的税收贡献也就越大。
04.两个原因,造成大家有影视圈比科研圈挣得多的偏差
第一,幸存者&失败者偏差。
很多人就有一种思维谬误,以为影视圈遍地是黄金。实际上,在十万个演员中也就出来一个孙俪。这就是影视圈的“幸存者偏差”。
我前面也说了,科研人员的起点都是比较高的,所以大家就认为科研人员一定要很成功。殊不知,科研人员也得分研究什么的,进入什么什么层次科研团队的。
第二,媒体放大了明星的IP效应。
影视圈的演员媒体曝光度高,有流量效应。在接戏之前,一个当红明星的参演,就能成为票房保证。
相比之下,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对市场的影响,仅仅就是科技创新的本身,不会因为哪个人研究出来的,在市场就有号召力。相反,很多实用的科技创新,因为没有遇到很好的商业化开发团队,在市场上就没有掀起波澜。
如果科研人员注重打造自己的个人IP,会是什么样呢?那就像《最强大脑》中的Dr. 魏,颜值与才华齐飞,圈粉无数。科研人员就不是安心做科研了,而是成为科普学者了。
《乌合之众》一书提出:“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所以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
请不要被那些键盘侠带节奏的简单断言传染。盲从跟风,会让被操盘的大脑永远慢半拍。
无论在哪个行业,普通人总是看到那些曝光率最高、在金字塔尖上的那几个人,却忽略了他们一直以来的付出,以及那些在金字塔底部匍匐前进的后来者。
优秀的演员和优秀科研人员吃过的苦,都不是我们普通人所能承受的。他们在文化事业和科学事业做出的贡献,都值得我们铭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