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硬核医生”张文宏背后的“硬核家庭”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一位来自上海的“硬核医生”张文宏火了。
很多人认识张文宏,源自于网上热传的一个公开课,在短短18分钟里,张医生深入浅出地讲述人类如何抵抗传染病入侵,语言诙谐幽默,网友直呼:他真是个大宝藏!
张文宏的公开课视频截图
翻开张文宏履历表,不难发现他过硬的专业能力:他领导的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在国内同科室排第一,是上海人眼中的“定海神针”。
更难得的是,他超高的情商和接地气的语言表达:
谈到居家隔离太无聊,他回答说,“你在家里不是在隔离,你是在战斗啊。你觉得很闷,病毒都被你闷死了。”
空闲时间也会追剧,“在我极度疲劳的时候,喜欢看非常无聊的电视剧,因为不用动脑子……”
有次接受采访时,母亲突然打来电话,但他立马挂断,记者怂恿回拨,还问想母亲吗?他反将一军:“我就问你,哪个正常人不想念自己的母亲。”
作为一位“网红”,张文宏自嘲道:“我就一个乡下人跑到上海,读完书留下来工作而已。”
张文宏医生 图源网络
情商好、性格好的博士兄弟
前阵子,张文宏的老家浙江瑞安,举行了一场名为“百名博士家乡行”活动,张文宏受邀参加。一同出现,还有他的亲哥哥张文宇。
有趣的是,这两兄弟一见面就“互怼”上了。
张文宏与哥哥张文宇
哥哥张文宇说,“今天我见到了我想见,但不希望在公众场合见到的人,那就是——张文宏学弟。因为张文宏的频繁出现,就表示这个世界还不是太美好,我们还得加强疫情防控。”
弟弟张文宏也不是“省油的灯”,一上台就揭哥哥的老底:“他从浙大毕业以后,回到瑞安混不下去了,就到新加坡打工。他在打工的过程当中,居然在南洋理工大学完成了PhD的培训,五年的学制三年完成。”
其实哥哥张文宇,同张文宏一样,博士出身,曾经是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副教授,现在是浙江财经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院长,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大牛。
这两个年过半百的亲兄弟,在公开场合如此调侃对方,足见两人的高情商和好性格,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这对兄弟实在太厉害了,“幽默是他们家基因遗传的吧!”
很多人好奇他们父母长啥样,怎么能造就如此优秀的兄弟俩?
两兄弟照着好父母的样子长大
张文宏1969年出生在浙江瑞安一个普通家庭,哥哥比他大一岁。瑞安不大,是浙江温州的一个县级市。
青年时期的张文宏
两人的父亲是瑞安一个机械厂的工程师,而母亲是一名小学老师。
那时的生活不富裕,但父母对兄弟俩的教育非常重视,一直言传身教,告诉孩子“不读书就没有前途”。
张文宇考上初中时,父亲特意拿出2个月工资买了一台录音机,方便他学英语。
平常没有什么娱乐消遣的游戏,父母就给两人出一道数学题,做一做解闷。
两兄弟从小一路比着学习成绩长大,你追我赶,在学霸路上狂奔。
80年代,下海经商的浪潮到来时,“一夜暴富”的传闻引诱着许多人。不少年轻人都纷纷辍学,南下创业。
但父母叮嘱两个儿子:“不要理会外界的声音,只有读书、学习才是一个人应该终身坚持的事业。”
张文宏曾在一次大学演讲中说:“我的成绩一直非常好,可以保送重点大学。但我都放弃了,因为我想学医。”
为什么两人都这么优秀?在哥哥张文宇看来,他们只是照着好父母、好老师的样子长大而已。
因为父母的行为对子女的影响,往往比父母讲道理对孩子作用更大。
若父母好占小便宜,孩子也会变得自私;父母整天醉醺醺,孩子多半也会结交酒肉友;父母沉迷打牌,孩子就可能去赌博。
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在孩子心目中树起父母的良好形象十分重要。
好的教育离不开父母的引导
BBC纪录片《人生七年》,被很多网友评为英国最伟大的纪录片,它从1964开始,对14个不同家庭的7岁孩子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目前已经播到他们的63岁。
纪录片主人公之一安德鲁(Andrew),是富家子弟,上的是贵族学校,7岁就读泰晤士报,7岁的规划是上剑桥大学三一学堂;21岁上了牛津大学,读法律。
安德鲁在28UP那集说了一句让大家很难忘的话:教育非常重要,你没法留给孩子实质性的东西,但能肯定的是,好的教育能让他们终身受用。
译文老师说,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发现自我,实现自我驱动,成为终身学习者,而这离不开父母的引导。
这需要父母在孩子的童年阶段,在孩子心中埋下人生格局和理想的种子,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中一直有热爱,有追求,有动力,不断超越自我。
1 鼓励孩子表达自我
三岁半的孩子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第一关键期,当孩子说“我来”“我想”时,就是在建立自我的时候。
对于孩子一些看似“傻傻”的问题,不要嘲笑,要认真地对待;当孩子说话的时候,最好不要打断,而是让孩子充分表达。
看到张文宏与哥哥张文宇两人在活动上“斗嘴”,不难猜到他们背后的父母肯定是包容民主的。
2 不设限,多给孩子自由探索空间
译文老师在女儿Eva小的时候,很少对孩子说“不行”、“不可以”。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不是真的危险,译文都鼓励孩子去尝试、去探索。
想研究地鼠挖洞,就任由Eva在地里钻洞打滚;好奇绵羊的卷卷毛,就让孩子去摸一摸;走在路上好奇下水道,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待在井盖边观察……
小时候的Eva在家玩纸箱
译文老师说,孩子通过自己的探索,对事物有了认知,进而有自己的思考,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探索空间,对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非常有益,我们不要总是设条条框框,轻易扼杀掉。
3 给孩子灌输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找到精神导师
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个人的内核所在,学识可以慢慢积累,但观念的形成,从孩子睁眼看世界就开始了。
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哪里来?可以从父母日常的一言一行中,带孩子看的书中获取。
Eva三四岁时,译文和母亲Mama Lu就开始给Eva翻看本杰明·富兰克林传记了,刚开始Eva看不懂,但没关系,译文和Mama Lu还是每天给孩子讲,就这么讲了三四年。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成长故事对Eva影响甚
渐渐地,Eva对富兰克林生平事迹了然于心,默默把富兰克林当作自己的精神导师,学习他的科学探究精神,常在家里和姥姥一起鼓捣试验发明,有一次还自创了一款驱蚊液。
Eva对自己的求学目标也很明确——考取斯坦福大学,现在就读六年级的Eva正在为这个目标努力,每天自学高年级数学、SAT等。
当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坐标,就能实现自我驱动,“不用扬鞭自奋蹄”。
4 给予孩子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
纪录片《人生七年》中,通过镜头对14个孩子几十年的纪录观察,不得不说,那些成长于健康、自律家庭中的孩子,大部分都成了精英,有着不错的家庭生活。
而那些疏于被照顾、父辈婚姻糟糕的孩子,因为没办法集中注意力专注自己的事情,学业出现问题的概率也更大。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父母情绪稳定,家庭和睦有爱,孩子才会生长出稳定健康的人格,人生也会更积极、自信、有安全感,懂得爱人爱己。
译文老师即便工作再忙,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和Eva聊聊天,一起做喜欢的事情,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
译文曾推荐过一个备受美国家庭青睐的,能改变人生的超级棒的方法:每天与孩子一起思考五件感恩的事情,并表达对家庭成员的感谢,如吃到好吃的东西,身体健康等等。
感恩会改变我们的气场,让家庭里每个成员变得积极向上。如果你正看到这里,那么请与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记得一定要关注“译文创新教育”百家号哦,感谢!
网址:揭秘“硬核医生”张文宏背后的“硬核家庭” http://c.mxgxt.com/news/view/324864
相关内容
唐艺昕家庭背景强硬 揭秘明星的家庭背景裴琰的人生就应该有点硬核…
哪个女明星后台最硬 女星背后强硬后台大揭秘
够硬核! 11月11号…
女星怕压身高有多硬核?
来自哥哥的硬核救援
被 王祖贤 与 梁家辉 硬核掌控20秒!
硬核曲目配上硬汉,观看《默杀》的后遗症,的冲击力真不小
盘点6位硬核男偶像,陈伟霆、张艺兴、吴磊,他们不一样
硬核方式向男朋友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