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没有新顶流,流量经济哑火了吗?
每年的年终盘点,我都等着看《腾讯娱乐白皮书》的结果。因为这里有数据和算法统计出的一年娱乐圈起落。
比如,一个最直观的问题:去年谁红谁不红?去年谁带货谁不带货?我们的体感会有答案,而《腾讯娱乐白皮书》会用数据来验证我们的体感是否准确。
我为《腾讯娱乐白皮书》的明星篇撰写了一份分析总结,把文字和最终的统计排名一起,分享给大家。
女明星商业价值第一:杨幂
男明星商业价值第一:蔡徐坤
(商业价值指数:反映明星参演作品市场表现、全网热度及代言口碑标签,按固定权重综合影响力、影视作品专业度、用户关注度及预测热度得出。)
商业价值:粉圈效应及性别观点
商业价值本质上是两种价值:一是自我投射和自我欣赏的价值,这主要发生在同性身上;二是异性的喜欢和赞许。
传统的好莱坞明星结构里很重要的一条是,大男主为中心。他们的片酬及商业价值最大,他们是故事的主角,也是奢侈消费的代表。好莱坞到现在还在轰轰烈烈倡导男女演员同工同酬。这种商业价值体系还体现在港圈的“双周一成”时期。内地与之对应的应该是从濮存昕、陈道明到吴秀波、孙红雷这一脉,他们演精彩的男性阴谋故事,片酬高,在电视台黄金时段代言白酒或手机。
这是在男性以绝对优势主宰消费的年代里,男性对男性的自我投射而产生的商业价值。
最近二十年,相当数量的男性娱乐和消费需求已被游戏分流,娱乐八卦愈发变成女性为主要受众的领域。
腾讯娱乐白皮书发布了七年,我也关注了七年,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早几年的商业价值排行几乎就是女明星的天下——那是“四旦双冰”走向“流量经济”的最后一段过渡期。有人认为这一代女明星的商业价值主要由男性消费构成,但不少男人讨厌“野心上面”的女明星,遑论为她们花钱。
要注意,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娱乐八卦的受众就以女性占了大多数,“四旦双冰”的商业价值自然有作品加持,但也跟女人喜欢无休无止地讨论她们有巨大关系——通过互联网制造肉眼可见的谈资和噱头(现在称为“热度”),从而具象化为商业价值。这种无休无止的讨论里,有女人对女人的苛刻,也有女人对女人的欣赏。
随着流量经济的到来,年轻男偶像的商业价值急速上升了。
男艺人商业价值前十名里,能够做到“男女老少都认识”的仅有黄晓明一位。35岁以上男明星只有黄晓明一位。2020年,黄晓明一枝独秀维持着热度,路径是自嘲、综艺、耽改。其他中生代,像陈坤、邓超,包括空降的靳东,显然都有相当数量的群众基础,但为什么排不进前十?
理由很简单,以女性为主的粉圈制造的“商业价值”太厉害了,女孩子们带着强烈的爱意以一当十,抛下自己真正的消费需求为男偶像制造“花路”,商家也已经熟稔地操控着各种KPI游戏。选一个流量,不仅意味着商业信息、转评赞的保证,也意味着销量至少有疯狂女孩们构成的粉圈来保底。
从四旦双冰时代到流量时代,“粉圈化”是一个重要的变化。“粉圈”放大了“对异性的爱”导致的消费,这种消费带着强烈的“爱的供养”性质,令许多不破圈的男流量在商业上迅速超越同辈女明星,甚至占领了传统的女艺人代言市场:护肤、彩妆、家居、日化......
“鲜肉时代”最初被认为是女性的觉醒,她们可以观赏男性、消费男色。而“粉圈”实际上超越了“男色消费”,带着极高的忠诚度、仪式感和使命感,甚至可能是牺牲感。粉丝的姿态已经不是挑选商品的消费者,而是一个教徒。粉圈行为和消费模式客观上挤压了女明星的商业空间。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到了现在,女明星的商业价值大部分还是由女性对女性的审视构成。
女艺人商业价值前十名里,年龄超过35岁的有周迅、刘涛、孙俪、谢娜四个,超过30岁的也有杨幂、赵丽颖、李沁三个。男明星榜单比女明星的更低龄一些。“流量花”们的商业价值也不是纯粉圈的,她们有比较广谱的知名度和话题度,她们的穿搭有人关注。
面对这十个最有商业价值女明星,我们至少有共识,绝大部分不是粉丝肝出来的商业价值。“流量花”够不上“大花”,但谈资和公众知名度也绝非同级别“流量小生”能比。
由于“流量花”的实力和作品储备不足,女性用户很多投射、代入、欣赏产生的消费还是集中在熟龄女星身上。而这一块“女性欣赏女性”的情绪,从创作到商业潜力,依然有待深度发掘。
女明星影响力第一:杨幂
男明星影响力第一:肖战
(影响力指数:反映了艺人的全网声量,按固定权重综合艺人的粉丝行为活跃度、媒体曝光、艺人和相关新闻搜索以及用户关于艺人的话题量、讨论量等热议度加权得出。)
明星国民度前三:
徐峥、黄晓明、宁静
(国民指数:反映了艺人在全年龄层的声量和影响力。按固定权重综合艺人参演作品市场表现的媒体曝 光、相关新闻搜索以及用户关于艺人的话题量、讨论量等热议度加权得出。艺人选择 2020 年有作品上 线的明星。)
影响力:作品缺失,流量乏力
我们会看到影响力榜与国民度榜的区别,影响力榜还是以饭圈热度拱上去的人为主,国民度榜则和业务关联度更强。
“影响力榜”女明星前十中,杨幂还是无可争议的“女顶流”,可体感上总是觉得她比上一代话题女王差一截。作品演技是一部分,话题度狭窄也是一部分,杨幂身上的谈资没有上一代女星那么丰富的角度。她和团队应该意识到了后一个问题,看得出来,2020年杨幂在拓展社会议题标签上的努力。
紧随其后的杨幂公司艺人迪丽热巴,在走红时承载着可以演戏的期许,可几年过去,她几乎复制了杨幂的颜值、吸女粉和黑红话题并存模式。从杨幂到迪丽热巴也看出,年轻女孩审美的更迭:从一个漫画少女面孔到一个更高鼻深目的漫画少女面孔。
前五名杨幂、迪丽热巴、赵丽颖、杨紫、郑爽,都是被言情偶像剧捧出来的人,这是最近十年人气小花的工业化制造路径。她们日后是否可“飞升”,自然是要看作品进阶程度。
女明星影响力前十的后三位,都是靠作品增加的热度——好评程度各不相同,但都很难算百分百佳作:刘亦菲的《花木兰》,谭松韵的《以家人之名》,宋茜的《下一站是幸福》。
上文所说的女明星和男明星的区别,在这里依然成立:虽然流量们都有粉丝,但女明星影响力里公众关注度更多一些,男明星的影响力里饭圈效应更强。
唯一横跨“影响力”“国民度”的,是48岁的宁静。她在全民所有年龄层中的认知度毋庸置疑,在《乘风破浪的姐姐》里也是最重要的艺人。在开播前担着话题,开播后也吸到了新的粉丝。由于“组女团”的节目形式,加上规则内保留少量场外观众打投部分,最后对《姐姐》打投和出道位最热情的,依然是饭圈。所以宁静在《姐姐》结束之后有了粉丝接机、超话控评等流量待遇。
总的来说,她的影响力依然比流量们实在许多,这个节目最广为流传的舞台和金句中,有相当数量出自宁静,这也是综艺业务能力的体现。
可另一方面也有些遗憾,这是通过综艺碎片化的内容建立起来的热度,而非一部戏、一个角色的热度。宁静作为演员的实力足够扎实,给热度赋予了厚厚一层托底,这也是“翻红资深艺人”的共同特点。这类“翻红”里也包括对过往辉煌的二次开采,是现在没有好东西看,于是找了个由头去回味过去。
按说易烊千玺《少年的你》得奖了,是作为流量小生的突破。但他因为得奖而增加的热度跟其他流量相比,也看不出什么优势。路人盘对于人气和知名度是有重要加成作用的,现在通过数据似乎很难体现出来,因为粉丝群体的能量太庞大了。
“国民度榜”的标准为“有作品上线”。由于疫情原因,2020年行业产出较少,所以很多本来应属大咖的艺人尚未上榜。但仅在“有作品”这个范畴内,“本年度佳作引发影响力”的艺人占比较小,秦昊(《隐秘的角落》张东升)和巩俐(《夺冠》郎平)的演技破圈效果更突出一些,但纯看榜单结果没有体现出来。
黄晓明除了综艺之外还有耽改作品《鬓边不是海棠红》,也是时代一景。还有像刘涛,虽然也有新作,但她的热度和商业价值应该全部来自带货而非演戏了,这是行业变化的象征。
唱片行业式微,高影响力歌手仅有蔡依林、萧亚轩、王菲三位。蔡依林的新作是公益歌曲和年末演唱会,萧亚轩的新作是恋爱综艺,王菲的新作是《夺冠》主题曲——传唱度也不太高。让她们真正维持热度的,是女性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主动或被动的输出。
影响力榜和国民度榜的区别,有年轻人审美和消费习惯变化的问题,有饭圈制造的数据太高的问题,但也透着作品缺失的信号。如果一年只能有一两部《隐秘的角落》,那么需要看这类故事的观众,只能转向欧美日韩,并爱上海外明星。
2020 明星新势力上升前三
丁禹兮、赵露思、马嘉祺
(影响力上升 / 下降指数:反映了艺人的全网影响力变化,按固定权重综合艺人的粉丝行为活跃度、媒 体曝光、艺人和相关新闻搜索以及用户关于艺人的话题量、讨论量等热议度加权得出。)
新顶流?没有
从商业榜到影响力榜,虽然流量占据很大一部分,但也呈现了一个趋势:没有“新顶流”。
你可以在鹿晗解约回国之后明显感受到他曝光率的轰炸,你可以在《偶像练习生》结束之后见证蔡徐坤的崛起,你可以在《陈情令》播出后看到肖战和王一博空降热搜,但 2020 年,没有任何新的顶流产生。
影响力上升榜里我们能看到新人的来源:热门偶像剧仍是主力,包括《传闻中的陈芊芊》、《琉璃》、《棋魂》《风犬少年的天空》。新的爱豆也在渐渐发力,比如时代少年团的马嘉祺。张艺谋造星依然相对能打,于是有刘浩存的冒头。
但是,他们都是上升表现突出,却没有达到全民意义上的出圈,背后是 2020 年爱豆选拔、偶像剧抑或是电影,都没有“大爆”。
明星带货力第一:刘涛
直播明星影响力第一:薇娅
(带货指数:反映明星带货表现,综合明星深度粉丝规模量、铁杆粉丝号召力、明星传播力、明星消 费力及代言口碑综合计算得出。)
带货、直播,大大的问号
带货和直播这些电商概念和明星的关联度愈发紧密。
“直播”是这几年最大的风口,吸引着明星们的跨界,加上疫情无工可开的原因,一大半明星都跑到手机屏幕里去直播。但大部分都效果很一般。从直播榜单来看,能长久兼职带货主播的可能只有刘涛,平台对她的扶植也不可或缺。金靖、杨幂都属于上直播当上综艺造梗的。
这个原本算是娱乐行业边缘指标的领域,在 2020 年里被频繁提及。你甚至无法想象,直播的未 来是否会令一些明星直接改变自己的业务结构。但当评价明星的指标还包括“带货”“直播”时, 只能证明这个行业的内容生产太少了,才让一些原本是融合地带的内容占了这么多的热度。
结语:
总的来说,2020 是乏力的一年,佳作很少,爆款也很少,流量都是延续过去几年的红利。疫情自然影响行业,但寒冬实则是几年前就开始酝酿的。
曾经有个问题是,影视寒冬是否会倒逼流量经济退潮,回归到创作本身。但实践中产生了另一个因果链条:行业不景气的客观效果,催生出更多 KPI 指标,先短平快, 先碎片化,先看旧作旧人里还有什么能直接用的。
人人都诟病的流量经济,不是因而是果,是一段时间以来智力、创作、业务不受褒奖的结果。一种生产力削弱了,另一种就会更加膨胀,而互联网、数据、算法会更加剧这些改变。
造星业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了:流量明星的开采深度太浅,唯有作品才能长远产生价值。谁先面对作品,谁就能率先获得深入且久远的回报。
网址:2020,没有新顶流,流量经济哑火了吗? http://c.mxgxt.com/news/view/299649
相关内容
肖战:让流量变成更有价值的力量“郭有才火了,我想起了你”:从流量顶峰下跌的网红
万亿“红人经济”告别流量买卖时代
肖战,王子异等流量明星负面新闻加身,流量会在2020年被终结吗
让网红们带货千万,又接连塌房的力量!今天聊聊流量经济!
2020广州市考面试热点:探索流量为王时代下的粉丝经济
【独家揭秘:娱乐圈顶级流量背后的秘密!】流量背后的真相,你真的了解吗?
后流量时代的偶像经济:泡沫之下是否还有“标准”可言?
粉丝经济时代,你为什么不敢用流量明星?
量化管理明星流量:粉丝经济的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