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信息为何变成了“明星绯闻”

发布时间:2024-12-17 09:21

公共政策信息为何变成了“明星绯闻”

2008-01-05

盟初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近段时间以来,“澄清”和“否定”是最热的两个新闻关键词。最新的版本是:关于制定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的报道登上了各媒体的主要版面,而最让人感兴趣的莫过于传言新标准规定了馒头的形状。国家粮食局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规定了馒头形状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中国网1月3日)

    类似的例子随手可拾:去年12月20日,针对网上有传闻“明年高考适逢端午节,教育部将调整时间”,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近日对记者表示:“网上对我的话理解有误,明年高考时间不会调整。”1月2日,上海本地媒体《东方早报》披露“上海拟以居住证制度限制外地人购房”,上海市有关部门随即予以否定。同一天,多家媒体报道,今秋起,包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内的全国警校将停止招收本科生,中国的警察教育培训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由学历教育向培训教育转变。公安部当晚就作出澄清:目前公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还在初步酝酿阶段,没有形成正式方案和文件。

    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是,现在的公共政策信息就像明星的绯闻,越来越娱乐化了。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公众如雾里看花,摸不着头脑。不同的是,对于明星绯闻,感兴趣的权当消遣,可以一笑了之,不感兴趣的完全可以不去理会,但公共政策信息却关系到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不关注是不可能的,但关注了却又真假难辨,实在让人无所适从。

    仔细阅读这几个报道,大多内容翔实,资料全面,我们很难说是“假新闻”。但公共政策是由相关部门制定的,他们的说法无疑更具有权威性。显然,这里涉及的关键问题是媒体在报道新闻时的时机和场合。我们都知道,媒体有媒体的职业标准,“及时”是新闻的要素之一,能够最先把公众关心的政策信息报道出来,无论是对媒体本身还是对读者,无疑是双赢之举,事实上,这也是现在衡量一家媒体是否强势和优质的重要标准。也因此,新闻的另一要素“真实”难免要打上一个折扣。譬如通过外围的采访而作出自我推断,根据个人官员的话语而得出结论等等——不能说这样的报道完全是假的,但一定程度上这会影响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进而误导公众。

    从政府部门的角度而言,公共政策信息的娱乐化倾向也折射了信息发布制度的不健全。为什么媒体一报道,公众就会相信?因为听不到更权威的声音,我们还缺乏一个清晰、稳定和畅通的公共政策发布平台。尽管现在许多政府部门都建立了发言人制度,但是很多公共政策尤其涉及民生的公共政策并没有及时、准确和全面地得到公布。事实上,很多公共政策早已是大势所趋,甚至已成既定事实,但就是没有政府部门出面正式表态,这给了媒体很大的发挥余地。

    公共政策信息不仅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因此,如何实现媒体与政府部门的“无缝对接”,保证公共政策信息发布的正规化和常识化,以使公众能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是媒体和政府都需要努力改进的方向。

网址:公共政策信息为何变成了“明星绯闻” http://c.mxgxt.com/news/view/247434

相关内容

911爆料网站:明星绯闻、政界丑闻、娱乐圈内幕,最新八卦消息曝光!
明星“绯闻”何时了
为何娱乐圈绯闻与八卦新闻层出不穷?
揭秘明星绯闻:为何成为焦点?
网信办出手治理明星绯闻八卦 要求建立明星信息负面清单
十二生肖遭遇绯闻的应对方式
明星:炒作:绯闻()
炒作明星绯闻可以休矣
网络公共关系策略.ppt
明星绯闻曝光:真相究竟如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