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之父李格非为何被誉为培养后代的能人?
作者:赵心放
李清照和苏轼是笔者业余研究文史的两个重点人物,曾在“写乎”上发表过一些关于两人以及与各有关联之人的拙文。本文专门写写与两人共有关联之人——李格非,以利更好地研究苏轼和李清照。笔者窃认为,趣味性和启发性都是蛮不错的。
(一)才女风头盛,老爸底蕴高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享有“词国皇后”和“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后人对李清照的才华都赞美有加。其夫君赵明诚是个金石迷,一心扑在金石学研究上,李清照与丈夫志趣相投,小日子过得琴瑟和鸣。对她的婚姻生活历代伉俪都欣慕不已。一言蔽之,千百年来,李清照的风头一直强盛。估摸大多数现代人士和笔者一样,是先知李清照而后知其老爸李格非的。
但其老爸李格非不是那种“后三十年看子敬父”的角色,他的容貌才气属“高大上”档次哟。
首先简论容貌。据《宋史》载:李格非“俊警异甚”。按现代语释意,是小鲜肉一块、帅哥儿一枚且十分机警。请注意,这史书是正史,而不是野史,正史为啥用上了当时的流行热语呢?只能说明李格非是那种文貌双全的超级美男,绝不是如今称的那种“娘炮”型人物!
其次说说家学渊源,李格非与其父亲(李清照的爷爷),皆为学士韩琦的门下。据《宋史.韩琦传》载:“琦蚤有盛名,识量英伟,临事喜愠不见于色。论者以忠厚比周勃,政事比姚崇。其为学士临边,年甫三十,天下已称为韩公”三十岁刚到被人尊为公,不是辈份高,是品行学识过人哦。
韩琦弱冠之年考取进士第二名,任职谏官敢于直谏,始终替朝廷着想,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敢当面羞辱狄青,杀狄青的手下都不用找理由。这些鲜明的特质,对李格非影响很大。
李格非是而立之年中的进士,历任冀州司户参军、试学官、太学录、太学士、校书郎、著作佐郎、监庙、礼部员外郎、提点京东刑狱等职,全是文化类官员,尚文轻武的宋朝,能跻身于这样的文臣班子,并得到不断晋升,充分说明其学识功底深厚。除了《宋史》外,还有几种史书都说到他俊警。可以推论,李格非的容貌和才学得到了世人的公认。
(二)跻身苏门后四学士
苏轼和李格非两人最初作为朋友交往是在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贬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曾写过《与文叔先辈》、《与李先辈》信给李格非,称赞其“新诗绝佳,足认标裁”。他因为才气受到苏轼的赏识,在苏轼官途顺畅时,对他多有举荐。
苏轼于元祐六年(1091年)二月以翰林学士身份在杭州承旨诏归,五月下旬抵京师,八月离京出知颍州。据徐培均《李清照年谱》载,苏轼在京师期间,李格非负责校对秘书省黄本书籍,接受过苏轼在写作文章方面的指点。
但为何间隔十一年之久,至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才指点他的文章呢?细节不详,只能认为是李格非入苏门后接受指点的(或接受指点后入了苏门)。这种情况与入苏门当学生有很大的区别。学识渊博胸怀大度的苏轼,与不少门人是惺惺相惜的亦师亦友关系,从门人的文创风格与苏轼有同亦有异、甚或大相径庭就能体现出来。
投至苏轼门下的人很多哦,苏门四学士和苏门后四学士的区别在于追随苏轼时间的早晚而言,而不是辈份和水平高低。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荣四人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相比,与苏轼结交的时间都比较晚,接受苏轼的指点也相应少一些,因此在苏门以四人为单元的“方阵”中,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荣四人只能居“后”了。
苏轼如何具体指点李格非的,尚没查到具体的文字资料。但通过笔者介绍一下前几年出土于济宁地区的《宋进士清河张君墓铭》的考古成果就知道,李格非得到苏轼书法的真谛,是一个出色的书法家。笔者在此概略地讲讲:
同在苏东坡门下的晁补之和李格非私交很厚。晁补之曾赠《次韵太学宋学正遐叔考试小疾见寄》诗给李格非:“结交齐东李文叔,自倚笔力窥班扬。谈经如市费雌黄,冰炭何用置我肠。”可从诗中得知晁补之十分推崇李格非。
墓铭所述的张鼎,是一个刻苦上进的士子,后来弃学经商,行善积德,成为地方上的名人。张鼎的儿子仲原与晁补之的儿子是同学,十分要好。张鼎病亡后,仲原就请晁补之给他父亲写墓志铭。晁补之慨然应允,就自己撰文,请好朋友李格非篆额书丹。
书法行家品评:通篇字迹章法工整而不刻板,清秀之气拂面而来。在字法上体现了那时代的尚意书风,含而不露,蕴藉绵厚,雅而有韵。在笔法上,逆入平出,势左低右扬,字形略扁,深得苏字神韵。
李格非的人品也是非常高尚的。他在京师为官时,章谆当上宰相,为推行新法拉拢李格非,拟任命他做“检讨”(“检讨”是翰林院掌修国史之官,位次编修)。章谆为人肚量狭小,且和苏轼是政敌,李格非毫不犹豫地谢绝了章谆的“好意”,为此被降职到广信(今江西上饶)做通判也在所不惜。
(三)培养后人的一代楷模
李格非没有大多数当父亲的那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随大流庸俗认识,是文人中的开明人士。他对女儿从不严加约束和管教。比如不准随意进书房,不准随意外出、不准......只是以身作则进行引导,让其健康快乐地自由发展。因此使李清照从小就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和社交的环境。
李清照生性活泼好动,经常在侍女的陪伴下,带上一壶小酒出门游玩,一玩就是一整天。就如李清照在《如梦令》中所写的:“常记溪头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既使在家,李清照也能无拘无束的玩耍,“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透汗轻衣透”,嗨,忘情地玩得把内衣都打湿了。家中来了客人,她赶紧“袜铲金钗溜,和羞走。”然而小娃娃家对陌生人又感到好奇,走出门却“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刚出门就假装嗅青梅,回头悄悄打量来客耶。
下雨天,不能在院内玩耍更不便外出,她就在家里看书写诗词,或者一边看雨景一边小酌,有次不小心喝过了量,睡到第二日天大亮才睁开眼睛,起身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边的海棠如何了?”侍女说:“还不是那样儿。”李清照笑着说:“红花少了,绿叶看起来多了。”
说起李清照会玩,读者朋友千万不要认为“词国皇后”和“千古第一才女”是玩出来的,李清照的学习十分自觉刻苦,她常到藏书十分丰富的父亲书房去翻阅书藉,经常夜以继日地练习写作。在此不赘说。
李格非对苏轼对朋友的高尚道德情怀,对李清照影响很大。后来因政党争端父亲落难,李清照上诗自己家公、时任宰相赵挺之以营救其父;在夫君赵明诚落难时不离不弃共患难,夫君离世后重情重义护送书册和金石,这些良好的品质都离不开其父李格非的言传身教。
文前说过,晁补之是李格非的朋友,两人过从甚密,虚心好学的李清照和晁补之成了亦师亦友的忘年交朋友。晁补之时常在学业上对李清照加以指导。李清照就是看了晁补之的《评本朝乐章》后受到启发,创作出了压倒前辈的里程碑式重要作品《词论》。父亲的这种优质人脉资源对李清照自身在学识上不断提升不断取得自我突破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之力。
文末笔者感言:李格非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文人学士,在培养教育后代上,应当算一个千古楷模,值得后人学习。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黄桷文学社副社长。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网址:李清照之父李格非为何被誉为培养后代的能人? http://c.mxgxt.com/news/view/288354
相关内容
李清照之父李格非为何被誉为培养后代的能人?她一生多灾多难,被誉为“当代李清照”
孙依:把“李清照”还给李清照——舞剧《李清照》的宋代美学与当代价值
李清照,咱能矜持一点吗?不,我为什么要矜持?
被誉为“大马之光”的李佩玲清唱马来西亚歌曲 歌手
李宗盛的女儿们:为何同样的父亲却造就了天壤之别的未来?
王羲之,为何能开创其独特风格的王派书法,被誉为“书圣”呢
李清照和李白有什么关系?
唐朝宰相张九龄:文学不输李白,为何被誉为“唐朝第一宰相”?
养女李星星,请相信黑暗之后是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