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光一千亿,欧洲新造神运动宣告失败

发布时间:2024-12-17 05:54

  作者:酷玩实验室

  欧洲电池行业的“全村希望”无奈宣告失败了。

  近日,路透社等媒体报道,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宣布,已在美国申请《破产法》第11章保护,并表示,目前公司账户上的资金仅能支持运营一周,并且已经为破产程序融资1亿美元,在破产过程中将继续运营。

  欧洲曾试图通过Northvolt创造其在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辉煌,但这个被寄予厚望的超级独角兽,却以破产告终。Northvolt成立8年时间里,从欧洲投资银行、大众、高盛等资方手中获得巨额融资,如今迅速败光。

  Northvolt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工厂选址的失误到管理团队的不足,从生产安全的忽视到技术积累的缺乏。其中,欧洲政商界和美国资本在这场造神运动中的角色,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Northvolt的失败。

  Northvolt的失败不仅是企业的悲剧,更是整个欧洲汽车工业面临的至暗时刻。Northvolt从辉煌走向没落,究竟走错了哪些路?在新能源转型的大潮中,欧洲如何重新定位自身,面对被中日韩弯道超车的事实?欧洲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应该何去何从?以下,Enjoy:

  “北欧瑞典、北欧瑞典,最大电池厂、北伏电池厂倒闭了!老板卡尔森欠下58个亿,带着他的欧洲梦跑了......”

  就在几天前,欧洲动力电池之光、超级独角兽Northvolt突发申请破产,创始人卡尔森光速宣布离职切割,只给投资人留下58亿美元债务,还有一家远在北极圈的空壳工厂。

  这场耗时8年的创新大败局烧掉了1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6亿),不仅是科技行业迄今最惨重的投资失利,还狠狠粉碎了欧洲发展动力电池的美梦。

  问题是,造动力电池不是请客吃饭。一家只靠创始人光环、没有过硬技术沉淀的初创公司,到底是怎么从欧洲投资银行、大众、高盛等一众资方手中,“拿”了上百亿美元的融资,并且只用了8年不到就在众目睽睽下悉数败光?

  01北伏大溃败

  打开Northvolt官网,映入眼帘的是两条意境截然不同的讯息,一边是“让燃油成为历史”的雄心壮志,另一边则是“11号重组令”的残酷现实。

  按照“11号重组令”程序,在明年一季度之前,Northvolt可以继续向客户交付产品、支付员工薪资,最重要的是可以争取新的融资来缓解困境,甚至重组一切顺利的话,Northvolt还能获得2.45亿美元的资金注入。

  不过这也只是Northvolt的垂死挣扎罢了。

  按照公司创始人卡尔森的说法,Northvolt要想恢复正常运转至少还需要10到12亿美元,但在贝莱德、大众、高盛等主力投资方纷纷宣布撤离之后,已经很难找到如此有实力的接盘侠。

  换句话说,Northvolt已经被资本彻底抛弃了。

  其实早在今年6月,Northvolt的早期股东兼VIP大客户宝马就已经撤销了一张20亿美元的订单,而在9月份Northvolt才官宣裁员1600人,可以说在这次正式的破产申请之前,Northvolt就已经进入了生命倒计时,而这时候距离这颗曾经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创立也才不过8年。

  2016年,原特斯拉副总裁彼得·卡尔森(Peter Carlsson)拉着同为特斯拉高管的保罗·切瑞蒂(Paul Cerruti)一同在瑞典创立了Northvolt,两人在特斯拉任职期间都是分管全球供应链管理相关的业务,并且还都是马斯克核心管理层成员,从履历来看是妥妥的行业老手了。

  在两位明星创始人的带领下,Northvolt不仅连年拿到大笔融资,还打通了整个欧洲车企关系网,工厂还没修好,斯堪尼亚、大众、宝马们几十亿的大单子就纷至沓来,到了2022年,Northvolt已经累积了550亿美元的订单量等着消化。

  虽说Northvolt明摆着就是要跟中日韩的动力电池大企业抢生意,但卡尔森本人跟中国也是挺有缘分的。

  早在2013年雷军拜访特斯拉的时候,卡尔森就曾经接待过这位中国科技圈顶流,当时两人留下一张传世经典合照,那时候的雷总还不是如今千万粉丝博主,在形象管理上还带着点直男程序员审美,反倒是卡尔森轻松叉腰、自信微笑尽显北欧霸道总裁的风范。

  谁能想到11年过去了,雷总的小米SU7已经是新能源汽车界的超级黑马,而卡尔森的Northvolt动力电池公司走向破产,让人唏嘘。

  同样让人感到唏嘘的,还有Northvolt一直以来的伟大愿景:成为一家只用环保能源生产动力电池的环保公司,当中日韩电池大佬们还在为达标ESG努力的时候,Northvolt出手就是王炸,创立第一天就立志要做全世界最环保的动力电池公司。

  为此,卡尔森干了一件“天才般”的壮举,他把Northvolt的工厂建在了位于北极圈附近的港口小镇谢莱夫特奥(Skellefteå),原本的设想要利用这里丰富的水电资源,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目的是要打造一个更加高冷、环保的北欧企业形象。

  至于为什么说在谢莱夫特奥设厂是一个“天才般”的壮举呢?

  谢莱夫特奥是一个典型的旅游小镇,环保创意文化这些概念玩得在行,但落实到制造业就不一样了,看看谢莱夫特奥的平均日照时间表,夏天白天时长最长超过21小时,到了冬天从日出到日落只有2个小时,

  人家小镇的原住民生于斯长于斯也就算了,Northvolt这么大的一个实业公司为了满足创始人的“理想主义”,非得把工厂建到这里来,夏天日不落、冬天天不亮,欧洲的熟手技工根本就不愿意过来应聘啊!

  无奈之下,原本想着复兴“欧洲制造”的Northvolt只好把大量的工作岗位外包给中国和韩国供应商。

  打工人心态大抵都是类似的,基层工人不来,行业里有能力的工程师或者是管理专家们,也不愿携家带口、长途跋涉来到这个偏远小镇工作。

  这就导致了什么后果呢?

  根据外媒对Northvolt的跟踪报道,这么一家外表看上去光鲜亮丽拥有近5000名员工的动力电池制造公司,从基层工人、工程师、部门管理者再到董事会成员,居然找不出几个有一线生产经验的人才。

  如果卡尔森意识到这一切,估计就不会把工厂建到谢莱夫特奥这个与世隔绝的小镇,而是会选一个区位优势更适合干制造业的地方,脚踏实地打好基础,组建好生产、管理团队。

  可惜的是,这一切都没有如果。

  一步错步步错,任性的工厂选址不仅暴露了Northvolt的草台班子属性,还为Northvolt接下来的一系列骚操作埋下了伏笔。

  02天生爱整活

  在2021年从高盛、大众等投资者手中拿到一笔28亿美元的巨额融资后,原本只是打算在谢莱夫特奥的超级工厂生产动力电池的Northvolt突然膨胀起来,玩起了一波“生态化反”的全产业链条扩张。

  在谢莱夫特奥工厂还没投产的时候,就急着要把位于波兰和德国的第二、第三超工厂的规划提上日程,甚至还要把工厂开到大洋彼岸的加拿大,这让人迷惑的扩张节奏,只能让人感叹有钱真的是可以为所欲为。

  不仅如此,为了帮助欧洲动力电池产业彻底摆脱中日韩供应链,Northvolt还收购了多家电池生产相关的企业,包括电池回收公司Revolt Ett、专门生产航空领域高性能电池的Cuberg等,要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产业链闭环!

  看着Northvolt这副运筹帷幄的样子,要不是“11号重组令”现在还高挂官网,真让人以为这家企业在下一盘大棋,那么更加贴近现实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按照原定计划,Northvolt位于谢莱夫特奥的工厂在2023年要达到16GWh的设计产能,这个产能足够为3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电池,然而一年下来实际的产能只有这个目标的0.05%左右,换算一下大概就是0.08GWh左右,随便找个国内小厂手搓电池可能都不止这个数字了。

  外界喜欢把Northvolt称作欧洲版的“宁德时代”,那么大家猜一下宁王去年的产能如何?

  2023年,宁德时代在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70.6GWh,同比增长13.2%,也就是说Northvolt搞动力电池搞了7年,出来的结果勉强够得着假想敌宁德时代零头的零头。

  产能不行,负责生产产品的工人自然要背锅。

  据外媒调查,一座小小的Northvolt工厂,里面居然塞满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工人,这些工人之间别说工作了,就连彼此间正常沟通都做不到,生产线根本就没办法正常开展工作,或许这就是欧洲人追求“多元、平等、包容”道路上的一些小代价吧。

  此外,有Northvolt前员工爆料,这公司看着高大上,真到了干活的时候,从机器的引进组装到厂房的搭建,所有关键的环节几乎都是中国供应商团队完成的,兜兜转转,欧洲制造的美梦还是由中国人帮忙圆了。

  不过相比起花光百亿美元融资交不了货,Northvolt还有着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它的生产安全状况。

  根据瑞典电视台SVT的追踪报道,从2021年至今,Northvolt工厂至少发生了47起特别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泄漏的化学品包括生产电池需要的电解液和NMP(N-甲基吡咯烷酮)、NMC(镍钴锰酸锂)等。这些化学品不仅具有致癌性和生殖破坏性,还会直接威胁到生命安全。

  瑞典工作环境管理局专家表示,一旦过度暴露在这些化学品中,发病的潜伏期长达3、40年。

  为了保证内容的真实性,SVT采访了多位Northvolt工厂的一线员工,从SVT获得的记录来看,Northvolt的安全管理简直就是灾难,由于没有按照严格的生产流程管理,工厂工人在工作时根本就不注意个人防护,不仅随时会吸入电解质蒸汽,手、手臂还会不时直接接触到电解液,此外NMP和NMC的混合物经常会发生喷洒和飞溅。

  今年上半年,Northvolt有3名工人被先后发现在家中无故倒毙,尽管警方已经排除掉刑事犯罪的可能性,但仍然会沿着“可能暴露于某种物质”中的方向调查,丰田第一时间就从Northvolt的工厂撤回了自家技术支援人员,再结合SVT曝光的化学品泄漏情况来看,这事真不能多想,细思极恐。

  除了化学品泄漏,Northvolt的工人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是状况百出,根据国内的技术供应商员工爆料,例如工厂里的工人会随意把杂物放到用来静置电池用的化成设备里,然后机器就会经常报错,需要国内供应商擦屁股。

  更离谱的是,在清洁用于收集切割电池产生的金属灰尘的集尘盒时,Northvolt居然直接就用普通吸尘器处理,去年11月Northvolt曾经发生过一次爆炸事故,不排除就是吸尘过程中发生了粉尘爆炸。

  上述案例只是Northvolt逆天操作的冰山一角,在Northvolt工作,“生产不规范,亲人两行泪”不再是一句警示语,而是工人命运残酷的写照,接连不断的生产安全事故让Northvolt深陷舆论风波。

  这对于靠“完美企业”人设拉融资的Northvolt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SVT对Northvolt安全生产问题进行长期跟踪调查报道

  对于资本来说,考虑到沉没成本,产能一时跟不上还能再追加投资熬到接盘侠出现,但是频繁的生产安全事故导致企业形象和估值受损,这显然不在它们容忍范围内。

  如今看来,这些年下来每一场看似寻常的生产事故,其实都是Northvolt为自己敲响的丧钟。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同时开展太多业务、制定太多计划,是Northvolt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但是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在锐评欧美为什么造不出好电池所说的话,在此刻显得更加一针见血:

  “因为他们的设计是错误的。其次,他们的工艺流程是错误的。第三,他们的设备是错误的。”

  简单直白的一句话,放之欧洲所有动力电池企业而皆准。

  03新造神运动

  Northvolt的大溃败已成定局,但是在这场长达8年的新世纪造神运动中,除了那些去世的员工,真有无辜的人吗?

  Northvolt两位从特斯拉出走的明星创始人,咖位确实不低,并且还都是玩概念的高手,从创立之初就坚定走环保路线、DEI(多元、平等、包容)口号长年挂嘴边,并且还多次打出保护欧洲制造不被“卡脖子”的感情牌。

  为此,Northvolt不仅要求工厂要完全采用可再生能源生产,提出了“闭环制造”的概念,通过废旧电池回收获取生产动力电池的锂、镍、钴等关键材料,还不计成本在欧洲各地设厂,并拒绝借鉴中日韩国家的先进经验,非得自己从头摸索,生产招聘不看技术看肤色......

  一张张伟光正的道德大饼帮助Northvolt在欧洲动力电池市场中占领了舆论高地,迅速成长为各大资本和政策的宠儿。

  遗憾的是,Northvolt概念是一个不少,能打的技术和经验却基本没有,宣传满分,实干零分。

  首先,电化学行业是一个需要时间和经验迭代积累的行业,哪怕Northvolt能够设计标准化电池,但到了实际市场应用,电池的循环次数、充电速度、能量密度这些性能都要针对不同的客户逐一重新验证,再进行电池结构、配方的微调,宁德时代、松下这些行业头部厂商能够快速完成定制化设计,是因为它们实力过硬,并不是说这活就这么简单谁来干都一样。

  到了制造工艺上面,生产动力电池制造流程长、管控点多,几十道工序中间一旦出现缺陷,整个产品的良率都会受到影响,对于一个行业新手来说,能把一家工厂玩明白就已经值得庆祝了,Northvolt居然在第一家超级工厂还没投产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建起了第二、第三工厂。

  最后真来到生产环节,哪怕Northvolt有技术和工艺,要把电池造出来还是得靠制造设备,而这方面就到动力电池行业最严肃的部分,哪怕对于中日韩的大佬,在采购制造设备时都得刻意拆分工序找不同的供应商采购,在内部进行组装,为的就是防止独家工艺秘方泄露。

  目前整个欧洲大陆本土的电池厂在这方面的整合能力是完全为零,一个最残酷的现实是,当你意识到不能被卡脖子的时候,其实早就失去了上桌谈判的资格。

  因此,对于Northvolt来说,获取制造设备已经超出了玩概念画饼的范围,所以在整个欧洲制造的故事里才会突然违和地出现了中、韩外包团队的身影,Northvolt画的所有大饼,到最后都得靠东亚人帮忙烙熟。

  可以这么说,Northvolt无论在技术积累和研发、规模化生产的经验以及设备储备上,都完全无法跟目前中日韩的动力电池老大哥们站到同一个赛场上,这么一个公司你相信他能从零开始搭建一套动力电池生产体系+欧洲自主的动力电池产业链?

  原本Northvolt脚踏实地做一家小而美的北欧小厂,说不定还能接点小单子苟活下去。

  无奈对于资本市场来说,Northvolt的故事真是太香了。

  动力电池独角兽、环保主义、多元平等包容、复兴欧洲制造......方向正确、政治正确、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欧美风投机构最爱的独角兽类型。

  2023年,当Northvolt还在饱受产能问题困扰时,这家超级独角兽的估值就已经超过了200亿美元。

  这样的新概念企业根本不需要多厉害的技术,只要有稍微拿得出手的产品在市场上走一走,等到IPO那天风投机构就可以大肆收割了。

  花9个亿就能成为一家估值超过200亿明星企业的第二大股东,换作你是高盛,你投不投。

  “当一个公司讲几个故事就能融资几十亿的时候,你就没有想到灾难已经靠近了吗?”

  在这场造神运动中,如果说资本是贪婪的一方,那么整一个欧美政界就突出一个无耻。

  欧洲政界高度认可Northvolt,从贷款、批地到政策保护一路给它开绿灯的原因,并不是Northvolt在技术上有多出色,只是政客们需要扶植一个对抗中日韩电动车的代言人。

  为此,欧盟早在2017年就成立了电池产业联盟工作组,旨在为欧洲电池制造商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Northvolt就是其中的核心成员,在接下来几年,欧盟和各国政府相继掏出10多亿欧的真金白银扶植Northvolt上位。

  而欧洲各大车企眼见政府牵头搞本土动力电池自研,本来就被中日韩新能源车企毒打得最惨的大众、宝马,自然也不放过这样的好机会,纷纷入股、给订单——大众在Northvolt持股21%,是公司最大股东,至于宝马二话不说就给Northvolt下了一笔20亿美元的电池订单,诚意可见一斑。

  对于这次欧洲巨头车企来说,Northvolt从来就不是答案,投资Northvolt只是一场简单的博弈,它们需要有人牵制中日韩的新能源车和动力电池产业,此时欧洲全民偶像Northvolt就这么恰如其分地出现了。

  只能说啊,这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依附在欧洲政商界和美国资本的虚假梦境中,Northvolt在不自觉地成长为一家空有躯壳的超级独角兽,这种扭曲和违和感不断膨胀并最终破裂,一场21世纪的欧洲造神运动宣告失败。

  04至暗时刻

  Northvolt的失败,百亿美元投资打了水漂不要紧,对于欧洲来说更残酷的事,莫过于要重新承认被中日韩弯道超车的事实。

  作为现代汽车的发源地,欧洲大陆这片热土曾经创造了无数个汽车工业奇迹,但在新能源转型大潮中,它们曾经引以为傲的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研发体系等产业链优势,转眼间就被一股突然崛起的神秘东方力量无情碾压过去。

  欧洲如今面临的种种困境,显然不是一个Northvolt就能解决的,只不过就跟绝望的人类习惯于将希望寄托于神明一样,无奈的欧洲最终选择了Northvolt,并且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

  从汽车工业的产业规模、底蕴积累来看,欧洲毫无疑问还是世界第一梯队的存在,但是放眼即将围绕电动汽车发起的行业变革,自Northvolt倒下那一刻起,欧洲汽车工业的至暗时刻便已宣告到来。

  就在10月31日,显然有些“气急败坏”的欧盟通过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政策,试图按照旧时代的玩法掀起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

  但与过往欧盟内部“同仇敌忾”枪口一致对外不同,包括德国、匈牙利在内的五个欧盟成员国始终反对这次开征关税行为,此外,欧洲车企更是一致表示抗议,表示开征关税不符合自身利益。

  时代变了,在绝对的技术优势面前,旧的那套已经行不通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网址:烧光一千亿,欧洲新造神运动宣告失败 http://c.mxgxt.com/news/view/242156

相关内容

8年烧光1000亿,欧洲全村的希望Northvolt是如何一败涂地的?
麦当娜巨额善款不知去向 慈善计划宣告失败
明星新造车命悬一线:两年烧掉160亿,救命钱也泡汤了
盘点转会费上亿欧球星:内马尔开创烧钱时代,巴萨三位亿元先生
欧冠背后的资本角逐
这届欧洲杯,支付宝也是“得分王”
一块金牌赚了4.61亿,奥运“造星”来势汹汹
是什么导致北约放弃千亿欧元援乌基金
官宣首位品牌代言人宋轶,欧铂丽打造品牌传播新范式
《不可告人》今晚燃情开播 欧豪李一桐惊险演绎生死潜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