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杨福泉老师讲述丽江纳西族这一神秘社会现象

发布时间:2024-12-25 03:44

殉情悲剧民俗、文学艺术题材,形成另一种值得探究的社会现象,你如何看待纳西族人的殉情,又如何看待艺术与纳西人殉情的联系?从这个文化讲座中,走近艺术、走近纳西人的殉情。

12月13日下午三点,一场主题为“艺术与纳西人的殉情”的文化讲座在丽江古城三联韬奋书店举行,活动邀请到了纳西族著名学者杨福泉给大家分享自己对艺术和纳西人的殉情的认识。

杨福泉,文学学士、历史学博士,云南大学民族学博士导师,曾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多年来主要从事民族学、人类学、纳西学和当代云南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研究,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到欧美和亚洲20国讲学访问。出版《东巴教通论》《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灶与灶神》等38部著作;在《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学术核心期刊上发表200多篇论文。

在旧时代,殉情曾是纳西族一种普遍的传统习俗和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丽江曾是殉情悲剧发生最为强烈的地区,被中外人士称为“世界殉情之都”“亚洲自杀王国”,纳西族也因此被称为“悲剧的民族”。纳西族为何会形成独一无二、奇谲惨痛的殉情习俗?杨福泉曾在其专著《神奇的殉情》一书中从社会、文化、精神、民族个性等多方面对之进行过立体研究,以一种理智和冷静的目光,审视殉情这死亡之谜。

在当日的讲座中,杨福泉再次向到场观众讲述了导致殉情现象产生的复杂原因和深沉久远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扫除疑云迷雾,解开了扑朔迷离的疑团,使长期让人感觉困惑的独特文化现象袒露在每个观众面前。

“从自由恋爱,到包办婚姻。无以数计的纳西族年轻情侣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宁为玉碎,不作瓦全’,雍容盛装,面对大雪山长歌一曲,慨然殉情。于是,在纳西族古老的东巴教中就产生了大规模超度殉情者亡灵的宗教仪式和用象形文记录这些悲情故事的经书;在民间产生了无数悲风泣月的殉情之诗、殉情之歌和殉情故事;从而,这高原雪国就有了‘世界殉情之都’这一凄艳之名,而在1949年之后,这种现象大大地减少了,更重要的原因是女性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婚姻。”杨福泉说。

杨福泉还表示,玉龙雪山对纳西族人来说,是一座神山,更是一座情山,那里曾经成为许多情侣摆脱痛苦的地方,这座神山跟纳西族的祖先回归自然是相统一的,纳西族人的殉情跟山川河流是有一种共性的。

郭为亮/摄

他还以图片加讲解的方式给现场观众讲述了纳西族传统的长歌之一《鲁般鲁饶》及其与纳西人殉情的联系,以及殉情的音乐媒介骨泣(纳西语,“骨”意为痛,痛苦,悲伤;“泣”意为歌吟,特别指吟唱心中的痛苦悲伤。因此,“骨泣”有悲痛吟唱,吟诉悲苦,长歌当哭之意。)和口弦和与之相关的一些民间殉情故事。前来参与本次活动的人们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没有喧闹,都在静心聆听着杨福泉讲述。

采写|朱大秘

编辑|杨政春

统筹|马登科 终审|万红丽 唐芳

主办: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

丽江古城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承办:丽江读本

原来你也在丽江!

旅游监督电话

0888-5111118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听!杨福泉老师讲述丽江纳西族这一神秘社会现象》

网址:听!杨福泉老师讲述丽江纳西族这一神秘社会现象 http://c.mxgxt.com/news/view/478439

相关内容

【对话】杨福泉:一位纳西族人类学者的学术心史(下)
杨福泉:让文学助力纳西族社会生活 ——促进纳西族文学创作繁荣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杨福泉:《纳西族生态智慧故事》序言
杨福泉:略论滇西北的民族关系
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
纳西族三多神信仰与藏文化的关系(上)
丽江纳西族民居
探访东巴:纳西族的民间“智者”——中新网
文化丽江丨纳西族的姓氏,你知道多少?
纳西文化成就丽江的气质和底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