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郭子仪:时隔22年,各救对方一命,意外改写唐朝历史
正如裴敬在《翰林学士李公墓碑》所言,李白先救郭子仪,后又被郭子仪所救,是“其报也”——李白早年救了郭子仪一命,是为大唐救下一位中兴名将,间接为唐朝延续百年国祚;而郭子仪后来还救李白一命,则是为大唐救下一位天才诗人,意外为唐朝谱写千年传奇。
李白与郭子仪,一个是盛唐最声名显赫的诗人,一个是中唐最功高盖世的武将,看似毫无交集的两人,却在真实历史中上演过一场鲜为人知的“大戏”——他们不仅惺惺相惜,还相互救过彼此的性命,用偶然造就必然,共同改写了唐朝的历史。
如此剧情,如此佳话,剧本都不敢这么写。但是,这不是野史,而是在《新唐书》、《李太白年谱》、《翰林学士李公墓碑》等权威典籍中均有明文记载的可靠史实。
《新唐书》记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翰林学士李公墓碑》记载:“(李白)客并州,识郭汾阳于行伍间,为免脱其刑责而奖重之。后汾阳以功成官爵,请赎翰林,上许之,因免诛,其报也。”
(《妖猫传》李白剧照)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与郭子仪的故事。
在世人的印象中,“诗仙”李白是盛唐的代言人,而“尚父”郭子仪则是中唐的缔造者,似乎分处于两个不同的时代。但实际上,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郭子仪出生于公元697年,二人只相差4岁,完全是同龄人。
而且,是郭子仪年长于李白,并非李白年长于郭子仪。只因李白成名早、寿命短,主要事迹发生于安史之乱之前的盛唐,而郭子仪成名晚、寿命长,主要事迹发生于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所以才给后世造成了李白年长于郭子仪的错觉。
李白与郭子仪的相识,完全是历史的偶然,亦或是命运的安排。
(郭子仪画像)
公元735年,李白在游历并州时,遇见了尚未成名的郭子仪。李白不愧是“太白金星下凡”,他慧眼识珠,十分赏识郭子仪,认为他是千年难遇的奇人。
当时,郭子仪触犯刑法,有性命之忧。千钧一发之际,李白不惜一掷千金,并亲自出面为郭子仪脱罪。当时的李白,早已是全民追捧的“大唐首席诗人”,他的面子,还是很值钱的。所以,李白顺利救下郭子仪。
对于古道热肠的李白来说,这原本只是他游历途中再平凡不过的一个小小插曲,未曾想多年以后,那个叫郭子仪的军人,竟成了他的续命之药。
(李白画像)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成为平叛的主帅,因收复两京(长安和洛阳)有功,加司徒、代国公,进中书令,后封汾阳郡王,功成名就,位极人臣。
而李白后期则因仕途不顺游历到安徽,成为永王李麟的幕僚。期间,难免写了一些为永王李麟歌功颂德的诗篇。
正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公元756年,永王李麟起兵谋反,公元757年,兵败被杀,而李白则因为曾经写诗赞美永王李麟,论罪当诛。
知恩图报的郭子仪,感念当年李白的救命之恩,亲自向皇上求情,并甘愿自解所有官爵为恩人李白赎罪。皇上看在郭子仪的面子上,免除了李白的死罪,改判流放夜郎。
(《大唐荣耀》郭子仪剧照)
赶巧的是,李白流放途中,恰逢关中大旱,朝廷决定大赦天下,已经走到白帝城的李白便又被放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欣喜若狂的李白写下了千古名作《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正如裴敬在《翰林学士李公墓碑》所言,李白先救郭子仪,后又被郭子仪所救,是“其报也”——李白早年救了郭子仪一命,是为大唐救下一位中兴名将,间接为唐朝延续百年国祚;而郭子仪后来还救李白一命,则是为大唐救下一位天才诗人,意外为唐朝谱写千年传奇。
(本文完~)
网址:李白与郭子仪:时隔22年,各救对方一命,意外改写唐朝历史 http://c.mxgxt.com/news/view/442175
相关内容
郭子仪与李光弼:名将命运对比无畏战将:唐朝传奇郭子仪的征战人生
郭子仪和高适什么交情
武则天的一条石榴裙改变了唐朝历史
郭子仪为唐朝做了哪些贡献?他为什么能够寿终正寝?
李世民与郭子仪关系如何
郭子仪简介
郭子仪是个什么样的人 郭子仪以国事为重
鱼朝恩挖了郭子仪祖坟,郭子仪不怒还替他说话!
难怪金庸不敢写唐朝的武侠小说,你看李靖、李白都干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