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本风靡一时的畅销书《我与拿破仑》,这本书已被译成十几国文字,且被搬上银幕。这本书的作者,普遍被人们认为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的初恋情人欧仁妮·德茜蕾·克拉里。而实际上,《我与拿破仑》这本书虽然以德茜蕾的日记口吻写就,但实际上却是德国女作家安娜玛莉沙林格所撰写的虚构小说。
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 拿破仑·波拿巴
德茜蕾·克拉里生于法国马赛,是富有的丝绸商弗朗索瓦·克拉里的小女儿,她还有个姐姐,后来嫁给了拿破仑的哥哥约瑟夫·波拿巴。1794年的拿破仑,25岁,还只是雅各宾政府下的一名准将,刚刚在土伦战役中崭露头角。他身材矮小,穿着破旧的军服,头戴大帽子,制服上没有勋章和绶带,满身尘土,甚至连鞋子都是借来的。他跟着哥哥来到了德茜蕾家里做客,第一次见到了17岁的德茜蕾,便一见倾心,对其展开了疯狂的追求,一封封充满了柔情蜜意的情书,彻底征服了纯情少女德茜蕾,并让其陷入沉迷陶醉之中而不能自拔。他们热恋了,他们在花园里聊天、亲热,在细雨蒙蒙的黄昏相拥着互诉衷肠。
德茜蕾·克拉里
但好景不长,雅各派的罗伯斯庇尔政府倒台,罗伯斯皮尔兄弟被砍头,拿破仑也受到了牵连,被捕入狱,他的哥哥约瑟夫也失去了官职。此时的约瑟夫已经与德茜蕾的姐姐订婚,遭此变故,她哥哥嚷嚷着要退婚,她母亲自然也不想让女儿嫁过去受苦,也同意她哥哥的说法。但是,德茜蕾的姐姐爱约瑟夫,坚持要完婚。
德茜蕾眼看着拿破仑被捕,生死未卜,一路飞奔去告知拿破仑一家,并主动承担了看望拿破仑,给拿破仑带换洗衣服和食物的重任。这段患难见真情的经历,对拿破仑来说,日后在心里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尽管事后查明,逮捕拿破仑纯属株连,但他还是被迫退伍,陷入人生的低谷,这段时间的拿破仑,可谓是穷困潦倒,前途渺茫。但德茜蕾·克拉里并未因此而嫌弃拿破仑,依旧对其不离不弃。
1795年4月21日,两人订婚后,拿破仑决定前往巴黎讨生活,此刻,他连去巴黎的路费都没有,德茜蕾·克拉里拿出了自己的私房钱九十八枚法郎,资助他赶赴巴黎,从此踏上成为乱世枭雄之路。
但此时的拿破仑,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觉得靠自己的能力出人头地,已经不太现实,于是他采取了迂回路线。彼时的巴黎,上层阶层奢华糜烂,醉生梦死,新贵们常常出入于贵妇们的客厅派对之中,豢养情人更是普遍的现象,那些美貌的贵妇们,成为巴黎社交界的宠儿,她们的客厅,亦成为政客们联络攀附的道场。
拿破仑初入巴黎,便拜访了巴黎著名的交际花塔里昂夫人,而塔里昂的情夫,便是当时都政府的督政官保罗·阿巴斯。此时的阿巴斯正是焦头烂额,因为保王党的四万叛军,正威胁着都政府的统治,在塔里昂夫人的提醒下,阿巴斯想起了曾在土伦战役中表现突出的拿破仑,便临时起用了拿破仑,而拿破仑不负众望,以5000兵力彻底击溃4万叛军,保住了都政府的统治,从此拿破仑更是声名鹊起,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成为了巴黎上层热捧的“葡日将军”,也成为了塔里昂夫人客厅的常客。
此时的拿破仑,见识了巴黎的灯红酒绿,感受到了巴黎贵妇人们的雍容华贵、衣香鬓影、成熟婀娜,昔日马赛小城那个马赛绸缎商的女儿,瘦弱单薄、单纯天真的小情人德茜蕾已经略显苍白了。何况,拿破仑还有更大的野心,他要在这个乱世出人头地,他需要更大的权力,这些,小情人德西蕾也是无法给他的,但巴黎的贵妇人可以。很快,一名集美貌、才智与极佳的交际能力为一身的巴黎社交界的名女人,便吸引了他,这就是约瑟芬·博阿尔内。约瑟芬时年33岁,比拿破仑大六岁,是个寡妇,此时已经有一双儿女,其前夫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被砍头,她也曾被连坐,差点被处决,但她曾经结交的人脉派上了用场,塔里昂夫人救了她。约瑟芬拥有拿破仑此时所期待的一切优秀品质,她美貌绝伦,有着不凡的学识和谈吐,她的社交能力更是无与伦比。拿破仑决定和约瑟芬结婚,显然不仅仅是迷恋她的风情姿色,更多的是从政治、社交等方面出发。
约瑟芬皇后
据说,约瑟芬不仅是巴黎社交界的宠儿,也是督政官巴拉斯的情妇之一,此时,巴拉斯正因为约瑟芬贪得无厌的索取而焦头烂额,恰巧拿破仑也有意结交约瑟芬,于是,巴拉斯便做了顺水人情,将约瑟芬介绍给了拿破仑,既了却了麻烦,又拉拢了拿破仑。
远在马赛的德茜蕾,也听到了关于未婚夫拿破仑私生活上的一些传言,她自然是满怀委屈和痛苦,于是,她急匆匆地一个人赶到巴黎。刚到巴黎,德茜蕾就听说了拿破仑和约瑟芬准备订婚的消息,她打听到地址后便立即赶了过去,试图将朝思暮想的心上人重新夺回来。等来到拿破仑和约瑟芬订婚的别墅门前,看着鱼贯而入的宾客,她也想随着宾客一道入内,但是忠于职守的门卫在得知德茜蕾并没有主人发出的请柬之后,果断地阻拦她入场,这个时候,一个相貌堂堂的贵族男人恰巧经过,于是德茜蕾用近乎恳求的语气希望眼前这个中年男子能带着她一同赴会。她的愿望达成了,而这个好心男子就是她未来的丈夫贝尔纳多特将军,不过此时还仅仅是他们第一次机缘巧合的邂逅。愤怒的德西蕾小姐当然没有好脸色给约瑟芬,还将玻璃酒瓶投掷到地面上,让博阿尔内夫人很是难堪,但这毕竟无济于事,被事业和爱情冲昏头脑的拿破仑毫不动情,甚至对突然闯入的德茜蕾冷眼视之,直到德茜蕾转身离去。
贝尔纳多特
深夜,瓢泼大雨中,可怜的德茜蕾漫无目的地奔跑在巴黎的大街上,她感到万分地绝望和无助,当她跑到塞纳河大桥上时,便想到了跳河自杀,当她即将翻越护栏时,一双有力的大手抓住了她,危急时刻,又是贝尔纳多特将军及时赶到,阻止了她荒唐的行为,这是德茜蕾和贝尔纳多特将军第二次邂逅,不得不说两人很有缘分。
1796年3月9日,拿破仑和约瑟芬办理了结婚公证,婚后,拿破仑即出任了意大利军团司令。他率领这支衣衫褴褛的疲弱之师,在此后的一年多里,与奥撒联军交战70余次,重要会战14次,俘敌近16万人,取得辉煌战绩,迫使奥地利退出战争,瓦解了第一次反法联盟。作战中,拿破仑善于集中兵力,巧于迂回机动,以勇猛快速地突击各个击破敌人,初次表现出高超的用兵艺术。更重要的是,拿破仑通过这一年多的征战,获得了法国人民的拥护,为其将来走上权力顶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拿破仑征战意大利期间,贝尔纳多特将军,也开始追求拿破仑的昔日未婚妻德茜蕾。1798年,被贝尔纳多特一贯以来的真诚所打动,德西蕾答应了对方的求婚并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至此拿破仑和德西蕾小姐再也没有了复合的可能。
而实际上,多情的拿破仑对德茜蕾,一直是念念不忘的,即便是后来当上皇帝,也总是时不时提醒德茜蕾,自己一直不能忘记她,也许是愧疚,也许是真爱,也许是利用,但这种暧昧的举动,总是令德茜蕾的丈夫贝尔纳多特醋意大发,嫉妒里带着恨。无奈,贝尔纳多特后来作为拿破仑手下的一名元帅,并不能把拿破仑咋样,只能把这一次次的愤怒,积累在心里。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国第一执政,从此开始了他15年的独裁统治。政变之前,拿破仑的情敌,时任陆军部长的贝尔纳多特将军准备率军去逮捕拿破仑。但是拿破仑巧妙地利用了他与德茜蕾的关系,通过德茜蕾劝阻了贝尔纳多特,使他保持了中立,成功地解除了拿破仑走上统治宝座的最大障碍。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同年晋升包括贝尔纳多特在内的十八人为帝国元帅,次年12月,在奥斯特里茨战役后,贝尔纳多特又被封为蓬特科沃亲王。但是,此后的贝尔纳多特,却多次在战场上,因表现不力被拿破仑斥责,尤其在1809年7月的瓦格拉姆会战中,第9军指挥官贝尔纳多特不仅未能完成击退奥地利军队的任务,反而因畏战擅自率军脱离战场,差点令法军全线动摇,万幸的是中部奥军兵力有限,未能实施追击。拿破仑皇帝接到报告后,自然是怒不可遏,他带领扈从,冲到垂头丧气的贝尔纳多特面前,大吼道:“交出你所有的权力!立刻从我的面前消失!立刻从我的大军中滚开!”随着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指挥官在火线上被戏剧性地解职,法军在七月五日的抢攻也就无疾而终了。夜色重新笼罩大地,皇帝还是余怒未消。据他的近侍记载:“这样的震怒在拿破仑任执政和当皇帝的历史中,是绝无仅有的。”据悉,本来其他元帅及将军们,都要求将贝尔纳多特送上军事法庭,但拿破仑不忍让德茜蕾伤心,就赦免了贝尔纳多特,只是暂时解除了他的职务,让他赋闲在家。
然而,在战场上表现得一无是处的贝尔纳多特,却意外得到了上天的垂青。1810年,在贝尔纳多特正准备前往罗马担任总督时,他意外地获知自己被瑞典议会选为瑞典国王卡尔十三世的义子及继承人。原来,瑞典国王卡尔十三世育有二子,皆夭折。当时拿破仑已经雄霸欧洲,卡尔十三世于是派大臣卡尔·奥托·莫尔奈前往法国请示拿破仑,但莫尔奈直接找上了贝尔纳多特,并打算拥立他成为瑞典王储。莫尔奈认为,许多瑞典军人考虑到未来可能与俄罗斯发生军事冲突,因此倾向于由一位军官出任未来的国王,另外贝尔纳多特在丹麦的作战中对瑞典战俘相当友善,这为贝尔纳多特赢得了瑞典人的好感。莫尔奈将此提议告诉贝尔纳多特,贝尔纳多特不敢轻易答应,于是请示拿破仑的意见,拿破仑觉得一个法国元帅去当瑞典国王的养子,实在荒谬绝伦,但拿破仑也认为在北欧有一个亲法的政权,甚至是如华沙公国一样的傀儡政权,也是一件好事,所以默许了。
但是拿破仑看错了贝尔纳多特,很快,已经被改名为卡尔·约翰的贝尔纳多特,就证明自己绝对不是拿破仑的傀儡。这次出任瑞典皇储,给他提供了报复情敌拿破仑的机会,他很快便全面掌握了瑞典的军政大权,并使亲法的瑞典逐渐走上了亲俄的道路,甚至率领瑞典军队,加入到反法同盟一方,对自己曾经为之浴血奋斗过的祖国,疯狂地发动了进攻,历史证明,贝尔纳多特比任何一个反对拿破仑的敌人,都要更加可怕,对付起拿破仑来,真的是快、准、狠!。
1812年夏,拿破仑动员法国及其仆从国,组建了120万大军,其中的61万,兵分为三路,入侵俄国,企图逼迫不听话的俄国投降。但俄军没有屈服,尝试性地抵抗后就主动撤离了莫斯科,机动到法军侧后,威胁法军交通线,并组织军民“坚壁清野”,袭扰法军。最后法军饥寒交迫.只好撤出莫斯科.沿南线撤回。俄军转入反攻,追歼大量法军。法军丧失了全部骑兵和几乎所有炮兵,只剩三万人退出国境,2002年发现的一处法军侵俄大军的墓地显示,这些士兵,绝大部分死于饥饿。此时的拿破仑,元气大伤,尚有一定的实力,但征俄大败后,无疑会鼓舞那些屈从于法国的欧洲国家的反抗意志,这才是最危险的。拿破仑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儿,撤出俄国后,拿破仑不顾饥饿劳顿,便马不停蹄赶回巴黎,进行战争总动员,迎接即将降临的战斗。
拿破仑从俄国撤退
据说,拿破仑从俄国前线赶回来,直接去了德茜蕾的住所,此刻,贝尔纳多特已经当上了瑞典皇储,并掌管着军队,德茜蕾因为不习惯瑞典的生活,暂居巴黎。当满面憔悴,发须杂乱、衣衫褴褛的皇帝站在德茜蕾面前,她吃了一惊。拿破仑愤怒地诉说着在俄国发生的惨败,诉说着他的士兵们因饥饿和寒冷纷纷倒下,最后,他控制不住情绪,在德茜蕾面前大声吆喝,要求德茜蕾立即通知贝尔纳多特,让他率领的瑞典军队,不要跟他的祖国为敌。
德茜蕾照办了,但贝尔纳多特显然不会听从的,他从拿破仑的失败中,看到了更大的机会。曾是法军元帅的贝尔纳多特,长期追随拿破仑作战,对拿破仑的战术、法军的弱点以及拿破仑手下的将军们,自然是非常了解。贝尔纳多特还别有用心地请来了和拿破仑一向意见相左的莫罗将军,而这位将军告诉反法同盟国的将军们,要专门派人截杀拿破仑的信使,让他的元帅们因为得不到皇帝及时的指示而不知所措,再派大军趁机各个歼灭,这样皇帝就成了孤家寡人,进而战胜法军。在莱比锡战役中,贝尔纳多特成功策反萨克斯反戈一击,并游说莱茵同盟国脱离拿破仑的掌控,加入到“反法同盟”阵营中,并在拿破仑尚占优势之时,亲自率领11万联军从背后包抄拿破仑的军队,对法军形成合围之势。
此时的拿破仑,已经是四面楚歌:他的哥哥、西班牙国王约瑟夫已被英国人和西班牙起义者赶出了伊比利亚半岛;他的弟弟、威斯特法利亚国王热罗姆也从卡塞尔出走;达武在汉堡被俄军和普鲁士军围困;法军在荷兰的权力也在开始动摇,更让拿破仑痛心的是他的亲妹夫、那不勒斯国王缪拉也开始背叛了他。而此时的法国,也到处弥漫着厌战情绪。虽然拿破仑率领的法军依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战斗,但面对日趋不利的战场局势,失败已经是不可避免。1814年3月31日,反法同盟军队攻陷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并被送到位于科西嘉东面50公里的厄尔巴岛,成为这片小小领地的统治者,约有700名老近卫军士兵自愿到厄尔巴岛来保卫拿破仑。
贝尔纳多特希望取代拿破仑做法国的皇帝,但在英奥诸国的强烈反对下没能得逞。也许他是受了1804年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高调加冕的刺激,想让妻子觉得:你的初恋男友拿破仑欠你一个皇后的桂冠,由你现任的丈夫我来给你带上。
在厄尔巴岛上的拿破仑,密切注视着法国的局势,复辟的波旁王朝,很快便失去了民心,反法同盟内部也矛盾不断,于是拿破仑于1815年2月26日逃出厄尔巴岛,兵不血刃,夺回法国政权。但此时的法军,已经今非昔比,面对强大数倍的反法同盟军队,虽然取得了一系列小胜,但在滑铁卢被惠灵顿公爵指挥的英军击败,被迫退却。再次战败,拿破仑预感不会有好结果,他准备率余部殊死一搏。
这次来劝降的,正是拿破仑的初恋情人德茜蕾。面对昔日的恋人,拿破仑交出了他的战刀。二十年前,他带着她赠送的九十八枚法郎,前去巴黎拼搏,创造了辉煌的事业,走上帝位;二十年后,他把自己的战刀递到她手里,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从此天各一方。
退位后的拿破仑
当回首拿破仑,德西蕾和贝尔纳多特这三个纠缠不清的人物关系时,单就情感而言,我们不难看出:拿破仑为了权力放弃德西蕾,贝尔纳多特因为嫉妒最终与拿破仑闹掰。反观德西蕾一生或许都在内心深处爱着拿破仑,被拿破仑抛弃后,德茜蕾十分伤心,却始终和拿破仑家族保持着亲密的关系,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在约瑟芬皇后加冕典礼上,波拿巴姐妹和德茜蕾共同为约瑟芬牵引裙裾。波拿巴姐妹非常不喜欢约瑟芬,想让约瑟芬跌倒出丑,但德茜蕾却努力扶好了约瑟芬,尽管这是一个夺走了自己未婚夫和皇后桂冠的情敌;而贝尔纳多特一生都被被拿破仑巨大的阴影所笼罩,与拿破仑相比,情场战场,他都是一个失败者,但他却深深地爱着德茜蕾,一辈子呵护着她。
拿破仑怎么也料想不到,自己早年一个法国版陈世美式的选择,为他培养了一个潜在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掘墓人,德茜蕾虽然原谅了拿破仑,但拿破仑还是逃不掉来自德茜蕾间接的报复。1829年8月21日,德茜蕾加冕为瑞典王后,她是瑞典200年来第一位平民王后,当代的瑞典国王,还是贝尔纳多特和德茜蕾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