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一颗种子改变世界

发布时间:2024-12-17 14:40

新浪新闻

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一颗种子改变世界

【前言】

一粒小小的种子改变了世界。

袁隆平,这位“杂交水稻之父”,在1973年率领科研团队开启了的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在数年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有力回答了世界“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正如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帕尔伯格所言:袁隆平把西方国家远远甩到了后面,为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并将引导中国和世界过上不再饥饿的美好生活。

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并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 

【导读】

文革时冒险将残存秧苗藏进臭水沟

袁隆平:推广超级稻可保中国粮食安全 

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将多养活数亿人

热议:网友称仇富不仇袁隆平

“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这个禾下乘凉梦,袁隆平做了两次。而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关于水稻的梦,他一做就是40多年。

从《诗经》慨叹的“天降丧乱,饥馑荐臻,无以卒岁”,到清朝《履园丛话》描写的“蝗旱不登,饿殍载道”,饥饿曾经长时间和中国人如影随形。

2005年年底,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北京正式宣布从2006年起停止对华粮食援助。这标志着中国26年的粮食受捐赠历史画上了句号,并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援助捐赠国。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其中杂交水稻立下了汗马功劳。

失败中诞生的灵感火花

上个世纪60年代,湖南省安江农校早稻品种试验田,青年教师袁隆平被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吸引了:株型优异,穗大粒多。他蹲下身子仔细地数了数稻粒数,竟然有160多粒,远远超过普通稻穗。兴奋的袁隆平给这株水稻做了记号,将其所有谷粒留做试验的种子。

第二年的结果却让人很失望,这些种子生长的禾苗,长得高矮不一,抽穗的时间也有的早,有的迟,没有一株超过它们的前代。

袁隆平百思不得其解,根据蒙德尔遗传学理论,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应该不会分离,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灵感的火花来了:难道这是一株天然杂交稻?而当时权威看法是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不具有杂交优势。

从这时开始,袁隆平下定决心不为权威所限,通过科学的研究揭示出水稻杂交的奥秘和规律。1966年,他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述了水稻具有雄性不孕性,并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带来大幅度、大面积增产。这就是袁隆平首创的“三系法”杂交水稻。

方向找到了,并不代表研究就一帆风顺。从纸上理论到田里的累累稻穗,杂交水稻研究走过一条充满荆棘的艰辛之路:他遭遇了“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雨,人为的毁禾、地震的死亡考验,以及试验技术上的数次重大失败等。

袁隆平和助手尹华奇、李必湖轮流到气候温暖的海南、云南等地育种,用1000多个品种的常规水稻与最初找到的雄性不育株及其后代进行了3000多个试验,但能保持不育特性的比例不但没有提高,而且不断下降。

袁隆平静下心来阅读国外有关高梁杂交试验的论著:杂交高梁不育系是用西非做母本,南非高梁做父本的远缘杂交成功的。灵感再一次显现:利用野生稻走远缘杂交之路。

在袁隆平这一思想的指导下,1970年,两名助手在海南找到了野生稻雄性不育株。袁隆平确认后,将这株珍贵的野生稻命名为“野败”。1971年,袁隆平无私地将“野败”材料提供给全国各地的研究者,大大推进了杂交水稻在全国的研究。

失败并没有就此离开。1972年,袁隆平和助手将“野败”与栽培稻杂交转育成功的杂交水稻,试验的结果只表现在禾苗长势上,除了稻草比常规稻多一倍之外,稻谷没有表现出增产优势。

当时,杂交水稻怀疑论者嘲讽地说:“可惜人吃的是饭,不吃草。”袁隆平顶住巨大压力,认真分析试验后判断:这次失败,恰好证明了杂交水稻具有优势,关键是将这种优势向稻谷发展。在他的指导下,研究人员改进品种组合,在第三年达到亩产505公斤,比常规水稻增产30%。

袁隆平拉得一手好提琴,他说:“艺术创作要有灵感,灵感来了,一首曲子哗哗哗就流出来了。我们科研也有灵感,一定不能害怕失败,恰恰在失败中会产生灵感的火花。”

77岁的科研跳高运动员

“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这是挂在袁隆平家中的一首自作诗。

“三系法像包办婚姻,两系法是自由恋爱,超级稻是独身主义”,这是袁隆平对杂交水稻演变过程的形象比喻。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稻,从亩产400公斤到600公斤再到800公斤,他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

1973年10月,在全国杂交水稻会议上,袁隆平发表论文《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进行大面积推广,全国达到208万亩,增产全部在20%以上。1981年,袁隆平被授予新中国第一个、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8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学术会首次公认:中国科学家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在对杂交水稻的一片赞扬声中,袁隆平自揭其短:杂交水稻“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孽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

他决心开展新的研究攻关,在1986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方法从三系向两系再向一系迈进的战略设想。1987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项目,袁隆平出任责任专家,主持全国16个单位协作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大面积生产,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了5%~10%。

当全国农业界的兴奋还没有离开“两系法”,袁隆平又提出超级杂交稻分阶段实施的战略目标:把塑造优良的株叶型与杂种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旨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超高产杂交水稻选育技术路线。

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亩产700公斤目标实现;2004年,800公斤目标实现;2005年,超级稻第三期小片试验田达到900公斤。

“我是一个从小喜爱跳高运动的人,现在搞科研,也是像跳高一样,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如果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袁隆平说。

世界的袁隆平

全世界有超过8亿饥饿人口,全球平均每天有两万人多人死于饥饿,其中近一半是儿童。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的袁隆平将目光投向了全世界为饥饿所困的人。

从1979年首次走出国门、在美国开花结果开始,目前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种植面积达到150万公顷。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对世界减少饥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1995年开始,菲律宾把发展杂交水稻作为解决粮食和发展经济的战略决策来抓。2005年种植杂交水稻面积达37万公顷,平均每公顷6.5吨,比其全国水稻平均单产高80%。尝到甜头的菲律宾政府,计划到2007年发展杂交水稻300万公顷,实现粮食自给。

印度尼西亚粮食多年不能自给,是世界最大的大米进口国。2001年,首批中国杂交稻在印尼5个省10个试验点展开,单产普遍达到每公顷8吨以上,最高达12吨,而原来的常规水稻每公顷只有4.5吨。

马来西亚稻米产量多年来增长缓慢,造成大米短缺,自给率只有60%左右,每年需花费巨额外汇进口大米。引进“超级杂交水稻”为马来西亚实现稻米自给带来了希望。

从亚洲到美洲,再到非洲、欧洲,增产优势明显的杂交水稻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杂交水稻外交”成为我国重要的外交品牌。

包括“拯救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世界粮食奖”、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多个世界奖项和荣誉,就是对袁隆平为全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肯定。

“我有两个愿望:一是2010年超级杂交水稻能实现亩产900公斤的目标,二是将杂交水稻在全世界推广到1500万公顷,多养活1亿世界人口。”自称拥有“7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心态,更有20多岁的肌肉弹性”的袁隆平对此信心十足。到那时,他正好80岁。(记者 甘丽华)来源:中国青年报

共和国纪事系列文章:

1972年尼克松访华:跨越最辽阔海洋的握手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曾因三年经济困难延期

1969年激战珍宝岛:中国勇士浴血拼斗坦克群

1968年知青下乡:1700万人的大迁徙

1967年中国首颗氢弹爆炸:大胆采用轰炸机空投

1965年中国不惜代价援越抗美 32万人陆续参战

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央指示打得要狠

1956年双百方针:知识分子的新生

1955年首次将帅授衔: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辞帅

1954年日内瓦会议:周恩来舌战16国阵营

1953-1956年三大改造:民族资本家的命运转折

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艰难地探索着前进的道路。科学大师通过自己的艰辛劳动和智慧,往往为人类开辟出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天地。

袁隆平,一个貌似农民而内心却燃烧着如火激情的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从60年代发现野生的“天然杂交稻”开始,寻找到“雄性不育株”,冲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的传统经典理论束缚,极大地丰富了遗传育种的理论,开启了的杂交水稻王国丰产增收的大门,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找到了有效的办法,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43年里,他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汗水。

今年1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出席中菲农业合作情况交流会上说:“这次我点名让袁隆平作为特邀专家随团访问菲律宾,袁隆平的言行反映了中国人民和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心声。杂交水稻是人类种植业的重大突破。”

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帕尔伯格热情赞誉:“他把西方国家远远甩到了后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种优势的伟大科学家,袁隆平为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这样也降低了人口增长率。随着农业科学的发展,饥饿的威胁正在退却,他必将引导中国和世界过上不再饥饿的美好生活。”

一粒小小的种子改变了世界。

一位新中国“当代神农”终结了全人类的饥饿,

一种心系天下苍生的博大胸怀在科学史上树起了新的丰碑。

――题记

2001年2月1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暖意融融。党中央、国务院在这里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鲜花和掌声中,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71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从江泽民主席手中接过了奖状和证书。他和吴文俊院士一样,获得500万元的国家重奖。

2007年4月29日,77岁的袁隆平飞抵万里之外的大洋彼岸的华盛顿,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出发前,他的腰痛又犯了,“为了中国人的荣誉,我无论如何也要去美国!”忍住剧痛,准时登机。

前者是党和人民的赞誉褒奖,后者是国际学界的由衷敬佩。这位具有湖湘文化浓重传奇色彩的老人,举止之间,人淡如菊。

采访中,袁隆平很风趣地说:“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我现在是77岁的年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理,20岁的肌肉。我想再研究10年,一系法杂交稻肯定能成功,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雄鸡一声天下白

1953年8月,23岁的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在国家统一分配的号令下,他来到沅江之畔、雪峰山下的安江农业学校当了一名教师,平时担负着三门课的教学任务。就在这个湖南有名的穷乡僻壤,袁隆平度过了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边教书育人一边从事农业科研的18个春秋。

1960年,来势凶猛的大饥荒,像洪水猛兽一样席卷着神州大地。

这时候,西方的生物学已经进入分子时代,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和美国科学家摩尔根的遗传学理论已经在生产效果上获得明显效果,克里克利还利用分子在生物学上获得了诺贝尔奖,事实上,这与苏联专家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理论是针锋相对的观点,在政治压倒一切,笼罩中国大地的年代,孟德尔、摩尔根理所当然被当成了“歪门邪说”。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墨西哥等利用孟德尔、摩尔根遗传理论研制成功的杂交玉米、杂交高粱等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只有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技术尚却一直止步不前。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年轻的袁隆平再也坐不住了,他决然摒弃米秋林、李森科无性杂交理论,投入了摩尔根遗传学的怀抱,向杂交水稻进军。

这年7月的一天课后,像往常一样,袁隆平来到学校试验田察看,突然,一株形态特异的水稻植株进入了他的视线。这只植株在稻田里俨然是“鹤立鸡群”,株型优异,穗大粒多,格外显眼。

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把上年发现的“鹤立鸡群”的水稻种播在试验田里,以为它们会长成植株壮硕、穗大粒多的下一代。不久,秧苗长高了,但参差不齐,成熟很不一致,且没有哪一蔸的性状赶上了它们的前代。这正是遗传学上讲的分离现象。

袁隆平猛然醒悟到,“从遗传学的分离规律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现在,它的第二代既然发生了分离,那么,去年发现的“鹤立鸡群”的稻株,就可以断定是一株“天然杂交稻”!想到这里,他又返回田间,再一次来到出现分离的那些水稻植株的试验田里,仔细地作了记载,反复统计运算,证明完全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既然去年那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长势这么好,就充分证明了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天然杂交稻”,只要我们能探索出其中的规律,就一定能够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那么,也就一定能够将这种杂种优势应用到生产上,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

人体的灵性、悟性,是生命力在体内燃烧的一种反应。

袁隆平笑了,几乎高兴得跳了起来,两年时间终于获得了这一宝贵的启示,值得!

袁老师快疯了

然而,国际上的许多专家经过多年探索,都在杂交水稻面前碰了壁,他们得出结论: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杂交无优势。像水稻这样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的“单颖果植物”,就算利用杂交优势,必然制种困难,无法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杂交水稻研究,是世界公认的农业科学领域中的“歌德巴赫猜想”。

但是,袁隆平认定的事情,一万匹马也拉不回来。他浑身像刚充了电似的,有使不完的能量。晚上一躺下来就盼天亮。

经过精心设计,攻克杂交水稻难题的蓝图在他脑子里渐渐清晰起来:第一步,寻找天然的雄性不育株,杂交高粱的研究也是从雄性不育株开始的,他由此断定,水稻也可能存在天然的雄性不育株。这一步是培育不育系的基础;第二步,筛选和培育保持系,必须寻找和培育出一种和雄性不育系杂交,使其后代永远能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以解决雄性不育系传宗接代的问题;第三步,筛选和培育恢复系,还要寻找和培育一种和雄性不育系杂交,使它们的杂种第一代恢复雄性可育的能力,能自交结实,只要它们的优势强,就可以用于大田生产。寻找和培育出了符合生产要求的“三系”以后,利用三系进行循环杂交,就能完成不育系繁殖,杂交稻制种和大田生产。

这就是袁隆平轰动世界的“三系法”技术路线。

按照这个思路,首先就要在大自然中找到天然的水稻雄性不育株,作为新的育种材料。怎样才能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袁隆平从没见过,中外资料上也从来没有报道和介绍过,要在成千上万亩稻田里找到这么一株特殊的稻穗,无异于大海捞针。

偏偏这个袁隆平走进了稻田的茫茫绿海,下决心一定要把它找出来。

看到丈夫没日没夜地扑在试验田里,像个苦行僧,同样学农的邓哲心疼得眼泪快要流下来了。如今政治运动多,一个接着一个,如果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成功了,功劳自然算在领导头上,如果失败,罪责肯定会加在丈夫身上,一顶顶大帽子就会铺天盖地而来,当她把这种担心讲给袁隆平听,他听后却哈哈大笑:

“你多虑啦,心底无私天地宽嘛,中国人口太多了,粮食是个大问题,1960年那场饥荒教训惨重啊,光我在沅江桥头就看到5个饿殍,惨不忍睹啊。我是学农的,老百姓吃不饱,我心里不好受哇,所以拼死也要把水稻杂种优势搞清楚,时间不容许我们有半点耽搁。”

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1964年7月5日,是他寻找“不育”稻株的第16天。他来到一块“洞庭早籼”田,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开花和刚开过花的稻穗花药上,突然,他的目光在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停住了:“啊,这不是退化了的雄蕊吗?”10多天来,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雄蕊植株。他马上将这“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加以标记,两三天内反复观察,并采集花药进行镜检,进一步证实了这是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这一重大发现,大大加快了研究杂交水稻的进程,袁隆平也成为中国发现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的第一人。

灵感女神的垂青接踵而来,他要借助灵感之光,顺着思路一路猛跑,叩开那扇玄妙的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1965年秋冬之际的那些日子,他走路、吃饭、睡觉都在想着他的“三系”配套,整天像走火入魔似的,嘴里念念有词,抽烟时,将烟灰掸进了茶杯里;穿衣服的时候,把上面的钮扣扣到下面的扣缝里。学校的同事们私下小声议论:“袁老师是不是快疯了?”

这年冬天的一天凌晨,袁隆平突然从被窝里钻了出来,只穿着背心和裤头,趿着拖鞋,蹑手蹑脚地走到桌前,“啪”地一声扭亮台灯,拿起白纸就顺畅地构勒出了酝酿许久的草图。

妻子邓哲被屋里的响动惊醒,踅身顺着昏暗的灯光一看,见丈夫只穿这么一点衣服趴在桌上写着什么,书桌上摊满了纸。

“你不要命啦,不要杂交水稻没弄出来,你倒趴了下来”。

“不会,不会,你放心就是了!”袁隆平头也不回地答道,“你睡你的,我正在兴头上呢。”

夜深了,真静啊,袁隆平的耳边响起了空旷田野上的鸽哨,仿佛风吹过无边的稻菽发出的天籁之音。他归纳了论点和论据,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一气呵成。这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2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这是国内外第一篇论述水稻的雄性不育性的论文,也是人类第一次发现并用文字表达水稻的这一生殖病态特征,指出了它巨大的利用价值,标志着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

中国有着古老的稻作文明,有着丰富的水稻种类资源,辽阔的国土和充足的温光条件,难道外国人干不成的事情中国人就一定做不成吗?

袁隆平仿佛看到了漫漫长夜中的一抹晨曦。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像暴风雨一样席卷全国,像袁隆平这样的“臭老九”,纷纷被关进牛棚,成了“牛鬼蛇神”。 袁隆平的心里陡然紧张了起来,那些“革命小将”能让自己的科研顺利无事地继续下去吗?

“彻底砸烂袁隆平资产阶级的坛坛罐罐!”

“哎呀,不好!”看到学校里的这张大字报,他猛然意识到什么,赶紧跑去看他的实验盆。

果然,学校水池边,60多个钵盆全部被砸烂了,钵盆里的雄性不育株试验秧苗全部被毁坏,弄得满地狼籍,惨不忍睹。

几年的心血就这样被毁,袁隆平气得浑身颤抖,瘫坐在泥水里,两行泪水从这个刚强的汉子眼里淌下来。

围观的人群骚动着,好多大妈大婶抹着泪说:“这年头,好人遭罪,袁老师搞科研是为了我们能吃饱饭才受罪的啊!”。。。。。。那天,袁隆平梦游一般回到家里,躺在床上,全身无力。

邓哲抱着只一个多月大的儿子,坚定而柔情地说:

“他们可以砸烂盆钵,却砸不碎你的智慧,你的知识。大不了咱们双双去当农民,我跟你一起去种地,只要不离开土地,秧苗还可以重新培育,杂交水稻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袁隆平从妻子的劝慰中振作起来了。趁人不注意偷偷摸到水池边,在烂泥和瓦片中,找到了部分残存的秧苗,悄悄地藏进苹果园的臭水沟里。

安江农校特招了一批两年制的“社来社去”的学员,毕业后不参加正式分配,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尹华奇、李必湖就是其中的两个,对袁老师搞的杂交水稻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开始给袁隆平当助手。就在毁苗事件发生后,他俩找到袁隆平:“袁老师,过些时候,我们就要毕业回家务农了,如果您在学校搞不了科研,就到乡下来搞吧,我们养活您。”

1968年的春天到来了,那些藏在臭水沟里大难不死的秧苗,经过袁隆平和李必湖、尹华奇的反复繁育,已经发展为两分地的试验田,顽强地生长着。

气候炎热的云南和海南岛,是一个“天然大温室”。袁隆平琢磨着,要加快育种步伐,不能只局限于安江与长沙,必须南下。

1969年冬,他们来到云南省元江县,租居在农技站的一座无人居住的平房里,还租了农技站的水田作为实验田,把不育材料的珍贵种子浸下了水。

从这次开始,以后每年冬季,他们像候鸟一样,飞向温暖的南方,在南国的水田里繁殖育种,加速实验。

春在长沙,秋在南宁,冬去海南,这样的育种行程,袁隆平他们称之为“南繁”。

随着湖南各地科技人员的加入,袁隆平的队伍逐渐壮大了,最多的时候竟有50多人。他们在火车、轮船、飞机上浸种,甚至把珍贵的种子绑在腰上,利用体温催芽。2190个日日夜夜,这群“候鸟”先后用了1000多个水稻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实验,但最终都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原本就不被看好的“水稻杂交”更是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反对,而此时的袁隆平,已经进入了不惑之年。

湖南省领导顶着压力,依然把袁隆平请到1970全省农业科技大会的主席台,这样的雪中送炭,让孤独前行的袁隆平团队,在一片阴霾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力量,并迅速调整了研究方案,提出了“把杂交育种材料亲缘关系尽量拉大,用一种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新思路。

天道酬勤。1970年11月23日,正在北京查阅资料的袁隆平惊喜地收到两个助手从海南南红农场发来的电报:“找到雄性不育野生稻。”他来不及买车票,连夜挤上火车,直奔海南岛,一到农场,就来到实验田边,看到了那株比金子还要贵重的野生稻。

这株野生稻,正是在袁隆平关于“远缘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构想指导下,由李必湖和南红农场的技术员冯克珊发现的。

袁隆平来不及休息,他立即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又采集了稻花样品,放在显微镜下进行检验。最终确认,这确实是一株十分难得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鉴于它是一株碘败型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袁隆平当即高兴地命名为“野败”。

实验证明,“野败”杂交F1已表现出非常优越的雄性不育保持功能,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正如袁隆平所预想的那样,它为杂交水稻研究,起到了打开突破口的重要作用。

袁隆平曾经说过,“我”和“他”有很大的区别,“我”只有一个,而“他”却有千千万万。这是一句很朴素而又很深刻的科学箴言。尽快攻克杂交稻这一世界难题,不仅要需要“我”的力量,更要想到“他”的力量。这种博大胸怀,使得他意识到大联合的无穷力量。他说:“要把‘野败’转育成不育系,还要做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一个人单打独斗不成气候,必须发动更多的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开展协作攻关。”野败制种成功后,他无偿地分赠给全国的协作单位,大大加速了全国杂交稻的研制进程。

原福建农科院院长谢华安是当年参与协作人之一,听说报道袁隆平,不顾年老体衰从福州赶过来,他对记者说,袁老师的“野败”令全国同行一下子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全国大协作很快红火起来,袁老师这种崇高无私的境界今天看来愈加珍贵。

1971年,来自全国几十个科研单位近百名科研人员,使用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了上万个组合的回交转育。1973年,在突破了“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础上,广大科技人员广泛选用长江流域、华南、东南亚、非洲、美洲、欧洲等地的1000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100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袁隆平、张先程等率先在东南亚品种中找到了一批优势强、花药发达、花粉量大、恢复度在90%以上的“恢复系”。

这时的杂交稻研究走出了徘徊低谷的困境,别开生面,群星璀璨。科技攻关人员以袁隆平为核心,形成“群星拱月”的局面。

1973年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一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短短3年时间,中国的袁隆平及其同行们终于攻克了杂交水稻这道世界难题。嘲笑“三系三系,三代人也搞不成器”的那帮人不吭声了。

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在湖南推广,随即在全国遍地开花结果,当年推广杂交稻208万亩,增产幅度全部在20%以上,平均亩产从300公斤一下子提高到500公斤。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已经累计推广杂交水稻60亿亩,增产稻谷约6000亿公斤,取得划时代意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功后的袁隆平没有躺在眼前的喜悦里,而是不断在否定自己中来修正前进的轨迹。他感到“三系法”虽然大幅度地增产,但也存在着配组不自由、后劲不足、种子生产环节多等问题,他决心开展新的攻关,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构想:超越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过度到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最后实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这条新的技术路线又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人们惊叹他的科学眼力。一般人,看一年两年就不错了,而袁隆平,却看到10年、20年后甚至更远的事情。

1987年,两系法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项目,袁隆平出任责任专家,主持全国16个单位协作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大面积生产应用,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

当全国农业界的兴奋还没有离开两系法,袁隆平又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研究超级杂交稻。把塑造优良的株叶型与杂种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旨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超高产杂交水稻选育技术路线,即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向结合,并运用高技术优化杂交稻的米质,据了解,目前超级杂交稻部分已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米、大部分已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的标准。

1998年,这一项目受到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高度重视,获总理基金1000万元资助。同时,也列入国家“863”计划。经过5年的攻关,终于在2000年达到了农业部制定的第一期目标,共有数十个百亩片和数个千亩片亩产700公斤以上。2004年,达到800公斤,提前一年实现二期目标。

袁隆平算了一笔账:“中国的粮食安全线是4.7亿吨,全国4.5亿亩的水稻种植面积,如果每年推广种超级稻1亿亩,每亩就算增产150公斤的话,一年就可以增产150亿公斤呐。这相当中国一个中等省的全年的粮食产量,可以供养4000万人口哩!到2010年实现超级杂交稻的第三期的目标,大面积示范亩产达到900公斤,实现超级杂交稻的大面积应用,进而实现‘种三产四’,即种三亩田产生四亩的粮食,计划在5年内,节省土地2000万亩,为农民致富创造条件,同时也保证了中国的粮食安全。”

他也为世界算了一笔账:“从1979年中国的杂交稻种子在美国的土地上开花结果,直到今天,中国的杂交稻已在世界上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种植面积达到150万公顷。”袁隆平满怀信心地说,如果国外的推广面积达到1500万公顷,以每公顷增产2吨稻米计算,就能实现总增产3000万吨,真正造福全人类。

谈及超级稻第四期时,袁隆平表示目标是亩产1000公斤。“水稻亩产的最高极限是1500公斤左右,潜力非常强大。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到2010年将超级稻推广到1亿亩”。

他的话没有志得意满的浮华,也没有不切实际的誓言,只有天人合一、人类与粮食的一种新型和谐关系。在本质上,这种关系是一种生死攸关的深沉哲学。

本报记者 姚学文

北京时间4月29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这一殊荣,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国际社会对杂交水稻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的又一次肯定。

一颗种子改变了世界。像历史上任何一项大发明一样,杂交水稻在刚诞生时,也许并没有在世界上引起过多的关注,但日月如梭,天地恢宏,随着杂交稻种子逐步播撒到世界各地,并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其给世界带来的惊奇和影响,就不能不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一)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水稻产量平均每亩不到300公斤。粮食的异常紧缺,让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品尝了饥饿的滋味。三年自然灾害,更增加了国人对于饥饿的恐惧。直到今天,不少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还心有余悸,吃饱饭成了当时人们的最大心愿。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向世界发问:“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在布朗看来,中国人多地少,而且随着人口增长,以及耕地的消耗,将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饥饿的中国将不仅带给本国众多的社会问题,而且还将影响世界。“中国威胁论”由此产生。

然而,21世纪早已来到我们面前,布朗的论调却完全没有成为现实,中国人不仅吃得越来越饱,而且吃得越来越好。中国不仅改变了粮食缺口大国的形象,而且成为了第三大粮食援助捐赠国。中国不仅没有成为世界的威胁,而且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越来越多的贡献。

全世界,上个世纪中叶,饥饿也无处不在,资料显示,有一半人吃不饱饭。现在,受饥饿的人,已经减到20%%。

是什么因素让布朗的论调失灵?是什么因素使全世界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杂交水稻的发明和大面积推广功不可没。

(二)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地处湘西偏僻山区的安江农校。外面正在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然而却有一个30来岁的青年人始终不为所动,每天都带着自己的两个学生在进行着一场前无古人的研究———发明杂交水稻。这个年轻人就是该校的青年教师袁隆平,他的两个学生,一个叫李必湖,一个叫尹华奇。

发明杂交水稻在当时无异于天方夜谭,因为在传统经典遗传学的观点中,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杂交也没有优势。但袁隆平知道,水稻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要让人们吃上饱饭,就只有提高水稻产量。发明杂交稻也就成了他的一个梦想。

挑战经典权威理论谈何容易。但不信邪的袁隆平,从那时起,硬是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带领自己的助手,历经10余年磨难,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难关,终于在1974年,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具有杂交优势和推广价值的三系杂交稻“南优2号”,水稻产量最高达到五六百公斤。尔后,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又在三系杂交稻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技术创新,发明了两系稻。再一次将水稻单产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不仅产量达到了七八百公斤,而且品质大为改善。

如今,在袁隆平“种三产四”新设想的感召下,我省上下正在进行杂交水稻新一轮的大决战,届时种三亩超级杂交稻,就可以产出现有四亩地的粮食产量。

(三)

5月13日,中央新闻单位袁隆平事迹采访团,来到位于湘潭县的“种三产四”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基地采访。记者一到,农民就放起了鞭炮。农民对袁隆平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

如此感人的场景,不知有过多少。1998年,郴州北湖区华塘镇农民曹宏球自掏五六万元,为袁隆平塑了一尊汉白玉像,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建起一个纪念广场,曹宏球还将这个广场取名叫稻仙园。上个世纪60年代出生的他,几次几乎被饿死。“我小时候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吃顿饱饭。”曹宏球说起这话,眼眶有点湿润。杂交水稻开始在曹宏球的家乡推广后,收成一年比一年好,从此,曹宏球家不仅吃饭不再是问题,日子也一天一天好起来,并且成为了当地最早致富的农民之一。

“富裕了自然不能忘记‘挖井人’”。曹宏球的话道出了中国8亿农民的经历和心声。杂交稻发明后,经过品比试验和示范,1976年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当年在全国就获得大丰收,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左右。随着两系法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稻的诞生和推广,中国的水稻产量更是不断迈上新台阶。据统计,从1976年到2005年的30年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水稻约56亿亩,增产稻谷5200多亿公斤。全国杂交稻每年增产的稻谷就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饱尝饥饿的中国人从此吃上了饱饭,在农民眼里,袁隆平也就成了“米菩萨”。有人曾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由此可见袁隆平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

(四)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杂交水稻成为我国的一块外交品牌,逐步走出了国门。1979年,作为我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杂交水稻被转让给美国,并在那里开花结果。上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作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选择15个国家,并给他们提供经费,推广杂交水稻,这为杂交水稻在世界的研究和推广提供了良机和条件。袁隆平曾以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的身份,3次赴印度,27次到菲律宾指导杂交稻的研究和推广,并与国际水稻研究所进行合作交流,还在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进行穿梭般指导和讲学活动,先后提供了50多个杂交水稻组合在南亚和东南亚进行试种推广。

这一系列的推广活动,使杂交水稻的种子逐渐播撒到全世界。目前,杂交稻已经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种植面积达150万公顷。

在越南,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到2003年已突破60万公顷,产量比常规稻高40%%以上,为保障越南的粮食安全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越南政府于2002年5月特授予袁隆平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徽章,以表彰他对越南杂交水稻发展的卓越贡献。菲律宾,为了甩掉粮食进口国的帽子,对研究和发展杂交水稻极为重视。从1995年开始,他们把杂交水稻作为解决粮食和发展经济的战略决策来抓。到2004年种植面积突破50万公顷,基本解决粮食自给问题。菲律宾总统曾三次会见袁隆平,高度评价其为世界杂交水稻作出的重大贡献。美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杂交水稻较早的国家,从第一次引进杂交水稻试种,其增产效应被美国人惊呼为“东方魔稻”起,到现在杂交水稻在美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也都在不断增加。

1982年,袁隆平去菲律宾参加国际水稻研究所的一个学术会议,当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先生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向主席台时,投影机在屏幕上打出了袁隆平的巨幅头像和“杂交水稻之父”的英文字幕,顿时,会场为之欢声雷动,向袁隆平鼓掌致意。从此,袁隆平赢得了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

如今,古稀之年的袁隆平还有两大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研究成功,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二是让杂交稻进一步走向世界,造福世界人民。如果杂交水稻由目前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10%提高到20%,国外推广面积增加到1500万公顷,以每公顷增产2吨计算,就能总增产3000万吨,这样就可以多养活数亿人。

《网友们为什么没开骂:袁隆平家里有六七车辆车了》,《何以从袁隆平的“奢侈”中看不到网友仇富?》,最近几日各大主要论坛里流传着如上一些疑问帖。

7月19日,在湖南车展上,袁隆平先生为自己老伴挑选座驾,并无意透露出“家里已经有六七辆车”的信息。针对袁隆平老先生坐拥六七辆车的新闻,在网上也掀起一番热论,但出乎意料的是网友们对袁隆平并没有口诛笔伐,而呈现众口一词的支持态度。

袁隆平逛车展 关注两厢车

7月19日上午,袁隆平院士在湖南车展上参观各展区展出的小车。经过1个多小时的挑选后,终于笑言:“心里有底了”。与往常没什么不同,袁隆平院士仍然一件普通灰格白色T恤、深灰色西裤,晒得黝黑的脸,因为长期在实验田劳作而微微佝偻的腰板。

但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却比车展上的明星“雷克萨斯”还要夺目。不断有市民认出了袁隆平,热情地招呼着要和老人合影。袁隆平院士本次是为老伴挑选座驾,老伴看中的对象是紧凑型的两厢车,所以他对这一类车特别在意。

在一辆两厢车前,袁隆平围着看了一圈,仔细咨询了该车的油耗、排量、价格等问题,并打开车门仔细观察车内的仪表盘、内饰等细节。不仅如此,他还招呼着老伴、女儿坐上副驾驶的位置上试试手感,他则在一旁乐呵呵地看。

袁隆平虽然平时开得不多,但也是一位汽车发烧友,“家里已经有六七辆车了”。这不,奔驰一款SLK200k敞篷车,马上就吸引了老人的目光。这也正是“家里已经有六七辆车”的这条信息成为最近几天网络议论的焦点。

子女多,这些车并非他一个人用

据了解,袁隆平虽然平时开车不多,但对车的喜欢身旁很多朋友都知道。

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他几天后载誉回到湖南时,了解他心意的湖南长丰集团销售总经理就将一辆“猎豹”越野车赠送给他,以作下乡搞科研之用。袁隆平当时兴奋地表示这个惊喜了却了他自己的愿望,随即当场展示了他的驾驶技术。

在2007年接受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采访时,袁隆平也曾谈到开车一事。袁隆平告诉主持人王志,自己现在条件好了,是开车下田。当时王志还问袁隆平,做了老板的他,开的是什么车。袁老回答说是普通的赛欧。昨日我们拨通了袁隆平先生秘书的电话,她婉言拒绝了我们的采访。但她也告诉我们,虽说袁老家里有六七辆汽车,但是他的子女很多,这些车辆并不是他一人独用的。

有些人有钱 大家力挺

“给袁隆平爷爷配飞机都不过分”

前日,网友“fers”就在新华网发帖《网友们为什么没开骂:袁隆平家里有六七辆车了》,对袁隆平院士即将要购买第8辆汽车的“奢侈”行为,我们在众多网友跟帖中看不到质疑与指责,更多的是尊敬,支持与理解。山东青岛有网友甚至表示:“给袁隆平爷爷配飞机都不过分!”。

从王石“十元门”到声讨垄断企业高薪,网友们在嬉笑怒骂中掀起一轮又一轮“讨伐”富人的热潮。向来背着"仇富"名号的网友们,这次却全体倒戈,集体支持袁隆平院士,令许多人不解。网友“minzuws”针对发帖者反问到:“合法致富为何要骂?但有太多的富人并非合法致富就该骂!”,网友“东咸西欢”道:“事实证明,中国百姓辨别是非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再一次印证了‘老百姓心中似明镜’这句名言。”

对这次“反常”的心理表现,深有同感的还有网友“韭菜”。“韭菜”在某网“麻辣杂谈”发表题为《何以从袁隆平的“奢侈”中看不到网友仇富?》的帖子。

“韭菜”指出“在网民一边倒支持袁隆平购买8辆车的前几天,网友们正在对中国平安老总拿6000万年薪大加指责和质疑。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缺少的正是像袁隆平院士这样的富人,这样的富人,中国越多越好”。

跟帖的网友“地中海之鹰”表示:“大家的言论代表了人民的心声。袁老有钱,他富,那是他靠自己的劳动,智慧,知识,靠对人类的奉献获得的。不是巧取豪夺,不是以权谋私,该他买车。没人会仇他,相反会叫好,最多有几个羡慕的而已。”

有些人有钱 遭人质疑

为何单单跟这类人“过不去”?

最近,中纪委一纸国有企业老总乱定薪酬要开除党籍的文件出台以后,一石激起千层浪,沉寂有些时日的“某些老总拿着几千万的年薪”议论声再掀起波涛。现在,这种情况到底合情否,合法乎,还没有定论,但可能不久就会有“专家”或者“精英”为其辩护说:这是“仇富心态”在作怪。

然而,事情也不尽然,杂交稻之父袁隆平先生陪老伴逛车展称酷爱汽车,已有六七辆。现在还要买汽车。如果是别人,家有七辆车,网上传开,可能会遭到非议的,可是在袁隆平家里有六七辆车,人们一点也没有愤恨之声,反而关爱地说,袁老有再多的车、再好的车都不过分!并祝他身体健康,祝愿他长寿,而且众口一词,绝无反对声音。

与此强烈对比的是,某些人拿着几千万年薪遭受质疑,人们为何跟这类人“过不去”,却偏爱袁隆平呢?这确实是一个鲜明不过的对照。

这些人认为他的贡献大,其贡献对得起自己的高薪,并且面对众多的疑问,振振有词地回答,但无论怎么说,都算不上给了网民和社会一个满意的说法。

但是,人们又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到,袁隆平有钱,没有人眼红,是因为他对人类的贡献,是因为他的贡献,是因为人们不会忘记有功之臣。国家奖励他五百万元,没人眼红,是因为他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是因为不仅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而且解决了世界上许多地方的粮食问题,正如一些网友所说:人民敬重真正靠劳动创造财富的富人。

(本报记者 杨蕾 综合报道)

视频直播美图博客看点政务搞笑八卦情感旅游佛学众测

网址: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一颗种子改变世界 http://c.mxgxt.com/news/view/255276

相关内容

袁隆平:稻田逐梦 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新闻—科学网
痛悼!“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愿一路走好
杂交水稻在中国没人吃?!袁隆平的贡献大在哪儿?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共有3个儿子,他们如今都过得怎样?
特稿|86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他的超级稻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过程,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和认识论的哪些观点
91岁的袁隆平去世!他55年前的发现开启了杂交水稻科研大协作
袁隆平:稻田里的守望者与世界的粮食英雄
我们吃的杂交水稻跟袁隆平没关系了?老先生在科学界地位如何?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养育了3个儿子,他们如今过得如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