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学教授、退伍军人和出海工程师如何用网文“书写时代”

发布时间:2024-12-19 23:53

各行各业的创作者,正在为网络文学注入鲜明的时代气息。

近日,新华社发布《书写时代》网络文学系列微纪录片,走进三位网文作家齐橙、卓牧闲、令狐与无忌的创作故事。

大学副教授一头扎进故纸堆,用网文还原波澜壮阔的大国工业史;退伍军人蹲点社区派出所,记录基层民警琐碎又动人的日常;通信工程师将20年的职业亲历写成真实一线的行业文,揭开中国科技出海符号之下鲜活的小人物群像……他们是时代的亲历者,也是观察者。他们凝视普通人的平凡与不凡,用一个个真实而有温度的故事,写下中国故事的现在进行时。

令狐与无忌:为奋斗在海外的年轻人立传

过去二十年,令狐与无忌一直供职于一家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公司,因为业务关系满世界“溜达”,常驻和出差到过世界上40多个国家。

2020年,他因疫情在肯尼亚的毕内罗隔离六个月,足不出户。这期间,他着手创作了描写中国公司“科技出海”、开拓中东北非电信市场的小说《与沙共舞》,并在起点中文网连载。不想小说发出后好评如潮,一举斩获了第五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

中国工程师在海外“野蛮生长”

“这个世纪初发生了一件对未来世界影响深远的大事,就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令狐与无忌说。加入世贸,不仅意味着中国更大程度地对外资开放,也意味着中国企业的舞台变成了全世界。

2005年,令狐与无忌所在的公司迎来了海外市场井喷式的发展,各个国家都缺人,都在向深圳总部呼唤“炮火”。他回忆:“一大批像我一样从来没有出过国、讲不好英语、国内理工科大学毕业的年轻的‘工程师’突然之间就被派驻至世界的各个角落。我去了公司的中东北非地区部,常驻在埃及首都开罗。”

一下子被抛掷到海外环境,从语言到文化到生活习惯样样不适应。有人从迪拜飞去中国香港,结果经停泰国曼谷时以为到达了目的地,下了飞机,一直冲到海关才发现自己只是飞到了泰国。有人跟客户拉关系,说:“Give me a face.”(给我一个面子)也有人坐在巴士上叫司机开车,理直气壮地喊:“Open the car.”(开车)

然而,他们又是如此生气勃勃,如此敢于自我批判又乐于分享,慢慢地融入了各自所在的当地社会,到后来甚至比当地的年轻人还要懂得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

《与沙共舞》的故事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展开。小说的时间跨度为2005-2009年,很多故事都有现实生活原型。除了各种稀奇古怪的遭遇,文化与观念的碰撞,小说最核心的情节是工程师们如何凭着中国人的“实在”和“韧性”,从无到有一点点地开拓通信设备的海外市场。

据令狐与无忌回忆,当时有客户明令禁止华为、中兴等中国公司的人进入其办公楼去“骚扰”他们。于是,有同事就每天下班在客户办公楼的地下停车场守候;有的同事能进客户的办公大楼了,但是见不到管理层,他就守在茶水间的饮水机旁边,等着客户主管出来喝水时想办法去认识;还有打听到客户高层的行程后去机场守候着,等着偶遇的。

交流的时候,英文不好,就傻笑。说不出来不要紧,首先让对方感觉到真诚。

“大家殊途同归,从‘偶遇’的机会开始,从真诚的‘傻笑’开始,去一步一步地赢得对方的信任,信任中国科技产品和中国人的品牌。”

不少同事找到他讲述自己的经历

令狐与无忌最怀念的就是在埃及,中欧、北非常驻这几年。“那几年的工作大家都很认可,有点属于‘救火’的性质。05年我去埃及,是因为业务井喷,前任搞不定了,到处被投诉。然后我去,没日没夜地带着大家,把那一块的业务做起来了,工作上的成就感。”

此外,第一次出国常驻,看到了那么多风景风情,非常新鲜。怀孕的妻子也跟着去了,假期里一起出去玩,印象特别深。

刚出去的两年,令狐与无忌还热衷在国内的天涯、磨坊等旅游论坛灌水,因为受到三毛的影响,他甚至想写一本类似《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那样的书。

2008年,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在网络上爆红,看了之后,令狐无忌又产生了写一部小说的冲动。

“(《与沙共舞》)这本书一开始几乎完全写成了一本日记,记录的是几乎完全真实的时间线、人物、地点、事件。写出来之后,问题之一是人物过多、主角个性不鲜明,节奏慢、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问题之二是担心同事、朋友们对号入座,说我消费大家,有不小的心理负担,不敢放开了去写。”

在小说初稿完成后,先发给几个好友去看。结果,大家纷纷表达不满,要么是“你居然不写我?”,要么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小说写得太纯情,没有反派,没有爽点。

这样的反馈反而让令狐与无忌放松不少。他利用疫情被隔离的几个月时间将《与沙共舞》认真地修改了一版。那会儿,他每天写4-5千字,一两天刷新一章。“在保留了真实的时间线、地点的同时,虚构了人物和情节,并将叙事集中在几个角色身上,努力使故事紧凑、好看了一些。当然,在人物的饱满度、小说的结构上仍然有其先天的不足。”

令狐与无忌一直觉得“工程师”群体最大的特点是“闷骚”。看起来低调、不讲究,其实内心丰富,也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小说获奖之后,不少同事找到他,希望给他讲自己所经历的故事。

令狐与无忌感慨说:“看来这个‘闷骚’的群体憋了不少心里话想说啊!”

如今,他已着手在写《与沙共舞》的第二部。第二部的时间跨度为2010-2020年,从前的年轻人变为中年人,故事发生的地点也由北非、中东转移到了欧洲等地。令狐与无忌说,第二部将是“更加成熟、更加老练一些的故事”。

卓牧闲:退伍军人写基层民警故事

“在部队接受的训练让我变得理性,律师工作又让我接触到很多基层警察,还有不少战友转行到了公安部门。我想用文字写出他们的酸甜苦辣。”

卓牧闲真名段武明,海安人。他当过军人,参加过“98抗洪”,自学法律,考取了律师资格证。他是网络文学中“警务小说”门派的开创者,代表作有《朝阳警事》《韩警官》《老兵新警》等。

基层民警真正的写照

“像成龙表演的那种神勇的全能型警察,不足以代表基层公安民警的形象。我只是想写一些活生生的人,写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卓牧闲说。

他的代表作《朝阳警事》是一部以基层民警为主题的现实题材小说。音乐专业毕业的韩朝阳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一名基层派出所的实习民警,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社会治安,最终在平凡的日常与时间的磨砺中,在群众的依赖与信任下,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

不同于以往同类题材中以刑侦、卧底、线人等作为故事推动的元素,《朝阳警事》完全以真实发生的基层民警的工作、生活、爱情为素材,并以其作为主线引领全篇,塑造了韩朝阳等一个个有血有肉、鲜活生动的平凡英雄。该书获得阅文第二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二等奖,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推介的25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专项。完结时,线上阅读量达2000余万次。卓牧闲也获得了第四届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

“社区民警可能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他们每天干的都是琐事。”卓牧闲说。《朝阳警事》的主角人物原型,是江苏省海安市城南派出所社区民警王益娟。

卓牧闲居住的社区正好在王益娟的辖区。卓牧闲与她并不熟,但“总是看到她从早忙到晚,在我们社区这边搞各种宣传,帮人家调解各种纠纷。”后来才发现,两人的孩子在同一个幼儿园上学。由于王益娟工作太忙,无法在放学后接孩子回家,就给孩子报了各种班,跳舞、画画、唱歌、毛笔字……“这种平凡中的不平凡,让我真的受到感动。”

卓牧闲自忖写不出女民警那种情感,就在《朝阳警事》里把主角改头换面成了男性警官韩朝阳。小说一开头,韩朝阳被调到了朝阳警务室,辖区里的朝阳村是一个有200多户村民的城中村。韩朝阳第一次出警,是去抓一条三四米长、碗口粗的大蛇,而且,还是一种叫缅甸岩蟒的宠物蛇,抓完蛇,还要继续调解因宠物蛇乱窜造成的业主纠纷……

“我比较了解现实中的警察,他们并非铁打的汉子,并非无所不能。他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同时,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上一样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卓牧闲说,“他们默默无闻,一辈子或许都没机会参与侦破一起大案。但他们破的那些小案,做的那些小事,才是基层民警真正的写照。”

日常生活是创作的天然富矿

最开始,退伍军人卓牧闲只是起点中文网的一名普通读者。追了好几本书,因为作者每天只更两章,他看得着急,决定自己抡膊上阵。写着写着,发现写书的收入足以维持生活,干脆放弃了律师的行当,当起了全职作家。

他一开始就不太喜欢玄幻类型的小说,而偏好现实题材。卓牧闲曾在一次访谈里说,玄幻、魔幻和仙侠等题材的作家,擅于发挥奇思妙想,而“像我这样‘脑洞’不够大,但拥有一定社会阅历的网络作家,则应该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从事现实题材网文创作。”

他的写作基本上都来源于生活,很多甚至于都是真人实事改编的。因此,写作的方式也与大多数网络作家不同,一边写,还要一边采风搜集素材。30多岁的时候,精力充沛,一天能写一万多字。如今年纪略长,每天也能写五千字左右。

“从事法律工作包括在部队的一些经历对我的帮助很大,让我变得很理性。在故事上面不会出现逻辑性的错误。”卓牧闲说。同时,军人和律师的职业培养出了他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身边那么多人那么辛苦,可许多网民读者对他们不是很了解,甚至有误解。所以我想把他们的甜酸苦辣、工作日常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基层民警在现实中是什么样子。”

他不断探索新的主题。比如《老兵新警》以禁毒为题材,全景式反映禁毒民警所做的大量工作,告诉读者禁毒可不是“抓毒贩”那么简单。最近,他又将构思延伸到看守所、拘留所的管教民警这个群体。“我这两年为了写这本书做了很多准备,我也去了不少地方采风,但是我现在收集的材料还不足以把这本书撑起来。”

他的小说受到了读者的热烈追捧。许多人在他的书评区留言,“原来警察这么辛苦”,“原来警察办一个撬门溜锁的小案子要走的程序跟大案是一样的,光材料就要整一大堆”。

谈到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写作的意义,卓牧闲表示,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联网尤其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应运而生的,可以说网络文学是时代的文学。“我们网络作家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火热的现实生活,平时的工作日常、甜酸苦辣,就是我们创作的一个天然的富矿。”

“我们身在其中,能捕捉它的精彩瞬间,塑造出有血有肉的角色,创作出接地气的、能够激起读者共鸣的故事。我深信我们在现实题材网文创作上的不断探索和进步,必将促进新时代文学的繁荣发展。”

齐橙:还原中国工业史的温度与情怀

“其实冯啸辰就是我的理想,”《大国重工》的作者齐橙告诉记者,“管理一个很大工程的官员,这是我的人生理想,但是后来没实现。”

齐橙,原名龚江辉,今年53岁。他是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也是鼎鼎有名的网络文学大神。有人说,他是被经济学耽误的网络作家,也有人说,他是校园里传奇的麻辣教师。

在大学教书的斜杠网文作家

齐橙在工厂大院长大,父亲当兵出身,后来做了工厂的副厂长。父亲性格鲜明,有魄力,接地气,是一个会跟工人一块儿坐在生锈的铁疙瘩上谈话,也会为了争取工人的利益和上级单位拍桌子的领导。小时候齐橙经常听父母聊工厂生产和企业管理的话题,见过工人为了调工资到家里吵闹,在车间里也混得熟络。

他后来在网文中刻画的工人群像真实动人,正是得自于童年耳濡目染的经验。“他们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农民、军人、公务员、知识分子都不一样。”在齐橙看来,工厂里头的工人是“耿直”的,是有正义感的,在工厂里,师父和徒弟之间的关系是真正的父子关系,而对技术过硬的人,他们会发自内心的崇拜、尊重。

但他当年可没想着当文学家,他觉得自己有“经天纬地之能”,和许多爱幻想的孩子一样渴望“拯救世界”。初中时,受到哥哥拿回来的一份报纸影响,立志做一名经济学家,成为“中国改革的智囊团”。1988年,他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他这一届学生面向工业培养,在学校里学习工业基础,钢铁生产、机械制造等课程,还在清华的实习工厂里烧电焊,开机床。

到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因为父亲病危,齐橙在家陪了两个月,再回学校,已和梦想的仕途失之交臂。“直接给我分配到一个学校教书去了,那时候差不多是一分配就定终身。”

后来他考研、读研,读研期间又在北京中关村的计算机咨询公司打工,1998年硕士毕业后到北师大任教。在大学教师当中,写网络小说的人可谓凤毛麟角。从事写作的最初几年,连编辑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整个社会对网络文学的说法,尤其是越往知识层去,越觉得网络文学是不是比较不务正业?”直到后来,《材料帝国》纸质书出版,出版社要登个人简介,齐橙作为学者、大学教师以及斜杠网文作家的身份才首度公开。

后来,就有学生在课后过来说,老师我全订了你的书;或者买了纸质书请他签名。但齐橙尽量把作家和教师两个身份切分开,“该是作家的身份就以作家的身份来做事,该是老师我就回到教室里头当老师。”

恢弘再现40年重工业发展史

从事网络写作十余年,齐橙以《工业霸主》《材料帝国》《大国重工》等作品收获书粉无数,甚至在网文界掀起一股硬核“工业风”。

《大国重工》是齐橙的扛鼎之作,获得阅文第二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特等奖;2021年7月荣获新闻出版行业最高级别的奖项“中国出版政府奖”;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推介25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专项。

这部小说以改革开放为背景,以独特的视角、恢弘的笔墨切入中国近四十年来在冶金、矿山、电力、船舶等国家重工领域内的探索。小说情节曲折,起伏跌宕,细节描摹真实感人。中国工业人的拼搏与奋进、悲喜与哀乐,中国工业近40年来在冶金装备、矿山装备、电力装备、海工装备等各领域的探索也都在这部小说中娓娓展开,曲折奋进,沉郁而动人心魄。

写《大国重工》缘起于齐橙在接触到重大办(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里陈列的文件资料,即国家1983年颁布的110号文件《关于抓紧研制重大技术装备的决定》。当时他觉得这个题材很大气,接着就去买书,开始往里头看,越看越觉得热血沸腾。

小说《大国重工》里充满了“硬核”的工业技术细节。一方面他确实有开铣床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会去看那些很难的书,一些很专业的书。我现在的宿舍里就有一本《合成氨工艺》。”齐橙告诉记者。在《大国重工》“完本感言”中,他甚至推荐了一套他自己写作时的参考文献《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史话》,并表示其他技术文档都来自于知网,为了写作这本小说,“一共下载了1086个CAJ文件。”

但工业技术只是“一张皮”,《大国重工》的内核实际上是企业管理。“我写的技术是真实的,遇到的困难是真实的。比如说低温钢材为什么困难,因为在低温的条件钢材会变脆,这个东西是硬核的。但是我们要解决的并不是这个问题,而是实现这个技术背后的管理问题。”

齐橙的小说主人公都怀有崇高的强国理想,而小说中的各种冲突,正是有着强国理想的主角与带有各自私心杂念的人的碰撞。“如何去打败他们,去说服他们,去收编他们?如何让别人加入到你的体系中来,让他的利益和你的目标保持一致,这是一个妥协的过程,也是管理的艺术。”

齐橙的所有故事都围绕国家发展和强国理想展开。谈及自己的作品对读者的影响,齐橙表示,希望向年轻人传递一些积极的东西。他说:“这个国家是有前途的,应该为这个国家的强大去奋斗,我会去传递这样的精神,这本身是我的信仰。我是一个很坚定的爱国者,一直希望国家强大。我能够很真情流露地写出这些东西来。”

南都记者 黄茜

网址:看大学教授、退伍军人和出海工程师如何用网文“书写时代” http://c.mxgxt.com/news/view/341250

相关内容

南怀瑾是“大师”还是“骗子”?北大教授:文盲才看他的书
怎样成为一名海军?海军入伍的条件和流程
余华的大师课:在珠海畅谈高校文学教育,通过精读小说讲写作
书荐丨《八十本书环游地球》:哈佛大学教授的80堂文学课,不可错过的各大洲经典之作
如何看待国家杰青、原吉林大学陈虹教授加盟同济大学?
音乐人胡海泉入职高校当院长,“明星导师”如何传道授业?
唐代大书法家张旭如何教书法
多位文体名人当高校教授?你怎么看
雷人之语频出,看北大教授如何成为明星!
科学网—文体明星直聘教授为何引争议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