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春:娱乐时代的符号化与“去符号化”

发布时间:2024-12-20 18:43

我觉得偶像是质疑,偶像也是信念啊;我觉得偶像是生意,偶像也是价值啊;我觉得偶像是忍辱负重,偶像也是大放异彩啊。

许知远和李宇春之间的对话,一个严肃知识分子和符号化的娱乐明星之间的对话。关于偶像,关于娱乐明星的价值。李宇春笑着说:“你怎么说的都是褒义词?”

一个身处娱乐旋涡的人对于偶像的定义竟全是“负面”,一个对时代怀有偏见的人的定义确是“正面”。我们无意判断这是否是许知远在对话中所谓的“对李宇春定义词句的对应”,只是在深思中我们由衷感叹,“偶像一词被廉价化了,越来越薄了,一切都通货膨胀了。”

时间回到2005年,Iphone还没有横空出世,短信还是不善于语言沟通人们常用的联络方式。手机的普遍程度还很低,90后的一代人还在初级中学留着杀马特发型,嘴上叼着烟幻想着自己是港片中的黑社会老大。梦醒了,手机都是生活中的奢侈品。人们常常觉得,手机短信的主要功能是沟通。

人们没有想到,一档名叫《超级女声》的节目,让短信成为一种潮流,一种连接歌迷(李宇春说他不愿意将歌迷称为粉丝)与偶像之间的媒介。不知新生儿是否难以引起轰动,第一届超女的影响力远远没有第二届那样引起全民狂欢。李宇春以352万票的决赛支持率成为超女冠军。

我成名不是因为我自己,而是因为超女“符号”。李宇春始终保持着自省,没有被光环笼罩失去理智。这场全民偶像诞生的过程,用迪克赫伯迪格的话来说,是被赋予意义的过程,以及其作为亚文化“风格”被再次赋予意义的过程,该过程更像是发轫于一种“对抗正常秩序的罪行”。

之前,李宇春排斥这种符号。当提到他登上《时代周刊》一事时,他连忙说,不是我,而是我的符号在封面上。《时代周刊》写到:实际上,李宇春现象早已超越了他的歌声。李宇春所拥有的,是态度、创意和颠覆了中国传统审美的中性风格。

在李的谈话中,她认为音乐带来的东西可能更多。“李宇春现象”——这个娱乐时代的产物,可能只是时代给她的定义,或者说,每个明星都需要靠定义来满足粉丝对其的人设。定义是片面的,无力的,却又是绝对的。每个人都对偶像有根深蒂固的“符号化认知”,这种认知在短时间内,会成为一种绝对标签。明星是符号,是定义,是概念,是被炒作的商品。人们常常忘了,明星,也是人。

如今,李宇春好像不再排斥这种符号。她说,“李宇春符号”意味着寻求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传递更好的、更大的世界分享给大家的人。在《十三邀》的视频下有众多评论,他们写到,“对我来说,偶像是力量。”“李宇春是美好的,在这个时代。”“你带给我成长,偶像是正能量。”。

好像,这个符号的意义并没有那么差。如果能给粉丝带来对生活的希冀,带来对美好的向往,这样的符号是可以被主流所接受的。可能某些程度上来讲,对于明星而言,他们的符号是粉丝们创造的,但也有可能,是具有意识形态的无意识性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探讨符号的意义,符号本身就是意义。明星作为人有多种可能性,作为符号,意义的狭窄可能更能为粉丝提供信念的力量来。

李宇春也在成为一个多种可能性的人。她向往有“浓烈生命力”的人,很向往“明亮型的生命力”。她觉得离生活很远很可怕,他在努力通过摄影、艺术等爱好丰富自己。她同时很在很努力很努力地做音乐。她说音乐体系、音乐生态都不同了,在时代杂流中应该做什么样的音乐?

不刻意讨好粉丝,做好自己并寻求突破。李宇春十余年来的音乐之路一直这样走,时代杂流中的垃圾作品终会消失,对待自己作品一心一意,小心翼翼,即使不会流传100年,也会铭刻在一代人的情感记忆中。

在鱼龙混杂的微博世界,关于此次对话视频的评论几乎清一色的具有向上性。李宇春影响的人、影响过的人太多了。音乐是她的成长烙印,她是很多人的成长烙印。

当我们追星时,我们在追什么?

© 本文版权归作者  王一些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

网址:李宇春:娱乐时代的符号化与“去符号化” http://c.mxgxt.com/news/view/371778

相关内容

网络人设的符号化建构、表演及反思
港娱:四大天王,何以位列,香港十大文化符号之首?
符号的消费:娱乐报道中的“丑闻狂欢”【2】
体育符号学
胖鲸智库:王老吉如何让产品成为春节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
欧赛斯设计师谈华与华方法:超级符号=功利符号!
文武赵:名人代言更应注重符号营销的作用
明星形象的媒介符号价值的分析
符号的消费:娱乐报道中的“丑闻狂欢”
内地选秀“巨星”演化史:1.0李宇春、2.0华晨宇、3.0几时诞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