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里的非遗课,浸润童心感悟生活传承文化
原标题:五指山里的非遗课,浸润童心感悟生活传承文化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4月30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五指山里的非遗课,浸润童心感悟生活传承文化》的报道。
在海南省五指山市红星学校黎苗传习馆里,12岁的张辰(化名)席地而坐,左手抬起经线,右手用板子娴熟地挑花,彩色纬线每一次穿过、压紧,鱼形图案便增加2毫米……
像这样的黎族织锦课程,张辰已连学三年。得益于“非遗进校园”活动,这项过去只有女孩才学的手艺,也成为很多男同学的“心头好”。
黎族纺染织秀技艺传承人在指导学生们织锦。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赵叶萍 摄
针线里面有乾坤。张辰对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说,他学织锦不只是学手艺,更是在锻炼耐心和专注力,“挑花的时候必须稳和准,错一根经线,图案就不对了”。学习过程中,织错返工时有发生。这让他意识到,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要踏实、认真、精益求精。
和张辰一样,红星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发现,“非遗进校园”带来的,远不止是技艺和兴趣,而是更深感悟的生活哲学和重新燃起的文化自信。
学非遗,农村娃也能闪闪发光
红星学校坐落于海南岛中部少数民族聚居地——五指山市,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全校千余名学生,黎族、苗族生源占86%。
七八年前,学校管理层意识到,随着时代变迁,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那些诞生于农耕文明的黎族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失传和消失的风险。很多孩子不仅不了解本民族文化,甚至会有自卑感情。
2018年3月,红星学校与五指山市旅文局、市教育局、市文化馆联动,以第三课堂的形式在校内开设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和《黎族民歌》两门非遗课程。
“最开始担心孩子们坐不住,因为织锦一坐就是个把小时。但开课之后,孩子们的表现令我意想不到。”红星学校副校长王红霞说。
她至今都记得,有一个黎锦班,18个男生比女生织得好,一个曾经经常被“投诉”的大高个男孩儿,接触黎锦后仿佛“变了性子”,成了学习积极分子。小学毕业考试中,一个原本年级最弱的问题班,竟然语文平均分在全市乡镇学校中排名第一。
慢慢地,非遗课赢得老师和家长的认可,课程越开越多,由2门增加到9门。王红霞说,大家一致认为,非遗文化有一种不同于书本教育的魔力。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变化,有的能直观看见,有的则体现为精气神的变化。
在孩子们看来,“秀”,是吸引他们爱上非遗的主要原因。很多孩子借此有了闪闪发光的时刻。
每年“六一”和元旦,学校会举办两场非遗校本课程汇报演出——“非遗成果展演”和“非遗作品展示”,为师生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元旦前,学校还会举办“校园跳蚤市场”,孩子们采摘自种的蔬菜,自制的五色饭、鱼茶等进行展销。“有些学生做的鱼茶很受欢迎,家长们每次都买很多。”王红霞说。
舞台上,动感欢快的竹竿舞、绚丽多彩的黎锦苗绣展演、神秘庄严的盘皇舞等,以鲜明的特色点亮孩子们的童年时光。
初一学生唐梦茹已经六次登上舞台,她跟随黎族鼻箫传承人黄海林学习,不仅每年都能登上学校的展演舞台,还在一场全省美育赛事中荣获了二等奖。这两年黎族“三月三”节庆,她都登台表演。
一次次在舞台上的发光,让这个小姑娘变得自信满满。说起未来,她说:“想去北京上大学,到时候,我会吹鼻箫给舍友们听,给她们介绍黎族的民族特点和风土人情。”
竹竿舞让初二女生王一然有了大方展示自己的机会。王一然是个小“学霸”,一年级起就在学校寄宿,周末回家也很少出门,对于黎族文化和家乡风物知之甚少。
竹竿舞让她收获了别样体验。“和书本学习不同,竹竿舞强调肢体动作,让我体验到不同的乐趣。而且竹竿舞是团体项目,很讲究团队合作和队友默契,我交到了很多朋友。”
汉族姑娘焦佳佳是辽宁大连人,上小学起全家搬来五指山生活。在佳佳心中,五指山既熟悉又陌生,幸而学校开设了非遗课,让她有机会深入地、近距离地认识新家乡。
“我现在能绣20厘米见方的头巾了,拿回去给爸爸妈妈看,他们都很喜欢,很支持我学习苗绣。”佳佳说,她目前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苗绣传承人。
孩子们的自信展示,也增强了老师的职业幸福感。语文老师王莫丽最开心的是带领孩子们外出表演。“有几个吹鼻箫的女生在市级舞台上成为主角,看着她们台上自信、台下自律的样子,我也仿佛在闪光。”
教非遗:认真播种,再辛苦都值得
说起过去7年面向小学生的传承活动,苗族民歌传承人盆丽香喜不自禁。每周3次课,她风雨无阻,因为“再辛苦都值得”。
她告诉记者,歌唱是苗族的显著特色之一,但近年苗族民歌面临失传风险。“村里40岁以下的中青年几乎都不会唱了。有的年轻人还有点反感,认为所学无用。孩子们大部分时间在校园,也很难接触到。”
苗族民歌来源于生产生活,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盆丽香看来,民歌一旦断代、失传,就会渐渐中消失,“今后人们就只能从书本上去了解苗族了”。
“非遗进校园”成为一次传承良机。
2017年,五指山市文化馆从全市23个非遗项目中遴选出9个项目、60个代表性传承人,集中培训之后,带领他们走进全市14所公办中小学校。
这些学历水平不高、生长在乡村的传承人,被赋予进校园的使命后,既紧张又兴奋。
“从没站过讲台,从未教过那么多小孩。”“没有教材、曲谱、伴奏,不知道从何教起。”“村里人都嫌土,孩子们会喜欢吗?”“普通话讲不好,不符合学校要求,怎么办?”……
输出倒逼输入,传承人们硬着头皮寻找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在市文化馆和学校音乐老师的帮助下,盆丽香投入大量精力,收集、整理、创作,编写民歌小册子,配上曲谱和音乐。
7年教学实践下来,盆丽香对课堂教学已经轻车熟路。“困难很大、很多,但我乐在其中,因为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像水在流动。”盆丽香由衷地说。
经过最艰难的磨合期,这些传承人都爱上了学校的课堂。黎锦传承人王雪冰开心地说,“现在的孩子聪明,悟性高,学得快,我教得有动力。”
和王雪冰一样,苗族盘皇舞传承人陈秀清,一说到自己的娃娃学生,就乐得合不拢嘴。每周他和弟弟陈秀安、儿子陈高贤要给100多个孩子上5节课,他们的课在学校备受欢迎。
“我特别珍惜进校园教跳舞的机会,村里的专业队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也很难动员青年村民学习。”陈秀清说,为了教得好,他反复研究琢磨、分解动作、打节拍、创新编排。
2022年6月,红星学校17名学生在陈秀清带领下,登上了海口广播电视台“小小非遗润童心”栏目。能去省城表演,他和孩子们一样兴奋和自豪。
每周5节课,已经成为这三个男人的责任和使命。陈秀清、陈秀安的父母亲就是非遗传承人,在兄弟俩心中,非遗不只是简单的技艺,更是生活哲学和智慧的结晶。
受访传承人们都表示,他们现在所做的,是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无论将来是否开花。
“进学校”到“在学校”,非遗传承扎实推进
最近几年,红星学校的很多老师,渐渐从非遗课辅助者的角色,变成了另一种非遗传承人。
起初,老师们主动帮助传承人分解授课步骤,提高教学生动性。“记得有位传承人到学校讲五色饭,一节课就讲完了,后面没得讲了,辅助老师就教她增加起源故事、食材采摘过程中的趣事等,以增加课程厚度和吸引力。”王红霞说。
随之,学校形成校本课程研发热,围绕黎族图腾绘画、苗族盘皇舞、黎族竹木器乐等,不断转变非遗教师的课程观念,提升非遗课堂实效,激扬学生知家乡、爱家乡的情感。
“非遗丰富了我的教学。”美术老师代亚开心地抱来一摞学生的美术作品,给记者展示一幅幅取材于非遗的“艺术创造”——黎族图腾符号画、身着黎族服饰的卡通美少女等等,有好几幅在省内相关比赛中获了奖。
“这是将非遗课程与国家课程创新融合的结果。”代亚说,她的大学老师曾指导他们提取家乡艺术元素进行创作的方法,与五指山的非遗文化接触后发现,海南的少数民族文化丰富而独特,便着手启发孩子们从美术的角度看家乡。“这很好地锻炼了他们创新的态度,也让他们感受到,原来艺术不是遥不可及的,是可以从自己的笔下产出的。”
“非遗让课程创新成为可能。”王红霞同时担任小学语文老师,她发现,国家课程中有很多内容可以和非遗联合起来教学。
比如,讲授“中国美食”时,黎苗族的五色饭、鱼茶、米酒等就可以成为授课内容之一;讲授“民风民俗”单元时,可以在课堂上引入黎苗族的民风民俗。“这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让国家课程变得可亲可近”。
随着“非遗进校园”年头的增加,红星学校的老师们发现了越来越多“可发挥”“可结合”的领域。
2023年,在多年实践基础上,红星学校提出“留住黎苗族记忆”非遗课程进校园的实践研究课题,旨在结合国家课程,探寻一种非遗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更适合当地孩子的乡土文化课程,课题计划完成5个方面的成果,以系统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届时,红星学校的孩子们,不仅能跟随传承人学习原汁原味的非遗技艺和文化,还能跟随科任老师更好地感受文化延伸和创新的力量。
五指山市文化馆馆长刘丽婷说,在五指山,非遗进校园已开展了11个年头,已在政府与社会、学校与传承人、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广泛共识,教育贵在点滴,功成不必在我,有了“非遗进校园”的持续浸润,未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创造,必能由孩子们来实现。
责任编辑:
网址:五指山里的非遗课,浸润童心感悟生活传承文化 http://c.mxgxt.com/news/view/2242
相关内容
河北定兴:文化名家校园宣讲 非遗京绣薪火传承河北涿州:非遗传承进课堂
传承非遗文化,手绘油纸伞感受传统工艺魅力
通过市场力量激发非遗传承活力
荔湾“版权+”助力岭南非遗传承创新
书法名家进校园 墨香浸润少年心
弘扬优秀民族民间艺术 促进非遗传承和创新
把非遗文化带回家!深圳翰熙古陶瓷博物馆开展体验非遗拓印DIY活动
佛山:让“十大传统文化”与阅读相遇
文化润疆 心灵交响——中国交响乐团新疆行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