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名的太太里,她长相最好看,为人也最风流。”钱钟书在其作品《猫》中如此写道。 “她的丈夫最驯良,最不碍事”,由此暗讽 “太太客厅”女主人林徽因。
作为民国女神之一,林徽因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之间的情感纠葛至今被人津津乐道,甚至超过了对其才华的关注。其中与徐志摩的绯闻知名度最高,随着诗作一起被广泛传播,梁思成仿佛成了一个陪衬。
林徽因,1904年出生于杭州。从小聪慧,是所有姐妹中最贪玩也最被喜爱。祖父林孝恂是光绪年间进士,其父林长民是民国初年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母亲何雪媛性格较为乖张孤僻哀愁,是林长民的二夫人,并不受林长民喜欢。之后林长民又娶了三夫人,却倍加宠爱。
林徽因爱父亲,怨他对母亲的冷漠无情;爱母亲,又恨她抱怨嗟叹;爱家中弟妹,又要顾及母亲的感受,其间交织着又爱又怨的复杂感情。
1920年,林长民被派往欧洲访问,携林徽因一同前往。初见时,徐志摩和友人一同前往拜访林长民,时年16岁的林徽因梳着两条辫子,差点管他俩叫“叔叔”。而徐志摩24岁已是有妇之夫。
随着交流的增多,徐志摩渐渐发现,这个小姑娘外表清秀看起来不谙世事,实则读书很多,思维活跃,当谈及一些作家作品,其理解与悟性超越了她的年龄。
徐志摩的感情来得迅疾强烈,他大胆地表达,认为对林徽因的追求是出于爱、美和自由精神,是为了追求理想的生活境界,为此也要结束与张幼仪无爱的婚姻。
16岁的林徽因还分不清这种感情体验中多少是出于友情,多少是异性间的倾慕。徐志摩的热忱情感,对文学诗歌的见解,于林徽因而言恐怕也是欣赏与喜悦的,也起着指引作用,打开了她的眼界。
在起初的慌乱之后林徽因沉静了下来,童年时期不完善的家庭生活给母亲和自己造成的伤害历历在目,不愿意看见他人或自己遭受同等命运。
这桩事情传到国内,林徽因几个姑姑空前一致地表示激烈反对,林家大小姐怎么可以嫁给一个有妇之夫?1921年秋,林长民出国考察到期,林徽因也随之回国。
徐志摩的追求并没有得到林徽因的允诺。林徽因的好友费慰梅曾说,多年之后听林徽因谈及徐志摩,总是和文学大师们联系在一起出现。
当时的林徽因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听从了理性,她珍藏起对徐志摩的情感,使自己往后的人生沉静完满。她对徐志摩感情的理解与尊重,也收获了徐志摩的爱惜与敬重。
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成婚,两年之后梁思成与林徽因成婚,他们像朋友一样来往相处。有次徐志摩去探望病着的林徽因,忍不住抱怨起陆小曼花钱的不知节制。
1931年,徐志摩为了节省路费而乘坐邮政飞机不幸失事身亡。之后林徽因给胡适的信中曾提及徐志摩,信中写道:
失事之前徐志摩曾将装着日记和书信的箱子交给好友凌叔华保管,而后林徽因托胡适从凌淑华那里拿来了箱子,然而其中的康桥日记却缺失了。
虽然最后林徽因拿到了这本日记,却发现被裁去了四页,至于为什么要裁,究竟写了什么内容,至今尚未公开不得而知。
至于林徽因在1934年4月写的那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其实是写给出生不久的儿子梁从诫。这首诗整体欢快,充满了爱与希望,不像是写给已故之人,应是一位母亲表达对孩子的喜爱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