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男星,年轻时总要演儿子和古惑仔,老了难免要扮老豆和阿SIR。
最近,坏人专业户吴镇宇,终于借《脱皮爸爸》,在大银幕上给自己留下了一个重要的“父亲”角色,也侧面印证了他从综艺里走出来的好爸爸形象。
而在戏里演了无数个慈父的黄秋生,在戏外则经历了多年的寻父、恨父之后,找到了素昧平生的两个异母哥哥。
这对香港影坛最性情最峥嵘的异类影帝,在年齿渐高的时候,不约而同在“爸爸”这一特别存在下,与自己的前半生和解了。
而他们的故事,其实也是一代香港艺人每每遇到的原生家庭问题。
香港明星们的原生家庭问题
文|泉的向日葵
作者简介:曾供职于《香港电影》杂志,现北漂继续搞电影中。
1.
香港艺人很多是苦出生。
在中式的原生家庭里饱受磨砺,又历练了西式资本主义的冷血商业逻辑。然后,这些最终都变成了随身带的财富,学会了千人千面,举手投足都是戏。
各种港片里,吴镇宇、黄秋生之间有着各个不同的搭配组合
吴镇宇和黄秋生是一对难兄难弟,长期演奸角歹角,留下无数的烂片代表作。但又正是在这些泥潭里,他们脱颖而出,成为演技派、性格派的好演员。
他们各自的家庭背景,是理解他们何以如此的一条线索。
2.
吴镇宇家境不好,出身在香港黄大仙区,附近是鱼龙混杂的九龙城寨。父母每天外出工作,他被迫早早学会独立,做饭做菜喂大弟弟妹妹。
在他眼里,父母是截然不同的个体。母亲用发自本能的生存智慧对抗恶劣的外部世界——为全家能住上几千人排队轮号的公屋,她拉着吴镇宇骗人插队。父亲则是老实巴交的本分人,他对父亲最深刻的记忆是一句话:“宁愿被人家占便宜,也不要占人家便宜”。
84版《鹿鼎记》和《唐伯虎点秋香》里跑龙套的吴镇宇
大约是这两种典型的、而且矛盾互斥的中国式思维,带来了后天戏里戏外的吴镇宇神经刀性情。
所以,后来被称为“眼神分分钟杀你全家”的吴镇宇,竟会带着儿子参加亲子温情的《爸爸去哪儿》,大家都体会到了巨大的反差萌。
参加《爸爸去哪儿》的吴镇宇颠覆了黑帮恶人的形象
特别是他那种不会收敛情绪,懒得伪装的背后,有着独特而值得学习的育儿理念,简直堪称是艺人圈里的模范父亲,也是传统中式家庭教育的改革家。
他在妻子怀孕后主动停工一年陪产,内心的恐慌却远远多于喜悦,因为这个世界确实不够好。儿子Feynman这一英文名来自著名科学家费曼,从中也能看出他对儿子深情的期许:能够开心自在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而不必像演员如他一样受外部世界的困扰。
疼爱不溺爱,甚至有一点凶凶是吴镇宇独特的教育方式
他又不比那些溺爱子女的父母,他用强调“危机意识”的方式带着儿子去冒险。Feynman吃饭时爱伸手乱摸,就按着他的手,烫他一下;Feynman非要一个人下楼梯,就推他一把,让他跌倒记住痛;Feynman和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他也不插手。在采访中他曾解释自己为何如此严格:“父母总有要走的一天。我很怕自己离开世界时,没有人教 Feynman,因此急切地希望他学会独立,快速成长。”
3.
黄秋生的父亲就走得太早了。他的家庭故事,远比好兄弟吴镇宇更复杂。
最近几天传得火热的黄秋生寻兄事件,开心的结局背后,细细琢磨却颇为心酸。4岁时英国父亲抛妻弃子,远走他乡,后来甚至要确认香港方面付费才肯跟母子通电话,12岁时更是彻底与黄秋生母子断了联系。贫穷的混血私生子备受欺凌,母子俩颠沛流离,导致漫长岁月他对生父“又爱又恨”。
洋溢着幸福的合影之后,真相让人不免心酸
经历类似的还有父亲是葡萄牙人的李嘉欣。童年记忆里只有妈妈的眼泪和父母无止境的争吵,直到父亲移情别恋彻底消失。多年以后,回忆起成名后父亲打的一通电话她仍感受伤:“你应该关心三个女人的生活的时候,你从未打电话问过;反而等到我们的生活有保障了,你才想找我们要钱。”
那个时代的香港,处于腾飞前夜,充满各种机遇与诱惑,普通人不再隔岸观火,卷入花花世界,便也孕育出无数悲欢离合。
陈小春也是有过凄惨童年的香港艺人
同样上过《爸爸去哪儿》的陈小春也有过凄惨童年。由于家贫,哥哥一出生就以三千元卖给别人,他由老二变为老大,照顾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做地盘的爸爸信奉严苛棍棒教育,晨早出门,把陈小春锁在家里铁闸门上,五点回家才给打开,赚钱永远自己花。
而梁朝伟则像《脱皮爸爸》的翻版,父亲急切想要赚大钱,把整个家给搅得支离破碎。后来迷恋上了赌博和酗酒,生活越来越苦。他坦言曾因父亲抛下家庭而心生恨意,倔强地拒绝见父亲一面。
4.
年轻一代里,陈冠希、张柏芝的家庭背景,也都成了娱乐八卦版里多年不歇的内容源泉。这些“原生家庭”故事,或多或少都会在艺人们的成长轨迹中留下刻痕,除非历经千帆“人生课”, 遇到对的事或者人,才能平静地和过去达成和解,开启新的旅程。
从前那个“孤独到破碎”的黄秋生,找到血亲后露出如此欣慰的表情;在寻常人面前冷口冷面自带疏离感的吴镇宇,和儿子玩在一起秒变“吴三岁” 。时势不一样了。
苍老的黄秋生在找到亲人后笑得像个孩子
在今日之时代,明星私人生活被大众不停窥探,虽然或许并不是什么足够健康的情态(至少也是无可改观的既成现实),但是从最积极的一面考虑,或许除了消费“人间活剧”的快感之外,这还让我们能够藉由审视“熟人”的人生,学会体察和共情,得到一点教化和反省。
大概这是明星“真人秀”真正不多的价值所在。
©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