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和美国大选的爱恨情仇
文 | 武怡楠
大选前一天,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和歌手Lady Gaga在宾夕法尼亚州演讲,它是本次大选重要的摇摆州之一。而截至发稿前,虽然宾州还未完成计票工作、尚有邮寄选票等不确定因素,但特朗普所在的共和党已经获得了明显的优势。
不止Lady Gaga,好莱坞一直是民主党的大本营,大量演员、歌手都支持“驴党”。今年,泰勒·斯威夫特等多位娱乐圈人士就多次公开表明立场,并敦促粉丝为拜登投票。而特朗普的明星拥趸虽然也有歌手摇滚小子(Kid Rock)、演员詹姆斯·伍兹等人,但显然是“少数派”。
其实,每年大选,也都少不了娱乐明星为自己的支持者站台的身影,当年“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对同为黑人的奥巴马的支持曾形成广泛的影响力,甚至被戏称为“是奥普拉选择了总统”。
好莱坞名人除了会为政治摇旗呐喊之外,电影创作也是他们常用的方式。对东海岸白宫内发生的种种故事,西海岸的好莱坞从来不会缺席关注,因此政治电影层出不穷。他们孜孜不倦的在电影中描绘大选、把总统形象一次次搬上大银幕——好莱坞和美国政治之间,总存在着微妙的互文关系。
拜登和Lady Gaga
在介绍政治电影之前,我们大概了解一下美国大选的机制。
美国大选结果根据538张选举人票决定,而各州的选举人票数有多有寡。除缅因州和内布拉加斯州之外,其他各州实行“胜者全得制”,也就是说哪党获得相对多的普选票,哪党就获得这个州所有的选举人票。比如加利福尼亚州投给民主党的普通选民人数多,该州的全部55张选举人票都是民主党的。
因此,在这种制度下,当共和党/民主党获得超过半数的选举人票(270张及以上)时,该党就赢得了此次大选。而这也会导致一种情况,那就是某党虽然在自己的票仓州以大幅优势领先,但在一些关键的摇摆州以微弱的劣势占比没有达到50%时,那就会出现普选票更多,但选举人票不占优势的情况。
这样微妙的选举时刻,在2016年特朗普当选那年发生过,也曾在2000年出现过,并被电影《选票风波》(2008)记录了下来——
《选票风波》海报
《选票风波》详细地将2000年的大选争议搬上了银幕,再现了长达五周的佛罗里达州选票风波各方力量的角逐。当年,除了佛罗里达州,民主党候选人艾伯特·戈尔已经获得了267票,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手握246票。这个时候,佛罗里达州的25张选举人票的归属决定了谁胜谁负。
而小布什拿下这25张票,是依靠微弱的普选票数优势。这个优势有多么微弱呢?在数次计票后,小布什的票数仅仅比戈尔多537票,不到600万总票数的0.01%。
这桩真实历史事件背后的种种风波,是电影《选票风波》的故事来源。该片由凯文·史派西主演,在豆瓣和烂番茄都收获了7.8分,《纽约时报》评价其优点在于平静的叙述口吻和对细节的还原。
小布什和戈尔
如果说《选票风波》是好莱坞自由派的创作表达,那么同样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视电影《规则改变》(2012)则是偏向共和党的白人精英的一次创作。该片关注了2008年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的竞选伙伴(副总统候选人)萨拉·佩林,在IMDb和豆瓣的评分分别为7.4、7.8。
《规则改变》再现了一个典型的美国前州长缺乏国际政治感知的故事。佩林是一个天生的演说家,在人口只有六七十万的阿拉斯加州州长任上表现出色;但因缺乏国际事务经验,她的一些无知言论,如“我从阿拉斯加的家里就能看到俄罗斯”,遭到了对手的猛烈攻击,也使得共和党阵营陷入尴尬。
《规则改变》主创多为保守主义的支持者,在片中讨论了佩林的优势和劣势如何影响了麦凯恩的竞选之路。该片还隐隐透露出,创作者对大选娱乐化的叹息——自从电视剧出现、肯尼迪击败尼克松开始,大选越来越热衷于政治造星、越来越像真人秀。
萨拉·佩林
除了《选票风波》和《规则改变》这样聚焦大选的作品,好莱坞每年都会生产大量类似题材的电影,这类政治电影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创作流派。
而细数这类政治电影的发展脉络,相较现在,上世纪的影片更有批判、纪实色彩,如1933年、1972年《白宫风云》《候选人》为政治讽刺剧;1976年的《总统班底》侧重于展示政客的虚伪;1993年的纪录片《战略室》记录了克林顿的竞选活动。
《华府风云》(1964)、《摇尾狗》(1997)的娱乐元素在当时还属异类,而新千年以来,此类作品已经带有更多的娱乐化倾向——
2006年的《年度人物》说了一个脱口秀演员如何成为总统的故事;《关键一票》(2008)讲述一个普通中年男人的一张选票如何决定大选结果;《总统杀局》(2011)最大亮点是众星云集的演员表演;还有《暗潮汹涌》(2000)、《乌龙元首》(2003)、《危机大逆袭》(2015)……
其实,政治类的影视作品能描绘的不只有大选,如今很多作品都或多或少以政治元素为卖点。
除了大热的剧集《纸牌屋》《白宫风云》《国务卿女士》等,还有《逃离德黑兰》《华盛顿邮报》《斯诺登》等主流商业电影,甚至《教父》《蝙蝠侠:黑暗骑士》等作品也常被观众解读背后的政治隐喻。
《总统杀局》
在这个政治和娱乐互相影响的时代,《好莱坞报道者》曾指出,大量的娱乐政治电影使得总统形象被阴谋论色彩所笼罩,大家想象中的政客变成《纸牌屋》中那样的阴暗角色,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实生活,实干型的政治家正因不富有娱乐性而无法获得更多的关注度。
《纽约时报》等媒体曾讨论过,奥巴马这样具有明星气质、特朗普这样“表演型”人格的候选人被推上历史舞台,或许就和影视作品的推波助澜存在着微妙的关联。
此外,大选前,好莱坞的自由派往往会上映一些抨击共和党的影片,从2004年的《华氏911》,到前段时间刚刚上线的《芝加哥七君子审判》,莫不如此。知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曾说道,《芝加哥七君子审判》能在美国大选前上映真的很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娱乐也是自由派对大选表达意见的一种渠道。
此时,2020年的美国大选正如火如荼,拜登和特朗普的博弈也终见真章。文化引领的风向会影响大选,而政治氛围又会影响创作。好莱坞的创作者们和白宫的当权者,始终保持着这样一种对抗又暧昧的关系。
我们唯一能知道的是,不论2020年大选的结果如何,好莱坞都将拥有更多的创作素材。
网址:好莱坞和美国大选的爱恨情仇 http://c.mxgxt.com/news/view/271120
相关内容
中国演员花式闯入好莱坞国师与贵女的爱恨情仇
黑人与我妻子的爱恨情仇
阿弗莱克横扫美国颁奖季 新作开涮好莱坞
保姆,好莱坞爱情终结者
好莱坞的大嘴美女——朱丽娅·罗伯茨
那些年,好莱坞和中国明星的合影,差距大吗?
好莱坞的明星制度
世界十大好莱坞女明星 最受欢迎的好莱坞女星 好莱坞最火女明星是谁
好莱坞星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