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和偶像崇拜心理的3个潜意识原因
追星现象,近期在咨询中出现比较频繁,探讨亦比较深刻,这让我感到需要梳理它的潜意识意义。将其文字化、言语化,以求将来获得更多,更整全的理解。
我对所有心理现象的探讨实际上都是试图保持中立的;但是对追星现象,我目前的感觉偏积极。
因为明星在潜意识层面上,帮助我们这些心理咨询师,承担了一些疗愈,或者起码说陪伴的职能。
所以要来看一看。
一、自我的各种需要的投射
第一层,我认为目前看来,也是最重要的一层追星的潜意识意义,就是把自己(我就不用“自体”这样的精分词汇了)的各种需要投射到明星身上。与TA产生心理上的融合。如此一来,如果明星的需要得到了满足,那么就如同我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一样。
打个比方,我自己的成就欲受挫,我自己的学业或者事业非常艰辛,路途上布满挫折。但是我看到那位明星,TA也面临很多的挫折,但是TA不放弃,坚守梦想,百折不回。
于是我很自然地,就会对之产生敬佩。再如果——我的挫折很大,而现实环境中的支持和理解还很弱,那么我就会潜意识地把我对梦想的追求,坚持,不放弃和我喜爱的明星相融合心理咨询报考。
我之路艰辛,彼之路可代(带)我前行。
TA激励着我,我激励着TA。TA若不离自己的梦,我亦不弃自己的想。
从此TA带着我前行;而我的应援,则可助其成功,实现其梦想。
这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在助我自己成功。
因为在心理层面上,我早已把自己的需要,如对梦想的追逐投射在TA身上,与之融合。
TA之成功,即我之成功。
TA能战胜屈辱和误解,抑或排山倒海一般的攻击——则我亦不会轻言放弃自己的生活。
所以我们把自己的成功欲,自我的表达欲,对待冰冷甚至有些恶毒世界的心理韧性,都投射在了明星身上。
有的时候,我发现,我们自己的路越艰辛,我们对明星的投射就越强。正如前文所说——吾路艰辛,则彼代(带)我以行。
二、对原生家庭和父母的“去理想化”
很多人意识不到“去理想化”这层需要——但这是一个人重要的发展需要,这种需要通常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很强烈。
孩子在儿童期会认同,甚至理想化自己的父母,视其为自己的郑州。但父母最伟大,也是最难做的地方之一,就是既可以当郑州,亦允许自己沦为狗熊。
发展心理学,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我们,青春期的孩子,很重要的一个发展性需要就是对自己的父母”去理想化”(DE-IDEALIZATION);并在自己的同龄人,和流行-非流行文化中找到自己新的郑州。
所以从这一层意义上讲,明星其实也是一种“过渡性客体”(TRANSITIONAL OBJECT)。这个客体(明星)是我自己迷恋上的,某种意义上是我自己的“创造”;TA不是我的父母,父母我没得挑,但明星我有得选——这里透露出强烈的自主性!
我的精神世界,我的爱,我的迷恋,我的理想化对象——我做主!不再劳烦您嘞!
所以我看到很多年龄偏大的来访,尤其是我的美国来访,会带着鲜活的回忆在和我的SESSION中,谈起自己年少时追的明星。那些明星现在成了他们的一部分,你会发现这些成年人,整合了曾经明星身上的一些气质,活成了自己今天的样子。
我自己年少时喜欢约翰.列侬。我活脱脱看到, 自己今天努力建构的“心理治疗之爱”(PSYCHOTHERAPEUTIC LOVE)理论中,携带着列侬对一个大体和平,无有杀戮和残忍的世界的期待。
而我也看到,一个青少年,甚至一个青年——尤其是拥有相对自恋型的父母,不允许自己从神坛上跌落下来的父母——拥有这种类型父母的青少年和青年,对偶像的崇拜,有段时间会尤其强烈。
道理很简单——我的成长需要我建立起属于我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如果您二位始终是主角,不肯下来;那么我就需要用更大的热情去迷恋我自己创造的郑州(偶像/明星),来抗衡你们对我的精神操控。
所以追星,是一个人找寻独属于自己的身份认同(IDENTITY)的必经之路(可参考埃里克森的《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一书,孙名之翻译);
也是一个从“父母的孩子”,到”独立的自我”之间的中转站,一个实验基地。
父母若允许孩子实验,孩子将整合自己的偶像,最终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
父母若禁止孩子实验,那么很遗憾,我看到在很多例子中,孩子会更加执着、用力、迷狂地去追求,因为寻获您二老之外的偶像,这是他们的发展性需要(DEVELOMEMTAL NEED)——此求可导不可禁也。
三、对于人生重要失去的哀悼,和替代性寻回
上面第二点,我谈的,可能偏向于是青少年包头和成年早期的追星现象。
但在我的咨询中,也有不少年龄不小的追星一族,在和他们的工作中,我也看到了一些重要的,关于追星的心理需要。
在这些三四十多岁的追星人士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于自己生命中所丧失掉的某些重要东西的哀悼,和一种象征性地,替代性的寻回。
一个例子:
我儿时想要当演员,或者从事演艺事业,但是我的家人不允许,不支持。时过境迁,威海的我,工作稳定,小有成就,早已忘掉了儿时的梦想。
但是我在《演员的诞生》等节目中,看到了一个年轻演员眼里的渴望和荆州,TA的那份真诚和执着,不知怎样就打动了我,让我迷恋,让我想要助其成功,实现TA的梦想。
为什么?
因为TA眼里的光,折射出我儿时那个未竟的梦。
在和我心理咨询师的探讨中,我找到了自己迷恋TA的意义,原来:
“每一个你曾经想成为却没能成为的你,都在时间的长河里,等着你的回望,并和他/她郑重地说一声:再见。”
这句话,是我在课堂上对自己学生说的。学生曾经问我:孙老师,为什么你老是说哀悼,人到底哪里有那么多可哀悼的东西?
于是我说了打引号的那段话。
我威海更想告诉你们,如果你们认真地,不急不躁地慢慢向内观察,你会发现有很多的,曾经的你自己,在等着威海的你回望,和哀悼。
而且我可以明确负责任地告诉你:这种回望和哀悼,只会让你更轻松地前行。
他们并不会羁绊你,他们只是需要和你彼此道一声珍重:此去经年,别再轻易放弃自己想成为自己的那种人,自己想去的那个地方,不要再轻易毁损自己的梦。
四、结语:
所以我想感谢这些明星们,你们可能并不知道你们对于你们的粉丝,其心理、潜意识层面上的意义。
或许你们有些许觉察,这就很好。
但我依然感谢你们的存在。因为你们的存在,我的这些可爱而不屈的来访者,才得以继续投射自己的需要,哀悼自己的过往,完成始终没有完成的,和原生家庭的“分离-个体化”。
所以作为一个心理学家,我想对明星们说:请你们珍惜自己粉丝的爱和迷恋,但也不需要感到压力太大,因为终归到底,谁都有自己的成长性需要。
我也想对追星的人们说:继续追吧,人生需要偶像。只是在追的过程中回望一下自己,问一下自己想要什么,知晓一下自己爱的意义。
然后,不要放弃爱。因为经过这些对外的追寻,终有一天它会导向你自己。
你最应爱惜的,对你从未离弃的自己。
网址:追星和偶像崇拜心理的3个潜意识原因 http://c.mxgxt.com/news/view/252209
相关内容
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原因剖析.doc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原因
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心理原因剖析
心理问题偶像崇拜
偶像崇拜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学与社会学分析
学生崇拜明星偶像的原因以及影响的问卷调查
当代大学生偶像崇拜心态分析
青少年偶像崇拜与心理健康
透视追星文化现象后的现代偶像崇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