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大家邵逸夫:百亿资产传承秘诀|家族故事
*邵逸夫
近年来,中国超高净值人士人数极速增长。随着财富的增长,财富创造者不应只是习惯于过去的“创富”模式,还应认真思考如何“守富”与“传富”。《家办内参》特推出“家族故事”栏目,深度解读知名家族创富、守富与传富的故事、理念与方法。
今天,与你分享“娱乐教父”邵逸夫百亿资产传承的秘诀。
邵逸夫曾是叱咤娱乐界的影视大亨,创办了邵氏兄弟公司,制作影片超过1000部,执掌TVB 40年,在香港历次收视大战中屹立不倒;同时,也是享誉世界的慈善大家。
而他洒脱的百亿资产传承方式——遗嘱和家族慈善信托,更是让其离世后资产仍能庇荫子孙,同时又实现了公益慈善的双赢,值得许多内地企业家学习借鉴。
文 |《家办内参》
01
“娱乐教父”邵逸夫的百年传奇人生
《上海滩》《霍元甲》《射雕英雄传》,这些广为人知的TVB剧集,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周星驰、甄子丹、李嘉欣、袁咏仪、蔡少芬……这些香港知名影视剧明星,皆出自一代“娱乐教父”邵逸夫的影视帝国之手。
据不完全统计,在邵逸夫107年的传奇人生中的最鼎盛时期,其个人家产超过200亿港元。
邵逸夫,1907年于上海一个商人家庭出生,祖籍浙江宁波,邵家兄妹八人,邵逸夫排名老六。而邵氏家族进入电影行业,始于大哥邵醉翁。起初,邵醉翁在金融和商界摸爬滚打,后因经营失利开始寻求新出路。1922年,因接手了法租界的娱乐场所“笑舞台”,邵醉翁随后发现了影视行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1925年与邵家二哥三哥一起创办了邵氏家族的第一家影业实体公司:天一影片公司。邵醉翁曾解释,之所以取名为“天一”,就是要敢为人先,争做天下第一,能做第一,绝不做第二。
彼时,邵逸夫还在读中学,对娱乐行业兴趣颇浓,因此他一有空就来“笑舞台”。当时的上海市是全中国最繁华的城市,娱乐行业相当繁荣。耳濡目染之下,年少的邵逸夫暗生“娱乐心”。
*邵邨人、邵醉翁、邵逸夫
1926年,刚刚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和哥哥们南下到东南亚的中心——新加坡去开拓南洋电影市场,天一影片发展迅速。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邵逸夫与三哥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先后购入多间戏院。
1932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因上海政治局势不稳,“天一影业”迁往香港发展,并成立了“天一港厂”。邵逸夫任制片和导演的中国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上映引起轰动,将中国观众带入“有声时代”。
上世纪30年代中期到二战前,邵式兄弟在东南亚一带已拥有139家电影院和9家娱乐场所,成了声名显赫的大富豪。
1957年,为了开辟事业新大陆,时年50岁的邵逸夫正式移师香港。1958年,邵逸夫在香港成立了邵氏香港有限公司并建成制片厂。这便是后来著名的邵式兄弟电影制片厂。在这座电影城中,邵式兄弟拍摄了1000多部电影。
从20年代从事电影业至今,邵逸夫经历了电影不同时代的演变,目睹了中国电影的成长与兴衰,堪称电影史的见证人。他对影片质量的把关极为严格,一旦出现劣片,他便会将其亲手烧掉,毫不手软。在他看来,“没有好的戏,宁愿烧掉”。
邵式家族可谓中国电影事业名副其实的拓荒英雄。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中国电影的每一步变迁都有邵氏家族献出的心血。邵逸夫具有超人的毅力和敬业精神。他曾说:“我晚上只睡一个小时,其余时间便是工作。”他认为成功之道在于苦干,只有保持工作才会长寿。
02
邵逸夫的财富观:从“吝啬”到“慷慨”
如今,以慈善扬名的邵逸夫,在早年却非常“小气”,有着商人“重利轻义”的习惯。
1970年,香港《南北极》杂志曾刊登过一个故事,有位电影公司总裁每日乘坐劳斯莱斯从一家敬老院门前经过,敬老院里一位落魄老人看到后便写信告知其落魄困境,希望获得其帮助。几天后,该老人收到了这位总裁的一张支票:仅500港币。
不仅如此,在企业经营上,邵氏企业对员工也十分“苛刻”。邵氏企业采取“月薪制”,即使是一线明星也只能按月领取工资。后来创办TVB后,邵逸夫也只以“节目时数”给演员支付极低的片酬,这导致许多明星和导演纷纷出走。甚至,其手下知名导演李翰祥因无法忍受其“抠门”,带领整个班底出走,投靠竞争对手公司。
而邵逸夫这种“吝啬”的做法,也令其错失了许多人才。其中,一代“功夫影星”李小龙便是其错失的人才之一。早年,李小龙还是新人时,曾向邵氏集团开价每部戏1万美元的片酬,邵逸夫断然拒绝,只肯给出1/4的价格。随后不久,李小龙便被邵氏集团的对手嘉禾公司以7500万美元的片酬抢先签走,而李小龙主演的《唐山大兄》成为当年香港票房最好的影片,这令邵逸夫懊悔不已。
不过,自邵逸夫三哥邵仙客患重病逝世后,邵逸夫幡然悔悟,他发现三哥并未真正享受到财富带来的快乐,而钱财也只不过是身外之物。邵山客生前口碑不太好,对员工吝啬,对公益慈善贡献太少。而逝世后,他将巨额财富带进了棺材,吝啬的形象再也无法改变。
至此之后,邵逸夫性格大变,他不愿再步三哥后尘,不再对积累财富如此热衷,而是萌发了投身于教育、医疗事业捐助的想法,希望留得身后名。
*北京大学逸夫楼
在三哥去世前两个月,邵逸夫捐赠了1.06亿港元,其中730万港元用于资助香港的大学和医院。之后,他每年都会向内地捐赠1亿港元用于大学兴建图书馆和科技馆。截至2012年底,累计向内地捐赠47.5亿港币,项目6013个,以“逸夫楼”“逸夫馆”“逸夫堂”命名的教学楼、科技馆和医疗中心遍布全国31个省市。2014年,邵逸夫与世长辞之后,丧礼一切从简,其留下的邵氏基金仍持续对教育、医疗事业进行捐助。2008年,中国民政部授予邵逸夫 “中国慈善奖终生荣誉奖”。
邵逸夫曾说,“赚钱难,把钱用在适当的地方更难”;“创业、聚财是一种满足,而散财、捐助是一种乐趣。”
03
邵逸夫的百亿资产传承
2014年1月7日,一代英豪邵逸夫走完了其107年的传奇人生,他的慈善义举赢得了几乎所有人的尊重。那么,邵逸夫逝世后,其生前的百亿资产到底是如何传承的?其中,最为关键的两个方式是遗嘱和家族慈善信托。
*邵逸夫与元配黄美玲
有香港媒体曾报道,1987年,在元配黄美玲病逝后,邵逸夫为子女设立了家族信托基金,以此保证子女衣食无忧,一生富足。邵逸夫的传承哲学,处处体现了家人才是其人生传承的使命和寄托。
*邵逸夫与第二任太太方逸华
1997年,邵逸夫与第二任太太方逸华结婚,并立下了遗嘱分配家产,原因是不想自己的子女日后与方逸华争家产、闹家变。随着年事渐高,邵逸夫曾多次被传出入院消息,但从未传出过后代争家产的消息,这正是得益于邵逸夫对财富的合理规划。
邵逸夫名下的信托基金有三个: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邵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邵逸夫奖基金会有限公司。
其中,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简称为邵氏基金,是最常见的捐赠主体,许多中国大学的“逸夫楼”为该基金所捐建。
而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是“为儿女成立的信托基金”,是邵氏家族财产的最终持有者,这一基金被委托给一个注册在百慕大的Shaw Trustee (Private) Limited的神秘机构运营,以完成家族财产增值保值。
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通过Shaw Holdings Inc.这个控股平台有三块资产:100%地持有邵氏兄弟的股权,100%地持有邵氏基金的股权,可能100%持有邵逸夫奖基金会。
*邵逸夫慈善信托结构图请点击输入图片
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是家族信托的一种方式,慈善家族信托并不等于真正意义上的慈善信托。原因在于,根据规定,慈善信托的委托人不得指定或变相指定与委托人或受托人具有利害关系的人作为受益人,而在慈善性家族信托中受益人通常会包含家族成员,也就是说慈善性家族信托是一个包涵慈善目的,却并不是只有慈善目的的信托。
晚年的邵逸夫和四个子女关系疏离、子女无心继承父业,因邵逸夫将自己创立的影视帝国交给了第二任妻子方逸华打理,导致子女与继母之间心生嫌隙。2008年邵逸夫不惜出较高于市场价64%的溢价私有化邵氏。2009年,邵氏成功从股市摘牌。之后由陈国强、王雪红等组成的财团以总价86亿港元收购邵氏所有股权,作价62亿。加上清水湾地块24亿,这笔钱就成为了邵氏基金信托的现金。
据悉,邵逸夫成功将名下股权、地产套现后,随即成立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该基金由第二任太太方逸华执掌。虽然邵逸夫的两个儿子与继母方逸华之间存在嫌隙,不过家族信托中明确规定了每个家庭成员的财产的受益权,避免了家产纷争。除了已被变现的资产,邵逸夫还为四名子女、方逸华分别保留了部分产业,保证他们在生活富足的同时,实现事业发展。
邵老设立的慈善先行信托,其运行模式为由委托人设立慈善信托并约定信托的存续时间,在该时间内信托财产协议约定方式完成慈善活动,到设立年限后,由委托人指定的人受领剩余财产。通过这一模式,可以让后代也持续参与到慈善事业中,利于家族精神的传承。
而在邵老辞世后,TVB中争夺财产的闹局并未在邵家上演,便是得益于生前设立的遗嘱和慈善信托基金。邵老并不强求自己的产业一代传一代,而是将产业传承简化为财富传承,在他看来,“家可传,业难传”,没有任何一个家族产业是需要永远传承的。
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的设立,也实现了两个目的:一是通过一个综合性架构实现传承与慈善,二是将资产交由专业公司打理实现保值增值。
其实,邵老这种财富传承的规划和方式,非常值得国内具有相同需求的超高净值人士借鉴。财产的分配越早规划越好,遗嘱最好只有一份,明确无争,需想明白到底应该传承什么。
(《家办内参》提醒: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网址:慈善大家邵逸夫:百亿资产传承秘诀|家族故事 http://c.mxgxt.com/news/view/255233
相关内容
「家族传承」邵氏家族信托解密:六叔邵逸夫如何让家业长青邵逸夫气功照曝光 200亿身家归慈善
TVB大佬邵逸夫背后的故事:巨额财富做慈善,儿女与他断绝关系
邵逸夫养生有道 曾向曾荫权传授长寿秘诀
邵逸夫养生有道 曾向前香港特首传授长寿秘诀
邵逸夫去世:早立遗嘱分百亿身家 避子女与妻争产
“中国首善”邵逸夫:4个儿女全部断绝关系,200亿资产谁也不愿继承
邵逸夫与子女关系不和致庞大产业无接班人
邵逸夫的4个儿女全部和他断绝关系,谁也不想继承遗产,为何?
邵逸夫是个谜!他每年向国内捐1亿港币,死后200多亿财产无人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