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吴净净/文 袁晓强/图
2020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活动,昨晚(26日)在郑州正式落幕。这场电影人和影迷们的盛会,汇聚了国内电影行业众多幕后大佬和当红明星,星光熠熠,群星璀璨。在粉丝和媒体的关注下,轮番登上热搜的百花奖,也让举办地郑州一时成为大众关注的城市。而此前不久,央视刚刚在洛阳完成了中秋节晚会的录制,这场晚会同样也汇聚了李宇春、鹿晗等众多知名艺人。对于一个城市而言,电影节、央视秋晚的举办,并不仅仅是吸引明星和粉丝这么简单,“金鸡百花”来到家门口,是全民共享的电影盛宴,是城市文化温度的集中释放,也增添了郑州人心头的自信和骄傲。猛犸记者在采访了电影制片人,电影院线负责人以及本届电影节大众评审和郑州市民之后会发现,这届百花奖虽已闭幕,也因为“精简”和“压缩”有不少遗憾,但作为疫情之后的首个电影盛事,它对这座城市的文化浸润、对整个电影行业的士气提振才刚刚开始。
郑州“百花七子”
体验影帝影后出炉时的神圣与刺激
闭幕式结束后,36岁的姜燕华彻夜未眠。她是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大101位大众评审中的一员,当晚最佳男女主角等9项大奖,都是由她和其他100名观众评审现场按表决器产生的。作为一名喜欢电影的地产从业者,姜燕华觉得,这一个多月的经历,就像“梦想照进生活”的一段奇幻旅程,所以结束后她也是激动地难以入眠。
8月9日姜燕华在刷朋友圈时,看到本届百花奖电影节观众评委的报名消息,当即就写了一篇影评投稿报名,“没有想到经历了‘海选’式的PK,最后有幸成为了郑州的‘百花七子”。当然,能PK赢到最后,也是因为她对电影知识的储备,在大学时观影就是她生活的一部分,报名参赛后,她又重新开始了对电影知识的集中学习,“从电影创作到电影评论,看了很多书籍,每天的业余时间也都给了观影,尽可能多的增加阅片量”。
尽管是观众评委投票,但每位评委都是站在影片质量和演员演技的专业实力上去评判,“尽量回避粉丝脑投出的票”。为了提升他们的专业度,专家们还对观众评委进行了培训,讲电影的理论知识,讲什么叫好电影,中国电影如何走向国际化,如何树立中国电影品牌……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101位评委,还进行了集中观影和反复研讨。除了时间紧任务重,最让他们头疼的是“入围影片都很优秀,都是不同类型片的佼佼者,研讨评选,评委们非常纠结,反复讨论,比较烧脑”。
大众百花奖是现场投票,这种“即时开奖”的方式,让现场的提名者们感受到了心跳加速的刺激感,易烊千玺拿奖之后直呼“看着票这么涨上来,太刺激了”,同样,现场决定这些获奖名单的大众评审们,也体会到了影帝影后出炉时的神圣与刺激,“操作投票系统提交后,还要现场手签纸质版存档,一系列操作要在十秒钟完成,最后抬头时,基本看到的是最后的结果”。
投票全部结束之后,她还有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这一个月的经历,也让姜燕华对于电影节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以前总觉得和我们老百姓没有太大关系,但这一次在家门口举办,真的体会到全民参与的感觉。”虽然不是专业评审,但从自全国101位观众评委的专业度和观点独立性中,她能感受到整体观影水平的提升,“这将倒逼中国电影人拿出更加精良的创作”。
全城观影
点燃了郑州人的电影热情
在本届电影节开幕影片推介时,《一点就到家》的主演之一尹昉说到来郑州印象时,开玩笑说“满城尽是刘昊然”。的确,自从官宣了本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形象大使后,刘昊然的照片出现在郑州的大街小巷,这种铺天盖地的宣传方式,让郑州市民也早早进入到一种要过电影节日的状态。市民史莹楠笑说“每天上班拿到报纸,第一眼就是刘昊然,刷手机会看到他,走到大街上随处可见也是他”,在这种氛围下,她很早就开始关注哪些影片入围,猜测哪些明星会来,“像盼着过年一样盼着电影节赶快开幕”。
电影节期间,为了让更多市民参与到这场电影盛宴中来,郑州市打造了101个“星空电影院”,集中播放优秀影片。史莹楠第一时间报了名,23日晚她在中大门“星空电影院”《中国合伙人》的放映现场,见到了92岁的老艺术家田华,参加完互动环节,她也很激动“作为普通观众,能这么近距离跟电影里看到的人见面,以前真不敢想”。而除了田华,那天晚上,星空电影院还迎来了王晓棠、王宸、祝希娟、李前宽、肖桂云、许还山、张泽群等多位艺术家。这些“星空电影院”就在居民的家附近,所以刘昊然会说“幸福的郑州人走出家门,就走进了光影的世界”。
而除了老艺术家们,电影节期间还有一大波年轻的明星们来到河南,他们频繁参与各种电影节相关活动,黄晓明去商城遗址了,刘昊然登上二七塔了,王宝强去了少林寺,关晓彤去了电影小镇、王俊凯去吃火锅了……几乎每天都有人跟明星偶遇,而明星登上热搜的同时也带动着郑州被关注,电影盛事的氛围也点燃大家的观影热情。奥斯卡熙地港影城这次承担了电影节多个活动,影院的执行总经理郑磊介绍,像合拍电影专题影展、黄河文化电影专题展、 纪录电影专题展、香港电影专题展都在他们影城举办,另外,开幕影片《一点就到家》以及《宛城之战》的首映都在这儿举办。
说心里话,他原本担心这些老片子放映时,会少人问津。“但实际情况并不是,像咱们23号第一场是《巨齿鲨》,10点20的场次,来的人还是非常多。”后来他了解到,有很多年轻人因为工作日要上班,在网上报名后就把名额给了父母亲友,“所以,这次电影节期间,能看到很多平时很少进电影院的年长观众都来观影了,每天都有上千人来免费观影”。
还有让他们比较意外的是,很多年轻影迷对《少林寺》、《黄河大侠》非常感兴趣,“我们当时也很疑惑,因为这都是几十年前的老片子了,电视上也会经常重播。”后来跟观众们交流,发现年轻影迷也很希望在电影院看到这些经典作品,而以前根本没有机会。
让他们有些意外的不仅仅是年轻人对老片子的热情,包括身边的亲戚朋友也都在打听相关的活动,“好奇又新奇”,郑磊笑言,这几天他们的影城都快成了影迷的“网红”打卡地,几个主题展厅布置得非常漂亮,不同年龄段的影迷在这里走完一圈都要打卡留念,“大家都觉得在郑州有这样的电影盛事很难得,所以有好多是一大家子组团过来,老人小孩都在打卡拍照,就是想感受一下电影节的气氛”。
这次电影节的星空放映启动仪式和闭幕式也在他们影厅进行了直播,“影厅来的都是陌生的熟悉的人,陌生是不认识,熟悉是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标,共同观看电影节闭幕式,在电影院这么大的荧幕上看,画面、清晰度都很棒,真的很过瘾”,虽然这届电影节取消了红毯和现场观礼的机会,但郑磊觉得,用这种方式也能弥补影迷们的一些遗憾,“每一个人都很开心,真的像过节一样”。而这种氛围并不会随着电影节结束而消失,因为郑州市统筹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组织的“观影惠民季”活动,会一直持续到12月7日。
行业大佬的盛会
开阔了电影人的格局
作为一个河南的电影工作者,邱国钦对于电影节的消息一直很关注。他坦言,以往每次外出参加电影节,总有一种客人的感觉,这次在家门口举办电影节,终于有一种做主人的心情,所以,他早早就通知了外地的同行和朋友,欢迎他们来郑州参加这次电影节。他们公司的两部电影《三个孬家伙》和《守灵》还入围了本届电影节“我家电影快乐观”的展映,“这次入围展映的本地影片共有20部,通过展映,也让我们多了一个与外界交流、取长补短的机会,特别是能够让郑州市民免费在家门口看到本地电影作品,也感觉到很荣幸。”
除了影片展映之外,他们还特别关注电影节期间举办的各种论坛,也报名了科幻电影论坛等活动,“到场的都是业内的专家或大佬,也希望听听他们的想法和理念”。作为业内人士,他们关注的不是明星,感兴趣的是与同行交流,“希望发掘更好的创作资源,坦白讲,河南的电影工业在国内并不是靠前的,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次盛会,把本地的电影工业提升一个台阶”。对于邱国钦个人来讲,他也想通过这次交流实现横向对比,“找出自身差距,对于我的企业来讲,能够让团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规律,知道在以后的工作中劲儿往哪里使,注意力往哪里放,这很重要。”
同样,想听大咖们专业分析的郑磊,因为影院的工作而错失去论坛现场的机会,“其实每个论坛都想参加,因为好不容易有这么大的盛事,全国知名电影人都来,我们可以交流学到很多的东西,真的想了解一下这些大咖们对于影院的一些发展和市场的分析,特别是‘院网对话’那场论坛,就很想去听”。不过,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主任编辑支菲娜,在结束论坛的工作之后,专程来到了他们影城,“老师讲了很多,受益匪浅,虽然没去成论坛,我也非常非常满足了。”
在电影从业人员看来,这次盛会让他们有了跟全国同行交流的机会,也开阔了他们的思维格局。“我们河南非常缺少类似的活动,同行业之间都有各自的交流圈子,日常无法展开横向比对和交流,这也许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发展”。邱国钦说,通过这次电影节,他们有机会认真梳理一下制约本地行业发展的瓶颈,也希望河南本地电影人抱团作战,打造具有时代气质的“电影豫军”,“就像我们河南的灯光师一样,叫响全国”。
全民关注
重启了对电影未来的希望
这段时间,郑磊几乎忙得脚不沾地,每天从早上8点出门一直到晚11点到家,闭幕式结束忙完收尾工作,到家已经11点了,声音听起来疲惫但难掩兴奋,他说“工作忙起来才特别特别开心,特别充实有劲儿”,电影复工以来,虽然有《八佰》这样的片子提气,但整体来说并未真正恢复元气,“现在的上座率调整到开放75%,还没完全放开”,观影时依然要戴口罩、不能饮食,测体温等各方面消毒防疫工作还在继续,观影人数并没有恢复到以往水平。
“说实话,工作状态没有特别饱满,顶多就50%吧,没有找到自己以前那种感觉。”郑磊说,但因为电影节的举办,他们的工作量大了,一下子就忙碌起来。“突然好多人来询问电影的活动,影迷们都在打听,手机群里特别热闹,近段时间大家讨论的词语最多的就是电影节,好像突然之间,电影行业被大家关注了。”之前疫情期间,大家也讨论过,电影似乎只是一个附属品,不是必需品,行业受到重创时,他们也一度恢心,失去希望,但现在大家的那种热情一下子又被点燃了,“不光是我们,和其他影院交流时大家都有同感,那种自信心又有了,工作好像找到了目标,有了希望,我们知道要怎么去做了”。
特别是这段时间,粉丝们给他们的各种鼓励让他们斗志满满,而看到好多父辈和孩子来到电影院,也让郑磊觉得“责任很重”,“这个是电影行业的盛事,但也刺激我们对于自身技术要求的提升,电影节结束以后,我们还要继续来提升我们的放映水平和服务水平,我们要努力达到国内甚至国际一流的水平,才能对得起咱们郑州这种新一线大城市的称号。”
金鸡百花电影节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影响和规模最大、最专业、最具权威性的电影评奖活动,同时也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的电影节。自1992年创办至今,足迹遍布了二十余座城市,这次终于来到了郑州,“这其实是郑州作为千万人口、GDP过万亿国家战略中心城市,优势凸显的结果”,在邱国钦看来,这次电影节也是展示河南形象的良好契机,“今年以来,全世界的电影节相继推迟或取消,所以,2020年中国金鸡电影节第35届百花电影奖能够在郑州举办,意义非凡,这无疑给电影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也意昧着旅游、文化、会展等经营活动全面复苏。”
而每一位参与者也都多了自信和骄傲,希望把郑州乃至河南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客人。郑磊这段时间跟观众和志愿者们接触很多,他明显感受到大家对自身素质要求都提高了,谦和有礼,也多了尊重和体谅。姜燕华更是深有体会,她这次还担任了观众评委的二组组长,“觉得责任感倍增,作为一位来自郑州的观众评委,我不仅要代表郑州的影迷朋友为喜爱的电影、导演、编剧和演员投出神圣庄严的一票,也要把河南文化、郑州文化展现给来自全国各地的评委”。她记得评委们一起到少林寺采风时,讲解员的水平特加棒,无论是城市特色还是文化特色,言简意赅、声情并茂,“还有细节服务,都让各地评委称赞,交流时大家都对郑州的发展有了新认识,我自己也很骄傲。”
这种骄傲和自信也会反映到电影作品中。“电影文化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高度,一部好电影对当地美誉度提升和宣传起着持久的作用”,邱国钦从电影创作的角度分析,“我们有好题材,无论历史重大事件、历史文化名人事迹,还是近现代的铁路建设、德化街变迁和红色文化,都能为中国电影工作者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艺术养分,这是电影节给郑州的一次机遇,对于塑造具有中原文化特色与现代城市形象具有重要价值”,他也相信,通过此次电影节在郑州的成功举办,会把郑州乃至河南的素材,放在了国内外优秀电影工作者的创作案头,“我们也期待更多关于郑州、关于河南的精品电影出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