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每当听到这句话,我们就能想起网民艺术家——冯巩老师。从1986年到2018年,他连续33年登上舞台的舞台,带给大家欢乐与笑容。可不为人知的是,冯巩老师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官四代”、“富三代”、“文二代”。
他的曾祖父是直系军阀的创始者冯国璋,1917年曾出任代理大总统;祖父名叫冯家遇,留学海外回来后,创办了天津油漆厂、保定电灯厂,实业救国;冯巩的父亲冯海岗、母亲刘益素都是辅仁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对于其曾祖父冯国璋,想必上过历史课的诸位都不会陌生,而他爷爷冯家遇可能就没那么出名,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爱国爱民的实业家。
冯巩与其曾祖父冯国璋
1888年,冯家遇出生在冯国璋的老家直隶河间县西诗经村,听到这个村名就算我们不知道在哪,也能想到它应该与《诗经》有关系。
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山东曲阜的儒生毛亨兄弟二人逃入深山老林,躲避杀身之祸。毛亨从小记忆过人,博闻强识生生背下了《诗经》。毛亨把所记的《诗经》悉数教给了侄子毛苌。
冯国璋的老家直隶河间县西诗经村
毛苌长大成人后,迁徙到古洋河畔的一个村子定居,并传播讲述《诗经》,后来村子也就改名为了诗经村。
冯国璋自幼家境贫困,小时候常常吃不饱穿不暖。但是其父母很重视对冯国璋的教育,支持他走出家乡,前往保定莲池书院读书。
正是那段贫苦而温暖的日子,使得冯国璋尤其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以至于其后代子孙中走出了冯家遇等杰出人物。
冯巩
冯家遇从小聪明好学,且性格刚倔,好胜心极强。1903年,冯国璋督办北洋速成武备学堂,继续为北洋陆军培养备用军官,也就是直系军阀的中坚力量。同年,年仅15岁的冯家遇也考入了这所军校。
在学校,冯家遇与同学们同吃同住,从未依仗父亲的权势。以至于开学很久,都没有同学知道这个瘦弱的男生竟然是冯督办最器重的三公子。直到1906年,冯家遇拿到了公派留学国外的名额,入读柏林工学院攻读冶金学。
北洋速成武备学堂
在国外,更没有人知道冯家遇的身份,他也不可能受到任何的特殊对待。异乡的苦读加上克虏伯工厂高强度的实习,让冯家遇的身体每况愈下。四年后终于感染肺病,不得已只能乘船回来。
回到祖国后,冯家遇先担任过几年直隶兵工厂帮办,但是亲眼目睹了袁世凯称帝,冯国璋反对帝制,北洋政府走到了分崩离析的境地后,他坚信只有实业才能救国。
天津大陆银行
随后,冯家遇先后创办了天津大陆银行、大城银行、恒源纱厂、天津东方油漆厂、保定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其中最为成功的莫过于东方油漆厂。
在那个年代,中国的油漆完全依赖进口。东方油漆厂称得上是第一家纯国产的油漆厂,产品畅销东亚,走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
东方油漆厂产品
但是商业经营和经济发展一样,都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七七事变后,国外封锁马六甲海峡,油漆厂的原料运输被切断,冯家遇只得变卖家产维持生存。
就在这时,已经投降了日伪政府的原北洋政府财政部长王克敏,找到了冯家遇。希望他可以出任伪政府官职,借助其原大总统三公子的身份做文章。
恒源纱厂
王克敏三番五次登门拜访,冯家遇为了彻底拒绝他,故意用黄胆水涂脸:“不好意思,您看我的脸都黄了,没几天好日子了,恕难从命呀。”如此坚定决绝地维持了冯家子弟的脸面。
冯家遇一生共有6子7女,在子女教育上他非常注重传统文化传承。每个孩子虽然都就读于燕京、辅仁、南开等大学的实科专业,但是都能熟读《四书五经》。
冯巩和父亲冯海岗
另外他虽然留过洋,但是回来后从未穿过西装,常常以一身长袍出庭入市。还曾立下家规:子女们不得在租界购置房产;不许与外国洋人通婚;不许佩戴进口钻戒。
书生无力报弱国,只能通过这种自我隔离,来维持最后的尊严。然而他坚守实业30年,始终都未能看到报国成功的那一天。
1953年,冯家遇因胃穿孔去世。
冯巩和儿子冯开诚
另外,冯家子孙的姓名字号也很有讲究。1910年,冯国璋重修《冯氏家谱》时立下规定,今后冯氏家族以"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10个字为排辈次序。
从太爷爷冯国璋,到爷爷冯家遇,再父亲冯海岗的名字都是遵照了这个祖训。
冯巩的原名叫冯明光,不过在他出生的时候,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并没有沿用“禁”字。
但是冯巩的儿子叫冯开诚,算是沿袭了祖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