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过得提心吊胆的郭子仪为什么被推崇?

发布时间:2024-12-23 14:38

郭子仪是唐朝名将,是平定安史之乱,塑造大唐中兴的功臣,在历史上名气很大。甚至很多对历史不感兴趣的人,也通过影视作品,了解到了郭子仪这个人。

有人说郭子仪“功高但不震主”,因为他历经几朝不倒,活了八十多岁,最后善终,甚至还和皇帝成了亲家。电视剧《醉打金枝》的主角,就是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与郭子仪的儿子郭暧。

而同样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李光弼和仆固怀恩,下场就不如郭子仪好。李光弼郁郁而终,仆固怀恩更倒霉,被奸臣陷害,逼反,最后身败名裂。

因此,郭子仪被很多人推崇,什么唐朝第一名将啊,完人啊,给了很多赞誉。

尤其是一些鸡汤文,翻来覆去的说什么郭子仪格局大,什么情商高,所以他就能一辈子安全。

但是 ,真实的历史是很复杂的,要想像郭子仪这样全身而退,难度很大。既要有实力,也要有一定运气。而且即便郭子仪最终善终了,他这辈子过得真的很愉快吗?

即便简单的看他的经历(一两篇文章,几个主要事迹),也能感觉到,他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甚至经常受气。这种人生真的是很完美的吗?

首先我们从“醉打金枝”这个故事说起。话说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对于郭家来说,这相当于来了一个惹不起的祖宗。果不其然,这个公主非常骄横,郭暧实在受不了了,有一天两口子吵了起来。

公主说,我爹是皇帝,你敢惹我。郭暧说,我爹只不过不想当皇帝而已,要不然还轮得到你家?然后公主就非常生气,去皇宫找她爹告状。郭子仪知道这事以后,吓得赶紧把他儿子捆起来,扭送到皇宫,让唐代宗治罪。谁知道代宗说:小孩子(晚辈)之间吵架,当不得真,这事就这样过去了。但是郭子仪还是把他儿子揍了一顿,免得皇帝生疑。

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郭子仪一家都过得提心吊胆的,一个骄横的公主天天住在家里,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万一得罪了,皇帝发怒了要治罪,怎么办?他儿子憋不住了说了几句,郭子仪就得急忙把他儿子弄到皇宫“负荆请罪”。说白了,郭子仪很怕受到皇帝的猜忌。

另外一个故事更加验证了这一点:郭宅常年敞开,三教九流什么人都可以进进出出,有人不解,问郭子仪为何这样。郭子仪说,我如果大门紧闭,就有人会诽谤我密谋搞什么事情,我把大门敞开,什么人都可以进来,我家里做什么别人都知道,就没办法诬陷我了。

而且郭子仪虽然从来没有主动惹事,但是据记载,他还是被多次解除兵权,回家赋闲,说明他并不受到信任,这么小心了,依然被皇帝猜忌。

另外还有两个故事也是反映郭子仪过得战战兢兢,不但惹不起皇帝,皇帝身边很多大臣和宦官,他也惹不起,也得小心赔笑脸。

第一个故事是,有个大臣长的很丑,又比较小心眼。有一次此人来拜访郭子仪,郭子仪听说这个人要来,赶紧把身边的丫鬟支开,一个人去迎接。后来丫鬟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这个人长得丑心眼又小,你们这些人爱说笑,很容易嘲笑他,这样他就会记恨我,对咱们家不利。果然几年后此人升官,报复了很多人,但郭子仪幸免于难。

另外一个故事是,一个大宦官平时经常刁难郭子仪,甚至派人把他祖坟刨了。郭却假装不知道此事,后来这个宦官又请郭子仪吃饭,郭的下属怕这个宦官害他,要带一大堆人陪同。郭却只带了几个随从就去了,这个宦官看郭如此信任他,非常感动,然后和好了。

郭子仪的这些故事,在很多鸡汤文章里面,是夸他什么高情商,格局大。但是我们如果不以上帝视角看这些故事,而是设身处地的想一想,郭子仪这种处境,真的可以说是如履薄冰,稍微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出事。

而且,这种故事仅仅是介绍某个人几十年经历中的一个片段,甚至有可能带有一定杜撰成分,并不能反映其全貌。比如说郭子仪为了避免那个小心眼的相貌丑陋的大臣感觉被嘲笑,支开了自己身边的丫鬟。单看这一件事情,似乎并不是很难,稍微小心一点就行了。

但是,郭子仪就在皇帝身边工作,本身功高震主就被猜忌,加上皇帝身边的其他大臣,宦官什么的,看他不顺眼嫉妒他的也很多,即便郭子仪不主动得罪他们,那些人也会找各种麻烦。

每天那么多事情,稍微哪里做的不好,或者一个不小心,都有可能惹来麻烦,而不是很偶尔(可能一年几次),需要注意一下(避免某个人的忌讳)。

偶尔一次稍微注意一下就行了,但是时时刻刻都得这么小心翼翼,是活的非常累的!

甚至,就像另外一个故事里面,有个宦官还故意三番五次找郭子仪麻烦。这个宦官叫鱼朝恩,另外一个名将李光弼就是被此人逼得京城都不敢去。故事里面那点事肯定是被简化了很多的,郭子仪要保证这个宦官不找他麻烦,肯定不知道花费了多少金钱和精力。这中间复杂的博弈,岂是那种鸡汤文里面什么“大格局”“宽容”等几句车轱辘话就能说清楚的?

更糟糕的是,当时的局势很复杂,并不是一味地讨好唐代宗就可以了。(即便是只讨好这一方,都不是件容易事)

安史之乱以后,虽然安禄山没有成功,唐朝延续了下来,但是元气大伤,藩镇割据的局面就此形成。

这种局面意味着,并不是一味地讨好上司(皇帝代表的朝廷)就能解决问题,如果不能在朝廷和各藩镇之间找到平衡点,也有可能被藩镇里面的骄兵悍将教训。据资料记载,和郭子仪同时代的将领,有些是因为没有和朝廷处理好关系,导致身败名裂的,但是也有一味地站在朝廷这边,克扣地方军粮饷,被下面那些骄兵悍将sha掉的。

皇帝猜忌心重,包括他身边的大臣宦官等等,也经常刁难人,很难伺候;而下面那些藩镇也不是吃素的,要得到两边的认可,在两边走钢丝,是非常辛苦,非常累的。

郭子仪,不但很难模仿,而且他自己也过得很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他的上司是朱元璋这样的人,或者朝廷这边力量足够强不需要他了,他就是再会做人,恐怕也很难善终。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郭子仪被如此推崇呢?

“观点背后皆利益”,郭子仪之所以被如此推崇,根本原因是,在古代的皇权视角下,以对皇家有利的叙事记载的历史的情况下,郭子仪是被塑造的忠君的典范(实际上郭子仪也并不是傻傻的只听皇帝的话,期间也有很多博弈,只不过因为篇幅有限,这些内容,包括我认为实际上李光粥那种模式比他强等分析,后续文章再展开)。

说白了,古代王朝的统zhi者,会借着塑造“郭子仪”这种典型,来宣传忠君思想:“皇上无论怎么猜忌你,你都不能不高兴”,得像郭子仪一样,随时保持谦卑,该交兵权马上就得交,不能有二话,被宦官(实际上代表皇帝的意思)刁难,也得陪着笑脸,绞尽脑汁和这些人搞好关系,而不是奋起反击。

而且也会故意模糊当时的时代背景,把皇帝的实力无限放大,好像郭子仪如果“不老实”,下场就一定很惨。

而事实上当时已经是藩镇割据时代了,可选的方案不止“郭子仪模式”(老老实实听皇帝的,哪怕被各种刁难)一种。

下一篇我们讲分析,在当时还有哪些模式可以走(阅读有一定难度),以及类似的局面下,比如说宋江一伙当时还有哪些选择。

网址:一辈子过得提心吊胆的郭子仪为什么被推崇? http://c.mxgxt.com/news/view/442201

相关内容

郭子仪是个什么样的人 郭子仪以国事为重
郭子仪为什么能受到后世别的朝代的尊崇?他的地位为何如此高?
郭子仪和高适什么交情
郭子仪晚年期间从不关家门,儿子:东西快被偷光了,郭子仪:保命要紧
郭子仪八个儿子的结局是什么?分别叫什么名字?
郭子仪为唐朝做了哪些贡献?他为什么能够寿终正寝?
郭德纲为爱子起名郭汾阳,有什么寓意?!
李世民和郭子仪是什么关系?
中国古代的牛人——郭子仪,处理人际关系没人能比!
李世民与郭子仪关系如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