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宁波开讲“历史中的大与小”:小人物如何构建“大历史”
播放流水
Flowid
c34ccf73ea3ee5460583fef94c160b3c
播放内核
Kernel
mp4/origin (1.33.5)
mystery
mystery
t:0.00 pg:0 s:lt->cy
小人物背后联结着大时代,他们作为江河里的一滴水,看起来普通微小,但也可以是构建“大历史”的关键力量。
8月11日下午,马伯庸做客“甬上教育讲堂”,在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带来“历史中的大与小”的主题讲座,为人们讲述隐藏在 “大历史”背后那些有血有肉的小人物的故事。
马伯庸系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得主。近年来,马伯庸讲述了许多被忽视的小人物故事,陆续创作推出了《太白金星有点烦》《大医》《显微镜下的大明》《两京十五日》《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等畅销书。比如,古装版职场小说《长安的荔枝》,就以小吏李善德的视角,讲述了跨越五千余里将鲜荔枝从岭南运到长安的传奇转运之旅,小人物的奋斗史获得了许多职场人的共鸣。
如何挖掘历史中的小细节,看到“大历史”叙事背后小人物的故事?马伯庸在讲座中用几个真实案例讲述了“如何发现历史深处”的方法论,现场反响热烈。
“甬上教育讲堂”——名家有约系列讲座,是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联手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共同打造的人文教育类公益品牌,由宁波市教育学会主办,面向全市大中小学生及学生家长群体。该讲座活动也是宁波2024年“我陪孩子读经典”系列活动之一。
在细节中感知“历史的情绪”
历史的细节往往就藏在人物的情绪里。这种情绪能跨越时光,引发共鸣。
活动现场,马伯庸首先讲述了高僧玄奘和父母的故事。玄奘是我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本名陈祎,河南洛阳偃师缑氏镇人。玄奘5岁丧母,10岁丧父,为维持生计到洛阳白马寺出家。
从天竺取经归国后,50岁的玄奘途经洛阳,特意回到阔别40多年的家乡看望家中唯一的亲人——自己的亲姐姐。一番涕泪长流之后,玄奘找到父母的坟前,见父母坟陇“颓毁殆将灭夷”,他“躬自扫谒”,“追惟平昔,情不自宁”……
传统印象中得道高僧都是“六根清净”,不被世俗情缘所牵绊。但是,从玄奘在父母墓碑前的“情不自宁”中,马伯庸看到了高僧身上和普通人一样的人性之光。50岁的玄奘在父母的墓碑前好像又回到了十岁小孩的模样——痛哭流涕,想念父母,怀念亲人的温暖。“千年之后,我们仍能够与之共情,就是因为他传达了最真实的‘情感力量’。”马伯庸说。
你会怎么找父母要零花钱?马伯庸现场还讲述了一个千年前两兄弟“要零花钱”的故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湖北省云梦县出土了两块木片,正背两面均有墨书文字。写信的是一对叫黑夫和惊的兄弟俩,他们的这两封向母亲“要钱”的信件,被考古专家认定为中国目前出土的最早家书。
在黑夫的信中,他先问“母毋恙也”,即“母亲近来可安好?”迂回片刻后步入正题:“遗黑夫钱,母操夏衣来……其丝布贵,徒操钱来……黑夫等直佐淮阳,攻反城久,伤未可知也,愿母遗黑夫用勿少。”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既要钱,也要夏天衣服;丝布贵,就只寄钱;母亲你寄钱可不要太少呀!”
在马伯庸看来,这封向母亲开口“寄钱来”的家书,像极了当下上大学时费尽心思向父母要钱的年轻人,“原来古今的孩子都一样,跟家里要钱的小伎俩都差不多。”他注意到,这两封信的写作时间,是秦灭楚、统一六国的历史性大战,黑夫和惊所在的楚军,即将迎来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大溃败。
黑夫和惊的最终命运如何?史书鲜少为普通人留下一笔,但根据这两封信出土于黑夫和惊大哥的墓葬中,可推测兄弟俩可能战死在沙场,信件被大哥当作了遗物。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在历史课本上可能只是某种数字概念。“但在黑夫和惊的家书中,我们看到了现实中普通家庭因为战争‘一将功成两骨枯’的悲惨案例。”马伯庸说。除了王侯将帅、功成名就的宏大故事,普通人的故事也值得被看到。大历史背后传递的情感和细节,时隔千年依旧动人。
小人物汇聚江河成为“大历史”
构筑“大历史”的想象力一定不是孤立的,小人物也可以作为支撑。
马伯庸在活动现场表示,他在2020年参观成都武侯祠“大三国志展”时,注意到了两块特别的铭砖——讲述了两位普通烧砖匠人的心声,也侧面揭示了三国之乱“因何而起,又因何而终”的链条。
铭砖上的文字,往往有不少来自工匠之手,他们把砖块当作记录心声的“日记本”。马伯庸展示的第一块烧制于公元170年的铭砖,上面写着“王复,汝使我作此大壁,径冤我,人不知也,但抟汝属。仓天乃死,当搏”。大意是“王复,你让我在这砌墙,没有人知道我的冤屈,我只能抟土做工。熬到‘变天’的时候,必当一搏。”
公元170年正是东汉末年的大规模农民战争——黄巾起义发生的14年前。这块铭砖记载的正是一位烧砖的小工匠饱受压迫之下内心的怨恨,“仓天乃死,当搏”——其言辞激烈,这也说明了当时民众饱受欺压普遍的内心不满,战争随时可能一触即发,三国混战时期即将到来。
三国的纷乱,恰好也由另一块砖作为结束。马伯庸展示的另一块铭砖烧制于公元280年,一位姓朱的江乘人(南京古时的县名,今在栖霞山一带)高兴地在砖头上刻下“晋平吴 天下太平”。
根据“江乘”这一地名在孙吴建立之后就废弃不用的历史细节,马伯庸推测这位朱姓人氏此时至少有60岁了——这60年正是三国大战的残酷时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位老匠人前半生饱受战争之苦,一定是很痛苦的。”马伯庸说。
公元280年,晋东下灭吴,天下三分归一统。朱姓匠人并不为自己所在的吴国被消灭而感到痛楚,反而欣悦于战争结束,天下太平。老砖匠代表的是千千万万渴望和平的普通人。
在马伯庸看来,这两块铭砖以百姓的视角,见证了乱世的开端与终结。小砖匠和老砖匠本身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历史人物,但是他们代表了普通百姓的心声,小人物也可以是构建“大历史”的关键力量。
讲座中,马伯庸通过一系列鲜活生动的史料,讲述了隐藏在宏大历史叙事背后有血有肉的人物和事件,现场反响热烈。“没想到还可以从这样的视角来看历史,感觉收获很多。”有观众向澎湃新闻表示。
网址:马伯庸宁波开讲“历史中的大与小”:小人物如何构建“大历史” http://c.mxgxt.com/news/view/468828
相关内容
马伯庸南大开讲“历史小说中的‘考据与虚构’”大讲堂|马伯庸江苏书展开讲:小食物如何撬动大历史
马伯庸:历史小说如何写出岭南的独特质感 ~ 南方人物周刊
马伯庸 历史小说如何写出岭南的独特质感
马伯庸:如何从史书中“抠”出好故事
马伯庸:从历史中寻找灵光,在作品中留下“指纹”
马伯庸:让历史小说与当代读者产生共鸣
怎么写历史文学?南京大学兼职教授马伯庸和同学聊了聊创意写作
马伯庸走进中国人民大学,畅聊“在历史缝隙中寻找可能性”
马伯庸小说何以在IP市场“洛阳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