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幕“饭圈文化”:明星与粉丝,不过都是它手中的一枚棋子
写作有温度,热点有态度。点击“关注”,每天一篇,猫叔陪你聊热点!
#人民网三评饭圈#
这两天,人民网一个评论“饭圈乱象”的微博火了。
在《三评“饭圈”之一》中,人民网列举了3个最常见的饭圈“毒瘤”:
撕逼对骂:为了维护偶像,不惜与全世界为敌;
豪掷千金:为偶像掏空钱包的决绝,让公众瞠目结舌;
漠视法规:为了追星扰乱社会秩序,备受众人诟病。
一时间,“饭圈”这个近两年常被人诟病的词,又再一次火出了圈,引发了一场全民热议。
01
何为“饭圈文化”?
可以这样说,“饭圈”是智能化时代的一个产物,是某个粉丝圈子的简称。
在80年代,“饭圈”的前生还是一群追星族。当时小虎队风靡亚洲,在从台北到高雄的巡演路上,不少粉丝自发的骑上自行车一路跟随,嘴上叫着自己心仪偶像的名字。
这群粉丝的狂热行为被媒体曝光后,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叫追星。
那时,由于网络与通讯设备的不发达,追星还是单个粉丝的个人行为。
但到了2005年,号称国内首档“造星节目”—《超级女声》的出现,加上功能机的出现,我们开始用”短信“的方式来为自己支持的选手投票。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追星不再是一个人的事,而变成了一群人的连接。
后来,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与普及,粉丝们开始从线下追星转移到了线上,贴吧与微博成了追星的主战场。
但那时的追星,也仅仅只是追星而已。刷刷贴吧、刷刷微博,看看明星的动态、参加一下明星活动、为明星鼓励加油、随手点个赞,远远不具规模,也谈不上“文化”二字。
真正把粉丝凝聚在一起,形成饭圈,并把粉丝经济变成饭圈文化的,要数近几年层出不穷的真人秀与选秀节目。
这些节目能不费吹灰之力,抓住粉丝们对明星私生活的好奇;也能对有一技之长的素人,进行包装让其变身流量小生。
为了盘活这种娱乐经济,各种经纪公司就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
选秀节目制造明星,经纪公司与其签约并进行一系列的包装,最终目的就是用明星的名气为公司带来利润。
那怎么才能为公司带来利润呢?
一方面,明星要不停地参加活动与走穴,发挥自身的优势;另一方面,明星要不断获得流量,有流量就有关注度,有关注度就能源源不断的变现。
第一方面取决于明星自身的能力,这个是经纪公司无法在短时间内能左右的。但第二方面,经纪公司就可以有很大的运营空间。
首先能想到的,就是粉丝。只有让单个粉丝形成一个群体,并赋予他们各自的责任与分工,增加粉丝的粘度,让粉丝为自己喜爱的明星买单,这才能形成一个长久变现的良性循环。
所以,经纪公司开始主导粉丝经济向饭圈文化的升级改造。
他们把粉丝组织起来,像公司化一样运作。
在饭圈里面,粉丝依据个人的特长与喜好,主要被划分成了3个小组。
有专门为明星做图、修片、写文、剪辑、绘画的组,叫网宣组。这个组的职能,就是通过各种技能在网上为偶像树立正面形象;
有专门在各网络平台,收集偶像黑料的组,叫反黑组。他们会把收集到的信息链接丢到专门的群里,然后组织粉丝去澄清、去举报,甚至去控评;
还有专门负责给偶像投票、打榜的组,叫打投组。说白了,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粉丝为偶像花钱。因为只有自家偶像的人气高了,才会获得更好的资源,才会被更多人熟知,从而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
看到这里,不得不说,经纪公司真的是太聪明了。他们深知在娱乐为王的时代,自己想在这个行业里分一杯羹,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只有把粉丝经济升级成一种文化,并用公司化的手段来进行管理,才是最持久的一种赚钱模式。
而对偶像的热爱与痴迷、想离偶像更进一步的期望,又让不少粉丝愿意付出自己的金钱与时间,恰巧经纪公司又为粉丝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经纪公司与粉丝的需求不谋而合,才形成了如今的“饭圈文化”。
02
饭圈文化的“隐藏秘密”。
如果饭圈文化,仅仅是粉丝与偶像互动的一种模式,那饭圈文化就不会在这几年频频被人诟病。
好不容易链接起来的粉丝,好不容易形成的公司化管理,好不容易有这样一股团结的力量,背后的经纪公司绝不可能不用来割韭菜。
最直接的一种形式,就是饭圈文化里的一种“潜规则”:只要你进入某个饭圈,你就应该要为偶像花钱。
实在不愿花钱也可以,那你就会受到其他粉丝的白眼与唾弃,他们会把这种粉丝称为“白嫖粉”。
白嫖粉是在饭圈混不下去的,即便你有才即便你再有能力,不为偶像花钱、不为偶像造势、不为偶像增加曝光度,那就是不行,你不配活在饭圈里。
所以,久而久之,白嫖粉要不就被慢慢清除出了饭圈,要不就在重压下变成了花钱粉。这些只需要交给时间,背后的经纪公司不用费一点力气。
为什么我一再强调,经纪公司营造“饭圈文化”的手段真是高之又高呢?
因为通过饭圈文化的不断发展,他们开始意识到另一个问题:随着粉丝的不断增加,粉丝的年龄、阶层与经济实力都不尽相同。
如何才能把这群人统一管理起来,并不断增加粉丝的粘性,从他们身上源源不断地收割韭菜?这才是经纪公司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结果,他们想出了一个十全十美的好办法,就是为粉丝打造“人设标签”。因为每个人喜欢同一个明星的理由可能都不一样。
比如年纪大一点的粉丝,喜欢比自己小的偶像。可能就是想看着“小屁孩”成长,把他们当“孩子”或者“弟弟”一样养。这样的粉丝被定义为:妈妈粉、姐姐粉;
还有一群与偶像差不多年纪的粉丝,会把偶像当成自己的“白马王子”,来满足自己的少女心。这样的粉丝被定义为:女友粉;
还有一群以事业为重的社畜,喜欢偶像身上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或各种才华,让自己能达到心里上的安慰。这样的粉丝被定义为:事业粉。
无论是妈妈粉、姐姐粉、女友粉还是事业粉,他们都是因为喜欢这个明星,而满足了心理上的一种需求。
而经纪公司正是利用每个粉丝身上的不同需求,给他们制定了不同的人设,用这些人设来满足他们的需求,最终与偶像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才是解决粉丝粘性的最好办法。
所以,通过一系列的运作,从单个粉丝到形成圈子,从混乱无序到公司化管理,从粉丝人设到建立粘性,最后再到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饭圈文化形成了一种粉丝力量,它的威力不可小觑。
03
饭圈文化的“罪”与“恶”。
说起“饭圈”这个词被众人诟病,不得不提一提年初某明星粉丝攻陷同人网站的事情。
当时一个同人作者把这个明星的形象用到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中,结果被该明星的粉丝发现,并在微博上进行了转发。
该明星的粉丝在其煽动下,不断对网站进行举报,并开始大规模攻击同人文作者,并扒出了原作者的学校与个人资料。
因为举报的粉丝很多,加上确实有部分违规行为,所以举报成功了。
但他们举报的内容,不单单仅限于这部作品,还有该网站。最后,作品被下架,网站被封杀,导致不能正常登陆。
而该网站作为一个老网站,它对很多中国作者与读者而言,不单单是某一种作品的乐园,还是很多科幻迷、电影迷、动漫迷、游戏迷的天地。
不仅如此,这个明星的粉丝还举报了很多八竿子打不着的网站,都是在年轻人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的。
一时间,某明星的粉丝引发了众怒,所有被殃及的各网站粉丝,发起了疯狂的反攻。
害得该明星的人设一夜崩塌,他所代言的产品也接连下架,拍好的广告图也被换成了其他明星……
直到现在,这事的余波还未过,该明星有点任何风吹草动,都会遭到不少网友的抵制。
也正是这次事件,让很多人开始了解饭圈,也让更多人认识了饭圈文化。但“这四个字,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都不是正能量的代表:
不久前,两位明星的粉丝为了争谁是“一番”,持续霸占了多天热搜。两边粉丝还用不堪入目的词语,人生攻击明星与经纪团队;在去年一档“养成类节目”中,为了给自己的爱豆打CALL,粉丝们在网络众筹达4000万元。还有刚落下帷幕的一档真人秀节目,前15名选手花费了粉丝至少4800万元购买酸奶进行投票;还有不久前登上微博热搜的“私生饭围堵小区邻居苦不堪言”的新闻,严重影响了其他市民的正常生活……
原本,饭圈文化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用明星的正能量来激励无数粉丝积极向上。但在经纪公司的操控下,饭圈文化已经变了味,成为了资本运作的一种手段。
为了源源不断地收割韭菜,达到商业的目的,饭圈已经成了别有用心机构的一种武器,他们通过控制粉丝与给粉丝洗脑,用粉丝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们会在饭圈里,安插职业粉,也叫“脂粉”,主要任务就是引导粉丝。
平时无事的时候,他们会引导粉丝打榜、投票、控评,组织粉丝参加偶像活动、购买周边等。
如果公司的利益受到威胁,他们就会教唆粉丝挑起撕逼、举报投诉、人肉搜索等。
所以,粉丝与明星一样,不仅是他们的韭菜,还是他们手上的一枚棋子。而最后坐享其成的永远是经纪公司。
如果事情闹大了,就像先前说的那位明星一样,大不了弃子从新再寻找下一枚。
04
而真正的“饭圈文化”应该是什么样的?
在《人民网三评“饭圈”之二》中提到了一个称呼:饭圈女孩。
在今年疫情期间,“饭圈女孩”就爆发出了强大的能量。
她们筹款捐物、驰援武汉、支援湖北;她们还组织了“花式抗疫”,让各种抗疫话题不断登上了微博热搜,获得很多网友的认可与点赞。
还有很多奋战在武汉抗疫第一线的95后、00后医护人员,就是“饭圈女孩”。她们毫不犹豫地签下请战书,穿上防护服,没日没夜的奋战在抗疫第一线,让很多人看到了她们的身影。
据不完全统计,在疫情期间,有302家粉丝群体,发起捐款捐物393次,她们被称为最美的“饭圈女孩”。
所以,饭圈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只是看剑是握在谁的手中,剑到底用在何处。
我们从来都没有去批判饭圈文化,也从来不应该否定饭圈文化,更不应该戴有色眼镜去看饭圈文化。
饭圈文化里也有很多像“饭圈女孩”这样理智的追星族,就像““评饭圈之二”里写的那样:
不管是否愿意承认,“饭圈”的乱象丛生与“饭圈”群体展现出的正能量是同时存在的。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正如每一滴水都以自己的方式折射太阳的光芒。在互联网语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具有异常充沛的能量。如何引导这些能量投射到推动社会发展的方向上去,是一个时代命题。
而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不断地了解与探索,让饭圈不被别有用心的经纪公司所左右,真正成为一种正能量,一种优秀的社会力量。
原创不易,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你的点赞、转发与留言,是猫叔最大的动力!
网址:揭幕“饭圈文化”:明星与粉丝,不过都是它手中的一枚棋子 http://c.mxgxt.com/news/view/204847
相关内容
饭圈是什么?粉丝文化的定义与特征揭秘“饭圈”乱象的幕后推手 粉丝:精神控制很可怕
粉丝文化与饭圈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饭圈文化:一种独特的粉丝文化现象
田曦薇“硬刚”饭圈文化:明星的尊严与粉丝的边界,一场爱与尊重的较量
粉丝黑幕揭秘:比明星本人更清楚行程的私生饭
粉丝裹被子露宿街头追星 饭圈文化流毒不可忽视
半月谈丨选手偶像化,粉丝饭圈化:“竞圈”乱象调查
私生饭:粉丝文化的畸变
中国“饭圈”粉丝画像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