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骂造谣、“黑掉”艺人代言......“黑粉”生态环境大起底

发布时间:2024-12-16 04:11

饭圈成分复杂,各路属性不同的“粉群”,每天都在为维持饭圈生态系统平衡而“不懈努力”。

有“真爱粉”,必然就有“黑粉”。这个几乎存在于每个艺人粉丝圈的群体,以“续航时间长”、“生命力旺盛”、“战斗力爆表”著称。

照我看,“黑粉”对艺人的忠诚度和粘度,并不比普通粉丝低

今天就来聊聊饭圈文化里的“一枝独秀”:黑粉。

黑粉套路:“职黑”联动“普黑”

现在“黑粉”也是有势力划分的:“普通黑粉”和“职业黑粉”。和“普黑”不一样,“职黑”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收钱办事,职黑粉头对接有需求的团队。

“职黑”放到后面说,先看看普通黑粉。

对于ta们来说,喜欢一个人可能不需要理由,“黑”一个人的理由可以有千千万万种。

1,认为艺人才(德)不配位。艺人流量越大,伴随的“黑”也越多,这是肯定的。

还有像很多刚冒出头的新人,“招黑”理由大多是“吃相”难看、硬凹人设;要么空降资源、成强推之耻。(参考近两年涌现的鲜肉鲜花们)

有时候艺人本身并没有怎么作妖,但“黑子”总能找到切入点。比如前几天沈月工作室的4月总结博下面的画风,因为工作室带了“品牌宠儿”等字眼,就变成了下面这样:

实际上,这也不是沈月第一次被嘲“营销太过”:

当然也有常年被质疑的类型,参考这些年一直站在流量顶端、鲜花与板砖齐飞的艺人。

2,因为艺人粉丝而黑。饭圈一直有句话:“一粉顶十黑”。很多“黑粉”一开始可能并非讨厌明星本人,往往是因为粉丝太“脑残”而上升到艺人本身。

比如最近蔡徐坤就是因为粉丝“张扬”而招来了大面积的黑(有网友调侃蔡徐坤之后,粉丝组队人肉,大致大量营销号下场),收到的攻击也是很难听:

粉丝行为偶像买单,在饭圈见得多。

3,“黑”对家。艺人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有些是粉丝自己臆想的“对家”),粉丝都是以自家爱豆的利益为核心,于是自动成为“打压竞争对手”的冲锋者。

披“皮”辱骂、捧高踩低,一来二回说不定还能找到身份认同呢。

我们这边应该只是“撕X”严重,像韩圈还有“anti文化”,偏激“黑粉”们不仅仅停留在网络中伤,走极端制造“恐怖事件”的例子太多。

4,无脑黑。这种情况就是“为了黑而黑”,毕竟明星是“大众谈资”,黑一下自己高兴就好。

ta们可能没有固定的“diss对象”,很多时候都是跟风。比如这段时间很多人嘲沈月的机场私服和身材,说她是女明星里算“硬件”很差的:

我觉得“跟风黑”也属于键盘侠的分支,ky成瘾,擅长“尬黑”。要是理性调侃还好,但很多“黑粉”往往带着攻击性,用恶毒的语言辱骂艺人,把自身戾气发泄在网络上。

而且现在艺人黑粉求生欲很强,积极研发不同的套路,“黑人”也要黑得高级。

除了直接攻击,还有各种招式,比如伪装成对家粉(甚至潜伏在对家粉群蓄势待发)、捧杀、或者假装艺人粉丝到处拉仇恨树敌:

这么看,“黑粉”的世界就已经够可怕了,而“职业黑粉”越来越猖獗的环境下,“职黑联动普黑”也是一大趋势。

很多艺人都有专门的“职黑组织”,一点点风吹草动,“职黑”跑得比粉丝还快,迅速占领热门。

而这些“职黑”组织,有的可能一开始就是纯讨厌这个艺人而建立的“anti团队”,后来发现有利可图便变本加厉;有些是别家团队养皮,成固定的“御用”,专门用来打压竞争对手;还有的是成熟的产业链,通过不断发展下线,有组织有规模,接单结算,对接团队(大概可以理解为乙方)。

“职黑”的负面情绪煽动性强,“操盘”普通黑粉,甚至带动路人情绪,寻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更重要的是,“职黑”往往无底线,造谣、诽谤,目的非常明确:搞垮艺人名誉。

黑粉“辐射力”:粉丝、艺人、团队多方受牵连

“黑粉”的影响可大可小,但一定会牵动多方神经。

饭圈每天都在上演“粉黑大战”,“反黑”肯定会让粉丝元气大伤。(多的是因为爱豆的“对家”和“黑”太多而脱粉的粉丝)

固然“粉与黑”的斗争能给艺人带去话题度,但“黑粉”(尤其是“职黑”)多,对艺人来说风险也很大。

“黑粉”动不动就点蜡、诅咒、问候全家,纵然艺人被要求“娱乐大众”,但是个人都有心态崩坏的时候。

另外,无论艺人有没有实质性黑点,长此以往地被“黑”,路人观感一定会很差。真正的路人不会去研究真相,艺人一直身处“负面”,在他们心里也会慢慢提炼出对该艺人的“关键词”。

拿杨幂来举例,不管时间过去多久,好像围绕在她身上的“喜糖等级”、“谁红和谁玩”这些梗就是过不去。

除此之外,“黑粉”(尤其是职黑下场)对艺人也有关乎利益和资源的致命打击。

像张杰从出道就被diss“闰土”,仅仅只是因为身上撕不掉的标签,时尚资源都会受到影响。

何况看重艺人形象的品牌方。

我记得当年舒淇因为站队“赵甄大战”,事后不仅被扒出了陈年旧照,还有人以此为契机,打卡地亚和阿玛尼的投诉电话、发投诉邮件。(后来卡地亚官方发微博称品牌不会考虑代言人。)

高奢品牌不比快消,对艺人的“考察期”本身就很长,考察期内但凡有所谓的“黑点”,品牌为了稀释负面必然会终止与艺人的合作。

比如当年杨幂的“戛纳红毯事件”,就导致原本走得紧密的Dior作紧急“拉黑”处理,另外,当时已经确认的某“五大”杂志也临时被“截胡”(封面被撤掉)。

就包括前段时间的“诈捐”风波,其中不乏“职黑”带着对家粉丝引导舆论,组队到杨幂所代言的品牌官微下留言,甚至写“英文投诉信”到雅诗兰黛总部,官微评论区也很热闹:

艺人被“黑”,对团队公关也是一大考验,如果反黑能力差、回应不及时,基本只能坐以待毙。品牌和艺人之间要想“破冰”,可能要等上好几年。

这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现在职黑的“市场前景”一片大好。

艺人之间存在竞争,“蛋糕”就那么大,为了抢占资源,“团队下场”已经不是稀奇。

造谣抹黑成本低,“见效”还快。职黑接受“指令”,随便杜撰一个“黑料”,就能搞掉对手艺人现有的代言、杂志。长远地看,搅坏艺人的形象和口碑,对该艺人之后的作品、风评也是影响巨大,这基本就是恶性循环。

而面对“黑粉”,艺人团队的处理方式和处理能力也不尽相同,也就留给ta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首先“普黑”的小打小闹,艺人团队不care,不排除很多团队/艺人可能喜闻乐见,并没有想过要去处理,因为“黑”有时候带来的流量效益往往比单纯“推艺人”要好的多。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娱乐圈有讨论才有热度,无人问津才是悲哀。

上升到人格道德层面的造谣,往往关乎艺人/团队/公司利益,有些艺人团队反应快处理及时,像前段时间吴亦凡、杨洋团队就先后处理了一批“黑粉”(职黑),抵制诽谤:

还有baby团队,每次辟谣反黑也很及时:

但也有艺人团队“不作为”,“反黑”反而是粉丝冲在前面(像现在饭圈很多粉群都有专门的“反黑安利小组”)。也就不奇怪为什么粉丝常常diss团队“废物”。

但无论怎样,“职黑”的存在特殊,真身难辨且取证困难,艺人团队即便积极处理,也需要漫长的周期。

总结

群众有天然的八卦需求,“黑粉”作为饭圈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一直被diss为另类、畸形文化,让人趋之避之。

一直觉得,合理质疑无可厚非,说不定还能提醒艺人提高业务。毕竟是个人就会有主观评判一件事或一个人的欲望,更何况对象还是活跃在大众视野里的明星。(调侃地说,“黑粉”对“脑残粉”大概还有一定的“牵制”作用呢)

但是,上升到对艺人的恶意攻击、为了黑某个艺人而迷失自我、甚至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发泄在网络上的行为,要另当别论。

很多“黑粉”心理扭曲,但他们的心思不难猜。除了真的特别讨厌某个艺人,大多数人只是为了通过贬损他人,来寻找“存在感”和“优越感”。和网络“键盘侠”一样,“黑粉”碰到“黑粉”也是能找到组织和归属的。

而ta们的行为,就像《乌合之众》里说的: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直接结果就是,大家戾气越来越重。但不管是追星还是吃瓜,人在饭圈,把自己弄得过于极端化,未免太不值得。

至于“职黑”,我觉得不单单只是“粉圈毒瘤”,搞臭网络舆论环境,操纵大众情绪,他们“功不可没”。是非黑白一概不论,造谣不被“问罪”还能挣钱,背后的肮脏交易完全打破了“行业规则”。

“饭圈”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可以作为网络环境的“监测口”,只能说,走“黑粉”政策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毕竟接二连三的官方介入,“网络环境净化”一直是进行时(前段时间新浪等多个门户被约谈整改就是例子)。

眼皮底下“起舞”,说不定会玩火自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址:辱骂造谣、“黑掉”艺人代言......“黑粉”生态环境大起底 http://c.mxgxt.com/news/view/208988

相关内容

坑明星无底线,杨幂都中招!起底娱乐圈职业黑粉隐秘利益链
贵圈|300万人围观王一博起诉黑粉:线上激情开麦,线下法庭里见
明星告黑维权10月18日刚获胜,二区id=意ii意ii,依然造谣辱骂,违反版规,不能处理? —— 晋江文学城网友交流区
起底“饭圈”职业黑粉:“拉踩”“引战”有8个套路
醒醒吧!流量明星是无底线追星的产物,饭圈能火靠的是互骂和谣言
杨紫被恶意造谣怀孕辱骂,发律师函维护权益,事件是何起因
互联网也并非法外之地,王一博起诉黑粉,艺人权益应该得到保护
被告用饭圈黑话用明星“黑称” 法院认定构成侵权
黑粉因恶意辱骂向林俊杰致歉:事后非常懊悔自己的行为
微博开展粉圈健康生态专项行动:清理非理性应援、营销号拉踩引战,彻查黑粉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