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心塌地?题主是不是武侠小说看多了?现代社会的合作,哪里有什么死心塌地?
孙越认识郭德纲很早。据他们自己说,在德云社一班合作者中,他们的相识是最早的,当时的孙越只有十五六岁,还在上学。
孙越自己说,他,和他一班说相声的小朋友,受郭德纲影响非常大。这种风格上的影响,可能比郭德纲后期的、没时间耳提面命的徒弟还要深刻。但是,郭与孙,没有名分上的师徒关系,他们只是朋友,是兄弟。
孙越也不是德云社的元老。他与德云社的合作,开始在2008、2009年左右。当时的德云社,正处在“八月风波”的前夕。管理上有多少漏洞是一回事,但肯定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否则,两个年轻人一起普遍的殴斗事件,一个单位几个员工的辞职离开,怎么可能引起那么大的哄动?
而当时的孙越,不仅有一份正式的、足以养家糊口的、到现在还有人羡慕的体制内工作,并且已经是一个相声小社团的技术骨干、甚至是班主了。他是带着自己的团队朝廷德云社的。甚至,虽然十年人事几番新,但当初从艺馨社带来的一些演员,现在也是德云社的重要演员。比如刘喆,常常是岳云鹏孙越专场的助演演员。
我分析这些,并不是要孙越与郭德纲“两强相遇勇者胜”,更不是挑逗双方对峙。事实上,以郭德纲现在的精明,和孙越一贯的宽和,不到万不得已,双方即使有矛盾也对关上门谈,最不济就是求同存异——国家之间都能守此原则,两个十几岁、二十来岁就结识的兄弟有什么不能谈的?
我要强调的是,郭与孙的合作,不是任何一方走投无路、另一方的怜悯收留。他们是在有更多选择的情况下,选择了彼此。而这十年(2020了,已经不止十年了)的经历也足以证明,他们的选择,于公于私都是正确的。
于私而言,合则双赢,双方都取得了更大的声誉,也积累了更多的财富。
于公而言,孙越的加盟,让德云社经历“八月风波”之后迅速走出困境,推出岳越组合这样的金字招牌,十余年不倒,在喜新厌旧的娱乐圈并不是一件太常见的事。
而孙越的扎实的基本功,比较深厚的文化积淀,收放有度的舞台风格,造就了岳云鹏的辉煌,也成就了他自己的辉煌。
如果将来有一部《民间艺术史》的话,不会不提德云社,也不会不提岳云鹏孙越。这是民间艺术上的一段佳话。
说得小一点,他们是为了利益而合作;说得大一点,他们是为了艺术而走到一起。那么,将来,如果情况发生变化,不管是利益还是艺术观点产生分歧,他们的分手也会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就像开元年间李白与杜甫的邂逅,是文学史上的一件盛事。但短短的相遇之后,两个人会各走各的路,各写各的诗,各自己成就自己的艺术风格。你说可惜,非要他俩从此结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像刘关张一样这辈子都合作、再不分开,合适吗?有意义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