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关系

发布时间:2024-12-23 15:01

编者按

李安执导的《比利·林恩》是一个悲伤到让人没办法不喜欢的故事。林恩终于接受了自己的宿命,看清了他的爱情,可这就是所谓真正的成长吗?人们常说,知识使人自由,不是这样的,知识使人认识到自己无法自由,无知的人才更容易活在想象出的自由中……

作者 库里里

在阿尔安萨卡的枪林弹雨下奋力解救受伤长官的画面被偶然拍下,令来自得州的年轻技术兵比利·林恩成为媒体与民众眼中的国家英雄。他与B班战友因此受邀回国巡游两周,并将与碧昂斯共演感恩节秀,甚至有机会成为好莱坞剧本中的主角。战友们欢呼雀跃,林恩却心神不宁,他满脑子都是姐姐的话:留在家里,远离战争,再也不要回到伊拉克。

林恩的姐姐是坚定的反战者。她认为伊拉克战争“只是为了石油”,无关正义,不该存在;而驻军伊拉克的战士们难免会如当年的越战老兵那样被当成“杀小孩的凶手”;更何况,“如果有人想打仗应该自己上,而不是赔上其他人的命,尤其是我弟弟的”。

比利·林恩犹豫过,但最终拒绝了姐姐的建议,在电影的结尾坐上了通往远方战场的浮夸的加长悍马(悍马原本就是军用车,如今却变身大明星的标配座驾,成为媒体与大众美化战争的一个巧妙象征)。姐姐气坏了,她觉得是战争英雄的名头令林恩骑虎难下:“你宁愿践踏别的国家,也不愿自己的声望受损,真是个了不起的英雄。”“这么说不公平,”比利·林恩说,“我是一个军人,而不是英雄。”

“这不公平”在小说原著中并不存在,是李安得意的点睛之笔,如果比利·林恩更加伶牙俐齿一些,他或许会说:“这不公平,我不应该因为被放逐到战场而受到指责,也不该被逼着与媒体一起庆祝自己的受难。”

为了拍摄《比利·林恩》,李安做了很多准备,理解军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课。他发现,令美国青年下定参军决心的,不是国族或宗教热情,而是走投无路的现实。比利·林恩则成为一个典型案例。大学毕业不久,他砸毁了抛弃姐姐的未婚夫的豪车,红脖父亲帮他摆平了官司,作为交换,他必须告别游手好闲的生活,赴伊拉克服兵役。比利答应了,他没有其他选择。

李安说:“我们都希望被尊重,我相信军人也是,可是在我的研究里,军人最受不了的一句话就是‘Thank you for your service’(谢谢你的服务)。因为在人家感谢他们的时候,他们听起来会有一种‘你去做,我不必去’的距离感,所以在受到赞扬的时候,是他们最难受的时候。”我想李安真是太温柔,不愿把话说透。士兵厌恶被道谢,是因为他们的工作不是“服务”,而是“交易”,甚至是,“卖命”。参军是用自己的生命做赌注,希望可以借此赢得更好的未来与生活。保卫国民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但反过来看,无非是国民用税金买下他们的生命以换取自己的安全。难道许三多会在乎血站对自己说一声“谢谢”吗?

无论作为人,还是士兵,比利·林恩都不喜欢伊拉克,也看不到这场战争的意义。尽管与阴谋论者不同,他对资源争夺之类的猜测没有兴趣,但当地的混沌与荒谬足以摧毁任何人对出兵成果的期待与幻想。驻军为伊拉克人安装了排污管道,盖好了学校,然而这些现代文明的代表却只能沦为“形象工程”,因为孩子们连教科书都没有。“我们在那边每天都制造出更多敌人”,这是战士们面对记者采访时不能说出的真心话。消灭独裁者并没有令伊拉克人获得安全感,现在“他们不但跟我们打,还跟自己打”。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永远不知道身边谁是朋友或敌人,也让每个士兵神经过敏,哪怕只是在口袋中寻找打火机,也会令他们联想起掏枪与自爆。这种紧张与危机感又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与本地居民的粗暴互动,任何有反抗者嫌疑的人,都有被误解乃至关押的危险,即便他收藏手枪的本意真可能仅仅是保护家人。李安说:“我特地去了约旦访问伊拉克难民,其实去搜屋的人,跟被搜屋的人都在同一个场面,你会真的替他们两个都难过”,“这既不是士兵的错,也不是那些人的错,可这样的事情就是会发生”。确实很难指责士兵,真枪实弹之于他们,不过是离开母亲(故土)的流浪幼猫的爪与牙,谈不上耀武扬威的资本,而是紧张中生存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比利·林恩“成为”英雄的那天,恰是他梦魇般的伊拉克生活中,最惨痛的一天。

那天,是比利所在的B班第一次面对有火力武装的敌军,第一次感受到子弹从身边飞过,第一次亲眼看到战友中弹,第一次目睹人如何在机枪下化为血雾,第一次凝视一个真正想杀死自己的人,第一次亲手杀人,以及,第一次面对爱戴长官的死,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他们亲手建成的小学边上。对比利·林恩来说,这不啻是场噩梦,而国家、传媒与人民在征收了他的自由与生命之后,却连他的噩梦也要一起征收,将之包装为一个集体坚强、勇敢与团结的象征。而比利·林恩作为被选中的英雄,不得不反复揭开自己最痛的伤口:“与敌人近身肉搏是种什么体验,这可不是每个士兵都有的荣幸”,“M4卡宾枪打在敌人身上是什么样子”,“点五零呢”,“亲手杀死敌人是什么感觉”。比利能说的只有:“我做了我能做的,我做了我该做的。”话音刚落,台下传来了“美国万岁”的兴奋呼号,由尸体与灵魂滋养的“万岁”。所以,比利·林恩怎么可能会留恋当一个英雄?对他来说,“英雄”不过是人们为了庆祝与回味他最惨痛的一天而发明的高帽,是剥皮的刀。

既然如此,比利·林恩为什么一定要回到伊拉克呢?为什么不能听从他姐姐的劝告,接受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检查,寻求免除兵役或不服现役的可能呢?或许因为,做个战士才是他的宿命。

“我明白这是他们的战场,他们的秀,但我没有选择,只能回去。”这是小说原著中,李安最喜欢的一句词。他为此特意找军人谈,是什么将他们与战场绑在一起。那是“因为只有在生死攸关的战场上,人才会毫无掩饰地露出自己最真实的性格与面目,而一旦见识过彼此的本真,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联结,不管你喜不喜欢那个人,你们是不是朋友,你们从此就变得牢不可分。这样彼此之间的羁绊与心知肚明既不可替代,又不可复制,只能在战场中生长。然后你会很自然地与他站上一条阵线,开始对抗那些心意并不相通的人。所以很多军人不想回家,宁愿留在这个有敌意、有真相的战场,也不愿意留在家里面对虚伪的人际关系,很多的军人都有这种倾向。”

然而,比利·林恩回到伊拉克的理由并不如此单纯。虽然他看上去的确更享受与战友共处,而得州家中的气氛,并不比伊拉克街头来得融洽。但真正令他有“命中注定”之感的,并非战友,而是一见钟情的拉拉队女孩,菲珊。

林恩是在新闻发布会上遇到菲珊的,两人四目相对的瞬间,林恩突然想到了已故的长官,想到了在一棵枝叶茂盛又温柔,毛绒绒如苏格兰古典牧羊犬的树下,两个人的谈话。

“印度人是有智慧的,比利。我们的命运被他们称作因果业报,一切都是注定的,我们注定当兵。”

“但事实摆在眼前,我可算不上什么好兵。”

“那是因为你心存怀疑,老在想,我当兵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我一定要杀人,老是要寻找答案。这就是欲望,兄弟。它会让你深受束缚。”

“可我的欲望仅仅是活下去,不要被杀……”

“担心这种事是浪费时间,如果子弹注定要击中你,那这一枪早就开了。”

“别想太多是吧,还有其他建议吗?”

“只需以超然的态度履行自己的使命,所有的行动都将听命于我,这是至上神明奎师那在勇士阿朱那面临大战的前夜犹豫不决时说的。”

“我们得州人可不信这个神。”

“听着比利,做事不一定要为了国家,为了上帝,最重要的,是得找到一个超越自身的浩大信仰。”

这是李安原创的场景,或许也是全戏最写意的一幕。李安说,他相信命运,相信人应该做好自己能做的事,而不必去追问事业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因为这太难了,几乎不可能找到答案。所以,不如把自己交给命运的选择就好。听上去很虚无,又很现实。然而,当慈父般的长官(就让我们暂时忘记他是一个角色,一个造型,而假设他有灵魂,是个真人吧)对林恩说出这番话时,他是真的深信如此放弃追问是一种真正的智慧吗?还仅仅是在无法反抗的厄运中的自我安慰?他是真的相信冥冥中有命运主宰,还只是想赢得新兵对长官的信赖?我们没法知道。我们所能知道的是,林恩当时完全没听进去,他甚至都没多看长官一眼,只是自顾自地擦枪,偶尔敷衍几句,“我们得州人可不信这个神。”

但是,当林恩遇见菲珊,他突然想起了那个下午,那棵树,那段对话。“听着比利,做事不一定要为了国家,为了上帝,最重要的,是得找到一个超越自身的浩大信仰。”林恩爱他的战友,但他们还称不上他的信仰,菲珊才是。如果任何事的意义只有至上之神才能理解与安排,那命运让林恩当兵就是为了让他遇见菲珊。至少在那一刻,林恩是这么想的。而菲珊,似乎也有相同感受:“每个人都经历过黑暗的,比利,我们会以为所有的光都熄灭了,但光明始终存在,我们只要把门开一扇小缝,阳光就会照进来,发现了吗,我们一直四目相触,是上帝让我们在今天相识。”林恩不信基督,但或许,这只是别人对那个似乎存在的命运之神的另一种称呼吧?

吻过菲珊后,林恩变了,以前他总是回答姐姐,“不行”、“我做不到”、“我承诺过”、“我没有选择”,现在却开始追问班长:“如果能选择的话,你会不会回到伊拉克”、“如果有呢”、“我是说如果”。菲珊似乎真的成为了命运之光、命运之门、命运给出的选择。

“天哪比利,你为什么一定要离开,我每分钟都想和你在一起。”

“任何牺牲在所不惜,职责第一。”

“我需要你,比利·林恩。”

“那我的每一个时刻都是你的。”

“我也是,哪怕只有一分钟,也想和你在一起。”

“那我们一起跑吧。”

“跑?可你们还要重返伊拉克的,你是授勋的英雄啊。”

林恩醒了。她也不过爱他是个虚构的英雄。那他还爱她吗?这是导演留下的谜。本·方丹的原著里,林恩仍爱着菲珊:“菲珊抬起头,只看了一眼,比利就知道不可能。她眼中的困惑,眼睛里掠过的一丝担忧,都说明了这一点。他在说什么?比利害怕失去菲珊,只好继续做他不得不做的英雄。”或许菲珊过于平凡的灵魂真的配不上林恩的真诚与热情,但就像歌里唱的,付出的感情,不是想收就能收回来,更何况是19岁的初次热恋。而李安只给了画面,观众不知道他在失落和努力装扮的若无其事的表情背后,到底做了什么决定。但结果是一样的:如果他爱着菲珊,那他就必须为了菲珊而当兵;如果他不爱菲珊,那也就失掉了留在美国的理由。故事的末尾,林恩最后一次拒绝了姐姐的建议,“我是一个军人(所以必须走)。”

李安说,这是林恩的成长,他终于接受了自己的宿命,也就是终于明白人活在世上,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人们常爱说,知识使人自由,不是这样的,知识使人认识到自己无法自由,无知的人才更容易活在想象出的自由中。林恩比普通人知道更多真实,但这些认识却让他再也无法融入普通人的世界,而只能将自己放逐到遥远的伊拉克。那么,如果真相只能使人感受到孤立、愤怒与痛苦,那真相的价值又在哪里?李安说,不要问这种问题,接受你的宿命,才是真正的成长。可哪里有什么“真正的成长”,无非是让自己好受一些的办法罢了。

对我来说,《比利·林恩》就是个如此悲伤的故事,但我却没办法不喜欢这个故事。

本文发表于《萌芽》2017年三月号。萌芽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萌芽杂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者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址:三角关系 http://c.mxgxt.com/news/view/442574

相关内容

三角恋关系怎么处理?别慌,这里有6个处理三角恋的技巧!
话剧《十三角关系》引爆笑点 看谢娜如何智斗小三
三角恋关系怎么处理?这些建议,可以帮你处理好这种关系!
吴淡如曝料章子怡曾黎王菲“三角关系”
奢侈品 明星 粉丝 稳固的三角恋关系
谢娜主演话剧《十三角关系》台词爆粗口尺度大
《十三角关系》明日公演 谢娜为邓家佳挑选戏服
张铁林张国立王刚如何维持铁三角关系?
宋丹丹为《十三角关系》捧场 夸谢娜“就像我”
张铁林张国立王刚如何维持铁三角关系?(3)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