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阐释中国城市化进入以人为本转型期 东湖绿道项目 获联合国人居署专家组全面肯定

发布时间:2024-12-16 11:50


磨山鸟瞰规划效果图

山林道规划效果图

    规划师解读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磨山景区免费开放
    到落雁景区更便捷
    东湖绿道的修建,将让东湖变得更易到达,更加好玩。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环东湖绿道充分考虑人性化需求,原本不易到达的落雁景区将通过绿道串联,使得藏在深闺中的东湖美景展露在世人面前,东湖风景区的免费游览区域也将扩大。磨山景区将开放北部区域,楚风园将成为环东湖绿道的主入口驿站,东湖内也将形成多个观景点。
    东湖景区相连接
    磨山北门变城市客厅
    东湖绿道建成后,磨山部分景区也将打开,不仅免收门票,景观也会得到提升。
    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规划师介绍,磨山北门将变身为城市客厅。在入口至磨山牌坊地段,打造成中心服务区,实现湖中道、湖山道及磨山道三条主题道的游客配套服务,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游客可在此休憩。
    磨山北门的景观也将得到极大提升,入口处新的标志性雕塑将与原景区大门实现时空交织的穿越感;在湖岸边,原停车场拆除后,将布置成亲水平台和栈道、景观台阶,让游客与东湖水亲密接触;步行道路也将更有趣,多级观景台阶、亲水平台与栈桥、阳光草坪等景观,将营造出私密、半私密和公共三种游玩空间。
    市民游玩至楚天台,可步入磨山登山道,在楚城感受楚国风情,到楚市过把古装瘾,强烈的楚文化氛围会让你感受一次寻根之旅。
    湖边增加亲水栈道
    景中村变身文青天堂
    武汉人爱水、亲水,很多人记忆中,都有着小时候在东湖畅游的经历。东湖绿道的修建,将更便于市民感受水中乐趣。
    华侨城原东湖渔场一带,历史上已形成了众多大小不一的湿地景观。规划通过耐阴野花、湿地绿化、水生植物的配置,将此处打造成生物多样性的“种子库”。同时,设置游船码头,为游客提供泛舟湿地丛林的景观体验。为方便游客亲水,沿线还将打造趣味栈道,市民可近距离与东湖水接触。
    东湖绿道也带动了景中村的改造,李家大湾未来将会收获文艺青年的青睐。此处通过保留现状鱼塘肌理,清淤净化池塘水质,补种水生植被及野花野草等措施,营造出浅滩湿地景观,并保留烟囱,改造现有红砖房,将周边村落民居改造成文化创意产业空间。
    市民还可以通过栈道到湖心岛游玩。东湖隧道土方将改造成生态浮岛,如同马尔代夫水上屋的设计一样,游客可穿过水上栈道上岛游玩。原有的沙滩浴场、湖光阁也将保留,形成湖心双岛,更可在此搭帐篷露营,在岛中观日出日落。
    新增5个最佳观赏点
    可赏日出日落最美天际线
    东湖是国内最大城中湖,观景点也将在此次规划中充分考虑。在原有楚天台、朱碑亭、郊天台、千帆亭、清河桥、二十三孔桥等景点眺望点基础上,新增5个览尽东湖景观的典型观景区,以及多条绿道沿线入眼即景的一般性观景点。
    5个最佳观景点各有特色。九女墩轴线将延伸至水岸边,架设观景平台,观景视野将完全不被遮挡,可在此欣赏郭郑湖日出日落时,水天一色的大美景观。
    第二处是在磨山北门入口,通过降低栈道高度,凸显水杉林风光,内设弯曲的自行车道,让更广阔的湖湾水面映入游客眼前。游览至此,可一览笔挺的水杉、蜿蜒的堤岸、斑斓的倒影及穿梭的游船。
    第三处为鹅咀南侧小岛驿站,在新增的半岛平台上,可以远望东湖的地标——磨山。
    第四处是落雁驿站,其观景台完全融入东湖湿地景观中,在此看山、览湖、观鸟、赏岛,偷得平生半日闲。
    第五处位于梅园全景广场,通过面向水面的大面积绿化空间及景观设计,近处的碧波湖边,远处的高楼轮廓,天空的霞光异彩,将组合成武汉最美的天际线景观。
    6月27、28日,联合国人居署和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共同在汉举办“联合国人居署中国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武汉东湖绿道项目启动会”。经过联合国人居署10人专家组初步评审,东湖绿道项目得到全面肯定。
    去年,联合国发布了《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首次将城市化作为重要议题,目标之一就是建立更加包容的城市,并将改善公共空间作为可持续的城市化重要指标。联合国人居署也于去年启动“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
    此次专家组专程到东湖进行现场调研,并与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的规划团队就绿道项目进行深入讨论,对东湖绿道给予高度评价。6月28日,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区办事处高级人居官员布鲁诺·德肯在启动会上宣布,东湖绿道正式入选“联合国人居署中国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
    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区办事处高级人居官员布鲁诺·德肯表示,在中国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武汉向中国和世界的其他城市做出了展示。“东湖作为中国最大城中湖,武汉采取果断的决策,用绿道的形式将这一城市最大公共空间还之于民,为其他城市的湖区规划提供了示范。”
    东湖绿道项目开创了全国首例“众规网上平台”,让市民绘制出自己心目中的环湖绿道,实现全过程的公众参与,规划、交通、水文、园林等多专业共同规划。联合国人居署高级城市规划专家萨尔瓦多·方德罗对此高度肯定。上海同济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周玉斌认为,公众参与和共同规划,体现了中国从蓝图式规划向协商式规划的转变,非常具有示范意义。他建议后期运营管理也能多设置公众参与的环节。
    美国能源基金会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江燕表示,世界上伟大的城市都有很好的步行空间,武汉有如此得天独厚的滨江滨湖环境,希望这个项目成为一个契机。她还提出,绿道及其景观设计,应更加符合人们步行所习惯和期望的路径,并考虑武汉炎热多雨,设计更多防雨防晒遮荫空间。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认为,随着中国快速城市化和人口膨胀,在城市建设中,像东湖绿道这样的项目太少。“这个项目向世界发出一个信号,说明中国的城市化正在进入一个更注重人的活动和生态环境,更加以人为本的转型期,由此,武汉将成为世界城市的‘明星’。”
    联合国人居署驻华代表张振山表示,此次是针对东湖绿道项目的初期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明年1月,还将召开项目总结会,考察落实情况。该项目获评审通过后,将作为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的范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据了解,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为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下属单位。中心与SOM、日建、ARCADIS、ATDESIGN等国外知名机构联合开展设计和研究工作,高效编制了重点功能区的实施性规划及东湖绿道规划等重大项目。2015年中心与ARCADIS续签了战略合作协议,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出席签约仪式。
    联合国人居署中国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武汉东湖绿道项目启动会现场
    国内外专家展望东湖绿道项目规划发展愿景
    联合国人居署中国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武汉东湖绿道项目启动会上,专家组认为东湖绿道采取以人为本的方法,在规划开始阶段就将公众咨询和参与纳入其中;放弃门票收入,建议逐步敞开大学校园,形成真正的开放空间;禁止机动车通行,以多种低碳公共交通为主,鼓励绿色出行等。诸多理念和措施都很先进,具有示范推广价值。来自北京、上海、香港的国内景观、城市、交通规划专家,也在汉为东湖绿道项目支招。
    专家组认为,东湖绿道建设应坚持开放、免费、非盈利、可达性和包容性的主要原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立法框架来引导大规模空间的公共化。沿湖的连续公共空间的建设和后期维护需要进一步的法律保障。
    专家们希望东湖景区能有一个更强的城市层级的发展愿景,在当前和未来城市转型的战略框架中提升绿道项目的重要性。东湖绿道未来的使用人数还是未知的,需要考虑绿道未来可能出现的使用压力。此外,东湖隧道项目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机动车的使用,在出入口极易产生拥堵,特别是高峰期,应考虑更多节点规划。
    为保证东湖作为一个大型公共空间的远期扩张和后期维护,专家组建议构建一个明确清晰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众多高校环绕和高新技术产业是有利条件,有专家建议,将东湖绿道作为创新创业基地,鼓励大学生到东湖创业孵化。
    专家们认为,东湖绿道项目在保护环境方面尤其突出。然而,世界上的每一个大城市都必须考虑到因为气候变化带来的脆弱性问题。公共空间规划,还应包含较强的城市弹性。
    夏季高温可能会创造东湖绿道的需求高峰,但医疗准备可能会缺乏;疏散功能可能在突发性暴风雨情况下失效;温度上升可能会使天然净水方法的效果减弱。这些城市的弹性问题应该在强大的东湖公共空间战略中体现。
    对标四大世界级绿道高标准规划
    环东湖绿道为我市最大公共开放空间
    从深圳来汉参加今年武汉马拉松比赛的选手闫营岗,对环东湖绿道九女墩至访梅路约8公里长的赛段印象深刻:“景色美妙,犹如水上漂”。这是我市正在打造的世界级绿道的其中一段。
    故事>>>
    故事>>>
    绿道规划充分征询市民意见
    近300份公众制图
    “叠加”成最终方案
    环东湖绿道规划全长28.7公里,将于今年底全线建成开放。市委市政府提出,东湖绿道可让市民“漫步湖边,畅游湖中,走进森林,登上山顶”。
    对标世界级绿道,这并非只是口号。参与规划的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东湖绿道项目负责人称,环东湖绿道的规划借鉴了美国东海岸绿道、德国鲁尔区绿道、香港麦理浩绿道及新加坡榜鹅滨水绿道等成功的世界级绿道的经验,建成后将成为我市中心城区最大的开放空间。
    该项目负责人进一步解释,世界级绿道均以建立大区域联系为前提,如美国东海岸绿道从东北部的缅因州延伸至南部佛罗里达,全长4800公里,每年吸引500万健身爱好者,蹬着漂亮的山地车、戴着各式牛仔帽成群结队穿行而过。环东湖绿道将串连东湖听涛、磨山、落雁等景区,让市民方便享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资源。
    绿道的建设常常伴随周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德国鲁尔区将绿道建设与工业区改造相结合,将原本脏乱不堪、传统低效的工业区,变成了一个生态安全、景色优美的宜居城区。环东湖绿道也将成为推动旧城更新、提升土地价值的重要手段,在绿道修建同时,优化东湖景观,改善东湖部分景中村现状。
    不仅如此,环东湖绿道还将与新加坡榜鹅滨水绿道一样,创造独特精致的景观,并策划环东湖的世界级体育赛事。
    东湖绿道项目负责人称,天然条件优越、交通环境畅达、景区资源丰富,都为环东湖绿道成为最美丽、最幽静、最自然且具“湖光山色”特点的世界级水准绿道打下良好基础。东湖绿道“毗邻世界最密集的大学城”及“世界独一无二的城中湖”两大资源,建成后将达到“信步东湖畔,众览书香城”的意境。
    东湖绿道是如何规划出台的?据了解,环东湖绿道是国内首个引入众规平台,在规划之初就充分征集意见,邀请市民亲手绘出绿道线路和相关设施布点的项目。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负责人称,正是近300份公众制图绿道的“叠加”形成了最终方案。
    市民意见中,多数市民赞同沿湖大道、东湖东路构成的郭郑湖东半环将禁行机动车,只允许电瓶车、自行车和行人通行,部分路段允许公交车单向通行;打通磨山和落雁景区连接线,让市民更方便达到落雁等区域的东湖美景。
    环东湖绿道规划团队称,公众给出的好建议,最后基本落实在规划方案中。大家对东湖绿道的关注,不仅是绿道本身,更看重绿道的周边环境,甚至东湖水质如何保持。这给我们启发,比如在设计驿站时,必须确保污水得到处理,污水或排放到市政污水管网中,或在驿站安装污水处理及植物净化装置,使污水不直接流入东湖。
    同时,环东湖绿道规划中,立足国际视野,以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为核心技术平台,邀请美国SWA、美国EDSA、ATLAS(中国)、深圳北林苑、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内外一流景观设计机构,组成高水准的联合设计团队,在科学分工基础上,最终完成绿道启动段深化设计工作。

网址:生动阐释中国城市化进入以人为本转型期 东湖绿道项目 获联合国人居署专家组全面肯定 http://c.mxgxt.com/news/view/217768

相关内容

联想发力智慧城市 “一揽子”服务陪伴城市转型全过程
中国移动:步入转型升级关键期,借力5G拓展新空间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举办国际演艺大会 签署13份项目合作协议
国资报告:2020年中央企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综述
转型发展的“中国模式”之问
20余个项目签约!湖里区召开影视文旅招商项目视频签约大会
美媒:中国改写全球绿色转型故事
薛澜: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
江苏省红楼梦学会喜获“全国社科联先进社会组织”
“明星效应”以点带面,成都龙泉驿区产业融合探“星”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