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4-12-19 20:41

中学历史工作坊 第一组 刘静敏(历史学18-1

各位尊敬的老师同学,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七个方面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过渡语: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首先将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是从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等有关日军侵略行动的知识,以及由此相对应的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局部抗战活动。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而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全民族抗战又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节课在抗日战争史的学习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课共分为四个子目,分别为七七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这几个历史事件相互联系、层层递进,充分体现本节课的思想内容。

二、学情分析

过渡语:要想上好一堂历史课,不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还要对学情有深入的把握。

八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对事情充满好奇心,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他们经过一学期的历史知识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但还存在着看问题表面化、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仍需要老师的引导。

依本课来说,本课涉及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认识,这就需要老师带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而中日关系又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点,学生关注度也比较高。

三、教学目标

过渡语: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并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一)首先是知识与能力方面: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阐述七七事变的基本过程。

2.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意义。

(二)其次是过程与方法:

1.带领学生回顾旧知,梳理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的发展脉络。

2.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整理日寇暴行材料。

(三)最后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了解中国军民英勇的抗日斗争,激发其强烈的爱国情感。

2.认识军国主义的危害,树立为人类和平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良好的教学效果得益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课的难点设置为:概述七七事变的过程,掌握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制定教学重点的依据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设置为: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我这样设置的原因是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制造震惊中外的侵华暴行之一,但学生处于和平年底,对战争的残酷性了解较为抽象。

五、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根据学生的心里发展规律,采用了学生参与程度较高的活动探究法和问答教学法。并注重问题程度的不同,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有表现的机会。

俗话说:得法者事半功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在学习方法上,我将指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法展开问题探究,运用材料分析法,归纳整理历史知识,使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体现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重点谈谈我的教学过程。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课——保卫山河,问题探究

(三)课堂总结——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导入新课时,我将利用时间轴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到日军侵华是有目的的,日军蚕食的脚步由北向南一步步逼近北平,同时时间轴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时空观念。

讲授新课时,我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以“山河”为主题划分为三个部分,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壹——山河破碎风飘絮(七七事变)

贰——守卫山河共相助(第二次国共合作)

叁——一寸山河一寸血(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

在第一篇章山河破碎风飘絮七七事变内容的学习中,首先,我将会展示一则材料和一幅图并让学生了解到卢沟桥所占据的重要地理位置,让学生明白日军为什么会在这里挑起事端。接着,我将会为学生提供表格,指导学生依照表格制作七七事变卡片。在卡片的制作过程中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七七事变过程的基本认识,同时也方便学生日后复习活动的展开。

过渡语:七七事变的爆发使国人深刻认识到了抗日局势的严峻性,于是,如何寻找一条新的抗日救亡路线成为摆在国共两党面前的重要议题。

因此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学习中,我首先会学生展示两则材料,向学生抛出“面对日寇大举入侵,国共两党有何反应?”的问题,继而引出“国共两党在民族危亡时刻,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抉择。接着我将继续追问:“国共如何合作?”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和ppt材料进行思考,并为学生提供思考时间,最后由学生代表来进行回答。问答式的教学有利于教师了解知识的学习情况,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而展开进一步的教学。

过渡语:在学习第三篇章淞沪会战与南京大屠杀内容之前,我将提出:“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华的脚步是否停止了呢?”的问题。

并提示学生阅读教材梳理淞沪会战知识点。接着,我将会为学生展示“八·一三”淞沪会战要图,让学生明晰淞沪会战所在范围。同时,提供一组数字材料,让学生以较为直观的方式了解到淞沪会战规模之大,战况之惨烈。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淞沪会战激烈战况的认识,我将会播放一段殊死抗战在淞沪会战最后关头的、一群可歌可敬的勇士们——八佰壮士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军人的“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浩然之前。(播放视频)

过渡语:1937年11月11日,上海沦陷,持续三个月的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上海沦陷后不久,南京政府从南京迁到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此时,毗邻上海的南京,危机四伏。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为了使学生对南京大屠杀有初步的认识,我首先将会为学生展示多幅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并为学生讲述一场骇人听闻的“杀人比赛”。接着,我将要求学生依据课本整理出日本南京大屠杀的暴行。在归纳整理材料材料的过程中,学生将会对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有着更深刻的了解。而本节课的难点又是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据此,我设置了一道思考题,指导学生围绕题目展开小组讨论,之后由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感悟。在学生分享结束后,我将做出以史为鉴,珍爱和平的总结,帮助学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目标。

作业:在课程的最后,我设计了开放式的作业,课后搜集有关“抗战军人的家书”的资料,以朗读分享会的形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七、板书设计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图示式板书,以中日双方的对立为本节课的主线并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贯穿其中。这样的设计直观清晰突出,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脉络。

网址:《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说课稿 http://c.mxgxt.com/news/view/336473

相关内容

马英九谈七七事变:历史错误可原谅但真相不能忘
起七七,终七七:刘伯温如何算到抗战的结束日期
七上语文第22课. 诗二首.
这三位活该红!央媒纪念七七事变,台湾艺人集体沉默,他们勇敢发声
二年级体育说课稿【精】
丧葬风俗的做七是什么回事? 祭祀七七有什么讲究
七老板与嘴哥的离开,娱乐圈的变与不变
太燃了!慕声为爱全力以赴,对抗七阶水妖
《民国书刊上的西南联大记忆一寸河山一寸血:西南联大抗战救亡曲》【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揭秘一千年前的抗日大捷:一万唐军屠灭七万日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