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胥门与伍子胥有何渊源?
伍子胥的逃亡之路十分艰险,幸好一路上得到好心人的帮助。伍子胥一路乞讨,昼伏夜行,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进入吴国。到了吴国后,举目无亲,如何在吴国立足并得到吴国高层的重视?足智多谋的伍子胥以“被发佯狂”的举动来吸引眼球,他装成乞丐,衣衫褴褛,披发装傻,在街市上吹箫乞食。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派伍子胥建阖闾大城,自此揭开苏州古城的历史序幕,至今有两千五百多年。
唐代陆广微《吴地记》曰:“阖闾城,周敬王六年伍子胥筑。大城周回四十五里三十步,小城八里六百六十步。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象地之八卦。”伍子胥所建筑的阖闾大城开设水陆城门总八座,分别是阊门、胥门、盘门、蛇门、娄门、匠门、平门、齐门。
在这八大城门当中,胥门最富有悲壮的传奇色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苏州胥门
“胥门”得名有何说法?
胥门,位于苏州古城西城垣,是古城西门的主要水陆通道之门。胥门的地段交通十分便捷,胥门至太湖的胥江总共有16.6公里,是苏城至洞庭西山及太湖诸岛最短、最佳的路径。
胥门得名的缘由有很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此门对姑胥山而得名。简单来说,胥门本身就是为了吴王阖闾移驾姑胥山、登姑胥台望太湖而开辟,故以山名为城门名。
吴王阖闾
另一说法是以伍子胥人名为城门名。《吴地记》说胥门“本伍子胥宅”得名。阖闾大城为伍子胥所建筑,八大城门由他开设,他的住宅由在胥门内附近,故称城西门为胥门。并且,吴语中“西”、“胥”二字同音,一辞双义。
不管其中的缘由是什么,胥门则因为吴国的忠臣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死悬门抉目而变得出名。揭开历史帷幕的伍子胥,帮助吴国由弱变强的谋士伍子胥,最终谏死,头颅被悬挂胥门上,令人悲叹不已。
伍子胥雕像
胥门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
历史上吟咏胥门的诗作十分多,清代姚承绪的《吴趋访古录》中的一首《胥门》诗内涵丰富,十分具有代表性,高度概括了伍子胥与吴国与胥门的密切关系,概括了伍子胥的悲剧人生。诗曰:
吹箫有客芦中芦,三日不食竟达吴。吴门市上剑气粗,奔涛千古怀灵胥。
姑胥台,面太湖;姑胥门,臣所居。为王辛苦求专诸,霸吴覆楚真良图。
惜哉忠谠卒见诬,抉睛未几越甲趋。越甲趋,吴王俘;宰木拱,伯嚭诛。
素车白马来徐徐,犹延庙祀江之隅。
开头两句“吹箫有客芦中芦,三日不食竟达吴”写的是伍子胥奔吴的经典故事。伍子胥原本是楚国人,出身于楚国贵族世家,其先祖伍举曾因成功进谏楚庄王“一鸣惊人”而闻名。其父伍奢为楚平王时期的重臣,担任太子建的老师。
到了楚平王时期,由于听信奸臣费无忌的谗言,将许配给太子建的儿媳妇占为己有,并诛杀了提出批评意见的忠臣伍奢及其长子伍尚。巨大的灭门之祸突然降临,伍子胥性格刚烈,不甘心任人宰割,为报父兄冤仇而逃出家门,奔往吴国。
伍子胥的逃亡之路十分艰险,幸好一路上得到好心人的帮助。伍子胥一路乞讨,昼伏夜行,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进入吴国。到了吴国后,举目无亲,如何在吴国立足并得到吴国高层的重视?足智多谋的伍子胥以“被发佯狂”的举动来吸引眼球,他装成乞丐,衣衫褴褛,披发装傻,在街市上吹箫乞食。
这一招果然奏效,伍子胥的形象和箫声引起吴国宫廷的关注。当吴王僚和公子光同时对他感兴趣时,伍子胥面临艰难的抉择,他需要审时度势,择主而依。他看出公子光有帝王之相,并发现公子光有雄心壮志要谋取王位,于是判断公子光能够成大事,决心依附。于是他把专诸介绍给公子光,并且精心策划了刺杀吴王僚的宫廷政变,使公子光夺得王位登上历史舞台,史称阖闾王。
不出所料,吴王阖闾是一个十分有作为的君主,有强国梦想,有宽阔胸怀,继位后任用贤才,尤其重用伍子胥。伍子胥深知能否打败楚国以报父兄之仇关键在于强大吴国,于是他为吴国的兴霸强大竭心尽力,真可谓“霸吴覆楚真良图”。
伍子胥深谋远虑,为吴王阖闾制定了成为霸主的长远战略,提出要实施“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制兵库”的具体措施,担任吴国都城总设计师,亲自选择吴国都城城址,建造阖闾大城,开设水陆城门各八座。
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率师西进伐楚,在柏举之战中打败楚国,并攻入楚国国都郢,迫使楚昭王仓皇外逃。伍子胥将已死的昏君楚平王掘墓鞭尸,终于完成了复仇的宿愿。他竭忠尽智辅佐吴王阖闾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伐越国,使吴国国力达到鼎盛之势,称霸于诸侯。
夫差
可惜,慧眼识珠的吴王阖闾在伐越之战中受伤身死,继位的夫差却没有识人之明。伍子胥全心全意辅佐夫差击败越国,围困越王勾践,一鼓作气灭掉越国,不仅能报勾践杀父之仇,而且能消除后患。然而夫差不是阖闾,没有战略眼光,没有识人慧眼,更没有纳谏的雅量。夫差就是听不进伍子胥的忠言,战胜越国后的夫差日益骄傲自大,刚愎自用,不但听不进伍子胥的逆耳忠言,反而责怪伍子胥。
正如伍子胥所言,勾践在回国之后,阴谋弱吴,越国君臣制定麻醉吴国的“灭吴九术”,并逐条实施。而伍子胥的良苦用心被当作迂腐之见,最终导致忠臣被害。夫差听信奸臣的谗言诬陷,丢给伍子胥一把属镂剑,逼他自尽。此时的伍子胥已对夫差彻底绝望,他慷慨赴死,并愤恨地要求死后“挂吾目于门以观吴国之丧”。
伍子胥在胥门“显神灵”
胥门之上曾经挂着伍子胥的头颅,极具传奇色彩。
当伐吴的越国大军兵临城下,“只见伍子胥头巨若车轮,目若耀电,须发四张,射于十里”,越军十分害怕,不敢贸然进城,便驻扎准备借路。“即日夜半,暴风疾雨,雷奔电激,飞石扬沙”,越兵被挫败。
范蠡、文种只好在胥门下供奉子胥,磕头伏地,袒胸露臂拜谢子胥,低声下气恳求借路。在越军攻打吴国时,伍子胥还是难舍故国之情,显灵吓退越军。越国军队后来只好改道从东门进城。在后人的演绎中,悲剧英雄伍子胥便由一个历史人物变成了神灵不死的传奇人物。
伍子胥不仅在胥门显灵,而且化为涛神,灵显江湖。
传说,在伍子胥死后,夫差命人把他的尸体装到皮袋子抛到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伍子胥投入江中的身体化为涛神,随着激流兴起波浪,跟着潮汐来去往返,惊涛拍岸,惊心动魄。
毫无疑问,在伍子胥的身上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审美理想,他不仅仅是一位尽忠报国的悲剧人物,还是一个生有神知、死有神威的英雄。北宋初期吴地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苏州谒伍相庙时,写过一首五言律诗《苏州十咏其八·伍相庙》,赞颂伍子胥的至忠至孝:
胥也应无憾,至哉忠孝门。
生能酬楚怨,死可报吴恩。
直气海涛在,片心江月存。
悠悠当日者,千载只惭魂。
两千多年过去了,苏州人难以忘记与苏州有缘的伍子胥。在胥门城下,悲剧英雄伍子胥巍然屹立,目光炯炯,一股浩然之气令人肃然起敬。苏州人永远纪念这位苏州城的创建者、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缅怀他对吴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静.诗读苏州胥门[J].名作欣赏,2015(31):116-118.
[2]刘战英.胥门感怀[J].生态文化,2015(04):58.
[3]徐静.苏州胥门与伍子胥[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9(05):13-15.DOI:10.16217/j.cnki.szxbsk.2012.05.014.
[4]黄恽.胥门万年桥[J].苏州杂志,2010(03):47-49.
[5]蔡贵三.且说古胥门[J].苏州杂志,2003(01):37-38.
网址:苏州胥门与伍子胥有何渊源? http://c.mxgxt.com/news/view/342451
相关内容
“我叫段胥,封狼居胥的胥”他名段胥,封狼居胥的胥,字舜息, 慕胥辞官宣开机 慕胥辞 陈飞宇 陈飞宇
新剧推荐《慕胥辞》…
阎必果饰演的孟晚,作为追随段胥在战场英勇杀敌的女校尉,深情于段胥
战损版段胥将军,展现别样风采
江南大义是什么
阿道司·赫胥黎:预言未来社会的反乌托邦小说家
慕胥辞 这部剧值得一看 迪丽热巴
回眸一笑百媚生,利剑玫瑰 慕胥辞聂九罗
迪丽热巴慕胥辞雪景路透,最后的笑容真的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