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发布时间:2024-12-25 04:19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多项宏观经济数据,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8%。如何评价我国经济上半年的运行情况?下半年如何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就上述问题发表了看法。

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稳定预期,化压力为动力,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巩固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就能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七大特征

今年以来,在国内外环境复杂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平稳运行态势,经济增长的结构、质量、效益继续改善,经济发展的韧性增强,高质量发展特征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经济运行稳定性增强,经济增速、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宏观指标比较均衡。经济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上半年经济增长6.8%,一季度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已连续12个季度稳定运行在6.7%-6.9%的区间。就业保持平稳态势,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三个月低于5%。物价保持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9%,涨幅比一季度上升0.2个百分点。国际收支更趋平衡。贸易顺差9013亿元,比上年同期收窄26.7%。总体上看,经济增速、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宏观指标更趋匹配。

二是结构调整更趋深化,消费贡献率和服务业占比继续提高。从需求结构看,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7.1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从外贸结构看,上半年进出口中一般贸易比重上升到59%,同比提高了2.3个百分点。从生产结构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继续提高,达到了54.3%,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60.5%,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0.3和1.4个百分点。消费贡献率上升、外需结构改善、服务业占比提高,对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三是发展动力加快转换,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继续较快发展。从新产业看,上半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比规模以上工业快2个百分点。从新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和集成电路分别增长88.1%、23.9%和15%,3D打印设备、生物基化学纤维、单晶硅、石墨烯等产品快速增长。从新业态看,网上零售额增长30.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9.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7.4%。从新模式看,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加快发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加快,推动全要素生产率保持了2015年以来的回升态势,增速已接近2%。总体上看,我国生产方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继续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有所提高。


四是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居民、企业、政府收入都保持稳定增长。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上半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6%,与一季度持平,人均收入增长快于人均GDP增长。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供求关系继续改善,工业产能利用率上升,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5%,比上年同期提高0.3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3%,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政府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6%,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总体上看,居民、企业、政府等各主体收入增长都保持稳定,经济效益改善势头仍在延续。

五是民间投资继续回升,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增强。民间投资摆脱了过去两年低迷走势,上半年同比增长8.4%,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2.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在民间投资带动下,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长6.8%,增速连续三个月回升,比一季度加快3.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回升态势,表明社会投资信心持续改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增强。

六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市场预期保持稳定。去产能继续深化。上半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提高,供需更趋平衡。去库存进展明显。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4.7%。降成本成效显现。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49元,同比减少0.31元。补短板继续推进。上半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农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5.4%和15.4%,分别快于全部投资29.4和9.4个百分点。市场预期总体改善。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5%,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0%,持续处在扩张区间。

七是去杠杆取得积极进展,防控金融风险成效初显。在加强金融监管、规范地方负债和企业效益回升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去杠杆取得进展,同业和表外业务规模明显收缩,金融体系无序膨胀势头得到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势头放缓,PPP乱象得到治理。宏观杠杆率逐步趋稳,微观杠杆率下降,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6%,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各方面风险防范意识得到强化,“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的市场预期正在改变。


保持战略定力夯实平稳发展基础

展望下半年,经济平稳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在国际上中美贸易摩擦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国内去杠杆背景下的潜在风险释放和投资增速放缓,成为影响下半年经济走势的重要因素。

针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变化,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一是要有效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灵活性和针对性,加强宏观政策协同。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加大落实已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的力度,激励民营企业扩大投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更加注重市场流动性的平稳和松紧适度,减轻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度。

二是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鼓励扩大民间投资,鼓励企业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三是要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破除无效供给力度,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和化解过剩产能,畅通低效产能退出通道,加快培育新动能,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四是坚持结构性去杠杆。进一步突出重点,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有效避免不同部门去杠杆的压力叠加,实现去杠杆的平稳有序推进。

五是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严格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深化土地、技术等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加快落实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负面清单,落实已承诺取消和放宽外资准入的政策,落实金融业对外开放举措,推进新一轮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总之,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稳定预期,化压力为动力,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巩固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就能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


高质量发展标定中国经济发展新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出现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深刻变化,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波动下行。随着近两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市场预期有效改善,经济增速由降转稳,波动幅度明显收窄,已连续10个季度稳定在6.7%至6.9%之间,提高质量和效益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高质量发展开启了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的新阶段。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告别了短缺经济,数量矛盾逐步缓解。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居民消费加快向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化方向升级,而“数量追赶”时期迅猛扩张形成的传统产业生产能力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质量矛盾上升到主导地位。

如果说,填补“数量缺口”是过去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那么,填补“质量缺口”就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转向“质量追赶”,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提高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高质量发展开启了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阶段。随着近年来劳动年龄人口逐年减少,人口数量红利快速消失,土地、资源供需形势发生变化,生态环境硬约束强化,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已由生产要素高强度投入转向提高生产效率。这个阶段,制约发展的瓶颈是创新能力不足,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依靠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高质量发展开启了由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向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的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本身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突出表现。因此,要针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经济发展从数量扩张为主转向质量提升为主,从主要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我会立场。内容 综合自各媒体,未署名原作者,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本号会第一时间处理。

推荐阅读

自贸观察 |“单一窗口”贸易与物流联动发展的新动能

统计数据 | 2018年前两个月我国服务贸易同比增长9.3%

统计数据 | 商务部发布《2017-2018年中国零售业发展报告》

图文 | 中储会

中储会为您精彩呈现,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址:专家观点 http://c.mxgxt.com/news/view/478826

相关内容

专家观点
【#营养专家点评五位...
【【专家观点】加快消费场景创新】
孙俪与专家的观点:二胎时代,看重大娃的教育,在意老大的想法
10位明星确诊新冠,均是帅哥美女,打脸了专家的“高颜值论”观点
乐观与怀疑:俄罗斯专家对俄中关系的不同认知
旅美专栏作家瑛子观念摄影展在昆明开幕
专家:歼
大家赞同金星的观点吗?
超28万人围观直播!如何用家风家教影响孩子一生?二位专家一次解答

随便看看