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招《非暴力沟通》,让亲子沟通从“鸡飞狗跳”秒变“母慈子孝”

发布时间:2024-12-20 04:32

晚上10点,朋友小A打来电话,火急火燎地说:“彤彤离家出走了,要是去了你那里,一定要告诉我一声啊!”原来,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儿,母女俩又大吵了一架,12岁的小姑娘血气方刚,大晚上的竟然摔门而去,留下“老母亲”一人在家既着急、又生气,既担心、又懊恼。

亲爱的家长朋友,您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时刻?经常会苦口婆心,跟孩子讲了大堆道理,他却一脸漠然、充耳不闻?面对孩子某些不合理的行为和要求,您是否经常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引导?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你们是否经常产生冲突、误解,沟通无果又破坏了亲子关系呢?今天要给大家推荐一本心理学著作《非暴力沟通》,相信您会像我一样有所启发,并在书中找到“非暴力亲子沟通”的方法和答案。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是一名临床心理学专家,他曾经提出闻名世界的非暴力沟通理论,并根据该理论成立了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帮助人们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和冲突,甚至包括国际层面的争端。

在5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他对非暴力沟通理论做了一次总结,并将其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完整地记录了下来。这本书揭示了人际冲突的本质,其中关于避免暴力沟通的思想,同样适用于亲子间的沟通。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大家一起探寻书中的奥秘,让您的亲子沟通从“鸡飞狗跳”秒变“母慈子孝”。

一、 四大亲子沟通误区,让亲子交流沦为了“语言暴力”

提起“暴力”,我们可能首先会联想到新闻联播中的违法案件,或是网上曝光的明星“家暴”事件。我们可能还会觉得,大多数的暴力,都是从身体上开始的。但实际上,大多数暴力都是从语言开始的,而且比起身体所承受的显性暴力,隐性的语言攻击显得更为可怕。

研究表明,中国青少年犯罪与童年时期遭受的语言暴力有着极大的关联。这些少年罪犯,从小就被父母骂做“丢人、你怎么不去死、废物”等。语言暴力所产生的负面能量在幼小的心灵酝酿、积压,最终以破坏性行为释放出来,使得他们踏上了犯罪的不归路。

在卢森堡博士看来,有四个原因,让我们的日常交流演变成了暴力行为,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直接的误解和冲突: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

01 亲子沟通误区之一:武断评价

评价和判断的沟通方式是阻碍孩子感受父母的爱的首要原因,也是大部分父母习惯使用的沟通模式。在亲子沟通中,父母经常会给孩子贴标签,把孩子不符合自己价值观念的言行当作是错误的、不可理喻的,并急于进行指责和纠正。比如,大宝不愿跟二宝分享玩具,大人就说他“自私、小气”;孩子做事比较慢,就被认为是“拖拉、磨蹭”;一次偷懒没帮父母做家务,就遭来诸如 “懒惰、不懂事”的责骂......

这些武断的判断性语言有两个害处:首先,让孩子感觉父母是没有温度、没有爱的,从而心生逆反和敌意;其次,孩子很容易被“心理催眠”,潜意识地接受自己“笨、懒、自私、不听话”的“事实”,从而陷入一种“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可是,孩子真的就像我们所描述的那样“糟糕”吗?倒也未必。很多时候,为人父母者把自己在原生家庭“未满足的期待”投射到了孩子身上,把自己的价值体系和世界观强加给了孩子。殊不知,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他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与父母的大不相同,所以不需要唯爸爸妈妈“马首是瞻”,为了满足他们的期待和需要而“削足适履”。

当然,孩子的行为偏差需要被及时引导,但是父母完全可以采用“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的四要素进行“非暴力沟通”,而不是语言暴力、棍棒教育。

02 亲子沟通误区之二:盲目比较

非暴力沟通理论认为,盲目比较的沟通方式也是破坏亲子关系中“爱的沟通”的重要因素。我们家长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看别人家的谁谁多好,哪像你不懂事”;如果家里有好几个孩子的,兄弟姐妹之间更是少不了被父母做比较。

这些“无孔不入”的比较会降低孩子的自尊,让他们陷入一种自我否定甚至是自我厌弃当中;兄弟姐妹之间的比较,还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失衡,破坏亲子关系的同时也伤害了手足情谊。

有一个心理学小实验,让喜欢使用比较性语言的人拿自己的音乐才能和莫扎特比较,把自己的财富和比尔.盖茨比较,把自己的智商和爱因斯坦比较......这样反复比较5-10次,结果被试者一定会发现自己处处“低人一等”,因而陷入自卑和沮丧之中。

3-12岁孩子的主要需求,是父母的温暖、关注和接纳。盲目“比较”只会让孩子感觉到来自父母的冷漠、忽视和排斥,不仅不会被激励,反而变得更糟糕。智慧的父母会引导孩子跟自己比,用“成长型思维”和乐观的“解释风格”,拥抱每一天的进步,最终聚沙成塔、琢玉成器。

03 亲子沟通误区之三:避免负责

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要对自己的情绪、行为负责,才能在亲子沟通中传递爱。避免负责式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的只能是来自父母、社会、他人、环境、经历、角色、性别等方方面面的束缚。孩子只有掌控自己的生活,为自己负责,才能获得真正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愉悦感。

比如,有些全职妈妈,经常会跟孩子抱怨:“妈妈每天围着你转,给你当牛做马,你还不好好学习,不给父母争光,对得起谁啊?”的确,全职妈妈很辛苦,他们本来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心和对孩子的爱才去做这些事情的,但一旦常把“不得不做”的抱怨挂在嘴边,就会使孩子感觉到“我需要为父母的生活和面子负责,不然就对不起他们”。一路走来,孩子甚至都没有想过自己有什么需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对自己负责。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一步步地学着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比如,要知道好好学习不是因为“父母希望我考出好成绩”,也不是因为“怕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而是为了把它当成一种工具和手段,开发自己的智力、武装自己的头脑,为将来成为自己所期待成为的那个人做准备。一直在避免责任语境下长大的孩子,从小到大的生活都是被重要他人所决定的。不能为自己负责,或者过度为父母负责,让他们陷入了挫败、迷茫和困扰之中。

04 亲子沟通误区之四:求全责备

孔子有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很多家长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待,强迫他们去做一些不愿意或者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当孩子不顺从的时候,就会用“听话、必须、应该”等字眼去要求、责备他。

比如,学期末父母下了最后通牒,要么考试及格,要么去补习班;孩子明明没有音乐细胞,一定要他学会一门乐器,只是因为邻家小姐姐拿下了钢琴十级;有一次不小心记错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少做了几道题,就对孩子展开猛烈的语言攻击,吓得他从此小心翼翼,每次老师留完作业都要“强迫症”似的再三确认。

求全责备的父母常常摆出“上位者”的姿态,下意识地想要控制作为弱者的孩子。被剥夺了选择权的孩子,丝毫感觉不到爱意。他们被迫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内心常常充满了怒火,一定时间内要么在亲子关系中爆发,要么迁怒于其他人,比如在学校里欺负同学、和老师对着干等等。

总之,武断评价、盲目比较、避免负责、求全责备,都是亲子间常见的“暴力”沟通模式。在开口之前,父母要学会自我甄别,抛开这四种条件反射的暴力语言,才能让亲子沟通更顺畅、更真诚。然而,仅仅学会辨别,还远不能做到“非暴力沟通”。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如何通过具体的行动,践行“非暴力亲子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二、善用这4招《非暴力沟通》技巧,让亲子关系 由“冰点”秒变“母慈子孝”!

01 用观察式的语言客观描述

非暴力亲子沟通的第一步是学会使用观察式的语言,摒弃评价式的语言,即在沟通开始时先进行识别与观察,并使用客观、具体的描述性语言来展开交流。

所谓观察,是指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身体触碰到的、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及相关人员的行为、语言和情绪表达。而评价则相对主观,反映的是说话人当下的想法、情绪和猜测,也与他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息息相关。评价不当容易让我们的孩子感受到排斥和否定,从而产生愤怒的负面情绪和强烈的逆反心理。

举个例子,晚饭后小明的妈妈要出趟门,临走前交代小明把碗筷洗好,小明也一口答应了。可是,当妈妈办完事回到家,看到水槽里依然堆着脏碗筷,而小明却在一旁兴致勃勃地打游戏。如果你是小明的妈妈,这个时候会怎么说呢?

第一种:“你就知道玩!怎么这么懒,从来不肯帮妈妈干活!”第二种:“你这会儿怎么偷懒,不帮妈妈洗碗?早上你还帮妈妈倒垃圾呢。”

很显然,第一种评价式的语言,使用了“就、从来、总是”之类的字眼,把孩子单次的偏差行为定性为“永久的、普遍的、个人化的”。而第二种沟通模式,虽然也是在批评孩子,却客观地描述了孩子“早上还帮妈妈倒垃圾”的事实。这样,孩子就不会感到被全盘否定,自尊心得到了维护,反而会引发他的自省和内疚。

02 跟随孩子的感受,正面回应

很多时候,讲道理只是停留在头脑层面的。只有讲感受,沟通双方才能产生心灵的碰撞。

正面管教的工具之一就是“纠正之前先连接”。所谓“连接”,就是指教育者要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到放松和安全,才愿意和我们继续交谈下去;否则,孩子就会开启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这种封闭的内心状态使得任何信息都难以进入,更不用说要让孩子采纳我们的建议,听从我们所谓的道理了。

比如,孩子有一天做完作业,忘记把本子装到书包里了。第二天到了学校,被英语老师发现了,说他没有完成作业,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他。放学回到家后,孩子一定是满肚子的委屈和生气,会和我们喋喋不休地抱怨。在这样的场景下,爸爸妈妈应该如何跟随孩子的情绪感受,并给予正面的回应呢?

我们可以跟孩子讲,“宝贝儿,被老师认为是没写作业,你一定很委屈吧?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你,你一定感到很没面子吧?”这时,孩子就会感到爸爸妈妈是懂他的,而不是在给他讲大道理。我们还可以继续以这样的方式去回应孩子,说:“当你发现自己忘记带作业的时候,心里一定也很着急吧?”这时,孩子一下子就会感到爸爸妈妈是接纳他的,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他也会因此放下自己的防御。只有孩子愿意继续和我们交谈,父母才能在后面找到更好的教育机会,进而把孩子每一次的成长经历都变成宝贵的财富。

03 充分了解彼此的内在需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类常见的基本需要有:生理及安全的需要、相互依存及归宿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家庭幸福的本源,是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结,相互为家人的幸福做贡献;前提是家长能够了解自己和孩子的内在需要,爱自己并愿意把幸福和爱分享给孩子。父母在亲子沟通中,要充分了解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表达自己“需要什么”,同时倾听孩子的需要。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句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要:“我感到......因为我......”。举个例子,母亲看到大宝在欺负二宝,应该这样来表达,“看到你没有表现出大哥哥的样子,我感到有些难过。因为我希望你和弟弟能够和谐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而不是说,“你竟然欺负弟弟,一点都不像个哥哥,真是让我生气!”

这两句话的侧重点不同,孩子听到后的感受也是天壤之别。听到第一句话的孩子,可能会积极回应母亲,说他知道错了,下次会好好照顾弟弟;而听到后面那句话的孩子,很可能会觉得母亲是有意偏向弟弟、挑剔自己,因而与母亲大吵一顿、不欢而散。

父母首先要感知自己的需要,然后准确地表达。这样就可以减少误会的产生,也可以让孩子做出更积极的反馈,而非受到指责、批评和伤害。同时,还要了解孩子的需要,让他感到自己被尊重、更有价值感,除了使沟通更顺畅,还能让孩子变得更自信。

04 明确要求,引导孩子自主选择

在运用了前三步,表达出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要向孩子明确自己的要求,也就是说家长希望孩子怎么做。需要注意的是,在提要求时,要多用正向的说法,而不是负向的表达。

比如,孩子因为看电视而忘了写作业,你可以说,“我希望你能先写完作业再看电视”,而不是“我希望你不要在写完作业之前看电视”。在提出请求之后,还可以再加上“好吗、清楚吗”等疑问词,缓和语气的同时,也是在提醒对方给予我们反馈。

当然,不要把命令和要求混为一谈。为避免家长的“一言堂”,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关注解决方法,邀请他们发现自己的能力,并通过建设性的方式使用自己的力量。任何事情,只要它发生了,我们都可以引导孩子去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看到他们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和选择。

还是举上文忘带作业被老师批评的例子。这时,我们就可以引发孩子的思考,让他去找到更多的应对方法:“我相信你一定不希望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了,那你觉得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孩子可能会说,“我以后做完作业就直接把它装进书包”;也可能说,“我给自己上一个闹钟,提醒自己带作业。”当然,孩子还可能说出“让爸爸妈妈提醒我带作业”,这时家长千万要做到“不批评、不否定、不对抗”。我们只需要跟孩子讲3个字,“还有吗?”不断地以这样的方式去回应孩子,不断地让孩子思考并找到更多的资源、更好的方法。

当孩子挖掘到了足够多的资源,他自然就会选择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比如,他可能会说,“那我就养成一个每天出门前检查书包的好习惯”、“我可以写一张便签放到书桌上,随时提醒自己,或者把它贴在鞋柜上,出门换鞋时就会看到”。

当我们进行到这里,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负面情绪完全被转化掉了。他不再生气、抱怨,而是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用为孩子忘带作业而操碎了心,因为孩子在“非暴力亲子沟通”中,习得了解决问题的“成长型思维”,而这是长期有效、终身受益的。

结语

亲子关系紧张,很可能就是父母踩了亲子沟通的雷区而不自知。那么,如何做才能避免一沟通就“鸡飞狗跳”呢?首先,我们需要避开以下四个误区:

武断评价盲目比较避免负责求全责备要实现“母慈子孝”的“非暴力亲子沟通”,我们还需要用好以下四大要素:

用观察式的语言客观描述跟随孩子的感受,正面回应充分了解彼此的内在需要明确要求,引导孩子自主选择

“非暴力亲子沟通”思维导图

以上的四大“非暴力沟通”要素,不仅适用于亲子关系中,我们和爱人、朋友、同事之间的交流同样适用。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练习这个万能的沟通技巧,学以致用,做一个会说话的人,用高情商的沟通架起一份爱的桥梁,父母自己更加幸福的同时,也让孩子自由成长、精彩绽放。

最后,有一句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的名言,想要送给大家:“我听到了,我忘记了;我看到了,我记住了;我做到了,我就理解了。”

参考文献:

1.《非暴力亲子沟通》,顾亚亮

2.《正面管教》,【美】简.尼尔森

3.《非暴力沟通》,【美】马歇尔.卢森堡

4.《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美】阿黛尔.法伯

【欢迎关注@枫薷撷知,我是90后公立校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学习治疗师,希望通过文字传播价值。】

网址:4招《非暴力沟通》,让亲子沟通从“鸡飞狗跳”秒变“母慈子孝” http://c.mxgxt.com/news/view/349583

相关内容

【我的家教好故事】——非暴力沟通在亲子关系中的应用
非暴力沟通:如何与家人沟通?
产生亲子冲突时,父母如何更好与孩子沟通?
Papi批冷暴力:拒绝沟通是夫妻、亲子关系中最残忍的伤害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作文(通用14篇)
如何进行有效亲子沟通
怎么脱离亲子关系 亲子沟通的八个小妙招
亲子之间怎样正确沟通交流
学会与父母沟通教学设计(通用10篇)
青年人要学会与父母沟通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