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些天去了一趟智能家居体验店,还别说,身在其中,怎一个惬意了得,各种先进的高科技,让生活变得更简单了。
家是一面镜子,我们透过它不仅能看到过去,还能预见未来。
遥想当年儿时,每逢阴天下雨就开始和父母一起紧张了起来,然后找出家中的锅碗瓢盆,干什么呢?
准备用来接屋顶漏下来的雨水。
三间简陋的瓦房,便成为了装载童年的盒子,到后来三间瓦房被推倒的时候,还着实很兴奋,因为那时的我已经知晓,马上就能住上楼房了。
后来楼房盖好了,但里面却总显得空空荡荡,得知别人家都装有电话的时候,缠着父母也给装了一部,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住上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理想中的房子。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可是谁也想不到,仅仅几十年过去了,人们的理想中,已经没有电灯电话,而是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而那种有线的固定电话,也逐渐被可以随身携带的手机所取代,这便是时代的进步。
不过电话并不是在新中国成之后才开始有的,早在晚清时期,电话就从国外传到了国内,不过在那时候能装上电话的只有两种人家,非富即贵。
那么晚清时期谁最富贵呢,当属皇帝,而溥仪便是清朝最后一位地位显赫的人物,在他的强烈要求下,皇宫紫禁城里就装了一部电话。
电话装好后,出于好奇心,溥仪便随便拨了一个号码,通话后方知是个大腕儿。
这大腕名叫胡适。
二、
胡适,安徽绩溪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他曾倡导白话文,也领导了新文化运动,要不是胡适等人的功劳,想必我们现在依然在用之乎者也的词句交流,那又是多么生涩的场景。
比如说早上碰到了熟人,打招呼就只能说“饭否”,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来句小孩子都能听懂得“你吃饭没”……
除此之外,胡适在教育方面也是极其出色的,他的门下出了很多高徒,比如说牟宗三、罗尔纲、顾颉刚、俞平伯、傅斯年等等。
胡适也写了很多影响深远的书和文章,所以在当时文坛中,胡适可以说是泰山北斗般的人物,在当时的北京城要是谁说不认识胡适,那简直就会被笑掉大牙。
也正是因为胡适当时的身份和地位,所以他是可以用上电话的,即便是到了民国乱世,这些大师级别的人物,依然享受着很高待遇,而胡适则是这些文人中最幸福的。
后来胡适还成为了驻美大使,他的工资待遇则更高了。
根据当时的《外交部领事官官等官俸表》规定,驻美大使每月可拿两份工资,一份是基本工资,每月1000块大洋;一份是职务补贴,每月1400块大洋。
我们以前曾计算过,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的120元左右,这也就是说胡适轻轻松松年薪百万。
要知道当时老蒋的工资也仅仅只有800块大洋。
所以,胡适绝对是当时过得相当幸福的人,其实也正是因为胡适无衣食之忧才能专心做学问,才能在文学、教育等方面大有所成。
继续说胡适在北京时候的事吧。
三、
胡适在北京生活的时候,有着自己的住所,住所里也装上了电话,这在当时是极其荣耀的一件事。
听着电话“铃铃铃”地响,似乎能编织成一段最美妙的音符。
有那么一天,正在屋子里看书的胡适,便听到了电话响,当时胡适就想着,谁会给自己打电话呢?
当他接通电话的时候,在短暂的沉默后,对方突然问胡适是谁。
胡适就觉得奇怪,怎么给自己打电话,还问自己是谁呢,但是出于礼节,还是像对方说了自己便是胡适。
谁知道,电话那头却说:
哦,原来你是留学归来的胡博士,听闻你的文化很高,那你能猜猜我是谁吗?
不知道胡适听到这句话之后,有什么想法,但如果是我,肯定会发毛,直接质疑对方,文化高和猜出你是谁,这两者之间有半毛钱的关系……
但是胡适还是猜了,不过猜来猜去都没有猜对。
最后电话那头直接说出自己便是溥仪。
胡适听到是溥仪,着实愣了一会,但随后便开始与溥仪闲聊,最后溥仪还邀请胡适到皇宫中坐坐,胡适满口应承了下来。
四、
溥仪打这个电话,其实并不是故意的,而是随便拨的号码,毕竟当时能装得起电话的人就那么一点,而能打通的电话更是少得可怜,所以溥仪拿到能打通的号码,拨到胡适那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然,溥仪拨出去的电话,不会只有一个,想必他把能打通的那些号码都打了一遍,只不过只有和胡适打电话这件事被记录了下来。
说到这,就要说说溥仪在皇宫中的生活了。
溥仪作为末代皇帝,他身上有很多故事,他做皇帝的时候只有三岁,后来由于贪玩还热衷于斗蛐蛐之类的活动。
后来随着溥仪不断长大,他接触的事物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很多国外引进的东西,更是让溥仪大为好奇,当然也包括电话。
当时溥仪根本想不到,两人相隔很远,却能通过电话来沟通,其中的原理,他更是不理解,为了验证这电话的神奇之处,在满是中式的皇宫中,出现了这么一个另类的西方物件,虽然不和谐,但至少溥仪溥仪能解解闷了。
于是乎,随便向外拨号码,也成为了溥仪日常打发时间的一项娱乐活动。
五、
接到溥仪的电话之后,胡适还真去了皇宫中拜访溥仪,两人交谈甚欢,不过当胡适说到打电话这事,溥仪却早已经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不过从溥仪打电话这事,我们也能看出来,溥仪虽然是个皇帝,但是他对于新事物还是肯接纳的,至少要比慈禧强太多。
遥想慈禧当年,从马拉着火车头的滑稽事件,简直成为了当时世界人们的笑柄,但是慈禧却觉得一切都很完美,这种中西结合,或许除了慈禧也在没有他人能乐在其中了吧。
后来溥仪赶下了台,不得已也只能搬出了皇宫,而随便往外拨电话这种惬意的日子也不复存在了。
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溥仪受到了优待,得以成为新中国的一份子,而后来他也见证了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正如溥仪所感叹:
1960年11月26日,我拿到了那张写着“爱新觉罗·溥仪”的选民证,我觉得把我有生以来的一切珍宝加起来,也没有它贵重。我把选票投入了那个红色票箱,那一刹那,我觉得自己是世界最富有的人。我和中国六亿五千万同胞一起,成了这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主人。只是不知道那时候的溥仪,还记得不记得曾经在皇宫中拨通胡适电话的那个少年……
参考资料:《我的前半生》、《溥仪的现代生活》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