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特殊关系”进行到底

发布时间:2024-12-18 00:12

恰逢2010年墨尔本国际电影节,参展影片《特殊关系》(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在澳洲小范围上映,等不及DVD的我,一个人去看了这个另类的政#治类型片。

 HBO大概不满足于电视放映,所以像《女王》一样,也在一些国家的电影院上映。作为描述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政治生涯三部曲(君子协定,女王,特殊关系)的完结篇,《特殊关系》在场面上不及《女王》的大气和奢华,有很浓厚的电视味, 但在内容和情节上,比《君子协定》充实,仍是值得一看的影片。

 影片主要聚焦1996-2000年间,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工作合作和私人交往。

 1992年,美国大选,民主党参选人克林顿大选获胜,作为意识形态相近的政党,在野13年的英国工党从左派的获胜中看到希望。身为影子内阁成员的布莱尔在此背景下,亲赴美国考察学习并拜访了克林顿的顾问,故事从这里开始...

 1994年,工党党魁约翰·史密斯突发心脏病发去世,41岁的布莱尔成为工党历史上最年轻的党魁,开始担负起带领工党走出15年漫长在野期的重任,他仿效克林顿的“新民主党”,以“新工党”自居:修改党章,刷新政策,对工党进行大胆改革,历史性地提出“第三条道路”的理论,这些变化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

 1996年,还是反对党领袖的布莱尔造访白宫,电影从如何更体面开车门下车的细节,反映出布莱尔方面的紧张和重视。会面是历史性的,克林顿以罕见的姿态接见了一位非政府首脑。显然,与英国正当权的保守党政府紧张关系相比,他更期盼在未来,能和布莱尔领导的工党政府合作。

 1997年5月,布莱尔领导的工党以压倒性多数赢得大选。刚踏入唐宁街10号,便接到了潮水般的贺电,首先是法国总统希拉克。正当希拉克喋喋不休谈欧洲合作时,美国的电话到了,布莱尔急忙推掉法国方面,和顾问一起,接受了克林顿的祝贺。这个情节很有意思,作为游离于欧洲大陆的英国,拥抱欧洲,还是结盟美国,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当然很显然,他还是选择了传统盟友- 美国。(我觉得这个片段应该和现实有出入,我记得克林顿曾说他是在第一时间祝贺布莱尔的,而且从美英关系来讲,互为第一祝贺是传统,正如今年英国大选,首相卡梅伦一就任就收到了奥巴马的问候)

 在双方互动上,克林顿更为主动。5月底便造访英国。在泰晤士河边的餐厅里,布莱尔夫妇和克林顿夫妇一开始就如老朋友般亲切交谈,他们有很多共同点,四人都出身律师,同样年轻有为,对当今世界局势有深刻独道见解。双方谈话极其投机,据说在机场待命的空军一号不得不因此一再推迟起飞时间。

 英国新政府刚一上台就遇到了棘手的北爱尔兰和谈问题。对于深受北爱分裂分子袭击的英国来说,尽早实现和平是当务之急。因为爱尔兰后裔在美国有很大的势力(有时甚至能左右大选),美国在北爱和平谈判的态度和角色至关重要。这一部分具体是怎么说的有点忘了,总之是,在布莱尔,克林顿的斡旋下,经英爱美三方共同努力,终于使北爱问题达成了历史性的和解。

 克林顿的性丑闻给影片增添了一些桃色。1998年初,克林顿莱维斯基性丑闻案爆发,美共和党借此契机打击民主党政府,克林顿遭受很大舆论压力。恰巧此时,布莱尔首次以首相身份对美国进行官方访问并造访白宫,但新闻界显然对总统丑闻的兴趣大于两国政府合作,在双方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对于此绯闻,布莱尔从同事和朋友的角度对克林顿给予了个人的理解和支持,克林顿表示感谢。性丑闻这里有很多冷幽默和议论的英文对白,我不能理解,应该是比较有趣的吧,影院内的观众都在哄笑。

 很遗憾的是,导演没把两人这次会面的白宫欢迎仪式和国宴场景切入一些,那是克林顿总统任期里规模最大的国宴,聚集了的美国政经界顶级政客名流和来自好莱坞的明星助兴,盛大而又不失轻松,我曾在美国有线电视网上看过视频,过程是相当隆重的。

 最后导演描述了两人在1999年科索沃危机上的分歧和合作,英方强烈要求出动地面部队进行军事干预,而美国政府对此犹豫,克林顿因为性丑闻案处于政治上的弱势,布莱尔借在美的芝加哥演讲向克林顿施压,最终克林顿同意出兵干涉,在北约和联合国框架下,干净利索地取得战争的胜利。

 美英的特殊关系是建立在在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共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正如陶杰所说:“英美的特殊关系既讲钱,也讲心,恩怨情仇缠绵两百年。美国人尚武,爱冒险,勇于开拓,头脑未免简单一些。英国人精于计算,政治城府深厚。美国人是英国人肚里生出来的孩子,‘生子岂不知子的心肝’,美国人尾巴摇一摇,英国人就知道他撒什么颜色的尿。相反,英国人摆一张扑克面孔,不愠不笑,美国人永远猜不祖宗肚里打的什么鬼主意。英美合作,直如阴阳相配,是人类六千年最完美的组合。幸有这对亲密的欢喜冤家,三百年来轮流出任世界警察,人类文明才有惊人的进步。”

 具体到演员演技上,最秒杀我的是扮演希拉里的女演员,她在克林顿丑闻事件中的冷静和大气,把第一夫人的角色发挥的恰到好处,当然现实中的希拉里,在此事中的表现更令人称道。

三度出演布莱尔的麦克辛,表现依然沉稳,虽然一直纠结他的外形不足以表现出布莱尔的气质风度,但是他出众的演技令我信服。对于克林顿的扮演者,我不太喜欢,总觉得有点傲慢,少了点克林顿的亲和。

                                                              结尾有些伤感,2000年总统大选裁决揭晓,深夜里,克林顿在布莱尔的首相乡间别墅得到了民主党戈尔败选的消息,两人深入交谈,克林顿提醒布莱尔警惕小布什,避免被来自德克萨斯的共和党牛仔利用。但是,影片同时又留了一个伏笔,克林顿像他的继任者表达了自己对“是否是能够继续坚持左派路线”的担忧。
第二天清晨,克林顿准备启程,布莱尔向小布什打庆祝电话,联络与新一届政府的合作问题。飞机起飞后,双方意味深长的对视,仿佛在怀念两人合作共同主导世界的年代。

舆论普遍认为,布莱尔与克林顿可谓“情投意合”,这种特殊的交情是建立在相似的背景、相近的立场以及彼此的欣赏之上,两人有着太多太多的共同点:平民出身,家庭变故,天资聪明,很早懂事,个人奋斗,牛津教育,律师背景,年轻从政,少年得志,均有“政治神童”之称。就连克林顿在白宫与莱伦斯基小姐的偷情,和布莱尔在首相府生子添丁,都被媒体看作是精力旺盛、青春依旧的共同表现。若不是克林顿总统任期期满,说不定又会产生一段继罗斯福和丘吉尔,里根和撒切尔的美英领导人关系的佳话。

克林顿和布莱尔的那些共同点,布什全没有,而且,尽是不同点。布莱尔这个平民之子与布什这个以西部牛仔自谓的名门之后有着巨大反差:布莱尔代表左派主张,布什则维护右派利益;布莱尔主张创建一个国际机制以应对全球化中出现的挑战,布什则更信赖以武力手段摧毁破坏自由和和平者……一个是说话得体、倡导“世界主义”、知书达理的英国绅士,一个是语无伦次、奉行单边主义、措辞强硬的山姆大叔…但是二人却在之后的反恐上找到了共同话题,建立了极为默契的关系,比起克林顿与布莱尔的关系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悬而未决的阿富汗战争及饱受争议的伊拉克战争使两人的执政陷入巨大危机,一个在强烈反伊战民意下提前下台,另一个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总统之一。

但是,反恐战争和伊拉克形势依然不明朗,两人建立起的特殊关系是名垂青史还是遗臭万年,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检验才能下结论。

导演仿照《君子协定》,依然选择现实中的新闻画面为影片做结尾,2001年,布什和布莱尔首次在美国总统度假地戴维营会面,力图寻找彼此的共同点。布什在会晤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两人在个人兴趣上的共同点时,出人意料地说:“我们都使用高露洁牙膏。”这句话似乎为他们此后日益密切的关系定下了基调。布莱尔在一旁打趣说:“他们肯定在想,你是怎么知道的?”

 美英的传统特殊关系和共同的国家利益使他们不得不求同存异,发展私人友谊。大西洋两岸都懂得什么是应变,什么要坚持,最紧要的是英美打死不离,就像一座稳固的灯塔,为人类带来光明。

网址:将“特殊关系”进行到底 http://c.mxgxt.com/news/view/269963

相关内容

将关系进行到底 如何维护好友
靠“特殊关系”一步登天的明星
高圆圆是怎么做到将优雅进行到底的!真是养眼啊!
将合租进行到底,藤根:这个家是不是就多我一个了?
林生斌和保姆的特殊关系 再婚事件:保姆关系真相
金像奖上十对拥有“特殊关系”的明星
娱乐圈女明星的男闺蜜,从朋友到知己的特殊关系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怎么样,到底够铁吗?俄大将一番话意味深长
外交部积极评价普京对中俄关系的表态:充分体现了两国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吴奇隆和马苏其实只是普通朋友,根本没有特殊关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