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如何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
杨振宁实力那么强,还常用实力说话,征服导师跟合作者,一般来说,这样的人很容易和周围人发生矛盾、引来嫉妒,那杨振宁是怎么把和导师的关系,和其他教授的关系维持得这么好呢?其实答案就是——他身上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
你可能以为杨振宁和他的家庭都是西化的,应该和传统文化交集不大。其实不是。杨振宁的父亲是一个很注重传统文化的人。在杨振宁已经表现出学校数学课吃不饱的情况下,他却在杨振宁的初一、初二时,专门请清华历史系的研究生给杨振宁讲了整整两个暑假的《孟子》。直到现在,杨振宁都可以背诵3万字的《孟子》全文。
这一点在杨振宁评价父母对自己的影响时也谈到了。他说自己学术以外的特点,受母亲的影响更大。而他的母亲是旧社会的妇女,这种女性往往比男人意志更加坚强。这些传统文化的熏陶让杨振宁更加隐忍,更吃苦耐劳,更注重合作。所以即便杨振宁拥有很棒的实力,也会留意不让自己处于和每个人都竞争的环境中,而更注重和他们的融合。
下面我从负面、中性、正面三个角度分别说说,杨振宁是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
负面的评价
先说负面,杨振宁在80多岁以后,虽然还有小部分精力在冷原子的研究上,但更多精力放在科学史和文化领域了。其中,他的一个观点引起过很大的争议:他在82岁的时候谈到,《易经》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中国没有产生现代科学,有很多原因,比如科举制度,比如中国人一直轻视技术。但杨振宁看来,至少还有2个原因和《易经》密切相关:
1.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推演式思维方法;
2.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天人合一”的观念。
中性的评价
接下来我们说说杨振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性的评价。这源于杨振宁横跨两种文化多年后的对比。他认为,中西方的差异从四千年前就开始产生了——中国的文化基于人,西方的文化基于神。
其实这些差异都是中性的,它们都在特定的场合体现自己的优劣。比如家族关系,中国人更注重紧密和亲近,这在大灾大难来临的时候可以互相照应,提供更多缓冲。但也因为生活重叠大、干涉多,一个年轻人想摆脱家族的陈规陋习就很难,除非和家族决裂。但西方只要成年了就自己决定,自己负责,哪怕是危险也要独立承担。都有利有弊,所以说它们是没有优劣之别的。
但从演化的角度上说,还是存在一个判断标准,那就是多样性强的好,多样性弱的差。如果一个地区文化多样性丰富,那在更大的时间跨度上说,那里的文化更可能是今后的主流。但到底是哪一支成为主流呢?这谁都没法预测。所以在尊重多样性的前提下跟随主流,是一种健康的对待文化的态度。
正面的评价
最后,我们重点说说杨振宁对中国传统文化正面的看法,那就是“韧性”。韧性指的既不是宁折不弯,也不是知难而退,而是坚韧不拔。它的好处是,在极端的压力下可以委曲求全留下生的希望,也能在除此之外的困难下做到不轻易放弃。
杨振宁对比了2004年和1920年中国社会的状况,也对比了同时期体量和中国大致相当的大国,比如印度和巴西的情况,结果发现它们都远远不如中国的改变大。
一般来说,改变越剧烈,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越大,阵痛越强烈,而只有中华民族特有的韧性才能承受如此巨大的全民变化。比如说,我们可以在经济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发展出“两弹一星”,可以在经历了几十年纷乱后让文盲率迅速降低到5%以下,只用20年就实现经济腾飞,并在这20年里让2亿农民转移到城镇工作。这些依靠的,都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韧性。
继承自己的根,融入现代文明
回到杨振宁身上,他身上带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美国这个多移民国家也是一种多样的存在,而且被他的美国同事们看在眼里。
比如,因为曾经在《纽约客》发表文章,挑起杨李之争的那个二流物理学家,他曾经的办公室挨着杨振宁的,他就经常听到杨李二人在办公室激烈地辩论着物理问题。但杨李二人争吵物理用的是中文,只因为偶尔蹦出几个英文物理单词,其他物理学家才知道他们是为物理而争吵的。
实际上,在杨振宁和李政道的矛盾沸沸扬扬的时候,和两人关系都很近的物理学家们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问也问不出,看也看不懂。
杨和李共同的朋友派斯(Abraham Pais)就说过:“要了解杨振宁和李政道为什么决裂,可能必须要对中国文化有更多了解才行。”
虽然这个原因只有当事人才能解释清楚,但我们起码知道,以西方文化的视角看,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决裂。事实上,杨振宁身上有着很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在1999年杨振宁从纽约石溪大学退休的时候,系里给他办了一个隆重的退休仪式。
他的好朋友戴森(Freeman Dyson),在晚宴上发言这么说,他喜欢看杨振宁在1983年出版的论文选集,更喜欢前言中引用的杜甫的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A thousand year business is that line of writing. Good or ill is the writing, he whom wrote it would know it in heart.)。没有美国,杨振宁不会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离开了中国和他的父亲,他将成为无根之树。
在最后,杨振宁自己发言时这么说:“过去一年半中我和杜致礼经历了4次手术,所幸每一次都很顺利。但我知道,一个人逐渐老去时,他的哲学观点也必然会随之改变。我想起大约1200年以前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写下的不朽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本世纪初,另一位作家朱自清,也是我父亲的朋友,把那两句诗改写成——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即使是在美国,杨振宁也经常这样在演讲中提起中国诗人的名言。他不会因为在座的很多人不知道,而换用其他名人名言来表达同样的意思。那些诗句表达的美和含义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是其他文化替代不了的。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自信的表现。
所以说,杨振宁首先做到了融入现代文明,然后继承了自己文化的根。所以即便他在美国生活了58年,我们现在谈起他,依然觉得中华民族以他为荣。
网址:杨振宁如何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 http://c.mxgxt.com/news/view/320297
相关内容
杨振宁:《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百岁杨振宁,如何看待百年来数学与物理的分与合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
杨振宁与学生杜致礼,后代子女现状如何?
特别策划:与杨振宁同时代的科学家们
杨振宁与翁帆,相差54岁的老少恋,为何过去15年仍爱如初恋?
看到隔壁组好多人说认识杨振宁是因为他的婚姻(杨振宁黑料科普贴)
杨振宁与翁帆结婚16年,却无一儿女,为何没有儿女呢?
杨振宁去世
杨振宁与学生杜致礼的后代子女现状如何呢?答案太出乎意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