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产都市剧都很悬浮?

发布时间:2024-12-16 06:16

原创 吴怼怼 吴怼怼

作者|耳东陈

监制|吴怼怼

剧情不切实际,穷人消失不见,职场都是臆想,生活狗血鸡毛。

流水的都市剧,铁打的悬浮感。

每当有国产都市剧播出,热搜位总要预定,社交媒体上评理的人分成几大阵营激昂文字,争吵的归宿通常是,编剧有生活/工作常识吗?

倒也不能都怪编剧,观众diss那些衣食住行与收入不符的表象,往往都不是编剧之力能改善的。

形成这个层面悬浮的原因,或许是明星与某品牌的关系,或许是拍摄时为图方便让穷人住个大房子,或许是广告商要植入剧情,结果搞得太过生硬……

这些层面的悬浮分析,在过去的国产都市剧讨论中屡见不鲜了。

回看都市剧变迁,会发现创作立意,经过了一个凝视、不解、批判、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缺少了最重要的对都市生活的理解。

不如我们敲开悬浮的壳,看看哪些合力,造成了都市剧的沉疴。

(注:都市剧表现的是都市生活,主角包括但不限于都市青年、中年、老年,如今国产剧市场,青年人是都市剧的主力军,所谓的职场剧、现代偶像剧、都市情感剧、家庭剧、女性剧等,都是都市剧的一部分。不过偶像剧在叙事上被默认可以脱离实际,因此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

01

消费符号构成角色底色

都市剧选城市,最爱北京跟上海。

因为讲青年人的生活,这两个地方的确最先锋最前卫,且北漂沪漂的确有话题性,他们带着最明显的时代症候。

大城市生活的本地/外地人,是都市剧的第一重景观。

接下来,深入到各个城市,展现的景观有略有不同,北京都市剧的外景爱拍三里屯、央视的大裤衩、商场爱拍SKP。到了上海,东方明珠是必备,外滩夜景必须有,开车要路过静安嘉里。

这是都市剧世界观架构的外部景观。

生活在当地的人要说了,那些地标性建筑,我一年都不去一次。

不打紧,都市剧取景,第一要义并非让观众有深入其中的参与感,而是直白用地标性建筑告诉你,这是哪个城市,外化建筑象征着什么样的生活。

我们在看都市剧时,常常会把都市和城市混为一谈。

城市有具体落到实处带着烟火气的生活感,很多人如今说到都市剧,会怀念古早经典《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取景地也是北京,但故事十分平实自然。

那种故事是为表现生活服务的。它是现代剧,是生活剧,不是都市剧。

都市剧也在表现生活,但都市剧的生活,是为与消费挂钩的「生活方式」服务的,它与城市天然有差别。

在城市的概念里,上至省会下至县城,生活空间的变更不会导致生活方式的大幅转变,风俗习惯等更接地气的因素,是生活差异的主导因素。不论空间怎么变,人情味儿的流动,血脉情感纽带的连接,让人在城市中,产生归属感。

都市不一样,在这里,一切是高度商品化的。人被社会原子化,劳动力用钱计算,生活空间用钱计算,日常吃穿用度用钱计算,钱换取来的商品/服务决定了一个人在都市拥有的标签。

人们在道义上没有紧密联系,产生纽带的,除了劳动合同、租房合同,还能产生归属与共鸣的,就是消费与兴趣。前者代表你在这个城市中的阶层,后者是精神领地,不过兴趣说白了,也是消费中的一环。

因此,彰显身份,最简单粗暴的做法,就是让一个人用上该用的产品,拥有合理的爱好。

消费能力和消费偏好拼贴而成的人,是都市剧角色的底色。

发现了吗?都市剧的叙事主体,是用消费符号组成的,但目前的都市剧又没有能力去深入去挖符号形成的原因,只能臆想符号发出的动作。

拿《心居》来说,上海姑娘顾清俞(童瑶)的爱好是听音乐会,下班去酒吧喝一杯,而外来媳妇冯晓琴(海清)约会也就看个电影,苦闷只能喝点啤酒。

看似符合身份地位,但也太刻板僵化。

观众只能通过有效信息知道冯晓琴未婚先孕为避家乡邻里口舌,背井离乡跑来上海讨生活。但作为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人,是什么支撑她选择了上海,为什么不选择压力相对小的其他城市?上海对晓琴的唯一性在哪,一点没提。

这点看看《立春》,向往大都市的小镇青年,因为心怀着对艺术的热忱,而艺术只有在大城市才有足够的生长空间,给了向往有力的注脚,再讲坚持、放弃、认清现实,就有了充分的人物动机。

当你看不到一个人做事的真实动机,只能被剧情设定推着往前走时,自然就会觉得,这个剧好悬浮啊。

02

没有一代人完整经历过都市

用消费符号讲故事是都市剧的通病,但这个故事讲不好,不仅有剧作层面的原因,更深远的,还与社会发展挂钩。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中国的都市萌芽至今,还没有一代人完整经历过成熟期的都市。

在社会的剧变中,人们是亲历者、感受者,拍回顾改革开放题材的影视剧,站在今天看过去,对于故事架构而言并不难,优秀作品也不少,《人世间》《山海情》《大江大河》都是翘楚。

但讲当下正在发生的都市故事,就难了。

这个难有几个关键点。

其一是,活在当下的人常常陷入当局者迷的状态中,要跳出生活看生活本身就是超纲题。

其二是,社会剧变后,每个阶段成长起来的人不一样,大家对都市生活的感知和参与也不一样。

创作者讲故事,尤其讲生活故事,还是得讲自己熟悉且认同身份的故事。

反映到具体的人与影像中,能看到的是第五代导演讲深宅大院乡土情怀,第六代导演将目光拉回城市,但在探索城市小人物。

精神困顿比物质享受在世纪之交的影像中地位重要。

目光转向电视剧,《渴望》《北京人在纽约》这等一代人的回忆,不管地点在北京还是纽约,探讨的身份认同是基于历史原因和地理变迁的。

90年代出名的王朔们写都市生活,写的还是情感纽带重的城市青年,消费符号在其中并非主角。他的本子拿给那时的冯小刚拍,拍出的是诙谐幽默的市民生活,观众看其中嬉笑怒骂,能相信人物真实情绪。

更年轻的80后韩寒,即便是上海人,他笔下、电影里的人,依旧带着浓重的小镇青年色彩,他的自我界定中,是「金山的小镇青年」。

在这些创作者的意识中,对如今的都市叙事是没有什么身份认同感的,因为在当今人们为某些消费符号踮脚努力时,他们早已通过贩卖旧的身份认同实现了身份转化。

如今让他们拍当代青年都市生活,拍出来的也就只能是《北辙南辕》。符号堆积很到位,但皮毛之下,还是老一辈人行事的江湖义气,那是他们圈层的事情,不是普罗大众的。

《北辙南辕》编剧陈坪回应关于电视剧虚浮的批评,说故事中的几个姑娘都是自己生活中真实存在的。

但实际情况是,有了明显的社会分层,对于面向大众的电视剧而言,角色原型在真实世界中存在与否不再重要,不能让观众共情的都市剧,好评不会多。

目前中国影视剧导演的中流砥柱,大多还都是70后和60后。在他们的作品中,对都市生活、八零后、九零后群体,经历了从「不认同的批判」到「融入后的臆想」的过程。

赵宝刚的青春三部曲(《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青年》)批判拜金和闪婚,《北京爱情故事》等作品在观察80后步入社会生活的同时,带上了更大力度的对拜金的展示与批判。

那时候,整个社会对消费主义的萌芽还是警惕的,杨幂在《北京爱情故事》中为了奢侈品自由与李晨分手,在当时被当反面教材批判。

《奋斗》中文章李小璐闪婚,荒诞收场,被当作闪婚标准结局示范给大众。

但关于青年一代为何拜金,为何闪婚,电视剧并没过多探究。创作方式,跟现在的热搜剧相差无几,都是把热议的社会现象安装到角色身上,也不问这现象背后的深层成因是什么。

批判视角转变,是《小时代》上映之后的事了。

郭敬明当导演,在消费主义兴起时,给影视剧的价值扭转,狠狠添了把柴。他镜头下的主角,不再只是普通善良的穷人,顾里用各类品牌堆砌出精致生活,不再带有批判低调,反而成了造梦机器。

早年影视剧,富人做反面角色者多,《小时代》以后,都市剧基调变了,穷极作恶,富则宽厚勤恳。

影视剧不再仇富,同时真正的穷人在影视剧中也消失了。

03

景观拼贴的图像世界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都市本身是由各种消费场景和潜在消费场景组成的。

一个人走出小区,去便利店买东西,很容易通过货架上摆放面积大小和摆放位置显眼度,来判定某一个品牌的饮料最近流行。不同的便利店又各有侧重。

而喝着不同侧重点饮料的人,自动被贴上相关标签。

走出便利店走进地铁站,人潮中引入眼帘的是各广告商投放的广告牌,一年四季,到了什么节点、哪个明星热度高,地铁站的广告牌会告诉你。

地铁行驶时,两侧是漆黑的,快速划过的广告灯牌,组成了地下为数不多的风景线。

出了地铁,走进CBD,映入眼帘的是各类品牌的门店,名称早已将他们化成三六九等,用着不同品牌的人自然也被默认为三六九等。

然后进入电梯,梯媒又在播放洗脑广告……

这些场景,只是都市生活的背景板,但到了都市剧中,这些图像就成了都市剧的景观。

图像入侵无处不在。互联网抹平信息鸿沟后,这种入侵尤甚。

吃穿用度,衣食住行,都被贴上标签分好等级。

都市剧按需分配给穷人富人标签,超出标签的行为,会被觉得不妥。

雷佳音在《相逢时节》里演一个总吃路边摊和泡面的准上市公司老板,被说不符合人设,因为上市公司老板是光鲜的,大头的这些吃食太接地气了。

观众有此疑问,剧里人物成长线铺垫不足是原因,但更值得反思的是,当观众默认标签成为叙事主导,人物成长轨迹要为标签服务,本末倒置了。

都市剧成了消费场景示范,人物成长、故事走向,只是社交媒体上有关剧情合理与否的话题而已。

剧情讨论是流水,永恒的还是扒明星同款。

都市剧成了带货剧,够不到同款的人还有平替能get。

有心人多看几部剧,把演员跟哪些品牌关系友好,也能知道个七七八八,看他/她成套穿戴某些品牌,那至少也是品牌大使了。

扎实消费场景构建的另一面,是故事构造上的乏力。

观众不了解角色之所以形成性格的原因,不了解其消费行为之下的动机。

故事在简单粗暴地说这个人努力,那个人有钱,那个人有品位,性格飘在空中,情节当然虚浮。

曾经,王家卫的电影里爱出现霓虹,街景,灯火通明中,车水马龙里,一个孤独人眼中繁华的都市更孤独。

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让都市那些灯火车流有了别样情感。

后来,这些景象从布宜诺斯艾利斯搬到香港搬到北京上海厦门青岛苏州无锡,流转的灯光汹涌的车海匆忙在斑马线上行走的人成了国产都市剧标配。

可都市人真实的内心,却被各种繁华都市的各种消费符号淹没了。

当人们在抱怨都市剧悬浮时,更值得思考的一件事是,《我在他乡挺好的》出来后,虽然口碑很好,但夸赞的另一面,一大波人表示:听说很真实,太真实了就不好看了,不想压抑。

近期文章

近期视频

吴怼怼工作室出品

吴怼怼,左手科技互联网、右手文娱与消费。钛媒体2021影响力创作者,领英2020年度行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17年度作者,新榜2018年度商业观察者,DONEWS2019年度十大专栏作者,NEWMEDIA2019年度科技新媒体,天极网2019年度影响力自媒体。

腾讯全媒派荣誉导师,虎嗅、36氪、钛媒体、数英等专栏作者。

转载、商务、以及加读者群,请联系个人微信号「wuduidui728」,备注个人信息,公司—职务—姓名。

原标题:《为什么国产都市剧都很悬浮?》

阅读原文

网址:为什么国产都市剧都很悬浮? http://c.mxgxt.com/news/view/211267

相关内容

新导演为国产剧带来了什么?
中国女星为什么都爱嫁富豪
【国产剧排行】中国经典电视剧排行榜 各题材国产剧排名前十
为什么国产热剧男性观众比例只占两成左右?男生们都不爱看剧了吗
不是我看不上国产剧,这tm拍的都是些什么啊
为什么大明星都不接电视剧演出?
为什么明星都有经纪人?是做什么的?
为什么电视剧总是翻拍?为什么演技烂的明星都会被高价请来拍戏?
根据高分韩剧《恶之花》改编的都市情感悬疑剧《隐瞒之事》已经过审了…
韩国有名的喜剧演员都有谁,演过什么剧?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