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读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发布时间:2024-12-23 14:57

由于导演是李安的缘故,这部电影上映之前就聚集了很多媒体的关注,再加上3D/4K/120帧史无前例的技术革新,更是毫无悬念的让《比利林恩》成为年度最令人期待电影。 李安是块金字招牌,基本上从第一部作品《推手》开始,每部作品都能斩获国内外一些大小奖项。 事实也证明一点:一个导演是不是牛逼看处女作就可以,李安的《推手》、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诺兰《追随》等等,因为电影是一门艺术,艺术这东西学过的都知道,天分太重要了,不管是音乐也好,电影也好,你有天分那就是天生干这个的,不用多,一两部电影就能看出水平。您要是没天分,那不好意思,你就是再拍多久都没用,因为这东西并不是做的越久你就越懂,真的能某一天突然开窍,然后搞出一部惊天动地的巨作。 1995年,李安凭借英文电影《理智与情感》,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七项提名,进入好莱坞A级导演行列。1999年,因执导《卧虎藏龙》首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1] 。2006和2013年,凭借《断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第78届和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两度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的亚洲导演,也是首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华人导演 李安的导演之路可谓平步青云,尤其是《断背山》与《少年派》连续两届斩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让李安仿佛神一般的存在,所以等待了三年之后,这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无疑让所有影迷们充满了期待,李安究竟会带给人们怎样的神作呢?想想都很激动 but!就在光棍节之前,这部电影在国内即将上映与双十一购物节一起风骚一把的时候,却突然传出了在国外口碑扑街的消息。下面转发一条某知名电影资讯网公众号的消息。 看到这些消息,某些望风使舵的“影评人”开始说话了:《比利林恩》用了太多的闪回镜头,人物刻画很失败,很难让人入戏,等等负面评论铺天盖地,但是,凭着对李安的信任,还是在上映的第一时间看了这部电影,看完之后也终于松了口气:这部电影依然保持了李安一贯的高水准,并没有让我失望。倒是那些驴唇不对马嘴的所谓影评实在勾起我吐槽的欲望。 首先第一个问题,这部电影国外评分为什么这么低? 请允许我重温一下电影梗概: 19岁的德州士兵比利·林恩,他在加入美军步兵部队后,被派往伊拉克战场,与其他七名的突击小队成员,在伊拉克与当地反对武装进行了3分43秒的激战,他和战友们在一次交火中大难不死、逃过一劫。机缘巧合成为伊拉克战争中的国家英雄。比利·林恩与战友一起被召回美国进行巡回宣传,被邀请参加一场感恩节橄榄球公开赛中场表演的过程中,比利·林恩经历了人生中最荣耀又最糟糕的一天,但比利的内心却充满了抑郁和挣扎,战争场景更成为了他记忆中挥之不去的伤痛 这部电影别名相信大家都知道,也是被改编的书的原名《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顾名思义,“中场休息”将会是电影主线,漫长是因为中间会穿插很多主角的回忆或者内心活动。试着想一下,如果要忠于原著的话,你是导演你会怎么拍?看这部电影之前我脑子里构思的《比利林恩》是这样的:19岁少年被媒体冠以“英雄”的荣誉,然后被邀请参加举国关注的一次演出,这一天将是少年一生难忘的一天,鲜花、掌声、荣誉这些以前遥不可及的东西都将在这一天降临到他的身上。但少年也许并不享受这些,他像很多美国电影里的战士一样,有一些战争后遗症,这点从预告片里枪响之后吓到打颤的那个镜头可以推测出来。当然,还会穿插一些必不可少家庭、爱情的元素,电影可能要表达美国式的国家荣誉之类的东西,类似于《拯救大兵瑞恩》。当然,因为这一天是“漫长”的,所以,会有很多闪回剧情,最好是跟演出当天的场景很契合,然后自然过渡到主角的回忆中,通过现实与回忆,展现一个历经磨难的美国好少年的故事。这些是我看这部电影之前对这部电影的主观构思。相信电影老司机通过剧情简介和预告片也能想到这些。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发现,确实有很多东西猜对了:比如电影的主线是演出当天:中间穿插了很多回忆剧情,更让我惊喜的是,这些回忆或者闪回镜头的确跟我想的一样,完全按照主角所处的当下的环境自然过渡到回忆剧情。比如:刚进体育场时的那条路人员噪杂,就切回到了类似的伊拉克危机四伏的街道;演出高潮时震耳欲聋的礼花让主角想到战火纷飞的那场战斗。我为什么说这些呢?因为看电影之前你脑子里有没有一个大概的思路很重要!!而且是太重要了!最起码对这部电影来说的确是这样。如果你看电影之前能够想到这些,那么,你在看的时候完全不会懵逼,丝毫不会觉得闪回过多,剧情混乱等等。所以我想对那些说闪回过多的,甚至有些说因此让观众脑子不够用的所谓影评人说:你是在完全扯淡。 除了回忆电影里还安插了主角的内心活动,跟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以表达主角最真实的自我。比如:记者会上的采访,B班的战友们在面对媒体的时候各个表现得正襟危坐,回答提问也中规中矩,很“官方”。比如记者问他们的爱好是什么,有的说健身,有的说玩游戏什么的,但是主角当时的内心活动是,他们几个不约而同得说:泡妞,因为这才是私下里最真实的他们。还有当时比利林恩望着过期敬礼流泪的时候,他脑子里想的是自己喜欢的女孩,正在跟别人上床。所以他流泪的原因不是什么国家荣誉,而是不能拥有自己喜欢的人的那种深深地失落感!而且,你不觉得这很正常吗? 一个是中间穿插回忆,一个是把主角内心的想法赤裸裸地放到屏幕上,所以整部电影都是围绕着比利林恩进行的,跟我们大多数人脑袋里构思的传统电影不一样,李安不是想让你看一个剧情跌宕、有大场面、各种人物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电影!李安是想让你完全把自己的思想注入到主角身上,跟他一起感受这漫长的一天,你需要把你自己当成比利林恩,你要感受他波涛汹涌的内心!通过之前的作品能够看出,李安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这一点就不用多解释了,所以李安也会觉得观众会跟他一样,完全能够把自己当成这位19岁的少年,感受这非凡而漫长的一天,想他所想,感受他的感受,甚至站在他的角度思考,所以才会安插了那些回忆与心理活动的镜头。 但是,李安没有想到,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有着如他般感性而细腻的一面,很多人就是想看打仗、看男女主角接吻、看能挑逗他们的丰富剧情。很多人压根没有这种“换位”体验的想法。尤其是看惯了快节奏、剧情为王、表述直接的欧美观众,李安的这种内敛的、换位体验式的玩法被欧美观众吐槽评分低也就不足为怪了。 然后第二个问题,这部电影李安想表达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电影就是这样,每个人都能从中读到不同的东西,这也是电影最大的魅力。《比利林恩》里好像就有这样一句类似的台词,每个人对电影的解读都不一样。的确是这样,但是我们还是能够通过导演的剧情和各种细节安排推测出导演想表达的东西。 有很多人认为这部电影讲的是反战,不能说这是错的,但我觉得反战并不是李安最想表达的。 让我们再来整体回顾一下电影的剧情:电影前面大半部分用了很多小的剧情设置让主角们像木偶一样被安排,而且不受重视。比如刚开始,比利林恩不舒服给工作人员要头疼药,在车里要了一次,下车之后体育场又要了一次,很尴尬的是,工作人员忘了,连续两次要头疼药这个设定绝对不是偶然的。 我刚才说了,李安想让观众感受主角的感受,想让扮演比利林恩的你故意受到忽略,包括演出安排的工作人员像指挥群演一样指挥你,演出结束后退场慢也要被轰下台。所以,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委屈了?明明我是美国英雄啊?我是受邀来参加演出的,我是民族的骄傲,我应该得到掌声和关注,我不应该被这样对待,更不应该要两次头疼药都被忽略。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么你就进入了李安设置的精密的圈套。我称之为“英雄的王冠”。 某明星说过一句话:“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如果你感到了委屈,那么你就戴上了这顶虚荣的王冠,所以你才会委屈、不服,演出完毕你迟迟不肯退场,你被赶下场,旁边的美女替你打抱不平:你不能这样对他们,他们是美国英雄。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这才是你应得到的,尊重与美女的拥护。但是如果你这么想就跟那位爱慕虚荣的美女一样了,你戴上了那顶虚荣的王冠。还记得比利林恩最后跟他姐姐说的那句话吗?“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个战士,我是做我应该做的”。所以主角本人是没有带上这顶王冠的,所以他没有承受它带来的沉重,所以他没有觉得受到委屈。这让我想起某一期《变形记》,农村主人公在城里享受了几天舒适自在的城里生活之后,还想着回到落后的农村家里,为什么呢?因为他说,家里粮食熟了,他要收粮食。城里的繁华与舒适并没有吞噬他,小小年纪的他依然记得自己的职责与身份。所以李安想告诉你:不要被虚荣冲昏头脑,要记得你本来的职责。戴王冠也许没有错,但是请先记得,你的工作如果是一个演员首先要把戏演好。 还记得比利林恩从投资人房间出来,工作人员把头痛药扔给他那个场景吗?剧情从这里开始转折。这已经是电影靠近结尾了,要头疼药是电影开头的时候,所以很多人已经把头疼药这件事忘了。这个时候把头痛药丢给比利林恩导演是想表达什么呢? 我觉得是想表达这个:给比利感冒药证明工作人员并没有忘记这件事,是对比利的尊重,但是他并没有像我们所想的那样,立马给“国家英雄”找感冒药,但还是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所以李安想表达的是:我们尊重一个人的原因不应该是这个人是一个英雄或者名人,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名人无特权,换句话说,每一个想军人一样在本职工作上勤勤恳恳的人都是英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 还有,B班的战士们被称为“英雄”这件事本来就是机缘巧合或者说政治需要,但是受到媒体的引诱,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但是,这种关注并不一定是他们所希望的,恰恰相反,他们很不适应这种关注,反而这种关注让他们变得敏感。比如班长对前来问好的石油商态度恶略,看台上其中一名队员还跟一位观众起了冲突,甚至经纪人说B班的兄弟们感情很好也让班长误以为是调侃,这些都证明这些关注和媒体冠以的“英雄”称号让他们茫然、敏感。但是很多时候当你的故事成为美国故事的时候,事情就由不得你了,虽然你会不习惯,但是你还是要接受别人"拿你最痛苦的这一天拿来表彰"这一件很扯的事情。所以李安想表达的是:不要因为大多数人的意愿,而违背一个个体的意愿,他们应该得到表彰,但请尊重他们的意愿,也许他们并不想被媒体关注,或者他们想被媒体换一种方式关注:比如经历了这么多害怕吗?有没有从失去战友的阴霾里走出来?而不是把自己想象中的英雄的样子,强加于他们身上,让他们为达到那个样子而不适,也许他们只是想让自己的家人为他骄傲呢。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小木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网址:详细解读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http://c.mxgxt.com/news/view/442504

相关内容

个人命盘详解(免费版),解读命盘(详解)
美职篮全明星恩比德介绍 美职篮全明星恩比德详解
读《十字军》:中古欧亚战争史中的“人”与“事”
冯立君读《十字军》|中古欧亚战争史中的“人”与“事”
用“萨比恩符号”,深度解读出生星盘
蔡依林回应没去周杰伦演唱会,解读背后的故事与情感
详细了解比特币与美股脱钩的原因
紫微斗数之144种命格解析,详细解读命宫与宫位关系
好莱坞明星力挺《比利·林恩》 男配阵容星光熠熠
本命星盘解读详解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