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真人秀里关注的是人数众多的一类人群时,该如何构建节目看点?

发布时间:2024-12-18 11:53

只看标题,可能很多人都无法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冷眼君本篇到底想要说什么?

稍微解释一下, 所谓“当真人秀里关注的是人数众多的一类人群时”,其实就是说节目里的人物主体除了明星之外,另一个人物主体是一类群体。比如人数众多的一年级新生、高一学生和留守儿童。当这一个人物主体以群像的状态呈现在真人秀节目里时,如何让他们与人数较少的明星之间,产生有效的人物关系和节目看点,就成了这类节目的制作难点。

其实之所以想要聊这个话题,完全是因为《闪亮的爸爸》第二季。因为在这季节目里,除了四位常驻明星之外,另一人物主体就是来自城子小学的那些留守儿童们。

其实之前冷眼君写过这档节目,也聊到了这季节目的设定与第一季的区别,以及整季节目主题化之后的一些问题。最近节目播出过半,坦白讲,如果撇开第一季的固有印象,第二季的公益主题其实还是有点意思的。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导演组在节目看点的构建上有些模糊,而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明星与留守儿童这个群体之间的关系。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冷眼君认为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节目目前在公益主题上的一些变化。

大家都知道,第二季《闪亮的爸爸》中,四位明星吴镇宇、白举纲、张皓宸和张晓龙是以支教老师的身份去到这所学校,并与这些留守儿童一起生活,整季故事都是围绕留守儿童的话题展开。

应该说,以“关注留守儿童”为主题的节目,无论是一整季的体量,还是单期操作,大家都比较喜欢用一种常规的手法去表达,即“克服一切困难,让留守儿童和父母千里相见。”因为对于观众来说,直接的情感爆发是最有效果的。

比如说,2015年辽宁卫视《归来》,明星带着留守儿童千里寻父母。2016年《头号惊喜》节目中,明星给留守儿童送去惊喜,让外出打工的父母意外现身,一家人相拥而泣。

而《闪亮的爸爸2》显然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同样作为一档关注留守儿童的真人秀,导演组规避了常规的制作手法,而是让明星变身支教老师,去到大山深处给留守儿童更多的陪伴,这一点其实有别于其他“关注留守儿童”公益节目的设定和走向。

连续观看了5期节目之后,冷眼君发现,这四位明星支教老师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比如说,带学生扫牛粪、捡树叶、玩信任游戏、带学生出去洗澡、带孩子们参观天然溶洞——阿庐古洞、举办运动会等等,这些课本之外的内容,学生们显然更加感兴趣。

另外,他们还在学校修建了“悄悄话聊天室”、“心愿屋”,以及依据自身特长开设的“兴趣班”。比如说,吴镇宇开设表演班,张皓宸建立图书馆(自己制作借书登记卡),张晓龙培养啦啦队的舞蹈班,以及白举纲的摇滚班。

我们发现,这些才是四位明星老师能够驾驭的“教学方式”,而不是像真正的支教老师一样去代大课,毕竟占着正规课堂时间去给学生们传授一些他们可能都听不太懂的课程,难免给人一种浪费课堂时间的错觉。比如说,吴镇宇首次使用港普教授的“生理健康课”,对于山区的小朋友来说,确实不太容易听懂。

所以五期过后,四位明星终于慢慢找到了自己在这个节目中的角色定位。但是,除了这四位明星之外,那么多的留守儿童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但节目在寻找明星与留守儿童之间的关系上,貌似有那么一点模糊,而这就是冷眼君开头所说的那个问题。

首先,5期节目下来,四位老师的主要活动就是给孩子们课堂教学,带孩子们课外活动,虽然有足球比赛作为另一条线索,但明显觉得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不足,节目叙事过于平淡,一期节目下来,当真记不住四位老师们都做了哪些具体的事情。

其次,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群像人物,由于人数过多,节目组其实是需要塑造和表现重点人物,从而让观众产生具体的情感依赖。但《闪亮的爸爸2》明显对于重点人物的刻画不够,让人有记忆点的小朋友为数不多,并且也没有小朋友和某一位老师形成深厚的情感线。

也就是说,节目目前呈现的是,四个具体的明星和一群模糊的留守儿童,两大主体之间原本可以形成很多有趣的看点,但是都因为没有进行重点人物的预设,导致五期过后,观众似乎还是找不到这些留守儿童的具体人物线索。

当然,在第四期中,四位明星为患有肌无力的聂朗找寻急救药时,四位老师都心急如焚,竭尽全力,确实还蛮让人感动的。但是这种属于相对突发的事件,不是通过情感铺垫而触发的故事,尽管他们也很着急,但是如果换做第一天来的老师,相信也会这么做。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冷眼君认为,当一档真人秀关注的是一个群体的时候,节目一定要想办法刻画重点人物,并且形成性格反差,不然以为全都照顾到了,实际上观众谁也没记住。

比如《一年级·小学季》,其实这也是一档关注一个群体的真人秀,而这个群体就是一群一年级新生。但是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这档节目中,导演组从一开始就塑造了重点学生,比如马皓轩、西蒙子、陈思成和安淇尔等,以至于明星也很容易跟这些重点学生之间产生有趣的情感线。

比如大家仍然记得的马皓轩,最初因为淘气,让小花老师对他头痛不已,但之后小花老师离开,马皓轩因不舍而大哭,确实让人很感动。

另外,《我们上学啦》,也是聚焦高中校园的一档真人秀,明星加高中生群体的关系。而除了鹿晗、大张伟等明星之外,素人中的重点人物必定就是明星的同桌,他们之间的交流,对于塑造亲密的同学关系,确实具有很大的助力。以至于,每换一所学校,明星的同桌或同宿舍的这些同学,就会成为最伤心的人,同时也让观众记住了这些可爱的同学。

在《我去上学啦》第二季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同桌确实不少。比如大张伟的同桌老吴,就跟大张伟有着多次互动,课间与老吴互扔零食,在最后一天,全班合唱《那些花儿》时,大张伟也主动让老吴演唱,给他单独的表演机会。

而鹿晗的同桌在一周时间里帮助了鹿晗很多,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彼此也建立了非常好的友谊。听说同桌生病,第一时间来看望,第二天一大早继续来看望,并送去医务室看医生。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同样是面对一个群体,要么像《一年级·小学季》那样从一开始就塑造重点人物,要么就像《我去上学啦》不断变换学校场景,这样明星才能在节目中有更好的作用。

但是在《闪亮的爸爸》第二季里,既没有重点孩子的塑造,也没有学校场景的变换,于是观众就很难被带入,一旦看点模糊,节目可传播的点也就自然少了很多。节目看起来好像是关注了很多留守儿童,尽可能多的照顾到了,但实际上观众一个都没记住。

所以如果一档真人秀关注的是一个群像,真的有必要通过重点人物的塑造,使其跟另外的人物主体产生关系,不然以群像展示群像,那就没有意义了。

网址:当真人秀里关注的是人数众多的一类人群时,该如何构建节目看点? http://c.mxgxt.com/news/view/287872

相关内容

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何去何从 业内人士深度剖析
真人秀节目开启后人设时代
十大育儿综艺节目排名 最火的育儿类节目 育儿真人秀节目推荐
后人设时代,真人秀节目怎么塑造人物?
《幸福三重奏》:如何构建你的“亲密关系场”
国家出手:禁播偶像养成类节目、明星子女真人秀!
明星真人秀节目要素分析
从《偶像来了》等真人秀节目看综艺娱乐节目中的名人效应.docx
偶像选秀类节目的突围之道
那些隐藏在综艺节目真人秀里的“小猫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