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河曲民歌
河曲民歌流传于河曲县及晋西北,辐射晋、陕、蒙三地交界地域。河曲素来是有名的歌乡,被誉为“民歌的海洋”。全国3223个县中只有2个民歌之乡,一个是广西刘三姐的故乡,一个就是山西省的河曲县。河曲民歌始终是当地人们劳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堪称一部河曲社会生活的大百科全书。
河曲民歌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劳动号子,一种是山曲。劳动号子是直接伴随劳动而歌唱的歌曲,是在集体性繁重而单调的体力劳动中,为使劳动者劲往一处使而在劳动现场喊唱的一种歌曲。
劳动号子不仅可以在劳动中指挥劳动、协调动作,还可以在边劳动边喊唱的过程中减轻干活者的压力,鼓舞大家的劳动热情,从而缓解疲劳,提高劳动效率。河曲民歌中的劳动号子主要是“船工号子”和“作坊号子”。
号子的曲调短小,一般只是一两句曲调的不断反复。喊唱的内容除几句固定的词句外,大多是即兴的,即当地人所谓的“想甚唱甚”、“见甚唱甚”。河曲人还有一种生产染料的工艺——“打蓝”。在生产工具尚不发达的年代,“打蓝”制作染料是当地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工业生产。“打蓝”的劳动过程,是多人合作的过程。多人一起干活儿产生了属于 “作坊号子”的“打蓝”时唱的号子。“打蓝”时所唱的号子比起船工号子就接近于“唱”了,它的旋律性强了些,曲调也婉转了些,更接近“歌曲”了。
河曲民歌中数量最多、传唱最为广泛的是山曲。山曲在当地又被称为“酸曲”,属山歌类型。山曲的结构短小精炼,一首曲调以上下两句构成。两句曲调属变化重复的形式,下句曲调是上句曲调的换尾重复。两句曲调可以演唱随意的若干段词,属“分节歌”形式。曲调音域较宽,节奏稍自由,听起来高亢嘹亮、辽阔悠远。山曲的唱词每一段也是上下句的格式,唱词采用 “比兴”手法,用词简练,语言生动,演唱中叠字运用较多,用当地方言演唱起来,不仅质朴、率真,而且风趣、幽默。
河曲民歌的代表作是《走西口》。山曲中所表现的走西口,从有了走的想法、和家人商量,到准备走、离别、路上的境遇、在外的状况,再到想回家、准备回家、回来的路上、快到家的心情以及到家的喜悦等等无所不包,翔实而全面。
解放以前,当地人大多以莜面、豆面、山药蛋为主食,吃时往往调以酸菜汤、羊肉汤、盐水汤等,这是河曲城乡百姓经常食用的家常饭,酸粥是河曲县民间普遍喜食的浆米饭,于是就有了 “妹妹不想吃干凝凝粥,我给妹妹熬上那二不溜溜不稠不稀清个沾沾酸稀粥呀亲亲”这样鲜活的歌词。
河曲民歌中包含了丰富的民俗,就像一座活的民俗博物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河曲文化的翔实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河曲民歌 http://c.mxgxt.com/news/view/209838
相关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河曲民歌山西首批珠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授牌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独特光彩
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传统皮影戏传承下去
甘肃通渭:非遗文化助力 奏响全民禁毒交响曲
江西万年:非遗赣剧进校园 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弗拉明戈是哪个国家的国宝艺术,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班牙还是葡萄牙
运河文化|天津大运河文化阐微
弘扬优秀民族民间艺术 促进非遗传承和创新
海林市持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