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娱乐节目背后商业逻辑.doc
电视娱乐节目背后商业逻辑
电视娱乐节目背后的商业逻辑 【摘要】江苏卫视的相亲类电视节目《非诚勿扰》收视率一度超出了国内综艺节目老大《快乐大快营》。本文通过剖析《非诚勿扰》程式化的制作模式,探讨其娱乐模式的商业意义,并思考我国娱乐节目在不断丰富受众文化娱乐生活,取得高收视率之时,应保持的职业操守。 【关键词】《非诚勿扰》 程式化娱乐 大众文化 消费文化 电视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收视率在2010年曾创下单期最高4.23%的纪录,然而社会对其却毁誉参半,甚至被央视不点名批评,被广电总局勒令整改。笔者试以《非诚勿扰》程式化的节目形式为例,探讨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当下电视娱乐节目市场化运作的商业逻辑。 一、《非诚勿扰》的程式化娱乐模式 笔者据《非诚勿扰》(以下简称《非》)的节目流程,制作了下面这张节目模式图。它颇似一张计算机信息输入与输出的原理图。从中不难发现,《非》把依次登场的5位男嘉宾看作5个不同的值,依次“输入”游戏环节,结果要么“失败退场”,要么进入下一游戏环节,直至“牵手成功”。在每个游戏环节中,男嘉宾的相貌特征、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经济条件、文化修养、现场表现都各有异同。而女嘉宾或性感、或清纯、或知性、或中性,如此就形成男女嘉宾的对话与冲突,从而“输出”不同结果。主持人与点评人的问询点评也参与到游戏的每一个环节,推动游戏环节的不断进行。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非》的程式化模式。其他娱乐类节目也有其固定的模式,整个节目不外是几个相同“模块”的组合。例如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等。 二、程式化娱乐模式的商业逻辑 1、潜在目的 (1)利于节目快速制作。从《非》的程式化模式看出,整个节目只要选择好男女嘉宾就可以做到快速制作。嘉宾类型的选择,心理专家乐嘉从性格色彩学角度说:“现有的嘉宾中90%-95%的嘉宾都是红色性格,红色性格是最会说话的人,在现场环节中,孟非只是点火,引导话题,而我做的则是挑明很多嘉宾不敢问的话,而在现场嘉宾才是真正的主人,他们都很有气场,敢于表达。”《人民网》在2010 年6月11日的《〈非〉对男女嘉宾的选择标准曝光》一文中报料,《非》当时近16万人报名。精心遴选嘉宾并非难事,借助华丽的舞台设计、精良的音乐制作,自然就有“故事”可看了。如此我们可以说《非》及同类娱乐节目的程式化模式极有利于节目的快速制作。 (2)利于节目降低成本提高收益。《非》中参与节目的嘉宾都是普通受众,节目组无需像聘请明星出场时花费高额费用,这就大大节约了制作成本。 同时,《非》的收视群体从年龄构成看主要集中在45-54岁年龄段以及25-34岁女性,从职业及收入来看,高学历、管理人员、中等收入的观众更偏爱该节目。这部分人也是广告客户青睐的群体。《非》目标群体的定位准确,为节目制作降低了风险,提高了收益。 尹鸿等所著的《娱乐旋风》中列举了2001年-2002年度美国电视节目制作成本。这些数据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非》这类节目在我国市场大行其道的原因。 (3)利于培养观众欣赏习惯,形成品牌记忆。《非》的模式化的流程,利于受众在没有任何外在帮助的情况下由节目内容联想到品牌,凭借品牌联想到节目,长期培养,形成受众欣赏的习惯。 2、深层逻辑 (1)消费文化下的商业逻辑。包鹏程在《电视的“言说”》中说,“电视已经和文化、商业结合在一起,已经完全大众化了。电视本身已是整个消费文化中的一个环节,商业逻辑一旦支配着电视,也就同时把人的情感包括本能都当作商业资源来开发。”②鲍德里亚也指出,消费文化不是简单的划分为高雅与通俗之分,而是同消费社会的整个机制相融合,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包括日常琐事在消费社会中具有了文化艺术的含义。③电视融入了日常生活的内容和元素,突出的是家长里短、“油盐酱醋”。 《非》在其程式化节目模式之下,以相亲交友这一日常生活话题作为对象,节目内容生活化。这满足了受众在欣赏节目中窥视他人隐私,消遣身心,也使参与者一夜成名――马诺、马伊咪、刘丞虽饱受争议,但却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2)电视产业化是大众文化的要求。陈默在《电视文化学》中指出,而今的电视文化是大众文化。传播者必须服从电视大众的收视习惯,价值趣味――电视是大众的电视,大众无权选择节目的制作播出,却有权选择节目的收视。④收视率左右了一切,以市场为导向的电视文化必须迎合消费大众的口味。 然而,现代大众文化不再是个人的精神和灵性的活动,已蜕变成一种大批量生产的工业。它以市场为文化生产的导向,通过各种技术大量复制文化产品,实现商业化运作。《非》的节目模式化,把其舞台变成一个标准化的商品制作工厂,通过各类“值”的输入与输出,实现产品批量化生产。 三、众人的狂欢惹了谁
网址:电视娱乐节目背后商业逻辑.doc http://c.mxgxt.com/news/view/207733
相关内容
蔡徐坤绯闻事件背后的商业逻辑网红明星直播带货,背后的商业逻辑
抖音明星带货真相大揭秘(剖析背后的商业逻辑)
流量逻辑下的影视业
“明星亲子互动”电视节目热播背后的社会学分析——以《爸爸去哪儿》节目为例
独家揭秘:明星肖像代言背后的商业逻辑
从数据开始,深聊一下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与产品逻辑
饭圈乱象背后的文化逻辑与经济动因
麦迪签约淘宝直播,3年合约总值3600万背后的商业逻辑
文化类综艺节目,文化认同是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