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丨《奥涅金》翻译之争

发布时间:2024-05-02 12:15

原标题:杨靖丨《奥涅金》翻译之争

纳博科夫

1966年,文学声望如日中天的纳博科夫接受《巴黎评论》名记赫伯特·戈尔德(Herbert Gold)专访。后者提问“哪本书能使您留名后世?”不出意料,答案是《洛丽塔》——以及“《叶甫盖尼·奥涅金》评注”。

《奥涅金》英译本皇皇四巨册出版于1964年,其中诗作部分仅占第一册约四分之三篇幅,其余为洋洋洒洒近千页的评注。1940年初,纳博科夫和好友埃德蒙·威尔逊联手完成普希金诗剧《莫扎特和萨列里》英译后,曾计划翻译更多俄国文学作品,可惜未能如愿。1948年8月,纳博科夫再度提议二人合作翻译《奥涅金》,未获首肯,只得单枪匹马奋战,前后耗时约十四年。译文出版后,面对到访的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未来的冲击》[Future Shock]一书作者),纳博科夫不无自豪地展示他的劳动成果:“它们就在那里:三个十六英寸长的匣子,里面装着大约五千张带注释的索引卡”——可见大作家用力之勤。值得一提的是,威尔逊婉拒纳博科夫合译的提议后,又苦口婆心地开导他不必在这一项目上花费太多时间,而应当“专注于小说创作”。

这不是两位文学友人第一次产生分歧。事实上,从弗洛伊德到列宁,从《包法利夫人》到《日瓦戈医生》,他们在思想观念和文学趣味方面差异显著,有时几乎陷于剑拔弩张的对立状态,然而这丝毫也不影响他们的友谊——奠定二人友谊的定海神针,正是俄国文豪普希金。

普希金是威尔逊最喜爱的俄罗斯作家,威尔逊学习俄语据说主要是为了阅读普希金的作品。早在1936年,威尔逊便在《新共和》(New Republic)发表评论文章《向普希金致敬》,其中有《奥涅金》翻译片段(纳博科夫拜读文章后,赞叹威尔逊是“首位不采用抑扬格韵体翻译奥涅金诗节的英译者”)。鉴于当时美国读者对俄罗斯作家(包括普希金、果戈理这样的大作家)知之甚少,威尔逊致信《新共和》文学编辑马尔科姆·考利(Malcolm Cowley),宣告普希金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与济慈和但丁并列,高于其他所有人(例如,他比简·奥斯丁“更具活力”)。与此同时,威尔逊指出,普希金的作品之所以在俄罗斯范围以外迄今未受广泛赞赏,乃是因为它“特别难以翻译”。

对市面流通的译本进行一番研读后,纳博科夫也得出类似结论。“这几部译作的质量堪忧……它们有几分普希金的影子,但仅此而已:真正的普希金还在别处。”其中最令纳博科夫反感的是同为流亡作家的沃尔特·阿恩特(Walter Arndt)的版本。1963年,阿恩特捷足先登,推出《奥涅金》韵体译本,在学界颇受赞誉。纳博科夫随后在创刊不久的《纽约书评》上发表“锐评”,毫不留情地批评这位刚刚获得博林根翻译奖(Bollingen Prize)的“冷酷无情且不负责任的意译者”,抨击其“荒谬的韵律、滑稽的押韵、蹩脚的陈词滥调和差强人意的英语”。文章气势如虹——之前被众人追捧的阿恩特译本(“出神入化”),此时已被批驳得体无完肤,但这也带来一个新的问题:纳博科夫必须拿出一部重量级的“压卷之作”,才能完胜对手而不被啪啪打脸。

尽管纳博科夫自信满满,然而《奥涅金》评注本的差评却不期而至,且多来自他所熟悉的斯拉夫文学圈。斯坦福大学教授罗伯特·康奎斯特(Robert Conquest)断言,纳博科夫的版本“与其说是一个英语译本(translation),不如说是一个‘纳博科夫语’的转写本(transposition)”。相比而言,著名文学评论家爱德华·布朗(Edward J. Brown)在《斯拉夫评论》(Slavic Review)中的评论更毫不留情:“《奥涅金》的这个译本出自我们时代最伟大的一个文人之手,但品质低劣……(他)全盘摒除了诗意,而这样做的根据,只不过是一条浅薄又蹩脚的翻译‘理论’。”哈佛大学教授亚历山大·格申克龙(Alexander Gerschenkron)对译文优劣之处进行全面评判后得出结论:“被纳博科夫如此轻易且不屑地牺牲的优雅、清晰和悦耳,不是他自己的而是普希金的。……我十分痛心,纳博科夫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他为了追求独特性无所不用其极,却很不幸地被一系列因素弄得面目全非:他不惜一切代价贴近原文的强烈愿望、让人费解的理论体系、永远不可能履行的承诺、恶意的掉书袋行为、不受约束的情感,以及,最后一条,他毫无节制的自我中心。”

不难看出,尽管语气轻重不同,但各家评论的焦点却高度一致,即纳博科夫臭名昭著的“直译”论。纳博科夫本人曾坦言,他“在直译的圣坛上,甘愿献祭一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之典雅、音韵之和谐、表意之清晰、品味之高尚”,当然,与此同时,他仍须“兼顾现代惯用的语法及文法”。正如他日后在访谈中所言,他“故意把普希金字字珠玑的诗行译成索然无味的译本,觉得若是学生们把他的译本当成蹩脚的对照译本的话,那真是他最大的回报”。很显然,如果说文笔不畅是水平问题(毕竟英语并非他的母语),刻意为之就显得颇有些无厘头了。如此一来,连纳博科夫的好友拥趸也被迫临阵倒戈。日后纳博科夫文学档案整理者、传记作家布赖恩·博伊德(Brian Boyd)直言《奥涅金》译文“不仅缺乏韵律之美,而且平淡无味,生硬尴尬”,难免有唐突普希金之嫌。另一位好友、文学史家格列布·斯特鲁夫(Gleb Struve)也责怪纳博科夫“使用了罕见、生僻又怪异的、非普希金(unPushkinian)风格的词汇”——正如翻译家克莱夫·詹姆斯(Clive James)后来所说:纳博科夫“让普希金听上去像一个拼字游戏爱好者(Scrabble buff)”。总之,无论纳博科夫如何自辩,评论家一致认为他的离“金”叛道,结果不仅毁了大文豪普希金,也毁了他自己的文学声誉。用著名诗人罗伯特·洛厄尔(Robert Lowell)的话说,纯粹是一种“恶搞(spoof)”。

普希金基于十四行诗创制的“奥涅金诗节”极富节奏感和音乐性,一唱三叹,往复回环,令人叹为观止,带给读者极大的精神愉悦,但它同时也令模仿者望而却步,更令翻译家大伤脑筋。然而对于纳博科夫这样的文学“魔术师”而言,这确乎也算不上什么难题。1938年,纳博科夫在俄语小说《天资》末尾引用了一段“被视为完美的奥涅金诗行”。1963年,纳博科夫又亲手将这部小说翻译为英文,以合辙押韵、同样“完美的奥涅金诗行”作结。评论家对他英语能力不足的推断,实际上并不成立——他在康奈尔以一口标准的伦敦腔(他本科毕业于剑桥)讲授欧洲名家小说(从奥斯丁到卡夫卡),口若悬河,倾倒众生;他的康奈尔同事M.H.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盛赞他是一位“魅力难以抵挡的演讲家”;威尔逊曾评价他的非母语文学创作世间“罕觅其匹”(唯一的例外可能是同为贵族出身的流亡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纳博科夫在收入《俄罗斯文学讲稿》的“翻译的艺术”一文中也颇为自矜:“我的英语比起我的俄语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事实上,其区别就好比一幢半独立式的别墅之于一所世袭的庄园”——可见,气韵流动的英语格律诗文于他而言,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理由很简单,在纳博科夫看来,普希金的韵律太过高明,可遇而不可求,因此“用韵律翻译奥涅金绝无可能”——在他看来,之前数位《奥涅金》译者不惜一切代价试图保留韵脚,反而扭曲了原文。1955年,他在发表于《党派评论》(Partisan Review)的文章“翻译问题:英文版奥涅金”(“Problems of Translation: Onegin in English”)中断言,市面上那些朗朗上口的、“可读性强”的译文都是垃圾,它们“与其说是对古代杰作的嘲讽,不如说是对商业诗化的嘲讽”。究其原因,是上述译者的翻译方法存在根本缺陷。纳博科夫本人倡导的翻译方法包括三类:(一)意译:基于原作的自由发挥,因为形式上的需要、读者的习惯和译者的知识水平而有所删减和增补;(二)词法(或句法)翻译:翻译词语的基本含义(及其顺序);(三)直译:在另一种语言联想和句法允许的范围内,准确再现原文的语境含义——纳博科夫对最后一种青睐有加,“只有直译,”纳博科夫坚称,“才是真正的翻译”。在这一策略指导下,纳博科夫声称要将《奥涅金》翻译成“绝对的字面意义,没有阉割,没有填充”,并且“要有大量脚注,脚注像摩天大楼一样延伸到这一页或那一页的顶部”——日后在论战中,威尔逊将这种直译法斥为纳博科夫的“教条主义倾向”。

四面楚歌之际,纳博科夫向威尔逊求援(虽然明知《洛丽塔》爆红后,这位昔日的文学导师对他“不无嫉妒”),然而令他始料不及的是,威尔逊对译本全盘否定,其杀伤力远超上述反对派之和。一段持续四分之一世纪之久的文学情谊,由此也戛然而止。

威尔逊对《奥涅金》译本第一印象不佳。正如他对《纽约书评》编辑芭芭拉·爱泼斯坦(Barbara Epstein)所说:“仅仅随意翻看一下,我就能预料到,沃洛佳(纳博科夫昵称)的译文,和阿恩特的译文一样会招致反对。他的语言平淡无味,句式稀奇古怪,甚至词不达意。而且他对俄语的认识也存在偏差。”在仔细阅读全书后,威尔逊进一步证实他的直觉无误。于是,他决定在《纽约书评》刊发长篇书评,就翻译策略和文艺美学等问题,与纳博科夫进行商榷。

与之前的评论家聚焦于译文的语言风格不同,威尔逊尽管也指出诗文部分翻译不够准确之处(并存在少数英文词汇“误用”的现象),但他的矛头却直指纳博科夫最自鸣得意的“评注”部分,认为这部规模宏大、略带戏仿(parodic)色彩的评注有些“过火”,说明译者本人“对(普希金)写作的质感和韵律以及语言技巧的敏感度把握不足”。众所周知,普希金文风以简洁明快著称,而纳博科夫无处不在的评注却“截断”了流畅的叙事——比如原作中提及“浪漫主义”和“决斗”,译著则在评注中不遗余力讲解夏多布里昂、斯塔尔夫人以来欧洲大陆文学风尚的变迁,并以历史学家锱铢必较的严谨笔触还原普希金本人的决斗场面。普希金以“许许多多的日子”(奥涅金和塔吉雅娜相识)已经逝去为全诗作结,纳博科夫则在评注中精确地考证出日子总长“三千零七十一天(1823年5月9日-1831年10月5日)”。其最极端的事例,是长篇累牍地展开“总状绿绒蒿(racemosa)的疯狂教程”(在威尔逊看来,该词在原著中不过是一个凑韵的名词),“这就是我们所认识的纳博科夫,”威尔逊不无激愤地写道,“令人厌烦的纳博科夫,其过度堆砌(overaccumulation)造成阅读疲劳。”

威尔逊将《奥涅金》定义为“拜伦唐璜式诗体小说”,并坚信“就叙述的速度、重点和简洁而言,没有任何诗人能够超越普希金,甚至包括但丁”,因此力主“按照原来的格律和韵律方案”来翻译——换言之,即参照英语十四行诗的韵步进行处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威尔逊承认,如果跳过冗长的部分,纳博科夫译本“读起来非常惬意,也能从中看出译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若干文学点评“不乏洞见”,但这位当红小说家把文学杰作视为“一种类似于法贝热(Fabergé)复活节彩蛋或其他精致的小玩意”轻率地加以处理,其态度极不端正。在评论的末尾,威尔逊再次对纳博科夫脱胎换骨式(déraciné)的翻译风格提出质疑:“一方面,他写的东西并不总是真正的英语。另一方面,他有时也暴露出……对俄语不太熟悉。”或许正是最后的“定评”,让心高气傲的纳博科夫怒不可遏——他立即致信《纽约书评》编辑,要求对方预留版面,他将要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威尔逊发起反击。

对于创刊不足两年,且致力于与《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等老牌强势媒体一争高下的《纽约书评》编辑团队而言,这真是求之不得的喜讯。事实上,在接下来的数年间,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展开了“二十世纪美国文坛最著名的一场论战”——英国的《旁观者》杂志也煽风点火,宣称“这是自F.R.利维斯给予C.P.斯诺致命的打击之后最为血腥的文学争论”——吸引眼球无数,而作为主战场的《纽约书评》也借此一战成名,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文学圈的地位和声望。

两位文学友人争论的首个焦点问题是:普希金是否掌握英文?根据威尔逊的考证,普希金笔记本中摘引了若干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拜伦等人的诗文段落;普希金关于《奥赛罗》的部分论述直接源自柯勒律治《燕谈录》(Table Talk);《奥涅金》全篇包括题记和脚注在内,提及拜伦其人其作凡十余处;再加上普希金对《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不着痕迹的“化用”,因此,完全有理由论断这位俄国大诗人能够熟练阅读和理解英文。与之相反,纳博科夫秉持一贯的教条主义原则,坚称普希金不懂英语,只“阅读过拜伦诗作法语译本”,并辩称“普希金的图书馆里的确有许多英文书籍,但他实际上看不懂”。紧接着,纳博科夫调转枪口,对威尔逊的历史研究法提出质疑:“俄国的学究们认为普希金是亚历山大一世时期社会和历史现象的典型代表,唉,这种将个别天才的独特构想泛化和庸俗化的倾向在美国也有追随者”——此处暗讽威尔逊早年对托洛茨基盲目崇拜。

直译法是双方争论的第二个焦点。纳博科夫引用普希金著名论述为自家张目:“普希金曾将译者比作在文明驿站换乘的快马。而我所能想到的最大嘉奖,就是学生们能把我的作品当作一匹马驹。”——即通过直译的译本将读者“引向原著本身(而非译者)”。此外,纳博科夫还援引普希金对夏多布里昂《失乐园》法译本的评价:“这位最重要的法国作家,逐字逐句翻译弥尔顿,并宣称,逐行对译可能是他的艺术巅峰。”对于纳博科夫的引证和辩解,同样精通俄国文学和法国文学的威尔逊以更为确凿的例证给予反驳:1830年,普希金着手翻译英国诗人巴里·康沃尔(Barry Cornwall)的抒情诗。为达成自己“再创作”的目的,这位大文豪对翻译材料进行了“深度”加工处理(原作仿佛只是一幅草图,而他的译作才是成品)——其目的并非忠实原作,而是追求艺术效果。可见,或许仅是口头宣称,然而事实上,普希金并不赞成直译。

再次,至于为何选择“评注”这一散文化的形式传达普希金的诗意,纳博科夫认为这是出于天才的“创意”——他借用普希金未竟之作《叶泽尔斯基》(Ezerskii,1832)中的诗句,“为什么年轻的苔丝德梦娜/深深地爱着她那个黑人,/犹如明月爱夜晚的幽冥?/只因为不管风儿、鹰鹫/或少女的心都无规律可循。/自豪吧;诗人,你也是这样,/你写诗并不按什么规定/”(冯春译),强调天才的表达方式不受任何拘束。对此威尔逊驳斥,纳博科夫宣称他的翻译原则是“迎合原作”(“servile path”),而他恰恰选择了描写无拘无束诗歌天才的诗节,足以说明“他的灵感无法与普希金相匹配”,这本身未尝不是一种绝妙的讽刺。不仅于此,以威尔逊对其人德行的了解,惯于恶作剧的纳博科夫极有可能以这样一种另类的方式“为未来的评论家挖坑”——他曾编排出一位子虚乌有的十九世纪小说家的生平,戏弄哈佛同事哈里·莱文(Harry Levin)教授——而威尔逊本人也不止一次落入他设置的陷阱。

数个回合交锋之后,论战由学术争论升级为相互抖露隐私的人身攻击,尽管吃瓜群众一片喝彩——连威尔逊的第三任妻子玛丽·麦卡锡(Mary McCarthy)也饶有兴致(她从笔战中了解到若干威尔逊从未向她坦白的糗事),鼓励丈夫“继续作战”,但明眼人深知,这场愈演愈烈的论战已沦为一场闹剧。最终,经过双方共同的友人以赛亚·伯林(以及诗人奥登)出面调停,论战告一段落,但二人的友谊显然再也无法回到过去。

半个多世纪后回顾这一场翻译论争,撇开其背后关涉的意识形态之争及家庭琐屑引发的私人恩怨,有两点似乎为当事人及围观者所忽略。一是口口声声痛恨苏俄政权的纳博科夫(其父遭政治暗杀)对故土和母语的眷念之情。根据纳博科夫的乡先贤、俄罗斯著名文学评论家巴蒂乌什科夫(F. D. Batiushkov,1857-1920)的翻译理论,翻译家选择何种翻译方式,以及翻译是否忠实原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语言文化和源语言文化的优劣程度。换言之,处于优势地位的文化倾向于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改编“劣势”文化的文本,而“劣势”文化则会盲目地尽可能多地复制“优势”源文化文本的特征。尽管纳博科夫一向宣称“热爱美国”(与身为纽约知识分子领袖的“恨国党”威尔逊恰成鲜明对比),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俄罗斯主义(Russianism)情结依然浓厚。照他的看法,俄语是一种私人化的象征性语言,是非同寻常的“传递性情感语言”(zaum),将这样一种富含情感传递的诗性语言翻译成日常用语无疑是“背叛之举”,结果难免“堕入虚假与庸俗之境”。纳博科夫固执地认为,俄罗斯语言及文化高人一等,因此,处于低位的英语应当尽力向其靠拢,而非相反。此后无论饱受何种抨击,纳博科夫也不改初衷,正说明他坚守的是一种纯粹的文化自信。

此外,双方辩论中充斥语言学甚至植物学细枝末节的深入探讨,但博学多闻的威尔逊似乎从未意识到纳博科夫所从事的并非他所声称的文学翻译(篇幅不及全书十分之一),而是地地道道的学术翻译(scholarly translation)。例如,作为蝴蝶专家的纳博科夫注意到,在《奥涅金》第三章中,“事件的剧烈流动构成了一个结构最为和谐的实体,(与蝴蝶一样)具有流线型(streamlined)的身体和对称的(symmetrical)翅膀”。如同纳博科夫日后在《固执己见》(Strong Opinions,1973)一书中坦承的那样,他将所有本应应用于翻译的语言艺术都倾注在他对这部诗体小说的学术评论中,而自己的翻译之所以显得“拙劣、笨重且盲目地忠实原文”,是因为他预期的是康奈尔大学英文系师生这样的读者,而非文学门外汉。因此,无论是书中触处皆在的双关语和各式文字游戏,还是精思附会、丝丝入扣的学术考据,他自信总不难觅得知音。一般来说,学术翻译着重关注源语言文本的思想和文化价值,其服务对象并非普通读者,而是专业人士或具有专业素养的读者——换言之,其翻译目的并不在于普及,而在于研究。纳博科夫巨著定价一百五十美元,本身也说明了其品位和趣旨。或许,正如曾尝试翻译《奥涅金》的英国小说家伯吉斯(Anthony Burgess)所说,纳博科夫“这四卷本代表了学术的完美……本身就接近于伟大的艺术”。纳博科夫早年在“翻译的艺术”一文中以谦逊的态度声称:“我一向对于自己的译本并不满意,但是我的研究得出的几项规则也许能让其他作者受益。”可惜,这类袒露作者心声的肺腑之言并未引起威尔逊的属意。

平心而论,当这场论战发动之时,评论家威尔逊与小说家纳博科夫均已步入迟暮之年,因此难免患上李尔王式的“老年症”,变得愈发偏执与暴躁。一如汉娜·阿伦特对玛丽·麦卡锡所言,威尔逊一生争强好胜,无时无刻不想“证明自己的聪明才智”——威尔逊本人在名作《爱国者之血》(Patriotic Gore)中将这种下意识“伤害他人的冲动”归结为“知识分子的傲慢和潜意识的优越感”,但实际上却“是脆弱的自尊心在作祟”。同样,成名以后的纳博科夫也逐渐忘却当年威尔逊对他的提携之恩,颐指气使,睚眦必报,由此背负薄情寡义之恶名。1974年5月,当威尔逊遗孀收集整理双方往来书信时(中译本定名《亲爱的邦尼,亲爱的沃洛佳:纳博科夫-威尔逊通信集1940-1971》),纳博科夫回首往昔,为这一场意气之争深感痛心疾首。他在临终前写道:“重温属于我们那个光辉岁月的信件往来,我的痛楚不言而喻。”诗不云乎: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呜呼哀哉。

责任编辑:

网址:杨靖丨《奥涅金》翻译之争 http://c.mxgxt.com/news/view/2549

相关内容

静谧安宁 恬淡悠扬——《艺术里的奥林匹克》带您欣赏油画《阿涅尔的泳者》的视觉艺术
翻译出版名家谈汉译名著:要多读深读经典原著
“汉译名著名家谈”第二讲——汉译名著翻译出版名家谈成功举办
田馥甄歪屁股的瓜?杨幂完蛋了?金靖怀孕的瓜?刘德华晚节不保?田嘉瑞自吹自擂?
书荐丨《八十本书环游地球》:哈佛大学教授的80堂文学课,不可错过的各大洲经典之作
东西问·汉学家|加拿大汉学家王健:翻译中国诗词为何要“脚踏两条船”?
所以金靖是已婚怀孕还是未婚怀孕啊 之前对她印象还是和李佳琦炒cp
《神雕》为什么年轻时候的杨过在“侠”的方面表现一般?他很自私
金靖官宣怀孕 男方是动画《不良人》导演舒奕橙
《纽约三部曲》作者保罗·奥斯特逝世,被视为美国当代最勇于创新的小说家之一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